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 D(2 分)
2. C(2 分)
3. D(2 分)
4.(1)B(2 分)
(2)①范爱农 ②藤野先生 ③衍太太(每空 1 分,共 3 分)
5.(1)枯藤老树昏鸦 (2)百草丰茂 (3)三军可夺帅也 (4)思君不见下渝州 (5)我
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每空 1 分,共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13 分)
6. B(2 分)
7. C(2 分)
8.(1)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2 分)
(2)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2 分)
9.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2 分)
10. 不是。因为“有朋自远方来”的“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华歆见利动心、浮躁不专,与
管宁志不同道不合,所以不是。(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材料阅读(8 分)
11. A(2 分)
12. ①再次回忆起“最可爱的人” 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③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
(每空 1 分,共 3 分)
13. ①邱少云 ②拿起炸药包冲向敌群 ③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每空 1 分,共 3 分)
(二)《夏天》阅读(10 分)
14. ①夏花争奇斗艳 ②夏草蓬勃生长 ③夏虫啼鸣逗趣(每空 1 分,共 3 分)
15. 示例:“巴根草”,名字通俗形象,体现其贴地生长、根系发达的特点,充满生活气息。(2
分)
16.(1)运用拟人修辞,将秋葵赋予“命薄”“楚楚可怜”的情态,生动写出秋葵娇弱的特点,
流露作者怜惜之情。(2 分)
(2)设计:重读“咔嚓”“凉”,“一刀下去”后稍作停顿,语速轻快。理由:突出切西瓜的清脆
声与凉意,表现夏天吃西瓜的清爽愉悦。(3 分)
(三)《父亲的远方》阅读(12 分)
17. ①以乐景衬哀情,烘托“我”失去父亲的悲痛 ②运用比喻、拟人,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
生动写出春风的温柔 ③调动多感官描写,结合修辞与情感(每空 1 分,共 3 分)
18. 插叙。作用:补充回忆父亲抽屉的“神奇”,突出父亲对家庭的支撑,丰富父亲形象,为
后文写怀念父亲做铺垫。(3 分)
19. 侧面烘托父亲对孙子的疼爱,体现父亲的爱融入日常陪伴,深化“父亲的远方是守护”的
主题。(2 分)
20. 示例:①体裁:均为散文;②主题:均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与爱;③人物形象:均塑造了
无私关爱子女的亲人形象。(每点 1 分,共 3 分)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位序号
(本试卷共21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请将选择题正确选项填在下面表格内)
题号
1
2
3
4(1)
6
7
11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朗润(rn)
贮蓄(chi)
沁凉(qin)
翻来复去(f0)
B.侍弄(shi)
遮散(b1)
确凿(zo)
混为一谈(hn)
C.匿笑(n1)
捶打(cuf)
整宿(xǔ)
人声顶沸(dng)
D.发酱(j1)
黄晕(yn)
徜徉(chng)
鸦雀无声(què)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名篇佳作和经典诗文,它们对一代代学子产生了铭心刻骨、历久弥
新的影响。也许在最初学习、背诵这些诗文时,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一种字词句章的学
习或者纯文学的学习,而一旦这些文字通过记忆进入我们的内心,随着岁月的增长,就如
同一颗颗优质的种子,总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
到那时,
诗文中深刻的哲理、优美的意境、高远的追求,就会持久地影响我们的人生。
A.绽放
生长
萌发
B.绽放
萌发
生长
C萌发
生长
绽放
D.萌发
绽放
生长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2025车的春夫,注定不平凡!春的大门刚一打开,一声又一声惊雷便动地震天!中国自
主研发人形机器人舞动春晚,机器人走进生活已不再遥远;DeepSeek(深度求索)横空出世,
美国人工智能巨头也深为震撼;华为自研麒麟芯片与鸿蒙系统赋能千行百业,开启信息技
术自主可控新纪元…这闹猛的春讯,呼啦啦席卷着大江南北()这醉人的春意,暖融
融浸润着河海山川。这“春讯”“春意”就发生在真真切切我们每个人身边。
A.语段中加点的“舞动”“生活”“赋能”三个词语词性相同。
B.“动地震天”在文中的含义是震动了天地。
C.文中括号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逗号。
D.画线句是病句,应改为“这‘春讯'‘春意’,就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试卷
第1页(共10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警在用的扫推ApP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二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
不亦
《我与地坛》等。
B.古人的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古代“君”“尊君”“鄙人”都是敬辞;“久仰”
“赐教”“家慈”都是谦辞。
C.诗歌类型多样。《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的
体裁分别是古体诗、绝句、元曲。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2)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特别擅长写人,总是寥寥几笔就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请你根据以下提示
书,
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7.
③她虽然对自己的儿子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
告诉各人的父母。(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G1)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
C
(2)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3)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章》)
(2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抒发了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
9.
切同情诗句是:
10.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2分)
【甲】次北固山下
【乙】月夜忆舍弟
唐·王湾
唐·杜甫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②断人行:禁止人行走。③况乃:何况,况且。

6.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是唐代五言律诗,偶数句押韵,领联与颈联皆为对偶句。

B.两首诗分别写到了“归雁”和“雁声”,由此可知都是写秋季景色。

C.两首诗中的“书”都指家书、书信;两首诗中的“达”都有“送达、到达”的意思。
D.甲诗流露出淡淡的思乡愁绪;乙诗除思念亲人,还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n听(北·g可)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警在用的扫推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