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29《兰亭集序》(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一轮复习】29《兰亭集序》(讲义 教师版)-2026版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29 《兰亭集序》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注意文言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全,都)至,少长咸(全,都)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高高的)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景物互相衬托)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其次(旁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况),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酣畅地抒发)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
是(这)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低首)察品类(自然界的万物)之盛(众多),所以游目骋(开畅,舒展)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确实)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互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一世。或取诸怀抱(心怀),悟(同“晤”,面对)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躯体)之外。虽趣(同“取”)舍万殊,静躁(动)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自得)于己,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不知老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从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尚且)不能不以(因)之兴怀,况修[(寿命)长]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看到)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合一契,未尝不临(对着)文嗟悼(悲伤),不能喻(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的原因)兴怀,其致(意态,情趣)一也。后之览 (阅读)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少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年轻人)
【同义联想】男女老少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年幼,年轻)
【同义联想】少不更事
(3)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归去来兮辞并序》)(数量小,不多)
(4)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缺少)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一会儿)
2.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经·氓》)(规定的时日,期限)
【同义联想】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3)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同义联想】不期而遇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5)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周年)
三、判断下列对文中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况修短随化”中的“化”,指自然,与《归去来兮辞并序》“聊乘化以归尽”中的“化”词义不同。( × )
提示:二者词义相同,都指自然。句意: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
2.“一觞一咏”的“觞”意为饮酒,是名词作动词,与《种树郭橐驼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的“爪”用法相同。( √ )
提示:觞:名词作动词,饮酒。爪:名词作动词,用指甲抠、掐。句意:喝点酒,作点诗。/用指甲抠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的“兴”,指发生、引起,成语“望洋兴叹”“兴风作浪”中的“兴”意思与此相同。( √ )
提示:均为“发生、引起”。句意:尚且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四、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译文: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已经厌倦,感情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这种变化而有所不同。
解析:第一个“之”,求得;“既”,已经;“迁”,变化;“系”,连接。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解析:“一”,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彭殇”,长寿短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