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1. (1)①míng ②lǚ ③悠扬 ④纯粹 (2)D (3)将“即使”改为“如果”。2. B.有误,《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并非记录孔子和孟子言行的书3. A.有误,“语重心长”指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通常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恳切教导。在大会上的发言,一般是较为正式、客观地传达观点等,用“语重心长”不太恰当。4. B5. (1)思君不见下渝州(2)落花时节又逢君(3)曲肱而枕之(4)受降城外月如霜(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6. (1)D (2)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相思之情比作春色,并赋以人的情态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7. (1)A急 B④C停下 D都 (2)公徐云/如此/将无归。(3)①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②太傅神情舒畅,吹着口哨吟唱,不发一言。(4)从甲文可以看到谢安是一个关爱晚辈,注重对晚辈的培养,尊重晚辈的人;从乙文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人8. (1)①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 ②父亲翻山越岭卖春联 ③上初中后的一个雪天④他的头发在风雪中开满白色的花(2) “战果“大词小用,写出当时“我“的得意,也写出父亲白发之多,体现了父亲饱尝生活的艰辛和对“我“的深沉的爱。(3)“父亲头上的雪“既指父亲头上的雪花,也指父亲头上的白发。文章的标题,一语双关,耐人寻味。②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父亲的每一次活动都与雪花有关。③标题让人联想到父亲的苍老和辛苦,暗示了文章的主旨。④标题富有诗意,既制造悬念,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选文中的父亲为了维系生计,在寒冷的雪天还要翻山越岭出去卖春联,后来的“我“懂得了父亲对“我“的这份深深的爱。《秋天的怀念》中,后来的“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重拾面对残缺生命的信心。示例: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不仅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还培养我们的精神和品格,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恩情,不辜负他们的付出和期望,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人。9. (1)C (2)妈妈卖甘蔗买花裙子 我穿上花裙子(3)“躲”这个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第一次卖甘蔗时的羞涩、紧张、胆小的心情。(4)以母亲的经历告诉人们,心里障碍并不可怕,咬咬牙就能冲过去(或:生活会把人的潜力逼出来,做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5)①话少、胆小羞涩:母亲第一次卖甘蔗时没有胆量不敢大声叫卖。②做事有韧劲,不轻易放弃:当“我”以为母亲要放弃的时候,第二天,母亲又喊我起来去卖甘蔗。③疼爱孩子:为了给“我”买裙子一向胆小羞涩的母亲逼着自己大声的吆喝,将家中收获的甘蔗顺利卖出,帮助我实现了愿望。10.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 (35—40) 符合题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二类卷 (30—34) 符合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通顺,标点正确。三类卷 (25—29)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四类卷 (20—24)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大。五类卷 (20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标点错误多,字数相差大。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语 文 试 题一.综合读写(共8分)1.我们即将告别童年,但童真、童趣、友谊和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主题之一。学校组织“童年 青春”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童年,是人生乐章中最动听的_________,生命画卷中最美丽的_________。童年那yōu yáng 的钟声,铭刻在灵魂深处和生命履历中。当我们不遗余力地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时候,会突然领悟: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份纯真和简单,原来是最稀缺、最珍贵的东西。即使人生能重来,谁都渴望再经历一次chún cuì的童年。童年那余音袅袅的_________,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回荡在耳畔和心田。(1)(4分)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铭刻 ②履历 ③yōu yáng ④chún cuì(2)(2分)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风景 音符 钟声 B.音符 钟声 风景C.钟声 风景 音符 D.音符 风景 钟声(3)(2分)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二.选择题(共6分)2.(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和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C.古人常以“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D.《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己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记忆中抄出来的”,展现了他成长中一段段的人生历程。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大会上的发言逻辑严密、语重心长,令人信服。B.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C.每次看到他的时候,他都是一本正经的样子。D.听到这个好消息,他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4.(2分)把词语送进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届奥运会,中国选手用______的技艺、______的意志、______的形象和______的性格,向全世界展现了新一代中国体育健儿的健康形象。A.高雅 刚强 多变 刚毅B.高超 顽强 阳光 开朗C.高档 自强 迷人 活泼D.高明 坚强 帅气 快乐三.默写(共6分)5.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不义而富且贵,_____ 。(《<论语>十二章》)(4)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重阳节登高却无人送酒,表现诗人在战乱中的凄苦境况的两句诗是:_____ ,_____ 。四.古诗词赏析(共5分)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沈子福归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①罟(gǔ)师:渔人,这里指船夫。②临圻(qí):地名。(1)(2分)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的朋友沈子福将要回江东,诗人特地前来送别友人。B.本诗开篇点题,“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杨柳”暗含对友人的不舍之情。C.“行客稀”写出行客已越来越少,渡口已变得冷清,暗示了诗人当时的心境。D.诗人看着船夫摇荡着船桨载着友人离去,想象友人已经乘着小船到达了临圻。(2)(3分)“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写得极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五.文言文阅读(共12分)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两则)【乙】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①,便唱②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③,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④犹去不止。少选,风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⑤而回。于是审之,其量足以镇⑥安朝野。(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注释】①遽:惊慌。②唱:提议。③王:同“旺”。④说:同“悦”,愉快。⑤承响:应声。⑥镇:镇抚。(1)(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俄而雪骤 参考成语法:暴风骤雨 A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查阅词典法:①时间;②时机;③现在;④时常、常常。 B (填序号)犹去不止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C诸人皆喧动不坐 借助文言积累 D(2)(2分)请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公徐云如此将无归(3)(4分)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4)(2分)甲乙两文都写到谢太傅,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六.现代文阅读(23分)8.(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父亲头上的雪李柏林①那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的大一些。那是父亲人生中最让他感到高兴的一场雪——我就是在那个下雪天出生的。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行。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就这样,在漫天的雪花中,我开始了与父亲的故事。②那时,父亲在村小教书,收入微薄。一家人住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安置房里。单凭父亲的收入是根本养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中很多东西只能靠赊账才能买来。父亲每到年关便开始发愁,可是,他一个师范毕业的老师,除了舞文弄墨,别的也不会。于是,在快过年的时候,他想到了卖春联。③父亲开始在学校一间闲置的屋子里“创业”。他买来红纸,用刀裁好,然后便开始写了。因为白天要去卖春联,所以他只能晚上写。他经常写到半夜,就在那间屋子里披着外套睡去。我早晨去那间屋子玩,就会看见凝固的墨水,还有地上晾干的春联。④天气晴好时,父亲去集市摆摊卖春联;如果碰到雨雪天,就只能收摊。摆摊就是看天吃饭。可是,他总不能因为坏天气就在屋子里耗上一天。于是,父亲找来蛇皮袋,背着他的那些春联,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卖。一副春联很便宜,可是父亲翻山越岭,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却是十分辛苦的。⑤等到父亲回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带着满身风寒站在门外,全身都是雪。他把蛇皮袋放下,然后在外面跺掉脚上的雪,拍打掉身上的雪。我在屋里笑着说:“呀,爸爸变成白头发的老爷爷了。”父亲笑着回应:“那我给你变个魔术,马上变成黑头发。”他用毛巾拍掉头上的雪,头发也从花白变成湿润的黑色。⑥刚上学的那个暑假,我特别喜欢出去玩。但是平日里操劳的父亲,总想在中午休息一会儿,又害怕我出去乱跑,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父亲会在午休的时候喊我去给他拔白发,十根一毛钱。我刚上一年级,这样既可以锻炼我数数的能力,又可以让我不乱跑,可谓一举两得。而对我来说,这是赚零花钱的最好方式。⑦那时父亲才30来岁,已经有白发了,可这成了我的“生财之道”。我在父亲的黑发里寻找着白发,将白发一根根地拔下来。有时候,我看见一茬头发里有好几根白发,便兴奋起来。有时候,我会将两根一起拔掉,然后哈哈大笑。经过多次试验,我找到拔白发的窍门,比如后脑勺的头发拔起来最疼,头顶上的头发拔起来最容易。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⑧后来上了初中,我不好意思再拔父亲的白发,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少了。⑨一个下雪天,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接我。因为成绩不好,我沉默着。他让我在车子的后座上撑着伞,并说:“你别挡住我的视线,下雪天路滑。”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他在风雪中头发开满白色的花。我忘了在哪一刻,我发现有些雪花是拍不掉的,有些风霜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头上。⑩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父亲不用再为了我四处奔波,不用在下雪天骑着自行车带我回家,也不用为了让我不乱跑,想出拔白发的法子,更不会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在一场大雪中那样沉默。但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上完课后小跑回家,在门口停下,跺跺脚上的雪,把帽子取下来拍拍上面的雪。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读者订阅》2023年17期)(1)(4分)文中父亲的活动大都与雪有关,请仔细阅读选文,结合相关语段,填写下面表格。时间 父亲的活动 写父亲与雪的句子“我”出生时 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 ①快过年的时候 ② 父亲全身都是雪③ 父亲骑自行车带“我”回家 ④(2)(2分)结合内容,揣摩第⑦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3分)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妙处?(4)(3分)成长是由“不懂”到“懂得”的过程。请你说说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子和下面这段文字中,“后来的我“分别懂得了什么。并选择一个谈谈对你产生的影响。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9.(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带甜味的花裙子马亚伟①同伴们都有一条花裙子。是那种俏皮的小碎花,五颜六色,散落在白色的底子上。一朵朵盛开着的,是孩子们一份份的满足和欢乐。小伙伴们穿着花裙子,会仰起脸,闭着眼,忘情地转圈圈。②可是,我还没有。母亲说,等甘蔗卖了钱,就给我买花裙子。③那个时代,甘蔗是少有的经济作物。父亲还要在田里忙,卖甘蔗的任务就落在母亲头上。那时母亲大概二十六七岁,话很少,说话声音也很小,很羞涩。④母亲用小拉车带上几捆甘蔗,把我放在甘蔗中间。这是母亲第一次去卖东西。路上,母亲的脚步飞快,我在颠簸中察觉出了她的紧张。到了邻村的集市上,母亲却踟蹰不前,远远躲在人群边上。她没有胆量像别人一样扯开嗓子吆喝一阵。吆喝,是招徕买主的重要方法。可是母亲羞涩得不敢开口。走过来一个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母亲就紧紧盯着人家。她的眼睛在说,买棵甘蔗吧!她的嗓子,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上了,连很小的声音都发不出来。没有人停下来,哪怕是打听一下。母亲眼巴巴瞅着人一个个从我们面前走过。半天过去了,甘蔗一棵也没卖掉,我们只好回家。⑤我以为,母亲从此会偃旗息鼓,与卖甘蔗彻底决裂。可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叫起来,她捏着我的脸说,快起来啊,卖了甘蔗,要给你买裙子呢!⑥因为来得早,母亲占了集市最热闹的位置。一会儿工夫,人渐渐多了。突然,母亲喊了一嗓子:“卖甘蔗了!”我吓了一跳,急忙从车子上跳下来。母亲一定也被自己吓了一跳,脸涨得通红。她的声音,细长尖厉得有些失真,这是我听到过的母亲最大的声音。我再看母亲时,她额上已沁出了细密的汗。⑦接下来,母亲把一捆甘蔗戳起来。她又开始吆喝,一声,又一声。声音一次次被集市上的喧嚣淹没,又一次次响起来,像一株倔强的甘蔗,在风雨的摇撼中一次次挺立,终于站稳了脚跟。母亲的声音,竟然越来越自然,表情也越来越从容。⑧想来人的某些心理障碍,就像一堵高耸的纸墙,看似森严,一咬牙,冲破而过,忽的便柳暗花明了。其实,那只是一道自己设置的虚无的障碍。可是这一冲而过的力量,一定是另一种更为有力的精神支撑。母亲的精神力量,是我的花裙子,是农家的日子……很多时候,生活会把人的潜力逼出来,做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许多年过后,母亲在集市上卖水果蔬菜,已经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还会热情地与人搭讪。⑨毫无疑问,这次卖甘蔗,母亲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我不知道,那一季甘蔗成熟,我们卖了多少钱。我只知道,母亲卖甘蔗越来越轻松。她说,不管怎样,先给孩子买裙子。我的憧憬,便带了甜味。⑩裙子终于买回来了,虽然那时候天已经不热了,我的喜悦却在升温。我幸福地把脸贴在裙子上,新鲜棉布的气息,清淡好闻,袅袅飘来。 似乎,裙子上还有甜味。母亲那些甘蔗的甜味,一缕一缕。细细密密,织成了我的花裙子。裙子穿在身上,我学着同伴的样子,快活地转着圈圈,忘情地舞起来。花裙子迎风而舞,甜味也飘散开来……(选自《润 文摘》)(1)(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我”看到同伴们有花裙子就要母亲买,可见“我”是个爱慕虚荣的女孩。B.文中“我”的母亲因为偶然一次卖甘蔗取得成功,便爱上了买卖这一行当。C.文章标题设疑激趣,裙子怎么可能带有甜味呢?读者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D.母亲那么艰辛地卖甘蔗,因为甘蔗是少有的经济作物,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2)(2分)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我羡慕花裙子→妈妈承诺买花裙子→ → 。(3)(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何妙处?到了邻村的集市上,母亲却踟蹰不前,远远躲在人群边上。(4)(2分)文中第⑧段主要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3分)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七.作文(共40分)10.班会上李富贵说:“我来自山村,所以我知道,像我这样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有一群可以带领他的朋友,不歧视他也不孤立他,是多么难得和重要。我很庆幸遇到了你们……”你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哪些让你庆幸的人呢?请你以“我很庆幸遇到你”为题,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1)要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