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一类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一类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
2.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 请认真审题,规范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发髻(jì) 碣石(jié)
B. 水藻(zǎo) 肌肤(fū) 宽敞(chang) 贮蓄(chǔ)
C. 澄清(chéng) 粗犷(kuà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D. 莅临(lì) 吝啬(sè) 淅沥(xī) 草垛(du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朗润 嘹亮 抖擞 干躁
B. 贮蓄 喉咙 睫毛 响晴
C. 粗旷 娇媚 诱惑 干涩
D. 干涩 凄冷 竦峙 绿茵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这个模型是他花了很长时间小心翼翼制作出来的。
C.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洗耳恭听,没有丝毫反驳。
D. 他提出的观点很有创意,大家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初中充满了信心。
C. 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默写(10分)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 《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景表现大海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7分)
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交友之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写出两句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的好朋友小明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熬夜玩游戏,导致白天上课精神不振,成绩下滑。作为他的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朝花夕拾》的片段,回答问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1)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_》。(1分)
(2) 结合原著,说说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5分)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这首诗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蕴含了什么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 太丘舍去 ________
② 尊君在不 ________
③ 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
④ 诣门者 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元方和孔文举都是聪慧的孩子,但他们表现聪慧的方式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20分)
月光下的母亲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
④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只有在每月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上学太没意思了,如果不是这碗鸡蛋手擀面,我想我一天学也不愿上。
⑤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車了,我只好徒步回家。
⑥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⑦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捆捆稻草撒开来,铺在地上,好像要晒稻谷。我想这肯定是我们村里的一个人,说不定还是我的亲戚,便抬嘴喊了一声:"喂,你是谁啊?"那人影立刻回过身来,望向了我。我清晰地看见,那人是我母亲。
⑧母亲走了过来,她惊讶地问:"你咋回来了?"我说:"妈,我饿了,我回来吃你做的鸡蛋手擀面。"母亲的脸上先是诧异,然后是欢喜。她急忙打开门,拉着我进屋,"快,快去灶前暖和暖和,妈这就给你手擀面。"
⑨母亲的手擀面是天下最好吃的面。手擀面好吃,但做起来费劲。母亲先舀来一碗面粉,加上水,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地擀,再用刀一刀一刀地切。面团在母亲手里仿佛变戏法似的,由面团变成面皮,再由面皮变成面条。
⑩我坐到了灶前,帮母亲烧火。灶膛里的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脸上有了细密的汗珠。我看见了母亲的白发,月光照进屋里,母亲的白发像一层霜。
我后悔回来了,我后悔向母亲撒谎。母亲问我:"娃,你回来陈老师知道不?"我说:"他知道,他同意了。"母亲这才放心了。
手擀面做好了,一碗香喷喷的鸡蛋手擀面端到了我面前。我吃着面条,母亲就坐在一旁看着我,脸上是满足的笑。母亲说:"娃,你慢慢吃,妈去场上把稻草再铺开一些,明天好晒。"
我吃完了面,母亲也铺完了稻草。回到屋里,母亲自言自语:"这天气,看来明天是个晴天。"
那晚,我睡得很香,很甜。
第二天黎明,母亲送我返校。母亲依然做了鸡蛋手擀面,依然送我出村口。临走时,母亲塞给我五元钱。
后来才知道,母亲那天晚上不是在铺稻草,而是在水泥地上铺稻草,是为了我们村里那些做生意的人晾晒物品。母亲忙活一夜,可以挣两元钱。
回想起那天晚上,那明亮的月光,那月光下的母亲,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我知道,我那一碗鸡蛋手擀面,吃掉了母亲一夜的辛劳,吃掉了母亲两天的血汗,吃掉了母亲……
现在,我每月都回家,不仅是为了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更是为了看望母亲。我已经很久没吃过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母亲年纪大了,再也做不动手擀面了。但我每次回家,依然会像从前一样对母亲说:"妈,我饿了,我想吃您做的鸡蛋手擀面。"
母亲听到这话,脸上便会浮现出笑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她又变成了那个能干的母亲。而我,也仿佛又变成了那个馋嘴的少年。
(1)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表格。(4分)
情节发展 "我"的心理变化
撒谎请假回家 ①
徒步回家途中 急切盼望
② 惊讶、后悔
吃面、得知真相 ③
现在每月回家 ④
(2)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母亲先舀来一碗面粉,加上水,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杖一下一下地擀,再用刀一刀一刀地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多次提到"鸡蛋手擀面",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 段中省略号包含了哪些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0分)
1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请以"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让我们感动,给予我们力量。请以"那一刻,我被________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 如选题目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 不少于500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A 2. B 3. D 4. D
略(根据教材要求默写)
(1) 示例:①举办"交友之道"主题班会 ②开展"我的好朋友"征文比赛
(2) 示例: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 示例:小明,我知道网络游戏很有趣,但过度玩游戏会影响学习和健康。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先把学习任务完成,再适当放松。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1) 阿长与《山海经》
(2) 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的劳动妇女。
(3)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从最初的讨厌、不耐烦,转变为敬意和怀念。因为阿长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她真心关爱作者,为作者买来了心心念念的《山海经》。
二、阅读理解
8. (1) 描绘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风顺帆悬的壮阔景象。
(2)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思乡之情。
9. (1) ①离开 ②同"否" ③回头看 ④拜访
(2) ①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②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
(3) 元方的聪慧体现在他能够有理有据地反驳友人,维护父亲的尊严;孔文举的聪慧则体现在他机智敏捷、善于应对,用巧妙的方式回应了陈韪的轻视。
10. (1) ①馋了/饿了 ②看到母亲在月光下铺稻草 ③感动/愧疚 ④感恩/思念
(2) 运用动作描写,通过"舀""加""揉""擀""切"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做手擀面的过程,表现了母亲的勤劳和对手擀面制作的熟练,也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
(3) ①"鸡蛋手擀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③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④以小见大,通过一碗面展现了深厚的母爱。
(4) 省略号包含了"我"对母亲辛劳付出的无限感激和深深愧疚,以及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复杂情感。
(5) ①勤劳:深夜还在铺稻草挣钱;②关爱孩子:连夜为"我"做手擀面;③坚强乐观:独自承担家庭重担,不向孩子诉苦;④朴实: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
三、写作
略(根据学生实际作答情况评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