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穿井得一人》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4课《穿井得一人》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穿井得一人》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文言知识案发现场(30分)
1. 卷宗关键词破译: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空3分,共15分)
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__
家无井而出溉汲 ________________
及其家穿井 ________________
国人道之 ________________
得一人之使 ________________
2. 供词核对:翻译下列句子(每题5分,共15分)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谣言侦破推理(40分)
1. 嫌疑人供词比对:分析谣言传播的关键失真点(10分)
丁氏原话:"吾穿井得一人。"
传者传言:"丁氏穿井得一人。"
两处表述的差异导致了什么误解?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传播路径绘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谣言传播链填空(每空5分,共15分)
________(源头)→ 闻而传之者(________)→ 国人(________)→ 宋君(________)
3. 判词要素提取:结合《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的"慎""察"理念,说说这则寓言给我们哪些启示(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实鉴谣实践(30分)
1. 现代谣言诊疗单:以下是两则自媒体时代的谣言,请选择一则,模仿文言判词格式撰写辟谣文案(15分)
A. 某短视频称"吃隔夜西瓜会中毒身亡"
B. 朋友圈传言"某地出现抢小孩团伙"
选择____则,辟谣文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件后续报道:发挥想象,以记者视角扩写"宋君查明真相后"的场景,要求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字数150字以上(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文言知识案发现场
1. 挖掘、开凿;打水浇田;待,等到;讲述;使唤,劳力
2. 全国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还不如不听。
二、谣言侦破推理
1. 丁氏的话是"节省一个劳力"的意思,传者省略了语境,将"得一人"误解为"挖到一个人",导致信息失真。
2. 丁氏;断章取义;猎奇传讹;权威核实
3. 说话要严谨准确,避免歧义;传播信息要调查核实,不盲目跟风;对待传闻要审慎辨别,做"智者"等。
三、现实鉴谣实践(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