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卷(1-4单元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卷(1-4单元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期中综合测评卷(1-4单元试卷)
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日积月累 开卷有益 妙笔生花 总 分
得分
一、日积月累。(39分)
1.抄写古诗前两句,默写古诗后两句,要写得正确.规范.美观。(2分)
示 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
, 。
2.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分)
圆明园,有金碧 huī huáng( )的 diàn táng( ),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是一座jǔ shì wén míng( )的皇家园林。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与引号中的俗语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吃水不忘挖井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谨记饮水思源的道理。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办好这次活动。
C.“墙倒众人推”,雪中送炭的朋友值得我们珍惜。
D.面对朋友直言不讳的劝诫,小亮也“打开天窗说亮话”,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4.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
①政通人和 ②内忧外患 ③流离失所 ④丰衣足食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面对 的祖国,面对 的人民,他(处心积虑 呕心沥血),英勇战斗。如今的中国, ,老百姓过着 的日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李大钊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1)选词填空。(填序号)
(2)语段括号中的两个词语都形容在工作.事业等方面的用心,但表达的感彩不同。语段中用哪个词语更合适 用“√”选出。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已成功实现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
B.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文化、卫生、艺术,教育等有了很大发展。
D.神农发现麦子.稻.谷子.大豆能充饥,便教大家种植。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反问)
B.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比喻)
C.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
D.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拟人)
7.句子训练营。(4分)
(1)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运动员们跑得飞快,
(2)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用反问句改写这句话,使语气得到增强)
8.课本知识回顾。(9分)
(1)人们根据分布在银河两侧的 星和 星,创作出《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还衍生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即 。
(2)“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选取某一个字为主题字,所说的诗句中,必须含有这个字。以“风”字为主题字,诗人林升讽刺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人龚自珍表达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沉闷局面的痛心疾首:“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还能写出两句:“ , 。”
(3)梁启超用“故今日之责任, , ”告诉我们要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爱国志向的一代。
9.整本书阅读。(5分)
(1)与民间故事有关的歇后语有很多,请把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喜新厌旧 B.没完没了 C.各显神通 D.同病相怜
①八仙过海———( ) ②陈世美当驸马——( )
③吴刚砍桂树——( ) ④牛郎织女哭梁祝——( )
(2)2025年乙巳蛇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蛇作为十二生肖之一,我知道与它有关的中国民间故事:《 》
10.语交际。(4分)
(1)民间故事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你最喜欢哪个民间故事呢 说说理由。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是《 》,我喜欢它的理由是: 。
(2)想要把你喜欢的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你有什么好方法 给我们介绍两个吧!
① ;② 。
二、开卷有益。(31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海力布的心情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请从选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 )→( )→急得掉下了眼泪→( )
2.下列对选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海力布着急救乡亲们。
B.海力布把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C.海力布把宝石的来历和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D.海力布向乡亲们说出了真相,说完就变成了石头。
3.对于大家不相信海力布,不肯搬走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海力布平时总说谎话。 B.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居住的家园。
C.他们想知道真相。 D.搬家不容易。
4.理解下面的语段并填空。(2分)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1)从语段中的两个“!”可以体会到 。
(2)这段话通过描写海力布的 . 和 ,表现了海力布善良.热心助人的品质。
5.根据选文中画“ ”的句子,想象海力布会怎么向乡亲们解释。(2分)
接着,海力布说:“ 。”(二)课外阅读。(10分)
一幅壮锦
①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壮族老阿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阿妈织壮锦的手艺远近闻名,她织的小花小草.鸟兽鱼虫,看起来活生生的,十分传神。一天,老阿妈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喜欢极了,决定把画上那美丽的景象织成一幅壮锦。
②老阿妈不分昼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壮锦上,老阿妈就在上面织出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壮锦上,老阿妈就在上面织出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阿妈伸了伸腰,擦着熬红的眼睛,咧开嘴巴笑了,笑得好开心。
③忽然,一阵大风从西边刮过来,把壮锦卷出大门,卷上天空,朝东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④老阿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⑤大儿子走了两个月没有回来。老阿妈又叫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去了两个月也没有回来。原来他们在一个大山口那里听到一位老奶奶说的寻找壮锦的困难,被吓倒了,同时又得到老奶奶给的一盒金子,就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⑥老阿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⑦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⑧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阿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便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就马上把壮锦还给他。
⑨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便把自己的模样也织到了壮锦上。
⑩三儿子回到家里,老阿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老阿妈的眼睛都照亮了。她一骨碌爬起来,笑眯眯地看着她亲手织了三年的壮锦,说:“孩子,屋里黑漆漆的,我们拿到大门外太阳下看吧。”
娘儿俩走到门外,把壮锦铺展在地上。一阵香风吹来,壮锦慢慢地伸展.拉长,把方圆数十里的地都铺满了。老阿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为夫妻,从此和老阿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花光了老奶奶给的金子,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老阿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直到现在他们还在流浪,还在乞讨呢。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故事的主要情节梳理完整。(2分)
织壮锦→( )壮锦→( )壮锦→找回壮锦
2.下列不是三儿子经历的磨难的一项是( )(2分)
A.翻过烈焰熊熊的火山。 B.打落两颗牙齿。
C.渡过漂浮着冰块的大海。 D.成为乞丐流浪乞讨。
3.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说老阿妈织的锦“看起来活生生的,十分传神”,为下文壮锦丢失埋下伏笔。
B.由“一连织了三年”可见老阿妈织壮锦的时间长,也看得出老阿妈很喜欢这幅壮锦。
C.从“她一骨碌爬起来”中能看得出老阿妈身体很健康。
D.大儿子和二儿子是贪生怕死.贪图享乐的人。
4.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下列增加的情节不适合的一项是( )(2分)
A.大儿子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B.壮锦上的图像是怎样的。
C.老奶奶说的困难是什么。 D.三儿子怎样向仙女们说明来意
5.请抄写文中一处你觉得不可思议的情节: 。从中你感受到了民间故事 的特征。(2分)
(三)课外阅读。(10分)
别了,我爱的中国
郑振铎
①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②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艘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③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④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⑤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⑥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⑦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⑧这是我的誓言!
⑨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有删改)
1.朗读文中画“ ”的句子应用( )的语气,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2分)
A.焦急.忧虑 B.悲伤.愤慨 C.沉重.伤感
2.联系短文内容可知,作者离开祖国是为了 。(2分)
3.文中画“ ”的句子是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景色,这句话用 来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 ,与前文中描写的帝国主义的军舰形成了鲜明的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2分)
4.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觉得自己身处这样的大时代,不但不能为祖国工作,还被迫离开祖国,内心对祖国充满了愧疚之情。
B.作者不是一个罪人,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报效祖国,突显了他的爱国之心。
C.祖国危难之际,选择离开就是历史的罪人。
D.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极度矛盾的心理。
5.“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全文共出现三次,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与不舍。
B.体会到作者对祖国感情的迟疑和动摇。
C.体会到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三、妙笔生花。(30分)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国之魂也,唯有发扬国魂,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进步。如今,由于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后,科技方面会有什么进步呢?家乡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请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五年语文答案
(一)日积月累(39分)
1.(2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4分)辉煌 殿堂 举世闻名
3.(2分)C
4.(5分)(1) ② ③ ① ④ (2)呕心沥血
5.(2分)D
6.(2分)B
7.(4分)(1)略(2)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怎能不报答您呢?
8.(9分)
(1)牛郎 织女 七夕
(2)暖风熏得游人醉 九州生气恃风雷 示例: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3)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9.(5分)(1)C A B D
(2)白蛇传
10.(4分)
(2分)答案不唯一。略
(2分)适当添加人物对话,丰富故事的情节 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开卷有益(31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1.(3分)大吃一惊 焦急 镇定
2.(2分)D
3.(2分)A
4.(2分)(1)海力布焦急的心情 (2)神态 动作 语言
5.(2分)大意对即可。
示例:我曾经救了一条小白蛇,她的父亲龙王为了报恩,就送给了我一颗宝石。我只要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动物的话。今天,我听到鸟说这里要发生山崩水淹的大灾难。如果我告诉你们真相,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二)课外阅读(10分)
1.(2分)丢 找
2.(2分)D
3.(2分)C
4.(2分)A
5.(2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示例:一阵香风吹来,壮锦慢慢地伸展.拉长,把方圆数十里的地都铺满了。 充满夸张和想象
(三)课外阅读(10分)
1.(2分)C
2.(2分)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
3.(2分)顽皮的小孩 浪涛 浪涛跳跃不定的样子 对比
4.(2分)C
5.(2分)B
三、妙笔生花(30分)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