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全国通用2025秋八上语文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范围:第1-3单元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八年级(1)班开展以“三湘胜境,峰峦叠韵”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中,小文为大家分享了“韶山游览日记”,并在小组内朗读交流,请你帮他修改完善。【七月十二日晴】韶山的山道被蝉鸣掀开闷热的帷幕,却在转角处与溪流撞个满怀。躁热的山风裹着蝉声,我优然地脱下鞋踩进浅滩,皮肤接触溪水的刹那,清凉之意蔓延了全身。远方传来声声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的鸟鸣,令人心旷神怡。暮色四合之际,霞光将山峰染成绚丽的琉璃,宛如天工雕琢的珍宝。我突然感悟到:唯有溪水的纯净,才能洗净尘世的喧嚣;唯有鸟鸣的婉转,才能抚慰世俗的纷扰;唯有霞光的温柔,才能抚平岁月的褶皱。我站在韶山山顶,山下景物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此刻我仿佛与这片山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1.语段画横线部分,小文写错了两个字,应分别改为“燥”“悠”。他将“刹那”的“刹”字读成了“shà”,该字应读为“chà”。(3分)2.语段画波浪线部分可以分别换作成语“抑扬顿挫”“一览无余”。(2分)3.请根据文章内容,仿照横线前的句子格式,将语段横线处补全。(3分)4.下面是小语收集到的莽山风景区相关的介绍资料,其中有一处语病,请你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3分)①郴州市宜章县莽山风景区拥有神奇而独特的大自然赋予的旅游资源。②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好似“世外桃源”。③景区在海拔1400米至1600米处修建索道、扶梯、悬崖观光垂直电梯等设施。④行动不便的人士全程不用下轮椅,就可登顶莽山五指峰。①应把“大自然赋予的”移至“神奇而独特的”前。5.听到大家的分享后,小语萌发了徒步攀登衡山的想法。他准备周末中午12点从南岳大庙出发,预计下午4点到达祝融峰,中途想参观三处景点。请根据图示,为他规划攀登路线,并写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精简顺畅,用时清晰,不超过70字。(4分)游览路线 耗时(包含参观游览用时)南岳大庙→紫竹林道观→南天门 3小时南天门→祝融峰 30分钟南岳大庙→华严湖→南岳忠烈祠抗战烈士纪念馆→南天门 5小时南天门→广济寺→祝融峰 1小时示例:中午12点从南岳大庙出发,经紫竹林道观到南天门,用时3小时;再继续登山,从南天门到广济寺,再攀登到祝融峰,用时1小时,预计下午4点到达终点。6.山河壮美,文以传情。下面是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整理的相关诗句,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直抒胸臆,借“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思乡的愁绪。(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春回大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3)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描绘我国山川之美的诗:“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I(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4D打印:有“生命”的智造李振坤①3D打印完成后,物体的形状便固定下来。而4D打印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时间维度,打印出的物体能随着时间、环境变化而改变形状、性能或功能。简单来说,3D打印制作的是静态物体,4D打印创造的是类似“生命”的动态智能构件,它们能对周围环境做出智能响应。②实现4D打印依赖于智能材料和编程设计。智能材料是一类对环境刺激,例如温度、湿度、磁场、电场等,具有感知和响应能力的材料。在4D打印中,常用的智能材料有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聚合物、磁控智能材料、智能水凝胶等。③形状记忆合金是4D打印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镍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相变,在低温下可以变形,当温度升高到特定值时,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在4D打印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设计需求,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与结构,结合编程设定的温度变化条件,实现对物体变形过程的精准调控。例如,在制造复杂的航空航天零部件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在高温下恢复预设形状的特性,可实现零部件的自组装和自适应调整,大大提高制造精度与效率,同时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重量,提升整体性能。④形状记忆聚合物种类繁多,成本相对较低,且易于加工成形。在生物医学领域,形状记忆聚合物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可降解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制成的血管支架,在低温下可以被压缩成细小的形状,通过导管轻松送入血管病变部位。到达指定位置后,随着体温的作用,支架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撑开狭窄的血管,并且在完成使命后逐渐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麻烦。⑤磁控智能材料是4D打印材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例如模仿章鱼运动的软体机器人,通过对不同部位磁控智能材料施加不同强度和方向的磁场,可以实现触手的弯曲、伸展和抓握等动作,在海洋探测、水下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⑥智能水凝胶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网络材料,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并保持一定的形状,在4D打印中的应用主要基于这种材料所具有的溶胀和收缩特性。不同的水凝胶对不同的环境因素有不同的响应。在药物控释领域,水凝胶制成的微球可以根据体内环境的变化释放药物。当微球处于肿瘤微环境时,水凝胶会发生收缩,将包裹在其中的抗癌药物缓慢释放出来,实现精准治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2月13日,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标题“4D打印:有‘生命’的智造”交代了说明对象及其特点。B.文本主要介绍了4D打印中常用的智能材料及其运用情况。C.文本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D.文本采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晰地介绍了4D打印的相关内容。8.下列说法符合文义的一项是(A)(3分)A.对环境刺激具有感知和响应能力的智能材料是实现4D打印的关键之一。B.形状记忆合金在低温下可以变形,当温度升高时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C.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相变的镍钛合金是形状记忆聚合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D.具亲水性的智能水凝胶在4D打印中的应用基于它所具有的溶胀和收缩特性。9.你最想运用4D技术打印一件什么物品 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介绍该物品的性能。(4分)示例一:我最想打印一套智能服装。这套智能服装在人体出汗或体温升高时,能够自动调节透气性和湿度,保持穿着的舒适感。示例二:我最想打印一把智能伞。这把智能伞随着阴晴变化,能够自动调节大小、颜色等,满足我的特定需求。(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踏闫红①听到施姥去世的消息,我有点惆怅,这个最会过日子的人,抛下她的日子,离开了。②少年时候,几乎每一个寒暑假,我都要到施姥家住几天,她总是带我一道去买菜。③那是一条纵深的小巷,两溜菜摊一摆更显得拥挤。天色尚早,施姥从第一家开始打招呼,她能喊出每一个菜贩子的姓,再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加上合适的后缀。对方大都满面笑容,跟她推荐自家最为新鲜的菜品。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④肉摊在菜市场最里面,肉贩子就像电影里那样满脸横肉。尽管摊子前早就围了一大堆人,但他仍然能够老远就冲着施姥喊一声“俺姨”,将一块粉嫩的猪肉,从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堆里递出来。施姥按他的报价把钱递过去,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转身离开。⑤归途中,她将刚才买的菜一一放入篮子里,呼应了起初布下的草蛇灰线。我这才明白她刚才为何空手而行,这样做不但更省力,还透出一种松弛的默契、一种排他性的善意、一种天长日久经营出的信任与相知,买菜这件家常事里,瞬时透出人世间的缠绵情致。⑥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又是怎么做到的,却不得不承认,即使在买菜这种小事上,她都比普通妇女显得技高一筹。⑦除了会买,她还会做。我嗜辣,她就把青椒的内瓤掏出来,填进鲜嫩的地锅豆腐,上锅蒸。雾气丝丝缕缕地溢出,青椒和豆腐不同的鲜香混合到一起,形成新鲜的嗅觉体验。待青椒出盘,一大口咬下去,鲜、香、辣!⑧她记得每一个人爱吃什么,即使饭桌上没几个菜,也会让你有丰盛之感。⑨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我敬仰。厨师也能做出美味佳肴,烹饪不过是她诸多过日子技能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她在收纳整理方面的杰出技能。⑩她的家总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不算太大的空间,却有宽敞乃至空旷之感。零碎物件都被收纳到合适的地方,她们家也不会堆积许多弃之不舍的闲置物品。她们家的东西,一件就是一件,一用就是很多年。比如那两只人造革的单人沙发,我二十多年前就见它们在那里,普普通通。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仍驻守原处,年年相见,但并不见“老”,倒比别人家那些急吼吼的新家伙,多了一分安详。 在亲戚朋友面前,施姥从来都是轻声细语,给足了姥爷面子,不像他的前任——也就是我姥姥那样,动辄河东狮吼。 我妈说,一开始,施姥对她也很好,但姥姥经常上门去闹,施姥便渐渐冷了心。我妈再去,她就拉下脸,进了卧室,把门一关。许多年后,我妈完全能够理解施姥作为继母的不易,但我大舅不理解。他认为和父亲间的种种矛盾,跟这位继母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但姥爷对种种矛盾置之不理,心烦之时,甚至想一走了之。 在施姥苦心经营的美丽时日之外,生活原是这样千疮百孔,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这些,是否也曾黯然神伤;我唯一知道的是,即使那样忙碌操劳,她依旧是寂寞的,寂寞到有时会跟我这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晚辈,聊她年轻的时候。 她原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可到她父辈时,家中受到冲击,近百顷良田全被没收。眼看学习工作都没了指望,直到卫生局来学校招几个女孩子送去卫校培训时,她才勉强被推荐。 她珍惜这个机会。卫校离她家远,每天天还没亮,她就拎着一盏马灯出门,经过街巷的拐角时总是战战兢兢,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想看又不敢回头看。 跟我说起这些时,她的脸上重现了当时的紧张,以及在这紧张之上绽放的期望。她期望通过这一步一步走过的暗路,到达鲜花盛开的明天,她期望未来的日子能够皎洁如明月。那时,她应该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赢过命运吧 也许,每一个女孩都曾像她那样,在开启人生之路之前,既紧张又饱含希望地握紧双拳。 张爱玲曾引用过一句话:“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踏。”说是觉得无限感伤,看前一句,何其郑重,水荡漾在铜盆里,又细细剔净指甲,雪白的线,从银针里穿过,一针一线间,都是对生活的情意。而下句却是这样粗暴,泥里水里踩过,还有谁会在乎那每一个曾被斟酌过的针脚 用这句话形容施姥的一生,很合适。只是,命运对于施姥是这样,对谁又不是这样 不过因为她一生的努力与坚持,那种反差就来得更为鲜明。 但换个思路想,她也打败了她的命运,不管她的人生怎样喧嚣或寂寞,她都将它变成了一个个庄重而有美感的时日。天大地大,说到底都没有过日子大。她那些精益求精的小日子,是她小小的后园,用一个个楚楚动人的晨夕,帮她滤去前院的喧嚣。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与命运的对峙中,她也不算处于下风。(选自闫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删改)10.回忆性散文不追求完整性和连贯性,而是呈现一些有代表性或有感染力的片段来表现人物形象。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11.请从句式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画线句子采用短句的形式,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施姥买菜的过程,包括挑选、称重、付钱以及不立即拿走等细节。这种句式使得句子节奏明快,突出了施姥买菜的熟练与从容,同时也表现了她与摊主之间的默契与信任。12.回忆性散文里,作者的视角往往会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展现出当时的心境和现在的思考。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双重视角及其作用。(3分)双重视角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思考深度。作者通过回忆过去,展现了施姥的个性和生活状态;通过现在的思考,则进一步揭示了施姥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提高了文章的思想价值。13.小语想把本文推荐给《朗读者》节目组配乐朗诵,小文为他找了两首乐曲。请你结合本文主旨和阅读体会,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首,并说明理由。(4分)A.琵琶曲《夕阳箫鼓》:旋律舒缓柔婉,安宁平和,描绘人间的良辰美景,情调和意境宁静而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B.二胡曲《二泉映月》:旋律低沉滞郁、艰涩凝重,流露出民间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情感。我选示例:A,理由:从文章的主旨来看,表达了施姥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与《夕阳箫鼓》所营造的旋律舒缓柔婉、安宁平和的氛围相吻合。从乐曲与文章的融合度来看,《夕阳箫鼓》的旋律与文章中的场景、情感相得益彰。例如,在描述施姥买菜、做饭、收纳整理等生活场景时,《夕阳箫鼓》的旋律能够很好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在描述施姥面对命运挑战时的坚忍与乐观时,《夕阳箫鼓》的旋律则能够更好地突出这种情感。因此,选择A琵琶曲 《夕阳箫鼓》作为配乐朗诵的乐曲最恰当。(三)古诗文阅读(18分)学校开展“寻踪美丽中国”专题活动,请你协助以下三个小组完成任务。材料一:西溪【注】[清]许承祖好山多在圣湖西,绕屋梅花映水低。过客探幽休问径,雪香深处是西溪。【注】西溪:杭州西溪。材料二:行西溪未半,至吴家湖头,登陆可三里所①,入花坞②矣。坞以多花名,余来初不见花。一径绝窄,出万竹中,幽邈无穷。崖下多沃壤尽以莳③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溪次有微径两三道,咸阴沉上沮白日,细草翠润,香气蓊勃。稍南多杉,霜皮半作深紫之色,杂立竹中,紫翠荡漾,如垂湘帘。路断辄④支石梁,潭水出其下,为小石所沮,淙然作声。潭中生石菖蒲⑤,小鱼出没蒲根,涵虚若空游,或联队行,或否。(节选自林纾《记花坞》)【注】①所:表示约数,左右。②花坞:地名,位于杭州西溪。③莳:栽种,移植。④辄:就。⑤石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材料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第一组】辨言语之美第一组同学查找到上述的古诗文,请你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14.同学们发现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缺少标点,下列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A.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B.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C.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D.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15.同学们对材料二中加点词的意思存在争议,请你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加点词 方法提示 释义坞以多花名 根据语境推断 (1)出名,闻名幽邈无穷 迁移课内: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2)穷尽或联队行 查阅词典:①有人,有的。 ②有时。③又。④迷惑。 (3)②(填序号)16.请你帮助同学把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潭水出其下,为小石所沮,淙然作声。潭水从桥下流出,被小石头阻挡,发出淙淙的声音。(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第二组】赏笔法之美17.第二组同学围绕材料中的笔法之美展开探究,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西溪》用“好”字表达出诗人对游玩之地的喜爱,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B.《西溪》和《答谢中书书》都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多种感官的描写歌咏自然山水之美。C.《记花坞》四言至八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答谢中书书》多用四言,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D.三则材料都体现了文人们对山川之美的欣赏,都以景物描写为主,融入细腻的情思,展现了自然山水之趣。【解析】《西溪》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写,写了看到的好山、梅花、西溪等景象,没有运用听觉描写。《答谢中书书》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故B项表述错误。【第三组】探意境之美18.第三组同学发现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描绘了西溪的美景,并且营造了相似的意境。请你根据材料一画线的诗句概括诗歌营造的意境,并且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加以说明。(3分)示例:作者通过竹林和溪边幽静、狭长、昏暗的小路,深紫的杉树,清澈的潭水等景物,营造了幽深、静谧的意境。(四)名著阅读(8分)19.同学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为其中三位人物写了颁奖词。请根据提示并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人物姓名 颁奖词① 从橘子洲头到保安,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你把一生倾洒给神州大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你信步跨越;八千里山河金戈铁马,你谈笑风生。栉风沐雨,鞠躬尽瘁。你点燃了中国工农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② 你大名鼎鼎,却极其爱笑;你屡立战功,却依旧谦虚;你生活俭朴,性格直率;为了生活下去,你当过矿工,做过放牛娃,修鞋、烧碱矿、筑水渠;你18岁当了排长,遭到逮捕,信念毫不动摇;最终,你加入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颗闪耀的红星。周恩来 ③示例:从黄埔军校到保安,从保安到延安,你守住炽热的红心,创造胜利的新社会。满腔热情,一座丰碑。为了国家和人民,你从青丝到银发,躬耕不辍。戎马半生,鞠躬尽瘁;心之所系,永是中华。20.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方能铸就成功,《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团队就是如此。请你结合书中红军团队团结协作的事例,阐述“团结协作铸就成功”的道理。(5分)示例: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相互扶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分工协作,有侦察敌情的,有照顾伤员的。在过草地时,粮食短缺,战士们会互相分享仅有的食物,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战友,共同朝着目标前进,最终完成了长征这一伟大的战略转移。三、写作(50分)21.从下面专题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50分)征文启事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千难万挡我去闯,今朝唯我少年郎。(节选自《少年中国说》歌词)专题 写作要求 难度系数少年游 写你曾阅览的山水美景 ☆☆☆少年忆 写你记忆深处的人事恩怨 ☆☆☆少年传 为自己或身边少年写一则小传 ☆☆☆少年谈 针对某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写一则新闻评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写题来的美好憧憬。(4)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要求针对某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写一则新闻评论。在审题立意上,要明确新闻评论的核心是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作为初中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关注与自身成长、学习、生活等紧密相关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如教育政策、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在立意上,要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选材构思上,首先要选择近期发生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作为评论对象。其次,要深入分析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和看法。在构思上,可以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使评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同时,要注重情感投入,用真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7张PPT)统编版八上语文 新考向情境题 阶段性检测2025秋八上语文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范围:第1-3单元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 全国通用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2二一载自二教言版权声明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400-637-9991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到特此声明!深圳市玉空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刃一、积累与运用(20分)八年级(1)班开展以“三湘胜境,峰峦叠韵”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中,小文为大家分享了“韶山游览日记”,并在小组内朗读交流,请你帮他修改完善。【七月十二日晴】韶山的山道被蝉鸣掀开闷热的帷幕,却在转角处与溪流撞个满怀。躁热的山风裹着蝉声,我优然地脱下鞋踩进浅滩E皮肤接触溪水的刹那,清凉之意蔓延了全身。远方传来声声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的鸟鸣,令人心旷神怡。暮色四合之际,霞光将山峰染成绚丽的琉璃,宛如天工雕琢的珍宝。我突然感悟到:唯有溪水的纯净,才能洗净尘世的喧嚣;唯有鸟鸣的婉转,才能抚慰世俗的纷扰;唯有霞光的温柔,才能抚平岁月的褶皱我站在韶山山顶,山下景物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此刻我仿佛与这片山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1.语段画横线部分,小文写错了两个字,应分别改为“燥悠”。他将“刹那”的“刹”字读成了“shà”,该字应读为cha。(3分)/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全国通用2025秋八上语文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范围:第1-3单元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八年级(1)班开展以“三湘胜境,峰峦叠韵”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中,小文为大家分享了“韶山游览日记”,并在小组内朗读交流,请你帮他修改完善。【七月十二日晴】韶山的山道被蝉鸣掀开闷热的帷幕,却在转角处与溪流撞个满怀。躁热的山风裹着蝉声,我优然地脱下鞋踩进浅滩,皮肤接触溪水的刹那,清凉之意蔓延了全身。远方传来声声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的鸟鸣,令人心旷神怡。暮色四合之际,霞光将山峰染成绚丽的琉璃,宛如天工雕琢的珍宝。我突然感悟到:唯有溪水的纯净,才能洗净尘世的喧嚣;唯有鸟鸣的婉转,才能抚慰世俗的纷扰;唯有霞光的温柔,才能抚平岁月的褶皱。我站在韶山山顶,山下景物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此刻我仿佛与这片山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1.语段画横线部分,小文写错了两个字,应分别改为“燥”“悠”。他将“刹那”的“刹”字读成了“shà”,该字应读为“chà”。(3分)2.语段画波浪线部分可以分别换作成语“抑扬顿挫”“一览无余”。(2分)3.请根据文章内容,仿照横线前的句子格式,将语段横线处补全。(3分)4.下面是小语收集到的莽山风景区相关的介绍资料,其中有一处语病,请你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3分)①郴州市宜章县莽山风景区拥有神奇而独特的大自然赋予的旅游资源。②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好似“世外桃源”。③景区在海拔1400米至1600米处修建索道、扶梯、悬崖观光垂直电梯等设施。④行动不便的人士全程不用下轮椅,就可登顶莽山五指峰。①应把“大自然赋予的”移至“神奇而独特的”前。5.听到大家的分享后,小语萌发了徒步攀登衡山的想法。他准备周末中午12点从南岳大庙出发,预计下午4点到达祝融峰,中途想参观三处景点。请根据图示,为他规划攀登路线,并写一段文字加以说明。要求:精简顺畅,用时清晰,不超过70字。(4分)游览路线 耗时(包含参观游览用时)南岳大庙→紫竹林道观→南天门 3小时南天门→祝融峰 30分钟南岳大庙→华严湖→南岳忠烈祠抗战烈士纪念馆→南天门 5小时南天门→广济寺→祝融峰 1小时示例:中午12点从南岳大庙出发,经紫竹林道观到南天门,用时3小时;再继续登山,从南天门到广济寺,再攀登到祝融峰,用时1小时,预计下午4点到达终点。6.山河壮美,文以传情。下面是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整理的相关诗句,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直抒胸臆,借“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了思乡的愁绪。(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春回大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3)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描绘我国山川之美的诗:“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二、阅读(50分)(一)现代文阅读I(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4D打印:有“生命”的智造李振坤①3D打印完成后,物体的形状便固定下来。而4D打印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时间维度,打印出的物体能随着时间、环境变化而改变形状、性能或功能。简单来说,3D打印制作的是静态物体,4D打印创造的是类似“生命”的动态智能构件,它们能对周围环境做出智能响应。②实现4D打印依赖于智能材料和编程设计。智能材料是一类对环境刺激,例如温度、湿度、磁场、电场等,具有感知和响应能力的材料。在4D打印中,常用的智能材料有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聚合物、磁控智能材料、智能水凝胶等。③形状记忆合金是4D打印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镍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相变,在低温下可以变形,当温度升高到特定值时,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在4D打印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设计需求,精确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与结构,结合编程设定的温度变化条件,实现对物体变形过程的精准调控。例如,在制造复杂的航空航天零部件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在高温下恢复预设形状的特性,可实现零部件的自组装和自适应调整,大大提高制造精度与效率,同时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重量,提升整体性能。④形状记忆聚合物种类繁多,成本相对较低,且易于加工成形。在生物医学领域,形状记忆聚合物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可降解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制成的血管支架,在低温下可以被压缩成细小的形状,通过导管轻松送入血管病变部位。到达指定位置后,随着体温的作用,支架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撑开狭窄的血管,并且在完成使命后逐渐降解,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麻烦。⑤磁控智能材料是4D打印材料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例如模仿章鱼运动的软体机器人,通过对不同部位磁控智能材料施加不同强度和方向的磁场,可以实现触手的弯曲、伸展和抓握等动作,在海洋探测、水下救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⑥智能水凝胶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网络材料,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并保持一定的形状,在4D打印中的应用主要基于这种材料所具有的溶胀和收缩特性。不同的水凝胶对不同的环境因素有不同的响应。在药物控释领域,水凝胶制成的微球可以根据体内环境的变化释放药物。当微球处于肿瘤微环境时,水凝胶会发生收缩,将包裹在其中的抗癌药物缓慢释放出来,实现精准治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2月13日,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标题“4D打印:有‘生命’的智造”交代了说明对象及其特点。B.文本主要介绍了4D打印中常用的智能材料及其运用情况。C.文本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D.文本采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晰地介绍了4D打印的相关内容。【解析】C.根据第①段“3D打印完成后,物体的形状便固定下来。而4D打印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时间维度……”可知,此处将3D打印和4D打印作比较;第③段“例如,在制造复杂的航空航天零部件时……”与第④段“例如,可降解的形状记忆聚合物……”等可知,文本多处运用举例子;第②段提出智能材料后,第③一⑥段分别从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聚合物等类别介绍可知运用了分类别;文中未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8.下列说法符合文义的一项是(A)(3分)A.对环境刺激具有感知和响应能力的智能材料是实现4D打印的关键之一。B.形状记忆合金在低温下可以变形,当温度升高时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C.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相变的镍钛合金是形状记忆聚合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D.具亲水性的智能水凝胶在4D打印中的应用基于它所具有的溶胀和收缩特性。【解析】B.根据第③段“当温度升高到特定值时,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可知,选项遗漏“特定值”;C.根据第③段“形状记忆合金是4D打印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镍钛合金”可知,镍钛合金属于“形状记忆合金”,并非“形状记忆聚合物”;D.根据第⑥段“智能水凝胶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网络材料……在4D打印中的应用主要基于这种材料所具有的溶胀和收缩特性”可知,选项遗漏“主要”。9.你最想运用4D技术打印一件什么物品 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介绍该物品的性能。(4分)示例一:我最想打印一套智能服装。这套智能服装在人体出汗或体温升高时,能够自动调节透气性和湿度,保持穿着的舒适感。示例二:我最想打印一把智能伞。这把智能伞随着阴晴变化,能够自动调节大小、颜色等,满足我的特定需求。(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踏闫红①听到施姥去世的消息,我有点惆怅,这个最会过日子的人,抛下她的日子,离开了。②少年时候,几乎每一个寒暑假,我都要到施姥家住几天,她总是带我一道去买菜。③那是一条纵深的小巷,两溜菜摊一摆更显得拥挤。天色尚早,施姥从第一家开始打招呼,她能喊出每一个菜贩子的姓,再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加上合适的后缀。对方大都满面笑容,跟她推荐自家最为新鲜的菜品。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④肉摊在菜市场最里面,肉贩子就像电影里那样满脸横肉。尽管摊子前早就围了一大堆人,但他仍然能够老远就冲着施姥喊一声“俺姨”,将一块粉嫩的猪肉,从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堆里递出来。施姥按他的报价把钱递过去,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转身离开。⑤归途中,她将刚才买的菜一一放入篮子里,呼应了起初布下的草蛇灰线。我这才明白她刚才为何空手而行,这样做不但更省力,还透出一种松弛的默契、一种排他性的善意、一种天长日久经营出的信任与相知,买菜这件家常事里,瞬时透出人世间的缠绵情致。⑥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又是怎么做到的,却不得不承认,即使在买菜这种小事上,她都比普通妇女显得技高一筹。⑦除了会买,她还会做。我嗜辣,她就把青椒的内瓤掏出来,填进鲜嫩的地锅豆腐,上锅蒸。雾气丝丝缕缕地溢出,青椒和豆腐不同的鲜香混合到一起,形成新鲜的嗅觉体验。待青椒出盘,一大口咬下去,鲜、香、辣!⑧她记得每一个人爱吃什么,即使饭桌上没几个菜,也会让你有丰盛之感。⑨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我敬仰。厨师也能做出美味佳肴,烹饪不过是她诸多过日子技能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她在收纳整理方面的杰出技能。⑩她的家总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不算太大的空间,却有宽敞乃至空旷之感。零碎物件都被收纳到合适的地方,她们家也不会堆积许多弃之不舍的闲置物品。她们家的东西,一件就是一件,一用就是很多年。比如那两只人造革的单人沙发,我二十多年前就见它们在那里,普普通通。二十多年过去了,它们仍驻守原处,年年相见,但并不见“老”,倒比别人家那些急吼吼的新家伙,多了一分安详。 在亲戚朋友面前,施姥从来都是轻声细语,给足了姥爷面子,不像他的前任——也就是我姥姥那样,动辄河东狮吼。 我妈说,一开始,施姥对她也很好,但姥姥经常上门去闹,施姥便渐渐冷了心。我妈再去,她就拉下脸,进了卧室,把门一关。许多年后,我妈完全能够理解施姥作为继母的不易,但我大舅不理解。他认为和父亲间的种种矛盾,跟这位继母的存在有很大关系。但姥爷对种种矛盾置之不理,心烦之时,甚至想一走了之。 在施姥苦心经营的美丽时日之外,生活原是这样千疮百孔,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这些,是否也曾黯然神伤;我唯一知道的是,即使那样忙碌操劳,她依旧是寂寞的,寂寞到有时会跟我这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晚辈,聊她年轻的时候。 她原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可到她父辈时,家中受到冲击,近百顷良田全被没收。眼看学习工作都没了指望,直到卫生局来学校招几个女孩子送去卫校培训时,她才勉强被推荐。 她珍惜这个机会。卫校离她家远,每天天还没亮,她就拎着一盏马灯出门,经过街巷的拐角时总是战战兢兢,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想看又不敢回头看。 跟我说起这些时,她的脸上重现了当时的紧张,以及在这紧张之上绽放的期望。她期望通过这一步一步走过的暗路,到达鲜花盛开的明天,她期望未来的日子能够皎洁如明月。那时,她应该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赢过命运吧 也许,每一个女孩都曾像她那样,在开启人生之路之前,既紧张又饱含希望地握紧双拳。 张爱玲曾引用过一句话:“洗手净指甲,做鞋泥里踏。”说是觉得无限感伤,看前一句,何其郑重,水荡漾在铜盆里,又细细剔净指甲,雪白的线,从银针里穿过,一针一线间,都是对生活的情意。而下句却是这样粗暴,泥里水里踩过,还有谁会在乎那每一个曾被斟酌过的针脚 用这句话形容施姥的一生,很合适。只是,命运对于施姥是这样,对谁又不是这样 不过因为她一生的努力与坚持,那种反差就来得更为鲜明。 但换个思路想,她也打败了她的命运,不管她的人生怎样喧嚣或寂寞,她都将它变成了一个个庄重而有美感的时日。天大地大,说到底都没有过日子大。她那些精益求精的小日子,是她小小的后园,用一个个楚楚动人的晨夕,帮她滤去前院的喧嚣。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与命运的对峙中,她也不算处于下风。(选自闫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删改)10.回忆性散文不追求完整性和连贯性,而是呈现一些有代表性或有感染力的片段来表现人物形象。请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4分)11.请从句式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有入她眼的,她便拣起,称好,付钱,却并不拿走,而是两手空空地走到下一家。画线句子采用短句的形式,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施姥买菜的过程,包括挑选、称重、付钱以及不立即拿走等细节。这种句式使得句子节奏明快,突出了施姥买菜的熟练与从容,同时也表现了她与摊主之间的默契与信任。12.回忆性散文里,作者的视角往往会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展现出当时的心境和现在的思考。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双重视角及其作用。(3分)双重视角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思考深度。作者通过回忆过去,展现了施姥的个性和生活状态;通过现在的思考,则进一步揭示了施姥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品质。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提高了文章的思想价值。13.小语想把本文推荐给《朗读者》节目组配乐朗诵,小文为他找了两首乐曲。请你结合本文主旨和阅读体会,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首,并说明理由。(4分)A.琵琶曲《夕阳箫鼓》:旋律舒缓柔婉,安宁平和,描绘人间的良辰美景,情调和意境宁静而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B.二胡曲《二泉映月》:旋律低沉滞郁、艰涩凝重,流露出民间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情感。我选示例:A,理由:从文章的主旨来看,表达了施姥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与《夕阳箫鼓》所营造的旋律舒缓柔婉、安宁平和的氛围相吻合。从乐曲与文章的融合度来看,《夕阳箫鼓》的旋律与文章中的场景、情感相得益彰。例如,在描述施姥买菜、做饭、收纳整理等生活场景时,《夕阳箫鼓》的旋律能够很好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在描述施姥面对命运挑战时的坚忍与乐观时,《夕阳箫鼓》的旋律则能够更好地突出这种情感。因此,选择A琵琶曲 《夕阳箫鼓》作为配乐朗诵的乐曲最恰当。(三)古诗文阅读(18分)学校开展“寻踪美丽中国”专题活动,请你协助以下三个小组完成任务。材料一:西溪【注】[清]许承祖好山多在圣湖西,绕屋梅花映水低。过客探幽休问径,雪香深处是西溪。【注】西溪:杭州西溪。材料二:行西溪未半,至吴家湖头,登陆可三里所①,入花坞②矣。坞以多花名,余来初不见花。一径绝窄,出万竹中,幽邈无穷。崖下多沃壤尽以莳③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溪次有微径两三道,咸阴沉上沮白日,细草翠润,香气蓊勃。稍南多杉,霜皮半作深紫之色,杂立竹中,紫翠荡漾,如垂湘帘。路断辄④支石梁,潭水出其下,为小石所沮,淙然作声。潭中生石菖蒲⑤,小鱼出没蒲根,涵虚若空游,或联队行,或否。(节选自林纾《记花坞》)【注】①所:表示约数,左右。②花坞:地名,位于杭州西溪。③莳:栽种,移植。④辄:就。⑤石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材料一参考译文】美好的山峦大多在圣湖的西边,环绕房屋的梅花倒映在水中,显得很低矮。路过的客人想要探寻幽境,就不要询问路径了,在那如雪般的梅香深处就是西溪。【材料二参考译文】前往西溪,路程还没走到一半,来到吴家湖头,上岸后走三里左右,就进入花坞了。花坞因为花多而出名,我刚来的时候却没有看到花。一条小路极其狭窄,从大片竹林中延伸出来,幽深邈远,没有尽头。山崖下有很多肥沃的土地,全都用来种植竹子。一条小溪弯弯曲曲,像绳索一样盘绕在竹林之外。溪边有两三条小道,都很阴暗,连白天的阳光都被遮蔽。细草翠绿润泽,香气浓郁。稍微往南,杉树很多,树干的表皮经霜后一半呈现出深紫色,它们杂乱地立在竹林中,紫色和翠绿相互荡漾,就像垂下的湘地竹帘。路被阻断的地方就架起石桥,潭水从桥下流出,被小石头阻挡,发出淙淙的声音。潭水中生长着石菖蒲,小鱼在菖蒲根间出没,在清澈的水中游动仿佛在空中浮游,有时成群结队地游动,有时则不是。材料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第一组】辨言语之美第一组同学查找到上述的古诗文,请你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14.同学们发现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缺少标点,下列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A.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B.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C.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D.崖下多沃壤尽/以莳竹/小溪宛宛如绳盘/出竹外15.同学们对材料二中加点词的意思存在争议,请你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加点词 方法提示 释义坞以多花名 根据语境推断 (1)出名,闻名幽邈无穷 迁移课内: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2)穷尽或联队行 查阅词典:①有人,有的。 ②有时。③又。④迷惑。 (3)②(填序号)16.请你帮助同学把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潭水出其下,为小石所沮,淙然作声。潭水从桥下流出,被小石头阻挡,发出淙淙的声音。(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第二组】赏笔法之美17.第二组同学围绕材料中的笔法之美展开探究,下列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西溪》用“好”字表达出诗人对游玩之地的喜爱,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B.《西溪》和《答谢中书书》都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多种感官的描写歌咏自然山水之美。C.《记花坞》四言至八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答谢中书书》多用四言,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D.三则材料都体现了文人们对山川之美的欣赏,都以景物描写为主,融入细腻的情思,展现了自然山水之趣。【解析】《西溪》主要是从视觉角度来写,写了看到的好山、梅花、西溪等景象,没有运用听觉描写。《答谢中书书》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故B项表述错误。【第三组】探意境之美18.第三组同学发现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描绘了西溪的美景,并且营造了相似的意境。请你根据材料一画线的诗句概括诗歌营造的意境,并且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加以说明。(3分)示例:作者通过竹林和溪边幽静、狭长、昏暗的小路,深紫的杉树,清澈的潭水等景物,营造了幽深、静谧的意境。(四)名著阅读(8分)19.同学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为其中三位人物写了颁奖词。请根据提示并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人物姓名 颁奖词① 从橘子洲头到保安,从西柏坡到天安门,你把一生倾洒给神州大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你信步跨越;八千里山河金戈铁马,你谈笑风生。栉风沐雨,鞠躬尽瘁。你点燃了中国工农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② 你大名鼎鼎,却极其爱笑;你屡立战功,却依旧谦虚;你生活俭朴,性格直率;为了生活下去,你当过矿工,做过放牛娃,修鞋、烧碱矿、筑水渠;你18岁当了排长,遭到逮捕,信念毫不动摇;最终,你加入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颗闪耀的红星。周恩来 ③示例:从黄埔军校到保安,从保安到延安,你守住炽热的红心,创造胜利的新社会。满腔热情,一座丰碑。为了国家和人民,你从青丝到银发,躬耕不辍。戎马半生,鞠躬尽瘁;心之所系,永是中华。20.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方能铸就成功,《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团队就是如此。请你结合书中红军团队团结协作的事例,阐述“团结协作铸就成功”的道理。(5分)示例: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相互扶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战士们分工协作,有侦察敌情的,有照顾伤员的。在过草地时,粮食短缺,战士们会互相分享仅有的食物,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战友,共同朝着目标前进,最终完成了长征这一伟大的战略转移。三、写作(50分)21.从下面专题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50分)征文启事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千难万挡我去闯,今朝唯我少年郎。(节选自《少年中国说》歌词)专题 写作要求 难度系数少年游 写你曾阅览的山水美景 ☆☆☆少年忆 写你记忆深处的人事恩怨 ☆☆☆少年传 为自己或身边少年写一则小传 ☆☆☆少年谈 针对某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写一则新闻评论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写作指导】(1)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专题“少年游”富有诗意,既是对青春年华的赞美,也是对游历山水的描绘。在审题时,应抓住“少年”和“游”两个关键词,前者指向写作主体——充满活力与梦想的青少年,后者则暗示了写作内容——游览山水、感受自然之美。立意上,可以强调少年时期的勇敢探索、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选材构思方面:①真实游历经历:选取自己或他人少年时期游览山水的真实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水之美,同时融入个人情感与感悟,展现少年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②虚构旅行故事:发挥想象力,构思一段少年游历奇幻山水的故事,通过奇遇与冒险,展现少年的勇敢与智慧,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③对比手法:将少年时期的游历经历与成年后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少年时期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自由与梦想的执着追求。在构思时,应注重情节的连贯性与情感的真挚性,通过生动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少年游的独特魅力与价值。(2)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应紧扣“少年忆”这一主题,聚焦于少年时期的人事恩怨,通过回忆与反思,展现成长的心路历程。立意上,可以强调少年时期的纯真与激情,以及面对人事恩怨时的勇敢与坚忍,同时表达对过往经历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许。选材构思方面,建议从个人经历中选取典型事件,如与朋友的误会与和解、与家人的冲突与理解、面对挑战时的坚持与突破等。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少年时期的复杂情感与成长轨迹。在构思时,可采用倒叙或插叙手法,先呈现当前状态或心境,再逐步回溯至少年时期的经历,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同时,注重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成长历程与内心变化。写作时,应确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叙述与深刻的反思,传达出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3)本题考查材料作文,要求为自己或身边少年写一则小传。审题立意方面,应深入理解材料中的诗句,把握其传达的少年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核。小传需围绕这一主题,展现少年独特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或突出成就,突出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选材构思方面,可从个人或身边少年的真实经历中挖掘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叙述。结构上,可采用时间顺序,从少年的童年时期写起,逐步展现其成长过程;也可采用倒叙手法,先呈现少年当前的成就或状态,再回溯其成长历程。在叙述过程中,应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少年的性格特点与成长轨迹。写作时,应确保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叙述与深刻的反思,传达出对少年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激励读者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4)本题考查应用文写作,要求针对某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写一则新闻评论。在审题立意上,要明确新闻评论的核心是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作为初中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关注与自身成长、学习、生活等紧密相关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如教育政策、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在立意上,要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选材构思上,首先要选择近期发生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作为评论对象。其次,要深入分析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和看法。在构思上,可以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使评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同时,要注重情感投入,用真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八上语文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原卷版).docx 2025秋八上语文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解析版).docx 2025秋八上语文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