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2025-2026学年秋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培优情境卷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2025-2026学年秋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培优情境卷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培优情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主题情境 笔尖传情,人间至暖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本单元我们走进“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感受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牵挂与守护。五年级(1)班开展“笔尖传情,人间至暖”主题读写活动,邀你用文字捕捉亲情瞬间,传递温暖力量!
活动一 亲情词汇“储备库”(共32分)
一、小语整理“亲情主题词卡”,请帮他完善(25分)
主题词:牵挂
关联故事:《慈母情深》中,母亲在嘈杂的工厂里辛苦劳作,手指龟裂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一块月饼,只为给“我”凑钱买《青年近卫军》;《父爱之舟》里,父亲摇着小船送“我”上学,在船上为“我”缝补棉被,船桨划出的每一道波纹,都藏着他无声的关爱。
情感表达:这些故事让我们懂得,亲情是母亲额头的zhòu wén里藏着的岁月,是父亲粗糙手掌传递的温度;是分别时反复的dīng zhǔ,是归来时温暖的shǒu hù。哪怕岁月流逝,这份爱也永远不会tuì sè,反而像陈年老酒,愈发浓郁。
1. 读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词语(6分,田字格略)
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龟裂(jūn) 攥着(zuàn) 缝纫机(féng)
B. 客栈(jiàn) 茧子(jiǎn) 枇杷(pí pá)
C. 缴费(jiǎo) 冤枉(yuān wang) 纸屑(xuè)
3. 下列词语中,与“牵挂”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 冷漠 B. 惦念 C. 嫌弃 D. 抱怨
4. 小语想用成语形容亲情的持久,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天长地久 B. 朝三暮四 C. 情深似海 D. 不离不弃
5. 结合单元所学,完成“亲情场景·词语搭配”练习(12分)
(1)补充词语(6分)
①( )耳( )聋 ②( )( )不舍 ③迫不( )( )
④( )( )粼粼 ⑤( )( )不安 ⑥一如( )( )
(2)选择以上词语填空(4分)
① 母亲看着“我”蹦蹦跳跳离开家的背影,( )地站在门口,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
② 父亲每次送“我”去车站,都会在候车室( )地等待,直到列车开动才转身离开。
③ 多年后回到老家,院子里的老槐树依然( ),就像父亲从未改变的守护。
(3)除了以上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形容亲情的成语: 、 (2分)
二、小轩收集“亲情主题资料”,帮他辨析正误(7分)
1. 下列对单元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慈母情深》通过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反衬出母亲对“我”的爱之深。
B. 《父爱之舟》以“小舟”为线索,串联起父亲关爱“我”的多个生活片段。
C.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的“糟糕透了”是对“我”的否定,没有体现爱。
D. 《桂花雨》借“摇桂花”的回忆,表达了对母亲和童年时光的怀念。
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体现“亲情”主题的一项是( )(2分)
A. 妈妈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半小时起床,为我准备热腾腾的早餐。
B. 爷爷总把最甜的橘子留给我,自己吃有点酸的。
C. 同学主动帮我捡起掉在地上的书本。
D. 爸爸冒着大雨,送生病的我去医院。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画“√”,错误画“×”(3分)
(1)《慈母情深》中,“我”最终用母亲给的钱买了《青年近卫军》,体现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和母亲的支持。( )
(2)《父爱之舟》里,父亲虽然节俭,但在“我”读书、生活上从不吝啬,体现了父爱的无私。( )
(3)《桂花雨》中,“桂花雨”不仅是自然景象,更象征着母亲对“我”的爱,以及童年的美好回忆。( )
活动二 亲情故事“品读会”(共38分)
三、阅读亲情主题文章,完成练习(38分)
(一)《母亲的针线》(15分)
① 小时候,母亲的针线筐是家里最温暖的角落。筐里装着五颜六色的线团、磨得发亮的顶针,还有一本翻得卷边的针线谱。每当夜幕降临,母亲就会坐在煤油灯旁,拿起针线,为我们缝补衣服。
② 记得有一次,我的裤子膝盖处磨破了一个洞。母亲看到后,没有责备我调皮,而是笑着说:“没事,妈给你补个好看的补丁。”她从针线筐里找出一块蓝色的碎布,剪成小兔子的形状,然后一针一线地缝在破洞上。灯光下,母亲的手指灵活地穿梭,顶针在布料上轻轻敲击,发出“嗒嗒”的声响,像一首温柔的歌。
③ 我趴在母亲腿上,看着小兔子慢慢“长”在裤子上,心里满是欢喜。母亲缝好后,把裤子递给我:“试试,看合不合身?”我穿上裤子,跑到镜子前照了又照,小兔子仿佛活了过来,蹦蹦跳跳的。那天晚上,我穿着这条带兔子补丁的裤子,睡得格外香。
④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家去城里读书。母亲依然会寄来她缝补的衣物,衣服上的补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她亲手织的毛衣、围巾。去年冬天,我收到母亲寄来的围巾,米白色的毛线,上面织着一朵小小的桂花——那是老家院子里的桂花,是母亲最爱的花。
⑤ 如今,母亲的眼睛不如从前明亮,针线筐也很少打开了,但每当我看到那条带兔子补丁的裤子、那条织着桂花的围巾,就会想起母亲坐在煤油灯旁的模样,想起她指尖的温度,心里暖暖的。
1. 文中母亲用针线为“我”做了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 第②段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 文中多次提到“针线筐”,它在文中有什么特殊含义?(4分)
4. 读第⑤段,说说你对“心里暖暖的”的理解(4分)
(二)《父亲的自行车》(23分)
① 父亲有一辆黑色的永久牌自行车,车把上包着一层厚厚的黑胶布,车座上垫着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那是母亲亲手缝的。这辆自行车,陪了父亲二十多年,也载着我走过了整个童年。
② 上小学时,我家离学校很远,每天清晨,父亲都会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冬天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父亲就把我的手放进他的棉袄口袋里,用他的体温温暖我。遇到上坡路,父亲的身子会前倾,双腿用力蹬着脚踏板,自行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像在吃力地喘气。我趴在父亲背上,能听到他粗重的呼吸声,能感受到他后背的汗水浸湿了棉袄。
③ 有一次,天下着大雨,父亲依然骑着自行车送我。他把雨衣全部罩在我身上,自己则淋在雨里。到学校时,父亲的头发、衣服全湿了,水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可他却笑着问我:“有没有淋到雨?”我摇摇头,鼻子却酸酸的。那天放学,我看到父亲的自行车停在教学楼楼下,车座上的蓝布被雨水打湿,却依然整整齐齐地铺着——父亲怕我坐上去凉,特意没把布收起来。
④ 后来,我上了初中,学校离家更近了,我开始自己走路去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也渐渐用得少了。有一次,我发现父亲在院子里擦拭自行车,车把上的黑胶布已经开裂,车座上的蓝布也磨破了边角。父亲一边擦,一边说:“这辆车还能用,等你以后有了孩子,我还能骑着它送孙子上学呢!”
⑤ 现在,父亲的自行车已经很旧了,不能再骑了,它被放在老家的杂物间里。但每当我回到老家,都会去看看它。看着这辆自行车,我就会想起父亲骑车送我上学的清晨,想起他后背的汗水、雨中的笑容,想起他对我的爱——那爱,就像这辆自行车一样,朴实、厚重,永远不会过时。
1. 第②段中,画“______”的句子描写了父亲的 和 ,体现了父亲 (3分)
2. 梳理父亲与自行车的故事,补充表格(6分)
时间 父亲与自行车的故事 “我” 的感受
上小学时 (1)________________ 温暖、心疼
有一次下雨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我上初中后 父亲擦拭旧自行车,说要留着送孙子 (4)________________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画“√”,错误画“×”(4分)
(1)父亲的自行车车把包黑胶布、车座垫蓝布,体现了父亲的节俭。( )
(2)第②段中“自行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侧面写出父亲骑车的吃力。( )
(3)父亲下雨时把雨衣给“我”,自己淋雨,是因为他不怕冷。( )
(4)父亲想留着自行车送孙子,是因为他觉得自行车还很新,扔了可惜。( )
4. 文中最让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用“______”画出,并说明理由(4分)
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父亲的自行车”在文中的作用(6分)
活动三 亲情瞬间“创作坊”(共30分)
四、习作(30分)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让你难忘的亲情瞬间——可能是母亲为你缝补衣物的专注,可能是父亲陪你解决难题的耐心,可能是奶奶为你准备爱吃的食物的忙碌……请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爱”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 选择具体事例,写出“那一刻”的细节(如动作、语言、神态);2. 表达真实情感,语句通顺;3. 不少于450字,不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培优情境卷参考答案
活动一 亲情词汇“储备库”(共32分)
一、完善“亲情主题词卡”(25分)
1. 读拼音写词语(6分,每词1.5分,错1字该词不得分)
皱纹、叮嘱、守护、褪色(田字格书写需规范,注意“皱”“褪”的笔画顺序)
2. 读音选择(3分)
A(解析:B项“客栈”的“栈”应读“zhàn”;C项“纸屑”的“屑”应读“xiè”,“冤枉”的“枉”应读“wang”(轻声),A项全部正确)
3. 近义词选择(2分)
B(解析:“牵挂”指挂念,A项“冷漠”、C项“嫌弃”、D项“抱怨”均为负面情感,B项“惦念”指惦记,与“牵挂”情感相近)
4. 成语运用判断(2分)
B(解析:A项“天长地久”、C项“情深似海”、D项“不离不弃”均形容亲情持久深厚;B项“朝三暮四”指反复无常,与“亲情持久”无关,不恰当)
5. 词语补充与运用(12分)
(1)补充词语(6分,每空0.5分)
①震耳欲聋 ②恋恋不舍 ③迫不及待 ④波光粼粼 ⑤忐忑不安 ⑥一如既往
(2)选词填空(4分,每空1分)
①恋恋不舍(解析:体现母亲对“我”的不舍,符合“站在门口目送”的场景)
②忐忑不安(解析:体现父亲等待时的担忧,符合“直到列车开动才离开”的语境)
③一如既往(解析:体现老槐树与父亲的守护始终不变,符合“多年后”的时间背景)
(3)成语补充(2分,每空1分)
示例:血浓于水、寸草春晖(填写形容亲情的四字成语即可)
二、亲情资料辨析(7分)
1. 课文理解判断(2分)
C(解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的“糟糕透了”是严厉的爱,目的是让“我”不骄傲,体现了父爱的深沉,C项“没有体现爱”理解错误)
2. 主题判断(2分)
C(解析:A、B、D项均体现家人对“我”的关爱,属于“亲情”主题;C项“同学帮忙捡书本”体现同学情谊,与“亲情”无关)
3. 说法判断(3分)
(1)√(解析:《慈母情深》中“我”买《青年近卫军》的情节,既体现“我”对读书的渴望,也体现母亲的支持,说法正确)
(2)√(解析:《父爱之舟》中父亲节俭却对“我”大方,体现无私父爱,说法正确)
(3)√(解析:“桂花雨”是母亲关爱“我”的载体,象征母爱与童年回忆,说法正确)
活动二 亲情故事“品读会”(共38分)
(一)《母亲的针线》(15分)
1. 内容概括(3分)
① 母亲用蓝色碎布给“我”缝补裤子,绣上小兔子补丁;② 母亲给去城里读书的“我”寄缝补的衣物;③ 母亲给“我”织带有桂花图案的围巾(每点1分,概括关键事件即可)
2. 描写方法及作用(4分)
运用动作描写(“找、剪、缝、穿梭、敲击”)和声音描写(“嗒嗒”的声响)(2分)。生动展现母亲缝补裤子的细致与熟练,体现母亲的手巧和对“我”的爱,让场景更真实可感(2分)。
3. “针线筐”的含义(4分)
“针线筐”是母亲缝补衣物的工具,象征母亲的勤劳与手巧(2分);更承载着母亲对“我”的关爱,是亲情的载体,每当“我”看到它,就会想起母亲的温暖(2分)。
4. 情感理解(4分)
“心里暖暖的”指“我”看到母亲亲手做的裤子和围巾,回忆起母亲缝补衣物的场景,感受到母亲始终不变的关爱(2分),这种亲情让“我”内心充满温暖与感动,体现“我”对母亲的思念(2分)。
(二)《父亲的自行车》(23分)
1. 描写分析(3分)
动作(“前倾、蹬、用力”)、神态(“粗重的呼吸、汗水浸湿棉袄”)(2分);体现父亲骑车送“我”上学的吃力与辛苦,以及对“我”的关爱(1分)。
2. 表格补充(6分,每空1.5分)
(1)父亲每天骑自行车送“我”上学,冬天暖“我”的手,上坡时用力蹬车
(2)父亲把雨衣给“我”,自己淋雨,车座上的蓝布仍整齐铺着
(3)感动、心酸
(4)温暖、感慨
3. 说法判断(4分)
(1)√(解析:车把包黑胶布、车座垫旧蓝布,体现父亲节约,说法正确)
(2)√(解析:“嘎吱嘎吱”的响声侧面烘托父亲骑车的吃力,说法正确)
(3)×(解析:父亲淋雨是为了保护“我”,并非“不怕冷”,说法错误)
(4)×(解析:父亲留自行车是想延续对后代的关爱,并非“觉得自行车新”,说法错误)
4. 感动细节分析(4分)
示例:画出“他把雨衣全部罩在我身上,自己则淋在雨里。到学校时,父亲的头发、衣服全湿了,水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可他却笑着问我:‘有没有淋到雨?’”(2分)
理由:父亲宁愿自己淋雨,也要保护“我”不被淋湿,还笑着关心“我”,体现了父亲无私的爱,细节真实感人(2分,找出其他感动细节并合理分析也可)
5. “父亲的自行车”的作用(6分)
① 线索作用:自行车串联起父亲送“我”上学、下雨护“我”、擦拭旧车等事件,使文章结构完整(2分);② 象征作用:自行车朴实、厚重,象征父亲深沉、持久的爱,是亲情的载体(2分);③ 情感作用:通过自行车的回忆,引出“我”对父亲的思念与感恩,点明主题(2分)。
活动三 亲情瞬间“创作坊”(共30分)
四、习作(30分)
评分标准
等级 分数范围 评分要点
一类文(27-30 分) 27-30 分 1. 选择具体事例,详细描写 “那一刻” 的细节(如动作、语言、神态),画面感强;2. 情感真实,能体现 “感受到爱” 的心理变化;3. 语句通顺,结构完整,有过渡与结尾升华;4. 不少于 450 字,无明显错别字。
二类文(24-26 分) 24-26 分 1. 有具体事例,能描写 “那一刻” 的部分细节;2. 情感较真实,能体现 “感受到爱”;3. 语句通顺,结构较完整;4. 字数达标,错别字较少。
三类文(18-23 分) 18-23 分 1. 事例较笼统,细节描写少;2. 情感表达较平淡,“感受到爱” 的体现不明显;3. 语句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4. 字数接近 450 字。
四类文(17 分及以下) 17 分及以下 1. 无具体事例,偏离 “亲情瞬间” 主题;2. 无细节描写,情感虚假;3.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4. 字数不足 400 字。
示例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