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P24】思考:何为工业革命?【学习拓展 】P29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飙升,工人在巨大压力下饱受折磨的故事。主人公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帽来拧,并且将自己卷进流水线的皮带里。思考:这部电影反映了什么问题?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概念concept???工业革命手工生产机器生产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发生于英国人力、畜力蒸汽CharacterCharacter12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动力机器时代工厂时代蒸汽时代政治经济技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农产品、劳动力、国内市场殖民扩张 →提供了资本、原材料、海外市场手工工场发展水平高 →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1.可能性【史纲下】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生产技术进步2.必要性【史纲 下】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手工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需要→ 需要提高生产力思考:以上条件中,哪个是促成工业革命的关键?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哪个行业?棉纺织业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5-1840 )第一次革命的成就【史纲下】 时间 成就18世纪30年代 发明了 , 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69 使用河流来驱动的轻纺机器: .1771 近代工厂的开端: .1779 解决棉纱质量与产量冲突的机器: .1782 英国人瓦特制造了 .1785 使用河流来驱动的织布机器: .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的机器: .1807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 .1814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5-1840 )飞梭温故知新【英】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英】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骡机【英】瓦特制造改良型蒸汽机/复动式蒸汽机水力织布机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蒸汽机的影响: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扩展英国18世纪末欧洲北美俄国日本19世纪中后期中国各国推动工业革命的方式: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5-1840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1866-1914)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866-1914 )1.条件【史纲下】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2.成就【史纲下】a.电力技术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应运而生c.化学工业的兴起——人们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发展d.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焕发新活力——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等e.新通信手段的发明——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894-1896年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成功无线电报回忆:对比两次工业革命【史纲下】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1765——18401866——1914英国美、德一国向多国扩展多国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迅速蒸汽电力与内燃机轻工业:棉纺织重工业:电力、化工、汽车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工厂)垄断组织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思考: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前后生产行业有何变化?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机器工厂(大工厂制)手工生产机器生产分散集中生产专业化思考:生产开始专业化有何影响?①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②工厂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三)机器大生产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四)工厂出现、工厂制度形成1.工厂制度的特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某工厂规章制度部分条文: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十二小时。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职工均不得入厂。第三条:职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职工赔偿。……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裳者,罚款六便士……——E 罗伊斯顿 派克《被遗忘的角落》(1)上班方式:(2)管理制度:(3)作业方式:(4)原料调配:倒班制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生产流水线;协同劳作;工厂主监督管理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2.工厂制度的影响思考点: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四)工厂出现、工厂制度形成材料: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费12小时3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分钟……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积极:消极:①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②促使妇女走出家庭加入社会生产,社会地位提高①早期工厂大量雇佣童工,一定程度上阻碍近代基础教育发展②将工人异化为机器,压抑人性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五)工厂制度引进中国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思考:工厂制度何时引进中国?(1)时间: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1861-1895)主要目的:根本目的:自强、求富(剿发逆,勤远略)【史纲上】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五)工厂制度引进中国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1861-1895)(2)代表人物:思考:结合洋务派人物的身份,推测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史纲上】将林、魏的口号付诸实践(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4)代表企业:军队:教育:官办的军事工业(自强):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求富):天津机器局【史纲上】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 【史纲上】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福州船政局开平煤矿(河北) 【史纲上】上海机器织布局【史纲上】上海轮船招商局【史纲上】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1890)建成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史纲上】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史纲上】(5)影响:积极:消极: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史纲上】实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史纲上】①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史纲上】②未改变封建统治【史纲上】是对封建制度的修补,失败是必然的【史纲上】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五)工厂制度引进中国2.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第一个高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1)代表人物:张謇、范旭东(2)目的:实业救国(3)代表企业:3.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1912-1919(1)领域:(2)代表人物:(3)代表企业:轻工业(纺织业、面粉业)荣宗敬、荣德生上海福新面粉公司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19世纪60.70年代4.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20世纪30.40年代思考:比较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异同。(1)同:(2)异:都采用机器生产都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都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等洋务企业为了自强求富,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为了实业救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各种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英】狄更斯《双城记》思考:如何理解这段话?这个时代:英国工业革命巴黎和伦敦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生活空间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工业城市面貌城市街道上的垃圾今日巴黎的鸟瞰图思考:材料中的城市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应对?(1)问题: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但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2)应对: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1)原因:工业革命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铁路运输以速度快、成本低而受人青睐(2)影响: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表现:①生产: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高②人口: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4.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学思之窗】P26蒸汽动力的使用、工厂制度的推广、内燃机和电力的使用、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劳动力的增加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5.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思考:以上说明了什么?伦敦伊丽莎白塔伊丽莎白塔,俗称“大本钟”。大本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起到了准确报时的作用,后来成为伦敦的重要标志。材料: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工厂的汽笛声从早响到晚,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2)表现: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6.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提升材料: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思考:通过材料,分析教育推广的原因。(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现:①西方: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②中国:1904年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 /《钦定学堂章程》,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历史纵横】P27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所夜校20世纪20年代,中国机器工业发展迅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非常活跃。为了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兴办平民教育。1921年,毛泽东等来到江西萍乡安源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所夜校开学。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后,工人夜校规模扩大,学员有千余人。它对提高工人的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思考:工人为何破坏机器?7.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1)表现:①工人劳动时间过长②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③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探究: 19世纪,西方有哪些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美国:【1886】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争取8小时工作日)——促成了五一劳动节思考: 工人为自己争取到了什么?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史纲下】,使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一定保障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8.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史纲下】表现:贫富分化、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等小结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