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速度的测量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
aen0
v=7
Hainan Airlines 空航南海颍
·如何测量小球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S、t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将小球换成小车,测量方法一样吗
S t
2 au55665
60 70 B 10 20 30 40 50
看车上任意一固定点通过的路程
v=
刻度尺 停表
B 0 n 25 n 30 23335 3738 40 3445 47 . 50 s253 55 78 s 50c g65 7
、 t
L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1.实验目的: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 程的平均速度
S、t
2.实验原理: (间接测量v)
3.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木块、
刻度尺、停表 (直接测量s、t)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应该怎样设计
50si s55 习 6
10nun ul5isnn s20z zn z25zs 2 a a30132333536738340aas a45
B
A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 = t =
V =
S = t =
V =
路程 S =
S =
时间 t =
t =
平均速度 V =
V =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的制定应该在开始 实验之前完成。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4.实 验 步 骤:
①将斜面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很小的坡度。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 路程S , 并将数据
记入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③用 停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开始滑下到撞击斜 面底端挡板的 时间t, 并记 表中。
④根据测量数据,用公式 v= t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 全程的平均速度v, 并记入表中。
S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4.实 验 步 骤:
①将斜面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较小的坡度。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 路程s , 并将数据
记入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③用 停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开始滑下到撞击斜 面底端挡板的 时间t, 并记 表中。
④根据测量数据,用公式 v= t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 全程的平均速度v, 并记入表中。
S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斜面倾角大
斜面倾角小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斜面倾角小
3940a 20a45u7 50s2s55s5758 ssblla e6ab5g7
斜面倾角较小的目的:
①方便记录 时间 ◎
②延长小车的运动 时间 ,减小因为测量 时 间 时造成的误差。
2230313233335363738
2u 2 za u25z
1. 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2. 测量某段的平均速度时应多次测量。
3. 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4.为了使测的数据更准确,放开小车下滑和计时应同步完成。
1. 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 为什么
2. 如何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使斜面坡度变大或增大斜面长度。
实验:测量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金属挡板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6.实验结果
7.实验评估
测量同一小车通过同一斜面全程、前半程及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金属挡板
讨论实验方案并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学生实验
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
到达B点的路程S 和时间t
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
到达C点的路程S 和时间t
小 车从A 点由静止出发,经过C点开始 计 时,到达B点停止计时,此为通过后 半程的时间t3
S 、 t
2728 30 33343536
5…Uo 5u 口 " C
全 程 :
前半程:
后 半 程 :
S2 、t2
u 45a 0a 2“ 7
600c a55 ”75
A
方案讨论
S1 、t
B
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
到 达B点的路程S 和 时 间t
测量小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
到 达C 点的路程S 和 时 间t
全程 :
前半程:
后半程:
S 、
5…Uo 5u 口
B
S2 、t2
u 45a 0a 2“ 7
600c a55 ”75
A
方案讨论
S3=S1-S
t =t -t
2728 30 33343536
C
推 荐 计 算S 、t
t
"
S1 、t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 能让小车从中点静止释放,因为小车在该点的速 度不应该为0m/s.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处理数据:
V 路程s/m 时间t/s
平均速度v/(m · s-1)
全程
前半程
后半程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通常用刻度尺、卷尺等
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还
会用到其他一些技术来测量距离,如超声波测距等。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超声波的指向性强,因
而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汽车倒车防撞、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超声波测距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
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 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仪器自动计算出发 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如果障碍物质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还可以测出物体移动
的速度。
超声波测距
障碍物
②区间测速:
测量的是平均速度,它是利用雷达、摄像头等现代 手段记录下汽车进出区间路段所用的时间,再根据区 间测速的长度计算出汽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
①雷达测速:
测量的是瞬时速度,平时交警使用的定点 测速或移动测速都是雷达测速,测量的是瞬 时速度 。
雷达测速
道路上的区间测速
70
前方区间测速
长度10 km
区间测速
起点
区间测速
终点
E·9.8km
杜家坎收费站
80 平均速度
平均
长青路
224
区间测速
北 120终点 线
78 路
铁匠营
瞬时速度
京港澳高速
导航显示速度
卫星定位
牡牛河
120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课堂小结
·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6.实验结果
7.实验评估 分析误差来源,减小误差
练习巩固
1、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方框 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
坡度较小 (选填“大”或“小”).
(3)根据信息回答:
SAB= 40 cm,tBC= 1 s,
VAC= 0.3 m/s.
练习巩固
2、 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 m/s, 共运动了80m, 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C)
A.20 m/s B.10m/s
C.8 m/s D.都不对
练习巩固
3、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
80m, 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C]
A.20m/s B.10m/s
C.8m/s D. 都 不 对
4 、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
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4 m/s
练习巩固
4、 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
程为1800m, 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 。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 5min, 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 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 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6m/s)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5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