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测试参考答案
1.【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题分析】“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已遥遥领先”错,材料一说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为载人登月奠定了基础,但并没有表明我国航天事业已遥遥领先。
2.【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解题分析】A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如推动空间科学发展、产出原创性成果等,并非
在重复前人工作。B“4000多项研究成果将被应用于各个领域”错,结合材料一中“如同载人航
天工程的4000余项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可知,该项变已然为未然。C结合材料二中
“作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核心装备之一”可知,“登月服是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核心装
备”扩大范围。
3.【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论点进行论证的能力。
【解题分析】起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名字,寄托了中国人对载人登月的美好期待,彰显了中华
民族探索宇宙的豪迈与自信,不属于自主创新。
4.【答案】①为航天员执行月面出舱活动任务提供生命保障与作业支持,确保登月任务顺利进行。
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和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③推动我国航天服技术进入新阶段,彰显中国科
技自信。④登月服的设计彰显了文化自信,登月服蕴含了中国航天独有的浪漫情怀,展示了出
征的非凡勇气和中华民族勇毅前行的伟大精神。(每点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题分析】回答登月服的研制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概括登月服在航天事业上的重要作用,然后
概括登月服的研制对展现中国形象方面的意义,最后结合材料分析。
5.【答案】①技术积累与自主创新: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自主创新
的力量将稳稳托举载人登月这个梦想的实现。②人才储备与团队协作:我国航天领域拥有一支
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航天事业发展的重
要支撑。③文化传承与精神激励:航天文化蕴含的进取精神激励自主创新,有助于营造良好氛
围,推动航天事业发展。(每点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题分析】可以从技术积累、人才积累、文化积累等方面进行分析。
6.【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解题分析】B从思想来看,“我”敏感而深沉,并非“自作多情”。C阐述自然原理,是“感叹这难得
而又友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并未消解圣洁感。D选项所说内容是作者的梦想,而不是坚信这
一内容能实现。
7.【答案】B
第1页(共6页)
【25·(新高考)ZX·MNW·语文·QG)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测试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成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
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用于载人登月等任务的“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
成功完成了一子级火箭动力系统试车…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实现2030
年前载人登月奠定了坚实基础。
包括载人登月在内的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重要标志。20世纪60年代末,人类曾将航天员送上月球。
和平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围绕载人登月任务,我国科技人员正
紧抓机遇,埋头攻关,矢志创新,勇攀航天技术高峰,为人类和平探索太空贡献中国
智慧。
载人登月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依托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珍稀月壤,科
研人员已在月球形成、太空风化作用与机制等领域取得重要科研进展。未来,在月球
建立科研基地、科学考察站,开展有人参与的科研活动,能够更加充分地开展科学研
究,观测宇宙射线、太阳活动等,进一步推动空间科学发展。依托月球这个天然科学实
验室,聚焦宇宙起源、生命科学等重大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其产出的原创性成果有
望成为人类科技变革的动力源泉。
第1页(共12页)
【25·(新高考)ZX·MNW·语文·QG】
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也是具有高度挑战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工程。载人
登月技术在突破和实践过程中,所应用的大量“高精尖”新技术和新材料,将带动相关
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如同载人航天工程的4000余项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各
行各业,载人登月的相关科技成果也会反哺千行百业,造福社会。此外,月球引力相对
较小,利于航天器节省发射燃料,更适合成为深空探测活动的中转站;月球蕴藏着丰富
的氦-3等资源,如果能被充分开发,也有望为地球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我国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
“揽月”,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名字,寄托了中国人对载人登月的美好期待,彰显了
中华民族探索宇宙的豪迈与自信。“天宫”翱翔,“嫦娥”起舞,“北斗”闪耀…党的十
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不断加速,新时代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开拓进取,
用自主创新铸就了自立自强的底气,取得了一项接一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提出实
现2030年前载人登月,这种自信正是源于我国航天事业的深厚积累。
载人登月任务复杂度高,难度大,时间紧迫,目前还有很多工程技术难点亟待攻
克。坚持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奋力拼搏,团结一
心,我们有信心在月球上留下中国航天员的足迹。载人登月,值得期待。
(摘编自刘诗瑶《载人登月值得期待》)
材料二:
2024年9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
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登月服的亮相,充分展示了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阶段
性成果,标志着我国航天服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攀
高,有力彰显了中国科技自信。
作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核心装备之一,登月服制作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
登月服主要用于为航天员执行月面出舱活动任务时提供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其能够
对月球表面的真空、高低温、月尘、辐射等复杂环境进行综合防护。着服航天员可以完
成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月面出舱活动作业。登月服很轻便,穿着可蹲可弯腰,综合
防护面料可有效防护月面热环境及月尘影响,全景式防眩光面窗能够提升视觉功效,
头部两侧配置的长短焦距摄像机可实现远近景视频摄录…这些科技感十足的细节,
将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登月服是航天科研人员历经4年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制而成的,它的诞
生凝结着航天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是航天服技术传承创新的结果。目前世界上只
有少数国家具备航天服自主研制能力。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截至
第2(共12)
【25·(新高考)Z·MN叮·语文·Q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