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2025-2026学年度2028届七上期中质量检测
语 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 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请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 (共100分)
第1卷 (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蓄 (chǔ ) 酝酿 (niàng) 茫然无措( cuò )
B. 确凿( záo ) 粗犷 (kuàng) 咄咄逼人 ( duō )
C. 侍弄 (nòng) 雕镂 (lòu ) 人迹罕至 ( hǎn )
D. 荫蔽 ( yīn ) 吞噬 (shí ) 人声鼎沸 (dǐng)
2.下列句子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双腿瘫涣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B.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
C.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到云宵去了。
D.好几个星期以来,我被愤怒与痛苦深深撅住,苦苦折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深秋到望江楼,本以为会迷失于银杏道上的眼花缭乱 ,却在竹径深处发现一片静谧荷塘。枯枝静立,水波凝碧,令我喜出望外。塘边,几位老者各得其所 ,为一步棋争执不休,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我独倚栏杆,望残荷听风,一种对岁月枯荣的感怀油然而生。
A.眼花缭乱 B.喜出望外 C.各得其所 D.油然而生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健康饮食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暴饮暴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B.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恒心和顽强的毅力的原因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有没有亲身实践,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舞者在山水画卷中翩翩起舞 ,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的意境。
二、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l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肢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 谋:谋划
B.传不习乎 传:传说
C.去后乃至 去:离开
D.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堪其忧 择其善者而从之
B.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C.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D.下车引之 曲肢而枕之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A.军队的主帅可以夺走,勇夫的志向不可以夺走的。
B.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以改变。
C.三个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勇去的志向不可以改变。
D.三个军队的主帅可以夺走,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以夺走。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篇选文均有人物语言。甲文通过对话塑造了陈元方方正率直的形象,乙文通过人物语录表达了对学习、修身的看法。
B.两篇选文都语言简洁。甲文“无信”,“无礼”一针见血指出友人不足,乙文“贤哉,回也”表达孔子对颜回的赞许。
C.两篇选文均使用对比。甲文客人冲动无礼对比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将常人对困苦生活的“忧”与颜回的“乐”对比。
D.两篇选文都有修身之道。甲文友人失信失礼的言行,从反面告诉我们要“守信讲礼”;乙文“不义而富且贵,如我于浮云“告诫弟子要坚守道义,鄙弃一切富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任选一首默写全诗。(4分)
2
四、现代文阅读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①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 ,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
②雨势并不减退 ,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 ,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③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④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节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10.根据选文内容和导图提示,补全空格。(4分)
11.“关联”是种阅读思维方法 ,能帮我们找到不同事物间的联系。请试着用“荫蔽”一词分别关联甲文和乙文的内容,解释其在两篇选文中的含义。(3分)
答:
12.同为花,两则选文中的“菊花”“红莲”能否互换 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分)
答:
五、作文 (60分)
13.春天送给母亲一片金色的菜花,于是小路上一家人其乐融融;秋天送给史铁生一片烂漫的菊花,从此他再获新生。还有那桃花、杏花、梨花、荷花、金色花……花,开在自然间 ,开在生活中 ,开在回忆里,开在生命中。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芬芳故事,藏着不同的喜怒悲欢。
请从下列作文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1.送你一朵花 2.花样年华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3
B卷 (共50分)
一、诗歌鉴赏 (共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①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①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倾泻而去。
1.诗歌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2分)
答:
2.此诗的三、四句对比中有深意,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2分)
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 ”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 是以啼耳。”
宣洁行廉约。韩豫章②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③邪 ”范笑而受之。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有改动)
【注】①范宣:字子宣,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②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领军将军。③裈(kūn): 裤子。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误伤指,大啼 啼:啼哭
B.宣洁行廉约 约:节约、节俭
C.韩豫章遗绢百匹 遗:赠送
D.人宁可使妇无裈邪 宁:安宁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3分)
译文:
(2)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3分)
译文:
5.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范宣的“德行”体现在哪里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 (4分)
班级开展“《朝花夕拾》:成长中的深刻印记”专题探究,请完成以下任务。
6.下列对《朝花夕拾》中人物及其影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衍太太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子,并在孩子摔倒后加以嘲笑,这让鲁迅初次看清了人性的虚伪与险恶。
B.寿镜吾先生通过严格的“对课”与经典讲授,为鲁迅的文学与学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C.无常在戏台上活泼诙谐、富有人情味,他的形象让鲁迅感到比某些“正人君子”更为可亲可信.
D.陈莲河用药引须用“原配的蟋蟀”,这看似荒唐的举动,其本意是为了展现中医医术的精深与独到。
4
7.以下关于“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的表述,其中一处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符,请找出并修改。 (2分)
A.长妈妈,她愚昧却善良,是鲁迅学习民间文化的启蒙者。
B.藏野先生,他严谨而温暖,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引路人。
C.范爱农,他倔强耿直,是让鲁迅深感悲愤与同情的友人。
答:表述不符的是: (只填字母);修改为: 。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赵永新
①突然想起了父亲。
②父亲已过世十多年,但父亲对我的一些影响,总在心中涌起,而且久久不能抹去。
③父亲中等身材,很结实,他没文化,为人侠义,一生勤勤俭俭,没有什么奢求。唯有的癖好是爱在庄稼地里转悠,总爱掰弄些谷穗、麦穗、瓜果类,以感有些入迷。
④小时候,常随父亲去买些瓜果,那时瓜果便宜得几角钱一斤,可我却总喜欢和人家讨价还价,每当我们“砍”得不可开交时,父亲总是拍着我的小屁股:“走,几分钱,图个啥 ”此时,我总是嘀咕:“你不在乎,我在乎,你什么时候多给过我五分钱。”我就是这样在不理解和顺从中,逐步认知父亲的。
⑤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时,发现一个学生娃娃在路头哭泣着。父亲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他断断续续地告诉父亲,要交的学费丢了。父亲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了半天,好不容易捞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五元钱,说:“给,报名去。”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年的学费才三元五。父亲的举动着实让我惊讶,好大方啊!父亲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就是这么一个阔绰的小侠父”。
⑥可是,有一天,我发现父亲却是一个“大吝啬”。
⑦我渐渐长大了,已是结婚成家的时候了,我好像良心大发了,决定“五一”期间回家看望老父亲。见到儿媳,儿孙,还有儿子的我,他高兴得好像得了健忘症一般,什么都不记得了,一个劲儿地招呼着:“好!好!好!明早帮我割麦子去。”
⑧我不敢执拗,不情愿地答应着:“好吧,我一个人去。
⑨第二天早上,一轮金黄金黄的太阳,把它诱人的光洒在茫茫麦海中,一阵一阵,一层一层的金浪起伏在地平线上,一种羡煞人的美,令人惊艳。父亲匍匐在这麦海中,手中的镰刀一茬茬地平割着麦子,身后留下一片平整的麦桩,就像用剪刀修整过的,又像是画着的一般。回头看着我身后的麦桩高高低低的,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参差”。
⑩难道好像是专门留给懒人似的。我眼前的那片麦子被狂风卷得东倒西歪,有的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有的晃动着身躯,极不齐整;有的交叉缠绕,乱七八糟,我心急慌地像拨一阵风刮乱,连自己都看不顺眼。这时,父亲走了过来,把麦子一支一支地捋了起来,扎成一个个小把子,和气地对我说: “这也是粮食啊!”然后替我把狠狠的麦子收拾好。
吃午饭的时候,我女儿习惯地把饭弄得半桌都是,我不以为意。可我父亲不声不响地把散在桌上的饭一粒一粒拾起来,丢在嘴里,慢慢咀嚼着……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的我,对着父亲数落起来:“这不是灾荒年,这也不是解放前,丢在桌上的饭您就不怕脏!”
听着我的不满,父亲沉下脸来,许久许久。然后一字一句地对我说:“这是老天的恩赐,这也是国家的命根子啊!”
“老天的恩赐,国家的命根子!”这句话警醒了我。十多年来,我常常反复着这句话。
父亲,你的叮嘱,我懂了。
放心吧!父亲!
(选自《作家地带》,有删改)
8.阅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文章思路,补全思维导图。(4分)
9.按要求品味语句。(6分)
(1)重音是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小七觉得第 段划线句朗读起来特别有感觉,请你帮他设计朗读重音,并说明理由。 (3分)
可我父亲不声不响地把散在桌上的饭一粒一粒捡起来,丢在嘴里,慢慢咀嚼着……
答: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3分)
父亲匍匐在这麦海中 ,手中的镰刀一茬茬地平割着麦子 ,身后留下一片平整的麦桩,就像用剪刀修整过的,又像是画着的一般。
答:
10.小七觉得第⑩段划波浪线的景物描写有些啰嗦,应该删去,请作出判断并结合文章阐述理由。 (4分)
答:
11.该文章发表时缺个标题。请从作者初拟的三个备选中选出你认为最恰切的一个 ,再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
A.我的父亲 B.叮嘱 C.“小侠义”与“大吝啬”
答:选 (填字母),理由:
四、语言运用 (共12分)
12.濯锦中学举行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小七同学所在班级围绕“交友之道”开展活动。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本次活动的四个环节。(每点不超过六个字)(4分)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活动伊始,我们将共同搜集、研读与探讨关于交友的经典篇章、故事与名言,在交流中理解它们所蕴含的交友之道,汲取前人智慧。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每位成员进行个性化的自我介绍,真诚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与想法,因为这正是开启友谊,让他人认识你的第一步。通过探讨与互动,我们还将一同思考并明晰我们的交友原则与标准。古人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我们将共同倡导以“信” (真诚守信)、“趣”(志趣相投)、“进”(相互砥砺)为核心的良友观。为帮助大家反思与提升,活动最后,我们还将完成涵盖听、说、信息搜集、合作等多维度的评价量表,通过自我与同学间的等级评价,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① ③ ④ ②
(2)小七同学搜集了一段以“朋友”为主题的文字,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使其语意连贯。(4分) ① 有人说,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有了朋友可以顶天立地;有人说,朋友是风,朋友是雨, ② 。 ③ 我觉得首先 ④ ,良师益友与狐朋狗友不能混为一谈;其次,朋友之间产生分歧时,要尊重彼此的意见;最后,朋友间应该坦诚相待,勇于指正。
① ② ③ ④
(3)小七同学担任活动主持,下面是他写的结束语,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句子,使其鲜明生动。(4分)
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是黑暗中的明灯,让你看到一线光明;友情是焦渴时的甘泉,使你品尝到一丝清甜;① , ;② , 。愿这美好的友情,陪你走过漫漫人生路。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