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4页21题,满分100分,含书写5分。答卷时间8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 用正楷字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格的中间位置,要求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2. 看拼音写词语。
大连港东五街因地势落差拥有dú tè( )的望海平台。每日固定时段,游客jù jí( )在现代化楼宇之间,guān shǎng( )xíng shǐ( )的客轮与盘旋的海鸥。夕阳西下,摄影爱好者们流连于shǎn shuò( )的霓虹中继续邂逅浪漫港湾。
3. 请选出画线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
A 卜落bǔ 葵花kúi 趁机 B. 脂肪zhī 供养gōng 俏丽
C. 昵称nì 慰藉jiè 峻马 D. 刹那shà 派遣qián 遗憾
4. 下列材料的分类整理,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意思相同: 潜水:深海潜水 论坛潜水 云:云会议 云课堂 人物品质:鞠躬尽瘁、彬彬有礼 乡村生活:鸡犬相闻、依山傍水 学习故事:程门立雪、手不释卷 词语搭配: 绿得娇嫩 黄得蓬勃 蓝得澄澈 红得炙热
A B C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7分)
七月,去新疆最好。一路前行至天山,突然看到水声传来。我们抬头一看:熔化的雪水正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银链,像少女的裙带,像流动的银河,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溪流。我不禁忍不住来到溪边,俯视水底,小石头的形状五彩缤纷,清晰可见。河底的鱼群,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天山越发显得绮丽壮美。沿着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原始森林。
5. 一个错字,改成:______。
6. 一处标点错误,请在原文用修改符号改正。
7. 词语搭配不当,应把______改成______;把______改成______。
8. 一处语义重复,请在原文用修改符号改正。
9. 在横线上补写过渡句,用上体现游览顺序的方位词和动作词使语段完整连贯。
10. 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表达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______
A. 哈尔威船长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B. 警察叔叔猎豹般飞奔向前,救下身处危险的孩子。
C. 听了这位教授的演讲之后,他才惊觉自己的认知多么局限,简直就像井底之蛙。
D. 冲锋号响了,战士们像下山的猛虎一样扑向敌人。
11. 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 《小英雄雨来》(节选)三处描写还乡河景色,是为表现芦花村的自然景色之美。
B. 《白桦》字里行间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C. 《琥珀》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推测出琥珀形成的过程,其作者是德国作家柏吉尔。
D. 《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12. 《灰尘的旅行》作者是______
A. 李四光 B. 高士其 C. 贾兰坡 D. 米·伊林
13. 新闻一则: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要求:请你把这则新闻简要转述给喜欢看新闻的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
①逢老媪方磨杵( ) ②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
③以夜继日焉( ) ④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15. 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2)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______。
(3)众鸟高飞尽,____________。
(4)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
(5)《四时田园杂兴》侧面写农事正忙时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艾青的《绿》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具有韵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乔乔生活中遇到困难,可用《老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他。
二、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节选)
①他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花园里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只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这是花园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手还挨不到树枝,只好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
②巨人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地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唱歌,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别的孩子看见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样凶狠了,也都跑了回来。春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③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16. 用小标题概括选文每一段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17. 选文第①段画“ ”语句运用了( )修辞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8. 选文第②段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选文哪一处描写使你感受到童话的奇妙?用“______”画出来,并把批注写到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花花儿
①我大约不能算是爱猫的,因为我只爱个别的一只两只,而且只因为它不像一般的猫而似乎超出了猫类。
②李妈爱猫。“花花儿”也是她起的名字。花花儿刚来那天傍晚,她给它把了一泡屎和一泡尿,就教会了它,以后花花儿一次也没有弄脏过屋子。
③花花儿睡在客堂沙发一个白布垫子上。一次我把垫子双折着忘了打开,花花儿就把身体约束成一长条,趴在上面,一点儿也不越出垫子的范围。
④花花儿很早就懂得不准上饭桌,只伏在我的座后等候。李妈常说:“这猫儿可仁义。”
⑤花花儿早上见了李妈就要她抱。它把一只前脚勾着李妈的脖子,像小孩子那样直着身子坐在李妈臂上。李妈笑说:“瞧它!这猫儿敢情是小孩子变的,我就没见过这种样儿。”它早上第一次见我,总把冷鼻子在我脸上碰碰。
⑥我们有一罐结成团的陈奶粉,那是花花儿的零食。一次,我先生要花花儿也闻闻他,就拿些奶粉做贿赂。我们夫妇分站在书桌的两头,猫儿站在书桌当中。它对我们俩这边看看,那边看看,要往我这边走,一转念,决然走到拿奶粉罐头的先生那边去,闻了一下他的脸。我们都大笑说:“花花儿真无耻,有奶便是娘。”
⑦一次我们早起不见花花儿。李妈指指茶几底下说:“给我拍一下,躲在那儿委屈呢。”花花儿缩在茶几底下,一只前爪遮着脑门子,满脸气苦,我们叫它也不出来,还是李妈把它抱了出来,抚慰了一下,它又照常勾着李妈的脖子,挨在她怀里。
⑧后来我们迁居中关园。花花儿依恋旧屋,我们捉住装入布袋,搬入新居,拴了三天才渐渐习惯些,可我偶一开门,它一道电光似的向邻近树木繁茂的果园窜去,跑得无影无踪,一去不返。我们费尽心力也找不到它了。我们伤心得从此不再养猫。(节选杨绛《我们仨》有改动)
20. 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仁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贿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根据选文②—⑦段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2. 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中的“无耻”是一个贬义词,大家却在“大笑”着说,这样的表达矛盾吗?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多篇作家笔下的动物,和选文比一比,判断对错。
A.老舍的《猫》和杨绛的《花花儿》在文章结构上都是先介绍动物的特点,再具体描写。( )
B.老舍的《母鸡》和《花花儿》在语言表达方面都运用了口语化表达,语言朴实生动。( )
C.丰子恺的《白鹅》和《花花儿》都非常注重拟人化手法的运用,赋予动物人的情感。( )
D.《白鹅》只从叫声、步态写了鹅的高傲;《花花儿》是多处具体事例进行描写。( )
E.《猫》《母鸡》《白鹅》《花花儿》四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
以上作品中,你更喜欢哪一位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4. 童年的美好无处不在:它也许是能带给你慰藉的“乐园”,也许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动物朋友”,也许是你历经努力后收获的成功,也许是让你难以忘怀的美景风光……请选择你心中的美好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按一定顺序写清楚。②语句通顺连贯,字迹工整,标点使用恰当,字数不少于250字。③不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名字可以用“乔乔”“明明”等代替。④写完后,读一读,改一改,对自认为写得好的2处做批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4页21题,满分100分,含书写5分。答卷时间8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题答案】
【答案】
【2题答案】
【答案】 ①. 独特 ②. 聚集 ③. 观赏 ④. 行驶 ⑤. 闪烁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7分)
【5~9题答案】
【答案】5 融 6.
7. ①. “看到” ②. “听到” ③. “五彩缤纷” ④. “各式各样”
8. 9. 向东南方看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爷爷,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啦!
【14题答案】
【答案】 ①. 正在 ②. 通晓,明白 ③. 继续 ④. 意志
【15题答案】
【答案】 ①. 最喜小儿亡赖 ②. 平明送客楚山孤 ③. 孤云独去闲 ④. 可爱深红爱浅红 ⑤. 日长篱落无人过 ⑥. 惟有蜻蜓蛱蝶飞 ⑦. 比喻 ⑧. 排比 ⑨.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⑩. 胜人者有力 . 自胜者强
二、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
【16~19题答案】
【答案】16. ①. 花园的奇特景象 ②. 抱孩童上树,拆除围墙 ③. 花园又变乐园
17. ①. 拟人 ②. 让桃树、小鸟、花儿像人一样活动,把花园变得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得更生动、有趣。
18. 都是动作描写,体会到巨人变得小心翼翼、非常温柔,他对小男孩充满了关爱和善意。
19. 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
批注:现实中“花园景象”不会因“孩子逃走”瞬间变回冬天,但童话里用这种奇幻设定,把“巨人的冷漠”与“冬天的萧瑟”“孩子的欢乐”与“春天的生机”紧密关联,既充满想象力,又巧妙暗示“爱与分享”对世界的影响,凸显童话的奇妙色彩。
【20~23题答案】
【答案】20. ①. 文中指花花儿懂规矩,不给人添麻烦。 ②. 文中指先生用奶粉引诱花花儿也闻闻他。
21. 聪明可爱 仁义忠厚
大小便不弄脏屋子 吃饭不上饭桌
与人互动 早上见人撒娇
22. 不矛盾。这是一种反语,而非真正的讨厌。作者展现的是猫贪吃的可爱模样,字里行间隐藏的是对猫的喜爱和亲昵,这种反差感反而让猫的形象更鲜活,读来有趣亲切。
23.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我更喜欢老舍笔下的猫。因为老舍把猫的性格写得十分鲜活,既写出了猫的古怪,又写出了猫的可爱,让我感觉猫就像一个调皮又有趣的孩子,充满了生活气息。
三、作文
【24题答案】
【答案】例文:
外婆家的丝瓜架
我的童年藏在外婆家的小院里,最难忘的是那架爬满墙头的丝瓜。
初夏,外婆把几粒黑亮亮的丝瓜籽埋在墙根下。没几天,嫩绿的芽尖就顶破了泥土,像探出脑袋的小问号。我每天蹲在旁边看,看着藤蔓一点点变长,还生出细细的“小爪子”,抓住墙壁往上爬。外婆说:“这藤蔓比你还勤快呢!”我听了,更起劲地给它浇水,盼着它快点开花。
七月清晨,丝瓜架上忽然冒出了几朵嫩黄色的花,像小喇叭似的朝着太阳吹。没过多久,花谢了,花蒂处结出了小小的丝瓜,细细的、绿绿的,像挂在架上的小绿棒。我每天都去量,看着它们从手指长变成胳膊粗,心里满是期待。
终于,外婆摘下最长一根丝瓜,做了清炒丝瓜。咬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带着阳光和泥土的味道。那天的饭,我吃了满满两大碗。
如今我很少去外婆家,但每次想起那架丝瓜,就像想起童年里最暖的光——原来美好,就是看着一颗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再把这份甜,吃进心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