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司马光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司马光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观察插图,你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
新课导入
司马光砸缸
23
教案匹配版
三年级语文·上

注意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内部的上横略短,“口”要扁而方正,横折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司马光
平舌音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回忆一年级学习的《姓氏歌》。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你姓什么? 我姓李。
什么李? 木子李。
他姓什么? 他姓张。
什么张? 弓长张。
古月胡,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姓氏歌
复姓
司马光
字君实,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写下一本了不起的书——《资治通鉴》。他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历来受人景仰。


认识人物
初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wènɡ
jiē

bènɡ


diē

皆大欢喜 人人皆知
放弃 舍弃
组词理解字义。

jiē
全、都。

舍去、扔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认真听范读,试着用铅笔在停顿的地方画上“/”。
结合停顿划分,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
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字数少
句子短
较难理解
这样的文章就叫作文言文,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
疏通文意
默读课文,圈画表示人物的词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说一说,这些词语分别指谁?
在庭院玩耍的所有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
除了司马光和落水的小孩之外的其他孩子们。
司马光。
落水的孩子。
注释
-------------------------
① 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题目为后人所加。
②〔庭〕庭院。
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④〔皆〕全,都。
⑤〔去〕离开。
⑥〔光〕指司马光。
⑦〔之〕它,这里指瓮。
⑧〔迸〕涌出,喷出。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一般会在难理解的字词右上角标一个数字标记,根据数字标记,我们可以在文章下面找到相应的解释,这就是注释。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

庭院。

群( )。

戏( )。
一群
游戏
给“群”和“戏”这两个字组词。
组词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语可以组成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语来理解。
这一群小孩在干什么呢?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你知道什么是瓮吗?
口小肚大的陶器。


运用组词的方法说说“跌”和“没”的意思。
跌( )。
跌倒、跌落
没( )。
淹没
此时发生了什么事?
一个小孩爬上瓮,不小心跌倒落进水里,被水淹没。


收口
敞口
众皆弃去,

全、都。

离开。
运用组词方法说说“众”和“弃”的意思。

众( )。
众人

弃( )。
抛弃
面对这种危机情况,其他小朋友什么反应?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你知道哪些带“皆”的四字词语?
人尽皆知
皆大欢喜
草木皆兵
比比皆是
有口皆碑
……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
指瓮。


联系生活,想象动作。
拿。
击打。
这时候司马光做了什么?
司马光拿起石头击打瓮,瓮破了。
水迸,儿得活。

涌出,喷出。
将水龙头的开关拧到最大,会发生什么
水迸
“水迸”就是瓮被砸破后,水一下子涌出来了。
砸瓮的结果是什么?
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关注注释;
组词理解;
结合图片;
结合生活经验;
……
练习朗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wènɡ
jiē

bènɡ


diē
结合文意,再来读一读。
读好停顿,可以在人物后面稍作停顿。
关上书本,我们试着背一背吧。
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
戏于庭
登瓮
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得活








dēnɡ
diē
jiē

chí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会认字
独体字
上宽下窄。上半部分的笔顺为横撇、点、撇、撇、捺,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捺笔从竖中线开始写,注意保持整个字的重心。
左窄右宽。右半部分“寺”注意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均等。
书写指导
齐读本课生字,再将生字填入课文的空格中。







___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___瓮,足___没水中。众
______去,光___石___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第二课时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品味形象
面对落水的小孩,大家的反应如何?
其他小朋友被吓跑后会做什么?



众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众小孩
大家很害怕,纷纷离开了,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 ……
吓哭了
跑去找大人
着急大喊
司马光为什么没有去拉落水的小孩,而是选择了砸瓮?
大家都很惊慌的时候,司马光却能迅速想到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机智
沉着冷静
瓮比司马光高,可能够不着。
瓮口小肚大,小朋友掉进去很难爬上来。
情况紧急,没有足够的时间找竹竿将小朋友拉起来。
适当发挥想象,丰富故事情节。
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讲述故事
妙招一
可以试着描述孩子们当时的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
妙招二
评价标准 得分
能把故事说清楚,语言基本通顺流畅。 ★★★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
能够加上自己的想象(人物的表情、语言、心理等)。 ★★★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砸瓮。瓮被砸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涌了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读一读小优同学讲述的故事。
古今对比
讲述的故事内容基本一致。
本课文言文与小优讲述的故事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文言文字数少,句子短,许多词是单个字的;小优讲述的故事字数多,句子长。
文言文字词比较难理解,小优讲述的故事理解起来更容易。
学完本课后,你知道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
把一些字组成词来理解。
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
结合图片,结合生活经验。
王冕四岁学画
拓展阅读
你还知道哪些出色少年的故事?
王冕四岁时,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他便帮人放牛。一日路过学堂,听到里面读书声,他便把牛拴好,悄悄站在窗外听,竟忘了放牛的事。一次看到雨后荷花映日,露珠晶莹,他心生喜爱,便用树枝在地上学着画,后来拿省下的钱买纸墨,日夜练习。虽常被责骂,却始终坚持,终成画荷名家。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王羲之七岁时便对书法着迷。父亲的书房成了他常去之处,趁大人不注意就偷拿笔墨,在地上、墙上模仿字迹。母亲见他痴迷,便请卫夫人教他。他练字极刻苦,家中池塘的水都被洗笔染黑。一次握笔太用力,指尖渗血仍不停歇。七岁时他的字已显风骨,卫夫人惊叹:“此子日后必成书法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