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5六下·高州期中)在选择饮水瓶时,人们主要出于实际需求的考虑。( )2.(2025六下·高州期中)在使用铅笔时,我们既需要用它来写字,又希望能方便修改。( )3.(2025六下·高州期中)设计师必须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从功能、成本、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用的产品。( )4.(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磁炉把水烧开至沸腾发出声音,是经过了电能→热能→声能的过程。( )5.(2025六下·高州期中)许多废弃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我们可以变废为宝,通过巧妙的设计把它们改造成有使用价值的新物品。6.(2025六下·高州期中)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7.(2025六下·高州期中)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13年在上海诞生。( )8.(2025六下·高州期中)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二氧化碳。( )9.(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与电流强弱和线圈匝数有关。( )10.(2025六下·高州期中)线圈是用细导线缠绕的,缠绕方向可以改变,但是要一致。( )11.(2025六下·高州期中)我们可以模仿( ),设计一个捕蝇瓶。A.喇叭花 B.猪笼草 C.饮水瓶12.(2025六下·高州期中)( )是模仿苍耳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A.尼龙搭扣 B.拉链 C.锯子13.(2025六下·高州期中)针对背包不会被雨淋湿的问题,设计师设计了( )。A.折叠伞 B.挂绳或弯钩 C.长后摆雨伞14.(2025六下·高州期中)常见的鸡蛋包装盒选用的材料有( )。A.布料 B.瓦楞纸片 C.玻璃15.(2025六下·高州期中)军人在户外行军或训练时,为了方便携带更多水,并且不容易摔坏,应选择怎样的水瓶?( )A.采用铁质瓶身,有背带,瓶身大的水瓶。B.采用铝质瓶身,有背带,瓶身大的水瓶。C.采用铝质瓶身,无背带,瓶身大的水瓶。16.(2025六下·高州期中)羊角锤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需求。A.起钉子B.钉钉子C.既能起钉子又能钉钉子17.(2025六下·高州期中)用来做鸡蛋盒材料的PET塑料的优点是( )。A.可降解 B.会造成白色污染 C.重量轻,防水18.(2025六下·高州期中)防水衣服的设计可以参考( )表皮结构。A.荷叶 B.枫叶 C.桑叶19.(2025六下·高州期中)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小钢珠仍然能在U形管中多次往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A.光能 B.机械能 C.热能20.(2025六下·高州期中)钻木取火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A.机械能转换成火能B.动能转换成电能C.动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21.(2025六下·高州期中)制作风能小吊车时,吊篮的吊绳应在小棒的( )。A.同一侧B.不同一侧C.同一侧或不同一侧都可以22.(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池是将( )的装置。A.动能转换成电能 B.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C.电能转换成化学能23.(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磁铁吸盘内部有( )。A.铁芯和磁铁 B.磁铁和线圈 C.线圈和铁芯24.(2025六下·高州期中)根据探究问题确定( ),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A.无关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25.(2025六下·高州期中)不能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是( )。A.改变铁芯的粗细B.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2025六下·高州期中)材料四: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推动水力机械转动,将水的势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又称水电厂。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26.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能量来发电,它的能量转换的最终过程是( )。A.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7.下列属于水力发电的优点是( )A.不用燃料、成本低、不污染环境B.机电设备制造简单、操作灵活C.以上都是28.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是( )。A.中国的三峡水力发电站B.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C.加拿大的丘吉尔瀑布水电站29.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沙漠。最适宜在沙漠里修建的发电站是( )。A.水力发电站 B.光伏发电站 C.核电站30.我国有很多小型的岛屿,有些有居民居住,有些有军事设施,在这些小岛上最适宜修建的是( )。A.水力发电站 B.风力发电站 C.核电站(2025六下·高州期中)利用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制作出不同的鸡蛋包装盒,装入6只鸡蛋。 瓦楞纸箱 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装入鸡蛋后留有足够多空隙) 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装入鸡蛋后不留空隙)前后左右颠簸 损坏6个 损坏1个 损坏0个上下颠簸 损坏5个 损坏2个 损坏0个突然掉落 损坏6个 损坏2个 损坏1个31.本实验是解决鸡蛋在运输过程中容易( )的问题。A.烹饪 B.包装 C.保鲜32.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在这个实验中起( )的作用。A.保护和固定鸡蛋 B.美化 C.观赏33.不属于好的鸡蛋包装盒要符合的标准的是( )。A.制作成本低、环保 B.使用便利 C.颜色鲜艳34.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 )。A.支撑瓦楞纸箱B.隔开鸡蛋并起缓冲作用C.固定鸡蛋35.本实验的结果证明了( )。A.只用瓦楞纸箱保护效果最好B.用瓦楞纸箱做外包装和泡沫塑料板隔开并足够多空隙的保护效果最好C.用瓦楞纸箱做外包装和泡沫塑料板隔开不留空隙的保护效果最好(2025六下·高州期中)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 线圈匝数 电池节数 吸起回形针数量第1次 20匝 2节 12枚第2次 20匝 3节 21枚第3次 30匝 2节 18枚36.这是一个利用( )的实验。A.控制变量法 B.对比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37.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要( )。A.获取数据 B.确定变量 C.确定不变的条件38.对比第1次和第2次的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线圈匝数 B.电池节数 C.吸起回形针的数量39.对比第1次和第3次的实验,确定的因变量是( )。A.线圈匝数 B.电池节数 C.吸起回形针的数量40.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是永久不变的B.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有关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池节数都有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设计与生活【解析】【分析】选择饮水瓶时,核心依据是实际需求。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容量是否满足日常饮水需求,便携性是否适合携带场景(如通勤、运动),功能是否匹配使用需求(如保温、防漏、吸管设计等)。这些实际功能直接影响使用体验,是决策的主要因素。虽然外观、品牌等可能有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能否满足饮水的实际需求,因此 “主要出于实际需求的考虑” 说法正确。2.【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使用铅笔时,写字是其核心功能需求,满足记录、书写的基本用途;而铅笔字迹可通过橡皮轻松擦除,方便修改的特性是其区别于钢笔、圆珠笔的重要优势,也是用户在使用中普遍期望的功能。这两点共同构成了铅笔使用中的典型需求,因此该说法符合实际情况,正确。3.【答案】正确【知识点】设计与生活【解析】【分析】设计师设计产品时,材料是核心要素之一。熟悉材料特性(如强度、耐用性、可塑性等)是基础,需结合产品功能需求选择适配材料;同时要考虑成本控制以保证产品性价比,兼顾环保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综合这些维度选材料,才能设计出实用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该说法正确。4.【答案】正确【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磁炉工作时,首先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电磁感应使锅具发热);热能传递给水,使水温度升高至沸腾;水沸腾时产生剧烈汽化,气泡破裂振动空气,从而发出声音,即热能转化为声能。整个能量转化过程为电能→热能→声能,符合能量转换规律,故该说法正确。5.【答案】正确【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许多废弃物被人们回收后,经过加工,又能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着他们的作用。6.【答案】正确【知识点】太阳能;光与热【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光源,为我们地球上的生物提供能源,供动植物生长生活,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方式释放能量。7.【答案】错误【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并非 2013 年在上海诞生。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于 2002 年 12 月正式通车,这是中国首条磁悬浮线路,所使用的磁悬浮列车是当时中国投入运营的第一列。2013 年并非其诞生时间,因此该说法错误。8.【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葡萄糖),并释放氧气,其过程是消耗二氧化碳而非制造。光能在此过程中是推动反应的能量来源,最终实现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因此该说法与光合作用的本质相悖,错误。9.【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确实与电流强弱和线圈匝数直接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强,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也越强。这是因为电流产生磁场,电流强度决定磁场基础强度,而线圈匝数增加相当于多个磁场叠加,增强了整体磁力。此外,铁芯材质等也会影响磁力,但题干中提及的两个因素是核心变量,因此该说法正确。10.【答案】正确【知识点】电能和磁能【解析】【分析】线圈用细导线缠绕时,缠绕方向可以根据需求改变(如顺时针或逆时针),但同一线圈的缠绕方向必须保持一致。若方向混乱,会导致各匝导线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削弱整体磁性或使线圈功能失效。一致的缠绕方向能确保磁场叠加增强,保证线圈(如电磁铁、电感等)正常工作。因此该说法符合线圈制作的基本原理,正确。11.【答案】B【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其叶片特化成瓶状结构(捕虫笼),笼口有盖子和蜜腺吸引昆虫,笼内有消化液,昆虫进入后难以爬出并被消化。这种 “吸引 - 捕获 - 消化” 的结构和功能,与捕蝇瓶 “引诱苍蝇进入并防止逃脱” 的设计需求高度契合。而喇叭花(攀爬植物)和饮水瓶(单纯容器)不具备类似的捕虫机制,因此模仿猪笼草是合理选择。12.【答案】A【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苍耳的果实表面布满带倒钩的刺,能轻易钩住动物皮毛或衣物实现传播。尼龙搭扣的设计正是模仿这一结构:一面是布满细小钩状突起的尼龙丝,另一面是柔软的环状纤维,接触时钩子能勾住环,实现快速粘贴与分离,与苍耳倒钩的作用原理一致。拉链依靠链齿啮合,锯子模仿的是茅草叶边缘的锯齿,均与苍耳的倒钩结构无关,因此选 A。13.【答案】C【知识点】设计与生活【解析】【分析】长后摆雨伞的设计特点是伞面后方延伸出较长的遮挡部分,专门针对携带背包时的防雨需求。当人背着背包时,普通雨伞难以覆盖背部及背包区域,而长后摆能有效遮挡雨水,避免背包被淋湿。折叠伞仅方便携带,挂绳或弯钩用于悬挂物品,均不直接解决背包防雨问题,因此选 C。14.【答案】B【知识点】鸡蛋包装盒【解析】【分析】鸡蛋包装盒需要具备轻便、防震、成本低的特点。瓦楞纸片由中间波浪形芯纸和上下层平板纸粘合而成,这种结构能通过形变吸收冲击力,有效缓冲震动,保护易碎的鸡蛋。布料防震性差且易受潮,玻璃材质沉重、易碎且成本高,均不适合做鸡蛋包装盒。因此瓦楞纸片是常见且合理的选择,选 B。15.【答案】B【知识点】水瓶【解析】【解答】为了方便携带更多水,并且不容易摔坏,应该选择采用铝质瓶身,有背带,瓶身大的水瓶。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装水的容器是多种多样的,制作它们的材料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去选择合适的材料。16.【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羊角锤可以钉钉子和起钉子17.【答案】C【知识点】鸡蛋包装盒【解析】【分析】在选择做鸡蛋包装盒材料时,除了考虑材料的特性外,还应考虑成本、环保和功能。用来做鸡蛋盒材料的PET塑料的优点是重量轻,防水,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运输的困难,还能够很好地保护鸡蛋不受损坏。18.【答案】A【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荷叶表皮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 —— 表面布满微小乳突,乳突间充满空气,形成一层空气膜。当水滴落在荷叶上时,因表面张力作用会呈球状滚落,带走灰尘,即 “荷叶效应”。防水衣服的设计正是借鉴这一原理,通过模仿荷叶表皮的疏水结构,使水分无法渗透面料,实现防水效果。枫叶和桑叶不具备这种显著的疏水特性,因此选 A。19.【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在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钢珠在 U 形管中往复运动,是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两种能量同属机械能。在无外力(忽略摩擦)时,机械能使运动持续。光能与光相关,热能是内能,均不涉及,故选 B。20.【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钻木取火时,通过人力转动钻杆(动能)与木头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能),随着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燃点,产生火焰,同时释放光(光能)。选项 A 中 “火能” 并非规范能量名称;B 中电能未参与此过程。因此该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选 C。21.【答案】A【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 制作风能小吊车时,吊篮的吊绳应固定在小木棍的 同侧 。另一侧用于安装风车,通过扇叶转动带动绳子绕圈提升吊篮。 吊绳与风车需分置小木棍两侧,确保风力驱动时能通过绳子绕圈实现提升功能。若吊绳位于异侧或随意位置,可能导致结构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22.【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池内部通过化学反应储存能量(化学能),工作时,正负极发生化学变化,电池放电,将化学能释放并转化为电能。A 选项是发电机的原理,C 是充电过程(电能转化学能),均不符合电池放电的能量转化,故选 B。23.【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核心组成是线圈和铁芯。当线圈通电时,电流产生磁场,铁芯被磁化,增强磁性以吸附物体;断电后,磁性消失。选项 A 中的 “磁铁” 是永磁体,电磁铁无需永磁体,其磁性由电流产生;B 混淆了电磁铁的结构逻辑,核心是线圈通电磁化铁芯,而非自带磁铁。因此,电磁铁吸盘内部必有线圈和铁芯,选 C。24.【答案】B【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在科学探究中,需明确变量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改变的条件(如探究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中,“光照强度” 即为自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的结果;无关变量是需保持不变的其他条件。题目中 “确定某一条件并改变,同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符合自变量的定义,故选 B。这一操作是控制变量法的核心,确保实验结果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25.【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极由电流方向决定。改变线圈缠绕方向或电池正负极,会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磁极。而铁芯的粗细仅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铁芯越粗,磁性可能越强),不会改变电流方向,因此无法改变磁极。这一区别体现了电磁铁磁极与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不同,故选 A。【答案】26.A27.A28.A29.B30.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水力发电的过程是:借助水力驱动水力机械转动,先把水的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与水轮机连接的发电机,将机械能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作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综合性工程设施,其包含的各类相关建筑物及设备等构成的整体,被称为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26.根据材料,水力发电的过程是:水的势能先转变为水轮机的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整个过程的初始能量是水的势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属于能量的 “最终过程”。B 选项是中间环节(机械能转电能),C 选项与水力发电无关(化学能常见于电池)。因此,最终的能量转换是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选 A。27.水力发电利用水流势能转化电能,无需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因此成本低且无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这是其核心优点(A 正确)。而 B 选项错误,水力发电的机电设备(如大型水轮机、发电机)制造工艺复杂,尤其高水头水电站的设备对精度要求极高,并非 “制造简单”。因此 “以上都是”(C)不成立,正确答案为 A。28.三峡水力发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它总装机容量达 2250 万千瓦,远超巴西伊泰普水电站(1400 万千瓦)和加拿大丘吉尔瀑布水电站(542.8 万千瓦)。三峡电站不仅装机容量最大,其发电量、大坝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水电工程的标杆。因此,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是中国的三峡水力发电站,选 A。29.沙漠地区的特点是降水稀少、光照充足且面积广阔。光伏发电站依赖太阳能,对水资源需求极低,适合在光照条件优越的沙漠地区建设(B 正确)。水力发电站需要大量水资源和落差,沙漠缺水,无法修建(A 错误);核电站建设成本高、技术复杂,且需充足冷却水,沙漠环境不适合(C 错误)。因此最适宜的是光伏发电站,选 B。30.小岛通常面积狭小,缺乏大型河流或落差,不适合建水力发电站(A 错误)。核电站建设成本高、技术复杂,且需大量冷却水和严格安全防护,小型岛屿难以满足条件(C 错误)。而小岛多位于海上或沿海,风力资源丰富,风力发电站建设灵活、规模可调整,适合为小岛提供电力,故选 B。【答案】31.B32.A33.C34.B35.C【知识点】鸡蛋包装盒【解析】【分析】瓦楞纸鸡蛋包装盒的核心作用是保护和固定鸡蛋,降低运输、搬运中的破损风险。其瓦楞结构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能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吸收外界冲击力,减轻颠簸、碰撞对鸡蛋的影响。同时,合理设计的内部格槽可分隔并固定每个鸡蛋,避免相互挤压摩擦。此外,瓦楞纸材质成本较低、易加工,还能通过折叠结构实现便捷组装与堆叠,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是鸡蛋流通环节中保障安全运输的关键包装材料。31.实验通过不同材料(瓦楞纸箱、泡沫塑料板)和包装方式(留空隙 / 不留空隙)制作鸡蛋包装盒,模拟运输中的颠簸、掉落场景,观察鸡蛋损坏情况。核心是测试不同包装对鸡蛋的保护效果,解决的是运输中因包装不当导致鸡蛋破损的问题。A 选项 “烹饪” 和 C 选项 “保鲜” 均与实验内容无关,实验未涉及烹饪方法或保鲜技术。因此,本实验针对的是鸡蛋运输中的包装问题,选 B。32.实验中,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被用于制作鸡蛋包装盒,通过不同组合方式(留空隙 / 不留空隙)测试对鸡蛋的防护效果。数据显示,使用这两种材料后,鸡蛋在颠簸、掉落时的损坏数量显著减少(如仅用瓦楞纸箱时损坏最多,而两者结合且不留空隙时损坏最少)。这说明它们能通过缓冲冲击、固定鸡蛋位置来减少破损,核心作用是保护和固定鸡蛋。B 选项 “美化” 和 C 选项 “观赏” 均未在实验中体现,与材料功能无关。因此选 A。33.好的鸡蛋包装盒需满足实用需求。A 选项 “制作成本低、环保” 是包装设计的基本经济和环保要求;B 选项 “使用便利” 确保包装便于装取和运输,符合实际使用场景。而 C 选项 “颜色鲜艳” 属于外观装饰,与保护鸡蛋、便利运输等核心功能无关,并非必要标准。实验中也未涉及颜色对鸡蛋保护的影响,因此不属于好的鸡蛋包装盒需符合的标准,选 C。34.实验中,泡沫塑料板与瓦楞纸箱搭配使用时,鸡蛋损坏率显著降低(如不留空隙时损坏为 0)。泡沫塑料质地柔软、有弹性,能在鸡蛋之间形成隔离,避免相互碰撞;同时在颠簸、掉落时吸收冲击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A 选项 “支撑瓦楞纸箱” 并非其主要功能,瓦楞纸箱自身有支撑性;C 选项 “固定鸡蛋” 需结合 “不留空隙” 的包装方式,而泡沫塑料的核心作用更偏向隔离与缓冲的结合。因此选 B。35.实验数据显示,仅用瓦楞纸箱时,鸡蛋在前后左右颠簸、上下颠簸、突然掉落中分别损坏 6 个、5 个、6 个,损坏率最高;瓦楞纸箱加泡沫塑料板且留空隙时,损坏数量减少(1 个、2 个、2 个);而两者结合且不留空隙时,鸡蛋在颠簸中损坏为 0,突然掉落仅损坏 1 个,是所有方案中保护效果最佳的。这直接证明了 “瓦楞纸箱做外包装 + 泡沫塑料板隔开且不留空隙” 的组合保护效果最好,故答案为 C。【答案】36.A37.B38.A39.C40.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当电流切断时磁性随即消失。其磁极方向由线圈的缠绕方式和电流方向共同决定,而磁力大小则与线圈匝数以及所使用的电池数量相关。36.实验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涉及线圈匝数和电池节数两个变量。第1次与第2次实验中,线圈匝数均为 20 匝(保持不变),仅改变电池节数(2 节→3 节),观察吸起回形针数量的变化;第 1 次与第 3 次实验中,电池节数均为 2 节(保持不变),仅改变线圈匝数(20 匝→30 匝),对比回形针数量差异。这种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方法,正是控制变量法的核心特征。B 选项对比实验法侧重不同方案的对照,C 选项观察实验法侧重现象观察,均不贴合此实验设计逻辑,故答案为 A。37.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核心是明确影响因素(变量)。实验中涉及线圈匝数、电池节数两个变量,需先确定这两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变量后,才能规划如何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如铁芯规格等),进而开展实验获取数据。若未先明确变量,实验设计会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探究因果关系。因此,实验首要步骤是确定变量,选 B。38.第 1 次与第 2 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电池节数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需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电池节数。对比数据可知,两次实验的线圈匝数均为 20 匝(相同),而电池节数不同(2 节→3 节),吸起回形针数量随电池节数变化(12 枚→21 枚)。因此,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A 选项正确。B 是改变的变量,C 是实验结果,均不符合 “不变条件” 的定义。39.在探究实验中,因变量是指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结果。对比第 1 次和第 3 次实验,线圈匝数从 20 匝变为 30 匝(是人为改变的量,即自变量),电池节数保持 2 节不变(控制的不变条件)。实验中,吸起回形针的数量从 12 枚变为 18 枚,这一变化是由线圈匝数的改变引起的,是实验中需要观测的结果。因此,随自变量(线圈匝数)变化而变化的因变量是吸起回形针的数量,A 是自变量,B 是不变条件,故答案为 C。40.电磁铁的磁性由电流产生,断电后磁性消失,并非永久不变,故 A 错误。实验数据显示:第 1 次(20 匝、2 节)与第 3 次(30 匝、2 节)对比,匝数增加时回形针数量增多,说明磁性与线圈匝数有关;第 1 次(20 匝、2 节)与第 2 次(20 匝、3 节)对比,电池节数增加时回形针数量增多,说明磁性与电池节数(即电流大小)有关。因此,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两者都相关,B 仅提及匝数,不完整,C 正确。1 / 1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2025六下·高州期中)在选择饮水瓶时,人们主要出于实际需求的考虑。( )【答案】正确【知识点】设计与生活【解析】【分析】选择饮水瓶时,核心依据是实际需求。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容量是否满足日常饮水需求,便携性是否适合携带场景(如通勤、运动),功能是否匹配使用需求(如保温、防漏、吸管设计等)。这些实际功能直接影响使用体验,是决策的主要因素。虽然外观、品牌等可能有影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能否满足饮水的实际需求,因此 “主要出于实际需求的考虑” 说法正确。2.(2025六下·高州期中)在使用铅笔时,我们既需要用它来写字,又希望能方便修改。( )【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使用铅笔时,写字是其核心功能需求,满足记录、书写的基本用途;而铅笔字迹可通过橡皮轻松擦除,方便修改的特性是其区别于钢笔、圆珠笔的重要优势,也是用户在使用中普遍期望的功能。这两点共同构成了铅笔使用中的典型需求,因此该说法符合实际情况,正确。3.(2025六下·高州期中)设计师必须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从功能、成本、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用的产品。( )【答案】正确【知识点】设计与生活【解析】【分析】设计师设计产品时,材料是核心要素之一。熟悉材料特性(如强度、耐用性、可塑性等)是基础,需结合产品功能需求选择适配材料;同时要考虑成本控制以保证产品性价比,兼顾环保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综合这些维度选材料,才能设计出实用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该说法正确。4.(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磁炉把水烧开至沸腾发出声音,是经过了电能→热能→声能的过程。( )【答案】正确【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磁炉工作时,首先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电磁感应使锅具发热);热能传递给水,使水温度升高至沸腾;水沸腾时产生剧烈汽化,气泡破裂振动空气,从而发出声音,即热能转化为声能。整个能量转化过程为电能→热能→声能,符合能量转换规律,故该说法正确。5.(2025六下·高州期中)许多废弃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我们可以变废为宝,通过巧妙的设计把它们改造成有使用价值的新物品。【答案】正确【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许多废弃物被人们回收后,经过加工,又能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着他们的作用。6.(2025六下·高州期中)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能量。【答案】正确【知识点】太阳能;光与热【解析】【分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光源,为我们地球上的生物提供能源,供动植物生长生活,太阳每时每刻都在以光和热的方式释放能量。7.(2025六下·高州期中)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13年在上海诞生。( )【答案】错误【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并非 2013 年在上海诞生。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于 2002 年 12 月正式通车,这是中国首条磁悬浮线路,所使用的磁悬浮列车是当时中国投入运营的第一列。2013 年并非其诞生时间,因此该说法错误。8.(2025六下·高州期中)光能可以让绿色植物制造二氧化碳。( )【答案】错误【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葡萄糖),并释放氧气,其过程是消耗二氧化碳而非制造。光能在此过程中是推动反应的能量来源,最终实现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因此该说法与光合作用的本质相悖,错误。9.(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变化与电流强弱和线圈匝数有关。( )【答案】正确【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确实与电流强弱和线圈匝数直接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强,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也越强。这是因为电流产生磁场,电流强度决定磁场基础强度,而线圈匝数增加相当于多个磁场叠加,增强了整体磁力。此外,铁芯材质等也会影响磁力,但题干中提及的两个因素是核心变量,因此该说法正确。10.(2025六下·高州期中)线圈是用细导线缠绕的,缠绕方向可以改变,但是要一致。( )【答案】正确【知识点】电能和磁能【解析】【分析】线圈用细导线缠绕时,缠绕方向可以根据需求改变(如顺时针或逆时针),但同一线圈的缠绕方向必须保持一致。若方向混乱,会导致各匝导线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削弱整体磁性或使线圈功能失效。一致的缠绕方向能确保磁场叠加增强,保证线圈(如电磁铁、电感等)正常工作。因此该说法符合线圈制作的基本原理,正确。11.(2025六下·高州期中)我们可以模仿( ),设计一个捕蝇瓶。A.喇叭花 B.猪笼草 C.饮水瓶【答案】B【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其叶片特化成瓶状结构(捕虫笼),笼口有盖子和蜜腺吸引昆虫,笼内有消化液,昆虫进入后难以爬出并被消化。这种 “吸引 - 捕获 - 消化” 的结构和功能,与捕蝇瓶 “引诱苍蝇进入并防止逃脱” 的设计需求高度契合。而喇叭花(攀爬植物)和饮水瓶(单纯容器)不具备类似的捕虫机制,因此模仿猪笼草是合理选择。12.(2025六下·高州期中)( )是模仿苍耳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A.尼龙搭扣 B.拉链 C.锯子【答案】A【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苍耳的果实表面布满带倒钩的刺,能轻易钩住动物皮毛或衣物实现传播。尼龙搭扣的设计正是模仿这一结构:一面是布满细小钩状突起的尼龙丝,另一面是柔软的环状纤维,接触时钩子能勾住环,实现快速粘贴与分离,与苍耳倒钩的作用原理一致。拉链依靠链齿啮合,锯子模仿的是茅草叶边缘的锯齿,均与苍耳的倒钩结构无关,因此选 A。13.(2025六下·高州期中)针对背包不会被雨淋湿的问题,设计师设计了( )。A.折叠伞 B.挂绳或弯钩 C.长后摆雨伞【答案】C【知识点】设计与生活【解析】【分析】长后摆雨伞的设计特点是伞面后方延伸出较长的遮挡部分,专门针对携带背包时的防雨需求。当人背着背包时,普通雨伞难以覆盖背部及背包区域,而长后摆能有效遮挡雨水,避免背包被淋湿。折叠伞仅方便携带,挂绳或弯钩用于悬挂物品,均不直接解决背包防雨问题,因此选 C。14.(2025六下·高州期中)常见的鸡蛋包装盒选用的材料有( )。A.布料 B.瓦楞纸片 C.玻璃【答案】B【知识点】鸡蛋包装盒【解析】【分析】鸡蛋包装盒需要具备轻便、防震、成本低的特点。瓦楞纸片由中间波浪形芯纸和上下层平板纸粘合而成,这种结构能通过形变吸收冲击力,有效缓冲震动,保护易碎的鸡蛋。布料防震性差且易受潮,玻璃材质沉重、易碎且成本高,均不适合做鸡蛋包装盒。因此瓦楞纸片是常见且合理的选择,选 B。15.(2025六下·高州期中)军人在户外行军或训练时,为了方便携带更多水,并且不容易摔坏,应选择怎样的水瓶?( )A.采用铁质瓶身,有背带,瓶身大的水瓶。B.采用铝质瓶身,有背带,瓶身大的水瓶。C.采用铝质瓶身,无背带,瓶身大的水瓶。【答案】B【知识点】水瓶【解析】【解答】为了方便携带更多水,并且不容易摔坏,应该选择采用铝质瓶身,有背带,瓶身大的水瓶。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装水的容器是多种多样的,制作它们的材料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去选择合适的材料。16.(2025六下·高州期中)羊角锤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需求。A.起钉子B.钉钉子C.既能起钉子又能钉钉子【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羊角锤可以钉钉子和起钉子17.(2025六下·高州期中)用来做鸡蛋盒材料的PET塑料的优点是( )。A.可降解 B.会造成白色污染 C.重量轻,防水【答案】C【知识点】鸡蛋包装盒【解析】【分析】在选择做鸡蛋包装盒材料时,除了考虑材料的特性外,还应考虑成本、环保和功能。用来做鸡蛋盒材料的PET塑料的优点是重量轻,防水,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运输的困难,还能够很好地保护鸡蛋不受损坏。18.(2025六下·高州期中)防水衣服的设计可以参考( )表皮结构。A.荷叶 B.枫叶 C.桑叶【答案】A【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荷叶表皮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 —— 表面布满微小乳突,乳突间充满空气,形成一层空气膜。当水滴落在荷叶上时,因表面张力作用会呈球状滚落,带走灰尘,即 “荷叶效应”。防水衣服的设计正是借鉴这一原理,通过模仿荷叶表皮的疏水结构,使水分无法渗透面料,实现防水效果。枫叶和桑叶不具备这种显著的疏水特性,因此选 A。19.(2025六下·高州期中)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小钢珠仍然能在U形管中多次往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A.光能 B.机械能 C.热能【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解析】【分析】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在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小钢珠在 U 形管中往复运动,是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这两种能量同属机械能。在无外力(忽略摩擦)时,机械能使运动持续。光能与光相关,热能是内能,均不涉及,故选 B。20.(2025六下·高州期中)钻木取火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A.机械能转换成火能B.动能转换成电能C.动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钻木取火时,通过人力转动钻杆(动能)与木头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能),随着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燃点,产生火焰,同时释放光(光能)。选项 A 中 “火能” 并非规范能量名称;B 中电能未参与此过程。因此该过程是动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选 C。21.(2025六下·高州期中)制作风能小吊车时,吊篮的吊绳应在小棒的( )。A.同一侧B.不同一侧C.同一侧或不同一侧都可以【答案】A【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 制作风能小吊车时,吊篮的吊绳应固定在小木棍的 同侧 。另一侧用于安装风车,通过扇叶转动带动绳子绕圈提升吊篮。 吊绳与风车需分置小木棍两侧,确保风力驱动时能通过绳子绕圈实现提升功能。若吊绳位于异侧或随意位置,可能导致结构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22.(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池是将( )的装置。A.动能转换成电能 B.化学能转换成电能 C.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答案】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池内部通过化学反应储存能量(化学能),工作时,正负极发生化学变化,电池放电,将化学能释放并转化为电能。A 选项是发电机的原理,C 是充电过程(电能转化学能),均不符合电池放电的能量转化,故选 B。23.(2025六下·高州期中)电磁铁吸盘内部有( )。A.铁芯和磁铁 B.磁铁和线圈 C.线圈和铁芯【答案】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核心组成是线圈和铁芯。当线圈通电时,电流产生磁场,铁芯被磁化,增强磁性以吸附物体;断电后,磁性消失。选项 A 中的 “磁铁” 是永磁体,电磁铁无需永磁体,其磁性由电流产生;B 混淆了电磁铁的结构逻辑,核心是线圈通电磁化铁芯,而非自带磁铁。因此,电磁铁吸盘内部必有线圈和铁芯,选 C。24.(2025六下·高州期中)根据探究问题确定( ),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A.无关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答案】B【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在科学探究中,需明确变量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改变的条件(如探究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中,“光照强度” 即为自变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的结果;无关变量是需保持不变的其他条件。题目中 “确定某一条件并改变,同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符合自变量的定义,故选 B。这一操作是控制变量法的核心,确保实验结果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25.(2025六下·高州期中)不能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是( )。A.改变铁芯的粗细B.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极由电流方向决定。改变线圈缠绕方向或电池正负极,会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磁极。而铁芯的粗细仅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铁芯越粗,磁性可能越强),不会改变电流方向,因此无法改变磁极。这一区别体现了电磁铁磁极与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不同,故选 A。(2025六下·高州期中)材料四: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推动水力机械转动,将水的势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又称水电厂。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26.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能量来发电,它的能量转换的最终过程是( )。A.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7.下列属于水力发电的优点是( )A.不用燃料、成本低、不污染环境B.机电设备制造简单、操作灵活C.以上都是28.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是( )。A.中国的三峡水力发电站B.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C.加拿大的丘吉尔瀑布水电站29.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沙漠。最适宜在沙漠里修建的发电站是( )。A.水力发电站 B.光伏发电站 C.核电站30.我国有很多小型的岛屿,有些有居民居住,有些有军事设施,在这些小岛上最适宜修建的是( )。A.水力发电站 B.风力发电站 C.核电站【答案】26.A27.A28.A29.B30.B【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水力发电的过程是:借助水力驱动水力机械转动,先把水的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与水轮机连接的发电机,将机械能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作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综合性工程设施,其包含的各类相关建筑物及设备等构成的整体,被称为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26.根据材料,水力发电的过程是:水的势能先转变为水轮机的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整个过程的初始能量是水的势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属于能量的 “最终过程”。B 选项是中间环节(机械能转电能),C 选项与水力发电无关(化学能常见于电池)。因此,最终的能量转换是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选 A。27.水力发电利用水流势能转化电能,无需消耗煤炭、石油等燃料,因此成本低且无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这是其核心优点(A 正确)。而 B 选项错误,水力发电的机电设备(如大型水轮机、发电机)制造工艺复杂,尤其高水头水电站的设备对精度要求极高,并非 “制造简单”。因此 “以上都是”(C)不成立,正确答案为 A。28.三峡水力发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它总装机容量达 2250 万千瓦,远超巴西伊泰普水电站(1400 万千瓦)和加拿大丘吉尔瀑布水电站(542.8 万千瓦)。三峡电站不仅装机容量最大,其发电量、大坝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水电工程的标杆。因此,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是中国的三峡水力发电站,选 A。29.沙漠地区的特点是降水稀少、光照充足且面积广阔。光伏发电站依赖太阳能,对水资源需求极低,适合在光照条件优越的沙漠地区建设(B 正确)。水力发电站需要大量水资源和落差,沙漠缺水,无法修建(A 错误);核电站建设成本高、技术复杂,且需充足冷却水,沙漠环境不适合(C 错误)。因此最适宜的是光伏发电站,选 B。30.小岛通常面积狭小,缺乏大型河流或落差,不适合建水力发电站(A 错误)。核电站建设成本高、技术复杂,且需大量冷却水和严格安全防护,小型岛屿难以满足条件(C 错误)。而小岛多位于海上或沿海,风力资源丰富,风力发电站建设灵活、规模可调整,适合为小岛提供电力,故选 B。(2025六下·高州期中)利用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制作出不同的鸡蛋包装盒,装入6只鸡蛋。 瓦楞纸箱 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装入鸡蛋后留有足够多空隙) 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装入鸡蛋后不留空隙)前后左右颠簸 损坏6个 损坏1个 损坏0个上下颠簸 损坏5个 损坏2个 损坏0个突然掉落 损坏6个 损坏2个 损坏1个31.本实验是解决鸡蛋在运输过程中容易( )的问题。A.烹饪 B.包装 C.保鲜32.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在这个实验中起( )的作用。A.保护和固定鸡蛋 B.美化 C.观赏33.不属于好的鸡蛋包装盒要符合的标准的是( )。A.制作成本低、环保 B.使用便利 C.颜色鲜艳34.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 )。A.支撑瓦楞纸箱B.隔开鸡蛋并起缓冲作用C.固定鸡蛋35.本实验的结果证明了( )。A.只用瓦楞纸箱保护效果最好B.用瓦楞纸箱做外包装和泡沫塑料板隔开并足够多空隙的保护效果最好C.用瓦楞纸箱做外包装和泡沫塑料板隔开不留空隙的保护效果最好【答案】31.B32.A33.C34.B35.C【知识点】鸡蛋包装盒【解析】【分析】瓦楞纸鸡蛋包装盒的核心作用是保护和固定鸡蛋,降低运输、搬运中的破损风险。其瓦楞结构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能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吸收外界冲击力,减轻颠簸、碰撞对鸡蛋的影响。同时,合理设计的内部格槽可分隔并固定每个鸡蛋,避免相互挤压摩擦。此外,瓦楞纸材质成本较低、易加工,还能通过折叠结构实现便捷组装与堆叠,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是鸡蛋流通环节中保障安全运输的关键包装材料。31.实验通过不同材料(瓦楞纸箱、泡沫塑料板)和包装方式(留空隙 / 不留空隙)制作鸡蛋包装盒,模拟运输中的颠簸、掉落场景,观察鸡蛋损坏情况。核心是测试不同包装对鸡蛋的保护效果,解决的是运输中因包装不当导致鸡蛋破损的问题。A 选项 “烹饪” 和 C 选项 “保鲜” 均与实验内容无关,实验未涉及烹饪方法或保鲜技术。因此,本实验针对的是鸡蛋运输中的包装问题,选 B。32.实验中,瓦楞纸箱和泡沫塑料板被用于制作鸡蛋包装盒,通过不同组合方式(留空隙 / 不留空隙)测试对鸡蛋的防护效果。数据显示,使用这两种材料后,鸡蛋在颠簸、掉落时的损坏数量显著减少(如仅用瓦楞纸箱时损坏最多,而两者结合且不留空隙时损坏最少)。这说明它们能通过缓冲冲击、固定鸡蛋位置来减少破损,核心作用是保护和固定鸡蛋。B 选项 “美化” 和 C 选项 “观赏” 均未在实验中体现,与材料功能无关。因此选 A。33.好的鸡蛋包装盒需满足实用需求。A 选项 “制作成本低、环保” 是包装设计的基本经济和环保要求;B 选项 “使用便利” 确保包装便于装取和运输,符合实际使用场景。而 C 选项 “颜色鲜艳” 属于外观装饰,与保护鸡蛋、便利运输等核心功能无关,并非必要标准。实验中也未涉及颜色对鸡蛋保护的影响,因此不属于好的鸡蛋包装盒需符合的标准,选 C。34.实验中,泡沫塑料板与瓦楞纸箱搭配使用时,鸡蛋损坏率显著降低(如不留空隙时损坏为 0)。泡沫塑料质地柔软、有弹性,能在鸡蛋之间形成隔离,避免相互碰撞;同时在颠簸、掉落时吸收冲击力,起到缓冲保护作用。A 选项 “支撑瓦楞纸箱” 并非其主要功能,瓦楞纸箱自身有支撑性;C 选项 “固定鸡蛋” 需结合 “不留空隙” 的包装方式,而泡沫塑料的核心作用更偏向隔离与缓冲的结合。因此选 B。35.实验数据显示,仅用瓦楞纸箱时,鸡蛋在前后左右颠簸、上下颠簸、突然掉落中分别损坏 6 个、5 个、6 个,损坏率最高;瓦楞纸箱加泡沫塑料板且留空隙时,损坏数量减少(1 个、2 个、2 个);而两者结合且不留空隙时,鸡蛋在颠簸中损坏为 0,突然掉落仅损坏 1 个,是所有方案中保护效果最佳的。这直接证明了 “瓦楞纸箱做外包装 + 泡沫塑料板隔开且不留空隙” 的组合保护效果最好,故答案为 C。(2025六下·高州期中)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 线圈匝数 电池节数 吸起回形针数量第1次 20匝 2节 12枚第2次 20匝 3节 21枚第3次 30匝 2节 18枚36.这是一个利用( )的实验。A.控制变量法 B.对比实验法 C.观察实验法37.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要( )。A.获取数据 B.确定变量 C.确定不变的条件38.对比第1次和第2次的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线圈匝数 B.电池节数 C.吸起回形针的数量39.对比第1次和第3次的实验,确定的因变量是( )。A.线圈匝数 B.电池节数 C.吸起回形针的数量40.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磁性是永久不变的B.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有关C.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池节数都有关【答案】36.A37.B38.A39.C40.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当电流切断时磁性随即消失。其磁极方向由线圈的缠绕方式和电流方向共同决定,而磁力大小则与线圈匝数以及所使用的电池数量相关。36.实验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涉及线圈匝数和电池节数两个变量。第1次与第2次实验中,线圈匝数均为 20 匝(保持不变),仅改变电池节数(2 节→3 节),观察吸起回形针数量的变化;第 1 次与第 3 次实验中,电池节数均为 2 节(保持不变),仅改变线圈匝数(20 匝→30 匝),对比回形针数量差异。这种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方法,正是控制变量法的核心特征。B 选项对比实验法侧重不同方案的对照,C 选项观察实验法侧重现象观察,均不贴合此实验设计逻辑,故答案为 A。37.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核心是明确影响因素(变量)。实验中涉及线圈匝数、电池节数两个变量,需先确定这两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变量后,才能规划如何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如铁芯规格等),进而开展实验获取数据。若未先明确变量,实验设计会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探究因果关系。因此,实验首要步骤是确定变量,选 B。38.第 1 次与第 2 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电池节数对电磁铁磁力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需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电池节数。对比数据可知,两次实验的线圈匝数均为 20 匝(相同),而电池节数不同(2 节→3 节),吸起回形针数量随电池节数变化(12 枚→21 枚)。因此,保持不变的条件是线圈匝数,A 选项正确。B 是改变的变量,C 是实验结果,均不符合 “不变条件” 的定义。39.在探究实验中,因变量是指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结果。对比第 1 次和第 3 次实验,线圈匝数从 20 匝变为 30 匝(是人为改变的量,即自变量),电池节数保持 2 节不变(控制的不变条件)。实验中,吸起回形针的数量从 12 枚变为 18 枚,这一变化是由线圈匝数的改变引起的,是实验中需要观测的结果。因此,随自变量(线圈匝数)变化而变化的因变量是吸起回形针的数量,A 是自变量,B 是不变条件,故答案为 C。40.电磁铁的磁性由电流产生,断电后磁性消失,并非永久不变,故 A 错误。实验数据显示:第 1 次(20 匝、2 节)与第 3 次(30 匝、2 节)对比,匝数增加时回形针数量增多,说明磁性与线圈匝数有关;第 1 次(20 匝、2 节)与第 2 次(20 匝、3 节)对比,电池节数增加时回形针数量增多,说明磁性与电池节数(即电流大小)有关。因此,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两者都相关,B 仅提及匝数,不完整,C 正确。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