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五)——课内阅读
(一)落花生(节选)
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回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在选文的“□”里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全家人在“议花生”时,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介绍了花生的特点是 、
和 ,而在父亲的眼中,花生最为可贵的是 。
3.读画“ ”的句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通过对比,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所以他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
B.父亲通过对比,认为桃子、石榴、苹果虽然外表好看,但是没有实用价值。
C.父亲通过对比,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
D.父亲对“我们”抱有很大的希望。
4.下面是小字读了选文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读一读,帮他补充完整。
(二)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用“ ”画出描写人们走搭石时美好画面的句子,再完成练习。
句中,“ ”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走搭石的声音美,后面的“ ”“ ”两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走搭石的画面美。
2.选文第2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其中包含哪两个画面?填一填。
3.我们在阅读时要边读边想。乐乐读到第2自然段的“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时,了解了两个人是 而行,与后文的“ ”一词的意思是相反的。
4.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写一写你是如何理解“理所当然”这个词语的。
5.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最全面的一项是( )
A.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赞美了乡村的风景之美。
D.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的纽带。
(三)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 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全文可知,选文画“ ”的句子中“这个消息”指的是

3.在劝说乡亲们的过程中,海力布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进行梳理。
( )→( )
4.用“ ”画出描写海力布心理活动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力布怎样的品质特点?

5.海力布变成石头的原因是( )
A.他说了谎话才会变成石头。
B.他为了救乡亲们,把动物说的话告诉了大家。
C.他为了自己的安危而舍弃了乡亲们。
D.他想变成石头挡住洪水。
6.如果你是海力布,作为知情人,你打算怎样劝说不知情的乡亲们?

7.看到海力布变成了一块石头,乡亲们会说些什么?

(四)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将相和》向我们讲述了三个小故事,选文属于“ ”这个故事,另外两个是“ ”和“ ”。
2.用“ ”画出描写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的举动的句子。句子主要抓住了 和
这两个方面来对蔺相如进行描写。
3.快速阅读,把握关键信息。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4.请你带着“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快速地读一遍选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五)桂花雨(节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①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2.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4分)
(1)这两句话中,最能表现桂花香气浓郁的一个字是“ ”。
(2)将句①改为肯定句: 。
(3)下列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话都写了桂花的香气,不过句①侧重于展现桂花的香气持续时间长,句②写出了桂花的香气蔓延范围广。
B.句①用双重否定句来写桂花盛开,不仅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也表达了桂花盛开时作者内心的喜悦、激动。
C.句②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是因为桂花不仅在开放的时候香,晒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让四季香甜,也让乡亲们的生活充满香甜。
3.选文第2自然段中,“缠”字写出了“我” 的心情,“喊”字写出了“我”摇桂花时 的心情。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摇花乐”,抒发了 之情。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又”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1.“ , , 。” 2.味道美 可以榨油 价钱便宜 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里,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3.C 4.主旨 示例:默默无闻的清洁工,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
(二)1.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嗒嗒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2.走 溪边礼让
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 3.相向 相背而行 4.“理所当然”指年轻人把背老人走搭石看作是应该做的,不求任何回报,表现了乡亲们之间的和睦友善。5.D
(三)1.示例:海力布催促乡亲们离开无果后,无奈说出实情,变为石头。 2.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3.焦急 镇定 4.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从中感受到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品质。 5.B 6.示例:乡亲们,赶快搬家吧!这里不能住了。大家不要问了,相信我,快搬走吧!你们知道我海力布从来不说谎话,我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求大家相信我,为了大家的安危,快点搬家,再晚就来不及了! 7.示例:海力布,是我们害了你,你为了救我们,牺牲了自己,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你!
(四)(一)1.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2.蔺相如捧着璧……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动作 语言
3.秦王不想拿城换璧,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勇气拿回和氏璧。
4.①谎称璧有毛病,巧妙要回和氏璧 ②勇敢 ③威胁秦王,作势要撞碎和氏璧
(五)(一)1.美好回忆:摇桂花收桂花内心活动:兴奋思乡
2.(1)浸 (2)至少前后左在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3) A
3.期待 欢乐 对童年生活和对故乡的怀念
4.“又”字说明“我”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体现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