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题号
总分
(一)文官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一10题.(10分)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论语)十二章
得分评卷人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怪,不亦君子平?”(《季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期友交而不信平?传不习乎?”((字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总,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一4题每句】分,第5题
欲,不逾矩.”(《为政)
每小题2分)
子日,“温故而知斯,可以为师矣.”(《为玫)
子日:“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品李益的
一夜征人尽望乡”,我们可以感受到戍边战士浓
于曰:“贤故,回也!一草食,一慈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比,回也不改其乐,货故,回也!”(《弦
浓的乡愁。
也)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诗人展开联想,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
子日:“饭越食,饮水,曲肱而扰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高且費,于我如浮云,”((运而》
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调望的诗句是 □
于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各者而改之,”(《迷而)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于罕)
3.深秋村野,我阳夕照,一位源泊天涯的游子,信步漫游,愁肠纹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正是(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
所描述的
6.本文选自(
).孔子,名丘,字
,鲁国凰邑人,(1分)
惜景。
7.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由自然界的风雨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掘.想到壮年的军旅
方法
加点词语
提示
解释
生活,从而幻化出特殊的梦境一有心报国却遭排斥,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中的诗句是,
词语推断
人不堪其忧
不堪设辱
(1)
查字典
逝者如斯夫
①往,离去:②死,③句首语气阿.
(2)
(填序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5.问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众所周知,中回每年也面临者建筑垃极大量产生和生物废料大量丢弃的问题,四外这些用
生物应料为原料生产定筑材科的探SU6,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仅以拍壳为
例,我四鲁年会产生四千万吨的稻壳废渣,徐了少量的和壳被用于动物问科、酿酒发酵等,绝大
9.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你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哪句话?(2分)
部分都被当作垃规处理,充分利用生物废料建设我们的家因,【甲】节能环保,【乙】能变废为宝,
戏轻处理垃极的负担,可丽一举多得,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0.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分)
①探Su6
②发酵
(2)“众所周知”的“周”的意思是
,“一举多得”的意思是
(3)给语段中【甲【乙】两处选择关联词,合适的一项是(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一13题,(5分)
A只有…才…
B.既……又…
C.只要…就…
李生论薯学者
(4)请将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王生好碎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日:“成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礼,日:“凡师之所言,吾
8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孔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青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