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初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
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必
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 25 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下列表述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A.磨制石器 B.打制石器 C.制作陶器 D.饲养家畜
2. 战国时期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受到广泛推崇,从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转化为声名
显赫的圣王,并汇聚成具有纵向血缘关系的五帝系统。五帝文化形象的演变反映出当时
A.诸侯纷争的不断发展 B.道家思想体系的形成
C.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 D.传统礼制秩序的崩溃
3. 五铢钱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其重量标准自汉武帝确定后七百多年间变化
不大,唐朝新铸造的开元通宝钱也是以五铢为重量基础。这主要是因为五铢钱
A.铸造技术难以突破 B.较好适应社会发展
C.美观大方利于辨识 D.保障国家政治一统
4. 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孝文帝时期开始向北方汉族大族赐名,所赐之名
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这一做法旨在
A.促进政权认同 B.加强异族通婚 C.推动鲜卑汉化 D.推行儒学礼俗
5. 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大事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改变了唐宋以至后世
的经济地理版图,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使东南乃至岭南与传统的中原地区成
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该观点中的“它”应是
A.秦驰道的修建 B.张骞凿空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大运河的开通
6.下表为北宋政治家有关商业的部分言论。据此判断,他们的相似主张是
范仲淹 “有逐处富实之家,不为商旅者,必须以利劝之。”
王安石 “盖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
A.重商富国 B.与商争利 C.以商富民 D.农商并重
7.明代中后期到清代,江南戏曲书籍印刷与刊行的数量迅速增加。明清江南书商还采取
异地办刻书坊的做法,在广东偏远地区聘用劳动力刊刻书籍,经常“携书入粤,售于坊肆,…
以江纸印装分售,见者以为苏版矣”。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缘由是当时江南地区
A.民众娱乐方式单一 B.印刷技术得到提高
C.科举兴盛文化繁荣 D.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8. 阅读下表,归纳总结规律得出的结论中最准确的是
朝代 措施
秦朝 设中央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唐朝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间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清朝 设立军机处,皇帝独掌朝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个人裁决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中央宰相机构持续优化
C.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下降 D.不断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9. 1858 年,湖南巡抚骆秉章谓:“道光初年,每银一两尚能易钱一千三四百文,自后渐
次增长至二千文,近更增至二千三四百文。农民需以钱易银后纳税。”这一现象
A.缘于商品经济发展 B.不断激化社会矛盾
C.便于列强资本输出 D.扭转中外贸易逆差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观察下面两幅近代侵略中国战争后开
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的减少
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
D.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朝廷”
11. 1895 年之前,自然科学书籍占整个中国翻译西书总数的 70-75%,社会科学书籍占
25-30%。到 1895 年以后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科学书籍占整个中国翻译西书总数
的 70-75%,且以政治法律书籍为主,自然科学书籍占 25-30%。这一变化反映了
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
A.知识分子阅读喜好改变 B.“师夷长技”意识提高
C.社会政治变革愿望增强 D.“西法中用”成为共识
12. 如下表为辛亥革命时期改良派和革命派对华侨的期许。这表明
派别 对华侨的期许
能履行君宪国民之责,改良政治,应主动承担国民之责,对政府“匡之直之,
改良派
辅之翼之,改良之,监督之,纠察之”
应支持革命,建国民政府,做共和国民。澄清“国”“君”“民”的关系,
革命派
履行国民责任,当“联合大群,团集大力”
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彰显 B.革命思潮获得广泛支持
C.民主共和的影响日益深入 D.华侨民族意识有待开化
13.1932 年 5 月,毛泽东提出:“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以后,我们的军事战略,大规模
上决不应再采取防御式的内线作战战略。……在现时敌我形势和我军给养条件下,均必须
跳出敌人的圆围之外,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才能达到目的。”这一策略
A.坚持了城市中心革命道路 B.旨在指引红军进行长征
C.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4.对下图解读最为准确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A.参战人口多 B.持续时间长 C.战区面积广 D.中国贡献大
15.有学者认为,“它”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
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
工业化和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它”指的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五四宪法的颁布
历史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
16.1979 年 3 月,国家决定从夏粮上市起,粮食统购价格提高 20%。1985 年,粮食收购改
为合同定购,并分地区分品种逐步提高合同收购价格。1994 年,对粮食定购实行“保量放
价”,粮食收购价格随行就市,比 1993 年上涨 46.6%。这一系列调整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B.推动了分配方式的多元化
C.提高了农民的经营积极性 D.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17. 2021 年香港特区政府对中学课程进行改革,新增“公民与社会发展科”,教材中明确
写入:香港从来不是英国殖民地。其主旨是
A.增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感 B.否定香港曾受到殖民统治
C.扩大港人治港的经济基础 D.纠正英国灌输的错误概念
18. 公元前三、四世纪开始,印度地区出现了佛像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
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式样。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 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 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19. 十一世纪后,西欧多地“由于买主的数目大增,农民确信他们拿到市场去的农产品可
以卖掉。他们积极耕翻以前任其荒芜的土地,这样使得他们能够赚钱积蓄和过着愈勤劳愈
舒适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封建王国日益强大 B.工商业及城市兴起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庄园主愈发的仁慈
20. 由于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哲学家们仍相信“自然法则”,它不仅如牛顿所说可以
影响宇宙,而且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由此,他们在寻求自然法则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资产
阶级革命思想体系。据此可知,这些哲学家们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资本化 B.领导了欧美资产阶级的革命
C.彻底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束缚 D.倡导理性主义推动社会发展
21. 1914 年时,飞机多用作侦察敌情,时速仅为 80~115 公里,4 年后却升至 180~220 公
里。在此期间,飞行高度也从 200 多米提升至 8000 米,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扩大到 400
多公里;到 1918 年,机枪已是战斗机标配,机重也大大增加。这主要缘于当时
A.蒸汽革命的进行 B.一战进程的推进
C.探索太空的思想 D.飞行规则的改进
22. 下表为 1776-1926 年英、美、德三国重大发明占世界比重(单位:%)变化表。这可
以用于说明
历史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
国家 1776—1825 年 1826—1875 年 1876—1926 年
英国 43.6 22.6 14.0
美国 11.7 24.0 43.7
德国(德意志) 9.8 21.2 17.5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英德两国对美国依赖程度的加深
C.欧美各国间工业发展差距日益缩小 D.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23. 有学者指出:冷战格局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西方的落
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对此解读
最准确的是
A.冷战有利于世界范围现代化 B.冷战瓦解殖民地国家的解放
C.冷战推动了世界体系的重构 D.社会主义阵营支持西方独立
24. 1955 年,万隆会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新纪元。60 年代,不结盟运动和七
十七国集团兴起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奠定了基础。80 年代,南南合作已成为一股强大
的历史潮流。这反映了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加速重构
C.两极格局逐步走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25. 如图为 2018 年各洲域地区的区域内、外出口占本地区总出口的比重(%)。据此可知,
当时
A.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B.各洲一体化程度差别明显
C.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D.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降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题)
二、非选择题(26 题 17 分,27 题 17 分,28 题 16 分,共 50 分)
历史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
26.读图学史,提升历史核心素养。(17 分)
材料一
A B C D
(1)请将以上人物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写序号)。选择其中一位人物,仿照示例
为其撰写小传(示例除外)。
示例 李白,唐代伟大诗人,有“诗仙”的美誉。其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具有浓
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2)以上是中国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古建筑遗产分布图。观察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建筑
遗产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原因。
材料三 《时局图》--源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
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阅读材料三示意图,指出其背景与主题。结合所
学简析其影响。
历史试题 第 6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
27.中国主张彰显大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 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
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
大利亚、加拿大,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较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
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
界。
--1974 年 2 月 22 日毛泽东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的谈话节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对我国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邓小平多次系统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他提出,“我国政府在一九九七
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
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
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
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
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
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一国两制”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材料三 回首最近 100 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
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这 100 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世
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全球命运与共、
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
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
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
治阴魂不散。……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
国人民的期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摘自 2017年 1月 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3)概括出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根据所学运用多史实论据阐述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通顺。)
历史试题 第 7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
28.审视西方思潮与做法,以利清醒认识发展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非洲大陆从来就是“黑暗的大陆”,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非洲没有书面
语言,没有掌握书写技能,缺乏历史主动性;非洲历史是在与欧洲人交往后才出现,16-19
世纪非洲所有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变化均与奴隶贸易有关;殖民主义为非洲带来的利大于弊。
--据网络材料整理
(1)概括材料一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
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
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
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挑起冷战的缘由。结合所学,指出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采取
冷战“攻势”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美国贸易霸权之路
阶段 法案 措施 简介
1930 年《霍利- 该法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
大幅调高
斯穆特关税法 中关于市场开放程度的倾向性,这种影响力产
第一 关税税率案》 生作用的基础在于战前贸易秩序的破坏。
阶段
1934 年《互惠贸 下调进口 美国贸易从此摆脱了浓重的国内政治色彩,成
易协定法案》 关税 为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削减关税
第二 1947 年《关税及 以美国为主的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者支撑起一个
和其它贸
阶段 贸易总协定》 由更多国家组成的更低贸易壁垒的多边协定。
易壁垒
--摘编自张馨《美国对外贸易背后的霸权逻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之路”加以解读阐述。
历史试题 第 8 页(共 8 页)
{#{QQABQY6kwgiYkBZACB4qAUWKCwmQsJKSJcouRUAaKARDgIFABIA=}#}2025年初中适应性训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B A D A D D B C C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B C A A B D B A C D B   
二、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17分,28题16分)
26.(1)排序:B A D C(2分)
A: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被后世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B: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他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他的思想被整理成《论语》一书。他对传承我国古典文化和学术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C:郑和,明朝人,他于1405—1433年,率船队七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按示例任选一位人物撰写即可,4分)
特点:中国古建筑遗产在不同时期差异明显,数量逐渐增多。建筑遗产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北向南,建筑遗产逐渐增多密集。边疆地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扩展。(答出一点即可,2分)
原因:古建筑多为土、木为材料,易于毁坏,加之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年代久远的遗存数量减少。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出现了数量丰富的古建筑遗产。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南方古建筑遗产数量明显增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开发,边疆地区与内地日渐频繁,古建筑遗产增多。(原因须与特点对应方可得分,3分)
(3)背景与主题:《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分)
影响:《马关条约》后的瓜分狂潮,使中国陷入空前危机,但也开始了民族觉醒的新时代。这一过程既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也推动了近代思想启蒙与社会变革,为后续革命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4分)
27.(1)“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有助于我国团结和联合具有共同利益的不同国家,分化瓦解对手。在全球斗争—团结的运动中赢得主动国际战略地位,建立起广泛国际反霸统一战线,有利于第三世界群体的发展与崛起。(意思相近,酌情赋分。4分)
(2)内涵:“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3分)
现实意义: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分)
(3)观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治理。
从“人类社会日益连接为一个整体,既有发展的机遇,也面临者巨大的挑战。要加强合作,共谋发展。”等角度结合有关世界近现代史有关史实展开阐述。(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通顺,不少于150字。满分7分)
28.(1)观点:非洲没有自己的历史,欧洲殖民促进了非洲的发展。(2分)
评析:该观点是错误的(1分)。非洲在历史上对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观点对非洲历史的认识带有强烈偏见,否认非洲历史和文明,宣扬欧洲文明优越论,意图为西方的殖民主义辩护。(3分)
(2)缘由: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发展美国经济。(2分)
表现: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每点2分,答出二点即可,4分)
解读(4分)
第一阶段:一战后帝国主义实力对比发生变化,20年代末美国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大幅调高关税税率,推行贸易保护主义。1934年以“互惠”的名义下调关税,凭借其经济实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取优势,贸易权力生成。
第二阶段:二战后,各国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主导建立关税与贸易协调机制,在该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确立了贸易霸权。
总之,不同时期,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国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维护自己利益,逐步确立了贸易霸权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