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读书:目的和前提》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读书:目的和前提》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和前提
的目的
素养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经历
01
鉴赏文章中重点的语句
02
了解课文写作思路
03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04
03
课前导入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他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课前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从小我们就知道的一句良言。关于读书,我们有很多熟悉的认识,比如“开卷有益”,比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那么,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去读书?而读书又会有怎样的乐趣?学习黑塞的文章,也许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第一章
读书破万卷
reading sharing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01
1877年7月2日出生在德国,德国作家、诗人。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岁。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赫尔曼·黑塞
作者简介
01
黑塞的创作真正继承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因而世人称他为“新浪漫主义者”。黑塞一生不在乎世俗,一心追求自我实现,他的文字朴素笨拙没有废话,却有着直戳人心的力量。
他(黑塞)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诺贝尔奖颁奖词
写作背景
01
黑塞迁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他认为通过读书能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
知识链接
01
随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字词正音
01
狭隘(ài) 跋涉(bá) 麻痹(bì )
戕(qiāng)害 消遣(qiǎn) 时髦(máo)
一摞(luò) 一劳永逸(yì) 慰藉(jiè)
卷帙(zhì) 毫不逊(xùn)色
词语释义
01
①涉猎:
②望洋兴叹:
③豁然开朗:
④卷帙浩繁:
⑤一劳永逸:
⑥牵强附会:
⑦索然寡味:
粗略地阅读;接触、涉及。
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指要做一件事情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形容书籍很多或篇章多而纷杂。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没有兴趣、兴致,缺乏意味。
第二章
读书破万卷
reading sharing
整体感知
层次划分
02
《读书:目的和前提》
读书的目的(1-2)
读书前提(3—7)
阅读杰作(8)
阐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以及获得真正的修养主要途径在于研读世界文学。
01、读书的第一要务是认识自我,走喜爱之路;
02、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为前提;
03、应该如何阅读杰作;
04、少年时代的初读书
05、若干年后读译书
发出号召,总结全文。(读杰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题目解读
02
“读书:目的和前提”中“目的”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前提”是人们要用心研读世界文学,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读书:目的和前提
《读书:目的和前提》节选自《黑塞说书》,原文是一篇黑塞介绍自己读书经验和推荐世界文学作品的长文,译者主要节选了开场白与结尾部分,对阅读与提升教养的关系作了独特思考。
整体感知
02
问题:黑塞倡导什么样的读书观?
(1)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要读杰作,特别是阅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
(2)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要有正确的阅读的态度,要读杰作,怀着敬重之心、庄重之感,进行爱的阅读,要花力气、下功夫,认真对待。
第三章
读书破万卷
reading sharing
内容研读
内容研读
03
1.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具体目的”指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具体目的”指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这句话的含意是:真正的修养是为了自我完善,并不是只为提高某种本领和能力,只有不断提高修养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内容研读
03
2.怎样理解“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这两句话?
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下一个目标,上一个目标是对完成下一个目标的激励。
内容研读
03
3.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是什么概念?
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著作。
内容研读
03
4.第2段中说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那么应该怎样读世界文学?
读世界文学不在于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内容研读
03
5.“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这一长句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强调了什么内容?
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指出读书的重大意义。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假的慰藉”。
内容研读
03
书籍名称或类型 读书的过程或想法 书籍对他的影响
黑塞
(6、7段)梳理黑塞读书经历
《鲁滨逊漂流记》
《一千零一夜》
巴尔扎克的小说
《论语》《庄子》《孟子》《吕氏春秋》《中国民间童话》
激发了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曾经期待充满狂热与纠葛的故事,却失落于详细的财务状况;很久之后重新发现其独特的价值。
通过父亲的指点,开始阅读《老子》,并逐渐从转译本到德译本,从《老子》到各种中国文学的书籍。
灰色的大海里也可以捞到珍珠
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认识名家,发现世界,完善自我。
体会到了中国精神对于今日欧洲的意义。自然与精神,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令人振奋和感动。
内容研读
03
6.第8段中“自己的价值”“杰作的真正价值”分别指什么?如何理解二者关系?
“自己的价值”就是阅读杰作的态度。“杰作的真正价值”就是指杰作的伟大之处。在读书时只有端正阅读杰作的态度,花力气,下功夫,才会发现杰作的伟大之处。
第四章
读书破万卷
reading sharing
总结归纳
主旨归纳
04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读书就要研读杰作,研读世界文学,前提是人的个性和人格。文章劝说人们用心研读世界文学,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板书设计
04
读书:目的和前提
(1-2)读书的目的
(3—7)读书的前提
(8)针对现实,提出读书建议:阅读杰作
段1: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段2:获得途径之一
——研读世界文学
段3:认识自己,凭爱好读书
段4:读书前提:个体的个性或人
格追求
段5—7:自己读书经历为例证明
获得真正的修养
个体的个性或
人格追求
艺术特色
04
1.严谨的结构。
本文结构严谨。首先指出真正的修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然后指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接着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阅读要走一条爱之路,最后提出必须下功夫、花力气地读杰作。层层深入,结构严密。
2.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
本文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例如,文中将研读世界文学作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之一”说得极有分寸;“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一句,“沉浸”在前,“领略”在后,符合思维的发展逻辑。
第五章
读书破万卷
reading sharing
课后小练
课后小练
05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
B.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C.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D.读书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高尚、充实,越来越有意义。
解析:D项,语序不当。“充实”一词应移于“高尚”之前。
D
课后小练
05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B.从此我便孜孜不倦地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个高高的书架,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C.我厌烦地将那本蓝色小书放回原处,从此许多许多年都没再读巴尔扎克,直至很久很久之后重新发现他;这次才是认认真真地发现,一劳永逸的发现。
D.秋天,我去公园看荷花,没想到荷塘里处处是残枝败叶,正大喜过望时,却意外发现在残枝败叶下,一朵粉红的荷花静静地开着。
解析:大喜过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更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句子的意思在失望时有所发现,应用“大失所望”。
D
课后小练
05
3.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比喻)
B.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最严重的罪过之一。(排比)
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对比,比喻)
D.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设问)
解析:D项是反问。
D


读书破万卷
观看
reading shar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