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部分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部分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绝其意!是以涓流不绝,溪壑成灾矣。”又曰:“若有所受,有所却,则遇却者疑乎见拒而不通
矣;若俱辞不受,则咸知不受者乃其常理,复何嫌阻之有乎!”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十》)
材料二
闻夫大道无名,至德不称。廉者,道之一隅,非通士所贵、贤圣所尊异也。伯夷、叔齐求仁
得仁,非以立名,然西山高采薇之风,一介坚不取之节。高以下基,道由本立,廉顽①立懦,任重
道远,非廉其孰能植之?士捐廉鲜耻,苟且富贵而能立身天地者,未之尝闻。
然士不贪,穷居窥观②,点染未及。一旦担爵食禄,备冠绅之列,处膏润之地,见欲则乱,见
利则昏。乃迁素毁质,与汩俱没,甚者荧惑主心,浚削黔首,贻宗社之祸,遗臭千载。于是独醒
独清之人,砥行于礼义廉耻,而栖志于淡泊凝静皎然尘埃之表澄汰末流纲纪人世。
尚论者独绳督于人吏,而表着其廉,所以扬清风、惩败类,为世劝戒。此《廉吏传》之所以
作也。故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三代以前,道德沟穆,气醇风粹,功利无竞,贫富不相耀,
世无贪廉之目。降及春秋,列国卿大夫载位食栗,渐于富侈。夷而战国纵横之代,人骛垄断,
廉耻道丧。以及汉、晋、唐、宋以来,皆乘浊世之末流,与于事会,各有标尚。士生其间,与俗俱
靡,如飘风之弱羽,洪流之芜草。而鸿功亮节之臣,皎然独行,敦尚风烈,显荣不以官爵,困苦
不以饥寒,于是吏以廉特闻,其人可得而称焉。
然康不同种,各有分予;不同略,冬有建树;又不同量,各有广狭。余乃搜集正史,考其行
事,核其情性,究其归宿,列为上、中、下三等,各着于篇。其小廉大害,似廉真蠹,为世教戮辱
者,附见之。即有巨公高贤,史不兼载,行无实纪,不敢漫录,俟后之君子讨论而嗣广焉。
(节选自黄汝亨《廉吏传序》)
【注】①顽:贪婪。②窥观:指因观察范围狭窄导致的见解浅陋。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栖志A于淡泊凝静B皎然C尘埃之表D澄汰E末流F纲纪G人世。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低微,与《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意思不同。
B.若,如果,与《种树郭橐驼传》“若不过焉则不及”的“若”意思相同。
C.称,称赞,与《屈原列传》“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的“称”意思不同。
D.考,考究,与《石钟山记》“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的“考”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专门派人告诉陆贽,认为他不应该过于清廉谨慎,并建议他可以接受“鞭靴之类”
的小件馈赠。
B.黄汝亨认为,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行为虽非为立名,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一介不
取”的廉洁,成为后世典范。
C.从“三代以前”到唐宋以来,社会风气始终败坏混浊,深处其中的大多数士人承袭着混
乱时代的余波,像羽毛和杂草一样与俗沉沦。
D.《廉吏传》将廉吏分为上中下三等,把“小廉大害”“似廉真蠹”者也收录其中,对无史料
记载的则不随意收录,体现了作者的严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金玉。
译文:
(2)士捐廉鲜耻,苟且富贵而能立身天地者,未之尝闻。
译文:
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