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过反馈知效果》教案学科 小学信息技术 年级册别 六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教材 部编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通过反馈知效果》是部编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此部分聚焦于反馈机制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反馈改进成果。它是对之前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后续深入学习信息技术项目开发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对新事物有较强好奇心。但在理解反馈机制对成果优化的作用上存在困难。他们在生活中有一定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总结。教学中可通过具体实例引导,突破理解障碍,提升学生运用反馈改进成果的能力。课时教学目标信息意识1. 能意识到反馈信息对信息技术作品优化的重要性。2. 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效反馈信息。计算思维1. 运用反馈信息分析信息技术作品存在的问题。2. 依据反馈改进作品,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1. 借助反馈信息,在数字化学习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2. 利用反馈进行创新实践,提升作品质量。信息社会责任1. 尊重他人反馈意见,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2. 积极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促进团队协作。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理解反馈信息对信息技术作品的重要意义。2. 掌握获取反馈信息的多种途径。3. 学会运用反馈信息改进信息技术作品。难点1. 深入分析反馈信息,准确找出作品存在的问题。2. 依据反馈信息制定合理的改进方案。3. 在团队合作中有效利用反馈,提升整体作品质量。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信息技术作品案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导入 展示案例(1) 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学生制作的简单动画作品,该作品存在画面不流畅、色彩搭配不协调等问题。(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个动画作品,你们觉得它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不太满意?”(3)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自主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小声交流自己的看法。(4)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5) 接着展示另一个经过多次修改、参考反馈意见后的同类型动画作品,让学生对比两个作品。(6) 再次提问:“对比这两个作品,你们能发现有什么不同吗?后一个作品为什么会感觉更好呢?”(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讨论情况。(8)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反馈知效果。 1. 认真观察动画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2. 与同学小声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看法。3.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4. 推选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结果。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交流表达:☆☆☆小组协作:☆☆☆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对比两个不同质量的动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直观感受反馈对作品改进的重要性,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知识讲解 反馈的概念(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反馈”二字,解释反馈就是将系统的输出信息返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并利用二者的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2) 结合刚才展示的动画作品案例,详细说明反馈在作品改进中的体现,比如观众对动画画面不流畅的反馈促使创作者调整帧数等。(3) 列举生活中其他反馈的例子,如手机软件更新是根据用户反馈改进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馈的概念。(4) 提问学生:“在你们的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反馈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5)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反馈在各个领域的普遍性和重要性。(6) 进一步讲解反馈的类型,包括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分别举例说明。(7) 组织学生讨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的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8) 总结讨论结果,指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反馈,都能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改进和成长。 1. 认真听讲,理解反馈的概念。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反馈类型和作用的看法。4. 倾听教师总结,加深对反馈的认识。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讲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和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和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反馈的内涵,为后续学习如何获取和运用反馈信息奠定基础。获取反馈的途径 活动一:小组探究 自主探究(1)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探究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每个小组可以围绕信息技术作品,如网页设计、程序开发等方面进行思考。(2) 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如相关的书籍、文章等,帮助他们拓展思路。(3) 要求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出至少三种获取反馈的途径,并记录下来。(4) 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5) 鼓励小组内成员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6) 提醒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如用户、同行、专家等。(7) 当小组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8) 时间到后,组织各小组停止探究,准备汇报。 1. 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明确分工。2. 查阅参考资料,积极思考获取反馈的途径。3. 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记录整理结果。4. 准备小组汇报。评价任务 自主探究:☆☆☆小组协作:☆☆☆成果整理:☆☆☆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思考获取反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汇报交流 活动二:小组汇报 小组展示(1) 邀请第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要求小组代表清晰地介绍小组总结的获取反馈的途径,如问卷调查、用户测试、同行评审等。(2)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做好记录,教师鼓励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提出疑问。(3) 汇报结束后,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对汇报小组的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4) 对提出有价值意见的学生给予表扬,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5) 依次邀请其他小组进行汇报,重复上述步骤,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6)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7) 汇总各小组的汇报结果,整理出常见的获取反馈的途径,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8) 强调不同途径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 1.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展示小组探究成果。2. 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记录有价值的信息。3. 积极参与评价和补充,提出自己的观点。4. 倾听教师总结,加深对获取反馈途径的理解。评价任务 汇报展示:☆☆☆倾听评价:☆☆☆知识总结:☆☆☆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的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获取反馈的途径。运用反馈改进作品 活动三:实践操作 作品改进(1) 教师再次展示之前的动画作品案例,给出一些模拟的反馈信息,如“动画角色动作太生硬”“背景音乐与画面不搭配”等。(2) 要求学生分组根据反馈信息,制定对该动画作品的改进方案。(3) 提醒学生在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反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具体实施改进措施。(4) 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5) 鼓励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改进方案。(6) 当小组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分析反馈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7) 时间到后,邀请各小组展示他们的改进方案,并说明依据。(8) 组织其他小组对展示的方案进行评价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运用反馈改进作品的要点。 1. 分组讨论,根据反馈信息制定动画作品改进方案。2. 明确分工,共同完成方案的制定。3. 展示小组改进方案,说明依据。4. 参与对其他小组方案的评价和讨论。评价任务 方案设计:☆☆☆团队协作:☆☆☆评价交流:☆☆☆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获取反馈和运用反馈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作品改进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课堂总结 总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反馈的概念、获取反馈的途径和运用反馈改进作品的方法。(2) 邀请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3)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反馈在信息技术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4)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的信息技术作品,收集反馈信息并进行改进。(5)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积极运用反馈来提升自己的作品质量。(6)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优秀的小组和个人。(7) 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宣布本节课结束。(8) 整理教学资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1. 回顾本节课内容,思考自己的收获。2. 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体会。3. 倾听教师总结和作业布置。4. 明确课后努力方向。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收获分享:☆☆☆态度表现:☆☆☆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体会,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选择一个自己之前制作的信息技术作品,如网页、程序等。2. 通过至少两种途径收集反馈信息,如询问同学、老师等。3. 根据反馈信息,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拓展作业1. 按照改进方案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2. 将改进后的作品与原作品进行对比,撰写一份对比分析报告。3. 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改进过程和经验。板书设计通过反馈知效果一、反馈的概念- 定义- 类型(正面、负面)二、获取反馈的途径- 问卷调查- 用户测试- 同行评审三、运用反馈改进作品- 分析反馈- 制定方案- 实施改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展示对比动画作品导入课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 采用小组探究、汇报交流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3.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反馈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不足之处1. 在小组探究活动中,个别小组的讨论效率不高,教师的指导不够及时和具体。2. 由于时间有限,在学生汇报交流环节,部分学生的观点没有得到充分表达,交流不够深入。3. 在实践操作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