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内涵当中对于政治认同的解读与本课内容相符,要求同学们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框《延续文化血脉》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的第一框。而本课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文明的价值要求。本框是人类生存的两个家园(精神家园和生命家园)的前者,本课在整个单元中上启建设法治中国,下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框《延续文化血脉》分为“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两部分,主要讲解了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学习本框内容有起步点,也有障碍点。起步点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情感上和知识经验上都有所认知。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知晓部分中国著名文化景点,了解部分中国历史名人事迹。障碍点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在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各种文化激荡的时代,九年级的学生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淡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文化自信。
四、教学目标
#01
政治认同
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増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
#02
道德修养
知道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03
责任意识
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自觉弘扬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并自觉承担起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培养主人翁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01
教学重点
1、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2、增强文化自信。
#02
教学难点
1、自觉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六、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阅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01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习近平在二十大关于文化的报告片段
思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怎么做?
总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化文化,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学习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设计意图: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叙述,让学生初步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认同感。】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01
环节一:展示文化之美
活动一:文化的内容
想一想:①你知道哪些中华文化?(得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从殷商时期延续至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得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活动二:四大文明古国对比
思考:为什么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总结: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设计意图:根据一些文化类节目和舞蹈,将中华文化的抽象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
活动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
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拓展三种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道三种文化的区别与联系,能在现实生活中判断出三种文化。】
活动四:中华文华的重要性
思考:如此灿烂的文化,对我们个人、民族、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有多重要?
展示材料:如果没有中华文化会怎么样
总结:中华文化的重要性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段话的分析,让学生深刻明白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02
环节二:感悟文化之美
活动五:观看留学生穿汉服视频
思考:①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穿汉服,你有什么感受?
②当前很多年轻人只青睐于外国文化,分析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总结: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重要性: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活动六:观看中西餐结合视频
思考:①这个小摊的老板具有什么思维?
②你觉得怎样做能让我们的中餐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总结:坚定文化自信的做法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设计意图:聚焦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环节三:践行文化之美
活动七:中华美德知多少
调查:你知道哪些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
总结:传统美德的内容和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设计意图:把耳熟能详的古代故事和中华传统美德一一对应,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八:辩一辩
有的同学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潮流了,没必要弘扬,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总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辩一辩的形式,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让知识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
活动九:美德践行卡
思考:青少年如何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总结: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积极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社会正能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青少年责无旁贷。】
(三)课堂小结:请学生进行总结
八.板书设计
教学逐字稿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习近平在二十大关于文化的报告片段)请大家带着问题看视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怎么做呢?视频看完了。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同学们说得很不错。中华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学习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首先是
#01
环节一:展示文化之美。
请大家想一想,你知道哪些中华文化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文学、艺术、建筑、节日、美食、文字、科技等,请同学们任选一方面分享一下。
生:文学方面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艺术方面有书法、绘画、京剧等;建筑方面有宫殿建筑—故宫,园林建筑—颐和园、苏州拙政园,宗教建筑—拉萨布达拉宫;居民建筑—四合院、窑洞、土楼等。
从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中华文化从殷商时期延续至今,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呢?没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四大文明古国发展对比。思考:为什么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呢?大家先来看几幅图片,学生看图片(《中国诗词大会》、《唐宫夜宴》、《洛神水赋》(水下飞天舞)、《非遗里的中国》)这些都是文化类的节目和舞蹈,这些节目一经播出,广受好评,以全新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十分具有?创造力,这几幅图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敦煌飞天图》、电影《泰坦尼克号》、汉堡、牛仔裤)敦煌飞天图是一种敦煌文化,敦煌文化它从古希腊、古罗马传入,结合当地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力)。所以说中华文化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是它具有创造力和包容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连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请大家阅读课本P60的内容,回答此问题。
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这三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请大家看大屏幕,看完后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三者的区别。
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长时间沉淀出来的智慧结晶,革命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我们最近,紧跟时代潮流。
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我们知道了他们三者的区别,现在来看看他们三者有什么联系?三种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根,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它们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接下来我们小试牛刀,看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同学们在以上文物中分别领略到了哪一文化?
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如此灿烂的中华文化,对我们个人、民族、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有多重要?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情境回答问题。
生1:不会凝聚在一起,我们的人民都在自说自话,谁也没法理解谁。(老师总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生2:不能度过难关,我们将会是一盘散沙。(老师总结: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生3:我们会产生自卑,会羡慕其他国家的文化。(老师总结: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接下来,我们进入
#02
环节二:感悟文化之魂。
请大家观看中国留学生穿汉服举行毕业典礼。思考:①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穿汉服,你有什么感受?②当前很多年轻人只青睐于外国文化,分析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我觉得很骄傲,很自豪,我们的汉服走到国外了。生:我觉的留学生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生:若过度追捧外国文化而忽视本土文化,可能导致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节日、非遗技艺、经典文学等认知模糊,削弱文化自信。
生:部分外来文化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不符(如极端个人主义),若缺乏理性辨别,可能影响年轻人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生:过度青睐外国文化产品(如进口影视、奢侈品),可能挤压本土文化产业的生存空间,不利于本土文化的培育与发展。
几位同学思路清晰,见解独到,给我们分析了坚定本国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那我们应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呢?请同学们看一个中西餐结合的视频,思考:①这个小摊的老板具有什么思维?
②你觉得怎样做能让我们的中餐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生:创新思维
生:讲好中餐背后的故事,挖掘每道菜品的历史渊源、民俗背景,通过纪录片、短视频(如《舌尖上的中国》传递文化内涵。
生:进行产品创新,平衡传统与现代口味,针对不同地区受众人群调整口味,开发“中餐+”新品类,如“川菜汉堡”“螺蛳粉披萨”,等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尝试。
同学们为我们中餐的推广提出了实用的方法,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本课的
#03
第三个环节:践行文化之髓。
老师先做个小调查,你能说出哪些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
生:凿壁借光—勤奋好学;立木为信—诚实守信;程门立雪—尊敬师长;张良拜师—尊老敬老;孔融让梨—谦让;
铁杵磨针—持之以恒;卧冰求鲤—孝亲;苏武牧羊—爱国,忠贞不渝。
同学们知道的典故真不少,并能准确的说出每个典故蕴含的传统美德,老师不禁要为你们鼓掌,从同学们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了传统美德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从它这么多的内容中我们能得出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的同学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潮流了,没必要弘扬,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生: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人民智慧的结。对个人来说,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来说,这些美德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对国家来说,美德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同学们做笔记,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评价迁移,巩固所学】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
请你完成“美德践行卡”,把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生:在社会生活中,我要遵守秩序,爱护公物;在学校生活中,我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在家庭生活中,我要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为你们开心,你们能从小事中落实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我们每个人身体力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社会正能量。希望同学们能做到你们所说的,从小事做起,让传统美德走进生活,延续文化血脉,我们责无旁贷。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绩优学案P47-49。并查询资料,选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制作一张“文化名片”期待同学们制作的文化名片,我们下一节课见。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