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续表史料来原史料时朔历史炎疾其款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免度其数《斯唐书·杨而欺于人量出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北宋中别炎传》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税、庸杂板念省,而丁领不成注意事项:《资治通墓(唐德宋)建中元年(780年)春正月…始用扬炎议.命黜傍使与观察使、树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北宋中朔唐纪】史约百姓丁产,定等级,改作两税法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A.《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B.《旧唐书·杨炎传》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C.《资治通鉴·唐纪》D.《新唐书·杨炎传》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4.有学者指出,在辽代存在的200余年问,中亚、西亚许多地区和国家只知有“契丹”,而不知有“宋朝”,认为建立辽朝的契丹族是继唐朝以后的中国实际统治者。该学者的观点可用来印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A.辽朝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主导性B.中原农耕文明彩响契丹族的演进过程符合题目要求的。C.契丹族在草原丝绸之路有较强的影响力D.民族政权并立呈现出明显的消极影响1.位于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面积共约五万平方米。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落地,南面是5.消顺治年间,户科给事中朱之弼痛陈六部衔门的积弊,指出:“今乃尽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居住区,东北而为陶器窑场,中心有一座大型的方型房屋,是氏族公共活动场所,其周围分布肯决,无才者不能决,稍重大即请会议…上下相诿,彼此相安。”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着呈半月形排列的中小型房屋都面向大房屋,形成半月形。这说明半坡氏族A.决策机制的异化B.中央机构的臃肿A.王权统治正式确立B.阶级分化较为严重C.官员索质的降低D.君主权力的强化C.聚族而居特征明显D.农耕经济十分发达6.1898年12月,京师大学堂在戊戌政变后首次开学,共录取学生160余人:课程只设诗、书、2.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密度最低的十四个郡国中,除西易、礼四堂。第二年录取的学生增加到200余人,除经史外,学堂中开设算学、格致、化学及外北的敦煌、张掖、酒泉、朔方、安定外,其余九个郡国全部在南方。地处荆州的武陵,每平方公文等普通课程,另立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由此可见,京师大学堂里仅有1.52人这个数字还不及张掖、酒泉、朔方的每平方公里人口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课程设置呈现中西结合B.侧重培养时政人才的汉代C.传统教育占据主导地位D.主导新式教育推进A战乱严重腳约人口增长B.南北经济差距较为明显7.陈独秀在谈到新文化运动爆发时说道,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要批判儒学,是因为反对派总是利C.朝廷禁止人口自由流动D.城市空间分布趋向合理用儒学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陈独秀这一言论折射出新文化运动3.表1所示为不同史籍中关于唐代实行两税法的记载。欲研究其实施效果,最应信重的是A.积极推动儒学现代化B.通过批判儒学争夺文化主导权表1C.忽视了儒学的复杂性D.提升了知识分子的民主意识史料来原史料时朔8.1933年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工农银行成立,号召“集中农民手里的零碎经济聚成集陆货(半相)时有绑而未理,法无郭而已更,扫膺调之成规,创两税之新制,立宏且负·终《均节赋税恤中唐团经济,变乡村睡着的经济为活动生利的经济”。工农银行成立一年后,“有许多群众把自己纶又疏,绢托编氓,日日滋甚百姓六条》的银元拿到银行里调换钞票来行使。银行里准备金十分充足,无论来多少钞票,均充分兑炎周奏对,恳言其第,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户无主客,以见居现”。这能够说明苏区《旧唐书·扬为海:人无丁中,以贫富为益。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部县税三十之一,度后普灸传》A.货币体系统一B.经济结构转型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C.金融管理有效D.土改成效显著【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