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家书,看似寻常,却以日常小事、家常话语表达绵绵思念与脉脉真情。家书不仅能沟通信息,更凝聚着家国情怀。林觉民的《与妻书》、左权写给妻子的信,都没有什么慷溉激昂的话语,但质朴的文字中却涌动着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革命者的爱国热忱,给人教诲,令人钦佩。哪有什么唾手可得的盛世繁华?我们由昔日的担京受怕到今朝能酣然入孟,是无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取义成仁的结果。革命先辈的家书,记载着崇高的品格,彰显着英雄的事迹,似喷薄而出的红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
(1)语段中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én)
B.教诲(huǐ)
C.钦佩(qīng)
D.喷薄(báo)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慷溉激昂
B.担京受怕
C.酣然入盂
D.取义成仁
(3)对语段中画波浪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着事迹的英雄,彰显着崇高的品格
B.记载着事迹的英雄,彰显着品格的崇高
C.记载着英雄的事迹,彰显着崇高的品格
D.记载着品格的崇高,彰显着英雄的事迹
2.(3分)少年正是读书时。七年级学生小嘉在于老师的推荐下,用精读和跳读的方法阅读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小嘉非常喜欢猪八戒这个憨厚淳朴、知错能改、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他和于老师交流了与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有关的一些情节内容。下面情节中与猪八戒这个人物无关的一项是(  )
A.醉酒戏嫦娥
B.被贬投猪胎
C.官封弼马温
D.成亲高老庄
3.(3分)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然放学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却忘记告诉准时来接他放学回家的爷爷。他请你帮着转告在校门口等待的爷爷,他要晚30分钟才能和爷爷一同回家。你会这样说:______
A.小然爷爷,您好!小然放学后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他忘记告诉您了。请您再等他30分钟,然后接他一同回家。
B.喂,老头!你孙子让我告诉你,他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要晚半个小时放学,让你等着接他一起回家。
C.喂,那谁!你孙子说他有事,早上都跟你说过了,你还来。你别在这里等了,赶紧先回家,一会儿再来接他。
D.小然爷爷,您好!小然让我转告您,他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合唱活动。可是他忘记告诉您了,您还要再等他30分钟,他才能和您一起回家。
4.(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庭和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兴旺。家庭和美,就像________,每一句都吟唱着感恩和热爱;家庭和美,如同________,每一笔都描绘着憧憬和期盼;家庭和美,犹如________,每一滴都折射着智慧和理想;家庭和美,恰似________,每一幕都演绎着幸福和甜蜜。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万事兴,家兴国兴旺。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和谐中国,星汉灿烂。生于华夏,何其有幸!
A.一首赞颂的歌 一幅瑰丽的画 一泓明澈的泉 一部温馨的剧
B.一幅瑰丽的画 一泓明澈的泉 一部温馨的剧 一首赞颂的歌
C.一泓明澈的泉 一部温馨的剧 一首赞颂的歌 一幅瑰丽的画
D.一部温馨的剧 一首赞颂的歌 一幅瑰丽的画 一泓明澈的泉
5.(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因为远离故乡,大地写满了人们的眷恋。王湾离家日久,于北固山下借归雁抒发“① ?归雁洛阳边”的感慨;故乡为雾霭所隔,崔颢于黄鹤楼上生出“日暮乡关何处是?② ”的怅惘;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望见“夕阳西下”,不禁叹道:“③ ”。
因为心系至亲,人间充溢着骨肉的深情。
战火愈烧愈炽,杜甫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春望》中的诗句“④ ,家书抵万金”抒写对妻儿的强烈思念;兄弟分离,虽不能团聚却同处美好月光之下。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以放达宽慰之心代替世人发出美好祝愿:“⑤ ,千里共婵娟”;天子征兵,父亲年老,家无长兄。《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两句“⑥ ,⑦ ”,凸显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心。
家园与家人,是我们难以割舍的牵挂!
二、阅读(45分)
6.(8分)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判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
①败绩:
②伏:
(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人三鼓。
②夫战,勇气也。
(3)长勺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从选文看,曹刿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是长勺之战中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之一。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能够战胜曹军也离不开其“善于选择有利时机”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请在链接材料中找出这两方面的具体表现并抄写下来。
【链接材料】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东汉末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率兵二十余万南下。孙权、刘备联军五万,共同抗曹。曹军进到赤壁,小战失利,进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利用曾军远来疲惫、疾疫流行、不习水战、后方不稳等弱点,放火延烧曹操水师,孙权大将周瑜与刘备又从陆路猛攻,水陆并进,曹军全线崩溃,退回北方。
(节选自《辞海》)
7.(10分)阅读《非遗“针”功夫,指尖“绣”传奇》,回答问题。
非遗“针”功夫,指尖“绣”传奇
①广绣是对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广绣与湘绣、蜀绣、苏绣并称为近现代中国的四大名绣。
②广绣的针法多样。主要包含基础针法、辅助类针法、象形针法3大类,其中又可以细化分为60小类。广绣的主要针法有7大类28种,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捆咬针、续插针、直扭针、辅助针、编绣、变体绣等。这7大类28种针法,仅仅是岭南地区广绣手工艺人通过前人经验总结而成,并不是广绣针法的全部与终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广绣针法也不断丰富与多样化。
③广绣的图案寓意美好。一般来说,它们寄托了岭南地区人民的美好希望与祝福,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体现,具有极浓厚的地区文化价值。广绣图案在选材方面主要为自然景色和花鸟动物,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叙事功能,具有“图必有意”的特点。在现有广绣中,大部分的图案为鱼,寓意为年年有余,石榴和葡萄则有多子多福之意,桃和仙鹤象征着长寿,而萱草是美好幸福生活的代表。
④广绣的构图饱满紧凑、题材丰富。在广绣图案中,很少会出现空隙。因为若有空隙,就会选择一定的物品和景色进行填充,从而保证图案饱满。广绣的取材范围十分宽泛。一般情况下,广绣的画稿都会选取国画、装饰画。广绣刺绣的主要题材为山水等自然景观及动物,充分体现了广绣的精湛技艺。
⑤广绣的色彩鲜明夺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盘锦绣和丝绒刺绣。盘锦绣主要是利用金线与彩色线进行刺绣,其绣品金碧辉煌、雍容华贵、色彩明艳;丝绒刺绣主要通过彩色丝线进行刺绣,具有色彩鲜明、画面精美等特点。从总体上来讲,广绣的色彩运用十分大胆,具有强烈的视觉反差,大力渲染了刺绣作品中热闹、欢乐的气氛。
⑥2006年,广绣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果从唐朝算起,广绣在岭南大地上盛放已有千年。
(选文有改动)
(1)广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横线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广绣的主要针法有7大类28种,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捆咬针、续插针、直扭针、辅助针、编绣、变体绣等。 、
(3)从第④段看,“在广绣图案中,很少会出现空隙”的原因是什么?
(4)小滨的爷爷下周要过生日了,小滨准备送一幅广绣工艺品给爷爷做贺礼。作为好友,读了本文后,你想在绣品图案的选择上给他提建议。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8.(16分)阅读《锦书谁寄来》,回答问题。
锦书谁寄来
①我15岁那年,父亲独自在外地谋生。因个性使然,他不善用言语来表情达意。日常联系也不愿用电话沟通,因为我俩说不上几句就会产生争执,总是不欢而散。因此,他曾给我写过许多封信。
②父亲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十分陌生的一面。信里的父亲就像换了一个人,和颜悦色地对我说了许多我平日里听不到的话,在他嘘寒问暖的时候甚至还有点儿啰唆。而且在每封信的开头,他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吾儿向迟,近来可好?读着这样的句子,我忍俊不禁。一日,我正在读父亲的来信,无意间被同桌看到。闲聊中,他好奇地问我:“你爸是老师?”但父亲打工人的身份让我欲言又止,只能搪塞过去。
③我想象过父亲给我写信时的样子:在夏日慵懒无聊的午后,或是春雨霏霏的凉夜,父亲在外省的临时寄居之所左顾右盼,确定房间里再无他人,快速地从枕头下翻找出圆珠笔和纸张边缘卷曲的笔记簿,然后正襟危坐于床沿,把笔记簿摊开在沾着泥浆的双膝上,深吸一口气,开始写信。
④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父亲识字不多,他要把那些散落于记忆深处、已经爬满青苔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就跟在没有光线的羊圈里摸黑逮羊一样困难。他需要凭借顽强的毅力,有时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才能将那些奔跑跳跃在无尽黑暗中的汉字一个个捕捉到,再使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它们穿在一起,费力地赶上坑坑洼洼的道路。
⑤终于写完了。父亲抬起头舒了一口气,望着窗外出了一会儿神,再俯下身子,把信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默读一遍,在某个地方添加一句话,又在另外一个地方修改一个字,最后庄重落款——“父亲,某年某月某日”。
⑥搁下笔,他在纸的内侧折出一道痕迹,把纸页小心翼翼地从笔记簿上裁下,举到胸前,吹了吹,然后按照一贯的严谨作风,把它们整齐地对折或三折,拹进上衣衣兜,并用手轻轻地按了按。收到信时,我仿佛还能感受到父亲的双手留在信封上的余温,他落在信纸上的目光,还有他火焰般明亮的寂寞。
⑦一段时间下来,我攒了一摞父亲写给我的信,却很少给他回信。为此,他曾在来信中不客气地斥责我对他关心不够。夜深人静,母亲的低声啜泣惊醒了我。细问之下,她才说出白天打电话给父亲劝他回乡,不要一个人在外打拼,毕竟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父亲勃然大怒,不仅斥骂母亲瞎操心,还暴怒地掉了电话。母亲思及自己操劳又艰难的一生,不禁悲从心来,委屈不已。我轻抚母亲的背,将牙咬得紧紧的。
⑧我们所熟悉的那个父亲,是出了名的直性子和暴脾气。不会花言巧语,更不会虚与委蛇,与人争执时八成会使矛盾升级。在母亲面前,他极少表现出作为丈夫的温柔;在我们兄妹面前,他也极少表现出一个父亲应该具备的耐心。
⑨我曾把父亲写给我的那摞信件视为珍稀之物。但是某一日,我怀着难以言说的秘密,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些信悉数销毁。
……
⑩那年夏天,父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如果那些信还被我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阅读每一封信的时候感受到一个真实的父亲。否则,我们就只能通过回忆勾画父亲的形象,而回忆是不可靠的。
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这既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
自从父亲离开我们以后,每天总有那么几个时刻,“父亲”这个词和他的身影会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他的离开,在我的生命里制造了一道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
【注】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对人假意敷衍应酬。
(选文有改动)
(1)第②段中,父亲在字里行间让“我”感到陌生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阅读第④段,说一说为什么父亲给“我”写信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3)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A.父亲在写信前,为什么“深吸一口气”?写完信后,又为什么“舒了一口气”?
B.第 段中的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第⑨段中,“我怀着难以言说的秘密,把父亲写给我的那些信悉数销毁。”“我”的“难以言说的秘密”可能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
(5)“我”接到的这些信,是父亲写给“我”的吗?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9.(11分)阅读《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回答问题。
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①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因此,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②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能筑牢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之基。狼牙山五壮士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用生命捍卫信仰,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每一位革命先辈,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回望,都是一次信仰的传承。他们为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表率,树立起理想信念的标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崇高精神、伟大人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始终是我们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源泉。
③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能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初为人母的赵一曼,在家与国之间毅然做出抉择,投身革命。被捕期间,面对敌人的严酷刑讯,地没有屈服,壮烈牺牲。她怀着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对祖国深切的热爱,写下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滨江述怀》。她给儿子写的遗书中,也呈现出战士的爱国之情。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能让新时代的青少年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④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能锤炼新时代青少年的意志品质。邹韬奋曾说过:“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面对复杂地形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迎难而上,最终找到了安装“天眼”的理想位置,并成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这种坚持和执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能让新时代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用拼搏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⑤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中华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选文有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从第②~④段看,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有什么意义?
(3)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横线内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①狼牙山五壮士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用生命捍卫信仰,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邹韬奋曾说过:“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4)第②段中加线的“重要精神源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三、作文(50分)
10.(50分)命题作文。
“咀嚼”在《辞海》中的解释为:①细细咬嚼。②玩味;体味。
我们在咀嚼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杜小康从芦苇荡的孤独中,咀嚼出坚强成熟;朱自清从父亲买橘的背影中,咀嚼出尘世温情;杨绛从老王送来的香油鸡蛋中,咀嚼出人性之美。咀嚼的背后有故事,有情感,更有哲理……生活中,总有些经历值得我们慢慢咀嚼、细细体会,让我们去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请以“咀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开头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1.材料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腾飞的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引领着科技的脚步,增强着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务实的中国航天人不亦步亦趋,不人云亦云;果敢的中国航天人不畏首畏尾,不裹足不前。我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以中国智慧不断书写新的太空传奇。
上述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有益的启示:科技胜利增强民族自信;人生应讲求实际,不求浮华;果决做事才能做成事;有独到之处才能有所建树……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1)A (2)D (3)C
2.C 3.A 4.A
5.①乡书何处达
②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写法)
④烽火连三月(注意“烽”的写法)
⑤但愿人长久
⑥将军百战死
⑦壮士十年归
6.(1)①大败。②埋伏。
(2)①齐国军队多次击鼓进军。
②作战,靠的是勇气。
(3)善于选择有利时机:曹军进到赤壁,小战失利,进驻江北……放火延烧曹操水师。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孙权大将周瑜与刘备又从陆路猛攻,水陆并进,曹军全线崩溃。
7.(1)针法多样且不断丰富;图案寓意美好;构图饱满紧凑、题材丰富;色彩鲜明夺目。
(2)列数字、举例子
(3)因为若有空隙,就会选择一定的物品和景色进行填充,从而保证图案饱满。
(4)示例:建议选择带有桃和仙鹤图案的广绣工艺品。理由:因为桃和仙鹤在广绣图案中象征着长寿,爷爷过生日送这样的图案,能表达对爷爷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8.(1)①信里的父亲和颜悦色,说了许多“我”平日里听不到的话,嘘寒问暖时还有点啰唆;②每封信开头,父亲总是模仿古人的笔调写“吾儿向迟,近来可好?”。
(2)因为父亲识字不多,要把记忆中的汉字搬到信纸上很困难,需要凭借顽强毅力,花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才能完成写信,所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3)A.写信前“深吸一口气”是因为父亲识字不多,写信艰难,深吸一口气是为了让自己平静、集中精力开始写信;写完信后“舒了一口气”是因为完成了写信这一艰难任务,内心感到放松。
B.表现了“我”对父亲离世的极度悲痛和难以释怀的心理。
(4)①“我”和父亲日常交流总是不欢而散,信中父亲和颜悦色的样子让“我”觉得陌生、别扭;②“我”很少给父亲回信,被父亲斥责后感到愧疚,想通过销毁信件来逃避这种愧疚;③父亲平时是直性子和暴脾气,信中温柔的形象与平时反差大,“我”不好意思保留。
(5)观点:是父亲写给“我”的。理由:①文中详细描述了父亲写信的过程,如写信时的样子、写信的艰难等;②“我”攒了一摞父亲写给“我”的信,还因不回信被父亲斥责;③信中展现的父亲温柔一面与“我”熟悉的直性子、暴脾气父亲并不矛盾,而是更全面地展现了父亲的形象。
9.(1)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2)①能筑牢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之基;②能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怀;③能锤炼新时代青少年的意志品质。
(3)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
(4)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崇高精神、伟大人格。
10.命题作文(略)
11.材料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