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头鼓”就是耘田鼓,“筵上鼓”指的是王公贵族筵宴上饮酒作乐时所击之鼓。
B.诗人真诚地祈愿天公降下甘霖,使桑麻成熟,粮食满仓,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
C,最后一句“上下一般足”,意思是王孙贵族能够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知足常乐。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感情深沉强烈,揭露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
14.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5.本诗通过“击鼓”这样的生活小事,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请指出这是什么表现手
法,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一19题。(15分)
欧阳修传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试南宫第一。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
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为己利、
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
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
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
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
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几历数郡,不见治迹,不
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
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
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救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
身。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修贻书责之
贻书:写信
B.凡如是者辄黜
黜:不录取
C.屡废而叹
废:破灭
D.以太子少师致仕
致仕:退休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范仲淹以言事贬
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
B.岂为己利哉
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
C.自是,朋党之论起
惟君子则有之
D.吾问之,则曰
谥曰文忠
3项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