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四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四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实验中学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 语文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 29 分)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小题(5 分)
阅读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事,而是我们生活的必需。看着湖上垂柳摇曳,红莲绽放,想起林徽因的 “那轻,那娉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着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感受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带给人莫名的遐想口读着《沁园春·雪》,可以联想到雪后天晴时,红装素裹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不管生活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只要我们能朝着目标,心无旁骛,恪守时间,拥有一颗淡然的心,遇事不成不以客观理由宽(yòu)自己,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把握幸福……
(1)用音序检字法查“娉”字,先查音序____ ,再查音节______ 。(1 分)
(2)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汉字,找出并改正文中错别字。(3 分)
摇曳( ) 宽 yòu ( ) _______改为_______
(3)在文中口应填写的标点是____)____(1 分)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他的这番演讲,断章取义,逻辑清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B. 经济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生态修复间不容发。
C. 在辩论赛中,正方二辩旁征博引,材料丰富,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D. 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理至易明,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中国不仅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改造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2 分)
A. “谥号” 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褒贬善恶的称号,如范仲淹的 “文正” 是美谥。
B.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雨果是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D. 我国古代的 “记” 这种文体,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核舟记》。
5.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那簇不起眼的野菊花,绽放在寂寞的崖壁上,一抹灿灿的明黄,给了我攀登的信心和勇气。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不管经历多少磨难,承受多少痛苦,都不要轻易地放弃。只要心怀希望,勇于面对,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之花绚烂如初。
A. “一抹” 是数量词,“希望” 是名词。
B. “信心和勇气” 是并列短语,“走出困境” 是动宾短语。
C. “那簇不起眼的野菊花,绽放在寂寞的崖壁上”一句中“在寂寞的崖壁上”作宾语。
D. “不管经历多少磨难,承受多少痛苦,都不要轻易地放弃。”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6. 经典诗词默写与赏析(12 分)
(1)经典诗词默写(8 分)
吟诗颂文,悟君子内涵。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学习 “浮光跃金,①_____” 以比喻写出春夜洞庭湖水月相映的美景;读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②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感受他英雄失路的感慨;读苏轼《水调歌头》,分享他 “③_____,④_____”的美好祝愿;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⑤_____,⑥_____”,以激励自己即使处于困境也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读杜甫《月夜忆舍弟》品味 “寄书长不达,⑦_____”身处乱世家书难寄,对兄弟的牵挂与忧虑;读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⑧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通过江水无情反衬千古文人志士对国家的痴心。
(2)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凄凉地”“弃置身”委婉地写出了诗人常年被贬偏远之地的苦楚,表达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颔联运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昔日友人多已离世,诗人置身巴山楚水,空怀思念,徒有哀伤,满腹悲痛与怅惘。
C.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卒章显志,与友共勉,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也突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气概和乐观的精神。
D.此诗层层深入,言简意赅,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毅力,给后人以启迪与鼓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蕴含了什么哲理?(2 分)
7. 名著阅读(4 分)
班级举行《艾青诗选》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读书卡。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方法一:读诗要关注意象 《复活的土地》(节选):我们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 除 “土地” 外,艾青的诗歌里还经常出现意象 “(1)_____”。诗人被称为“(2)_____的歌手”
方法二:读诗要体会感情 《北方》(节选):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极为深厚的(3)_____之情。
—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方法三:读诗要品味语言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窸窣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从 “含着笑”、“洗”“提”“切”“掏” 等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大堰河具有(4)______等美好品质。
二、综合性学习(共5分)
某学校九年级开展以 “君子自强不息”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8.【理解内涵】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结合示例,概括下面名言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1 分)
示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内涵: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名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 列传 张衡列传》
内涵:________
9.【品味精神】下列都蕴含 “自强不息” 精神的诗句的一项是( )(2分)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⑤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10.【积累素材】仿照示例,再写两个古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名称。(2分)
示例:勾践卧薪尝胆
三、阅读理解与分析(36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 11~14 题。(10 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欧阳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11. 请用 “/” 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2 分)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 分)
(1)微斯人 ________ (2)辄以水沃面 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14.请结合【甲】【乙】两文理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语的内涵。(2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5~18 题(8 分)
【材料一】
我国心理学学者蒋传发研究发现,存在4个影响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第一个是 “担心考糟了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第二个是 “担心未来前途”,第三个是 “担心对考试准备不足”,第四个是 “担心自我形象受损” 。其中 “担心考糟了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一项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从社会层面来说,考生周围的父母、亲戚、朋友等,都可能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抱有期待。这种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从心理层面来说,对于考生,考试被看作一种衡量自身价值、自身能力的过程。当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时,就会感到自身的价值得到肯定;反之,当考试失败,可能会怀疑自身的能力,甚至对自身产生否定倾向。当我们开始担心这种 “考试失败后” 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材料二】
人们常常感到,考试时产生了考试焦虑后,心情难以平静,坐立不安,大脑好像一片空白,知识的记忆在焦虑中受到了损害。那么,为什么考试焦虑会影响记忆力呢?因为人们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付出 “心理资源” 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如集中注意力、努力思考、调动大脑中的记忆等。这种 “心理资源” 对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当人处于焦虑时,这种反应会大量占用 “心理资源”,影响对记忆的加工效率,从而导致用来完成任务的 “心理资源” 大大减少。简单说,就是人的精力有限,对于考试的焦虑感会消耗自身的精力,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那么,考试焦虑真的只是考场上的绊脚石吗?研究者发现,高等程度焦虑的学生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答题效率。中等程度的焦虑反而使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 “警觉”,相比于没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避免产生错误,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这就像龟兔赛跑,没什么焦虑的兔子慢悠悠地行进,结果由于轻视并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相对比较焦虑的乌龟则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成赢家。
【材料三】
气候温度对学习有密切关系。科学实验表明,当气温在 20°C 左右,是记忆力最佳的时候,因此在春秋两季要抓紧学习,充分利用这个季节温度。在冬天寒冷季节,当温度低于 10°C 时,尽管大脑清醒,但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到夏天炎热酷暑,尤其在温度超过 35°C 时,大脑能量消耗骤增,引起疲倦乏力,情绪有烦躁,俗称火气大。
人的呼吸主要利用的是氧气,我们的脑子几乎要占用 20%左右,是用氧的大户。如果大脑供氧不足,大脑的代谢能力下降,记忆功能就明显下降。因此,要求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经常在空气清新的场所做深呼吸操。
光线也会影响脑功能,过暗的地方既影响视力又影响脑功能,而且在过强的光线下,脑细胞受到刺激会感到疲劳,脑功能会明显下降。课间休息,最好到室外远望天空或树木,不仅保护视力,还会使头脑清醒。少看深红和深黄,以免使大脑疲劳。
人们常用听音乐来休息,解除学习疲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音响不宜超过60分贝,否则噪音会使头脑发晕,降低用脑的功能,尤其不提倡随身听。
我们的大脑是十分复杂、十分精密的,除了需要充足的氧气外,还要各种营养的供应,才能保障思维敏捷,记忆力良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物很多,其中如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能提高记忆力;菠萝含有微量元素锰,有助于提高记忆力;鱼虾能增进大脑智力成长和精力集中。其他如生姜能使人的思路开阔,因为它含姜辣素和挥发油,可使血液得到稀释,流动更加畅通,于是氧的大脑供应更多;洋葱也有生姜的同样作用。核桃则是健脑益智的补品,和桂圆一样,被人们称为“使人聪明的食物”,不妨经常少量食用。
15.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考生周围的父母、亲戚、朋友等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B.考试严重焦虑时会消耗自身的精力,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C.当气温过高时,大脑能量消耗骤增,引起疲倦乏力,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D.听音乐能解除学习疲劳,所以做作业或看书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提高学习效率。
16.材料二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7.材料三画线句中的“左右”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18. 阅读以上材料后,你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取得理想成绩有哪些认识?(2分)
(三)阅读《越是聪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完成 19~22 题。(共 9 分)
①我见过许许多多“聪明”的人,处处走捷径,事事占便宜。看似走得快一点,但往往走不远;有时候相反,人“笨”一点,走得慢一点,倒是能够走得远一点。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只有愚蠢的人还在耍小聪明。
②摒弃聪明,智者守愚。笨,不是“蠢”,我更愿意理解为“大智若愚”。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尚拙”,简单来说,就是以“笨”为上品。他所带领的“湘军”,从不主动攻击敌军,只干两件事:行军和扎营。军队每向前行进一小段,就开始挖沟、筑墙, 把自己围起来。然后继续前进、挖沟、筑墙。湘军打仗十几年,想来能力不亚于一支建筑队了。就是这种“每向前进一步,就筑一次营寨”的笨功夫,硬生生消灭了来势汹汹的太平天国。且不谈双方哪方正义,总之,笨功夫赢了。肯下笨功夫的人,更容易造就“真功夫”。
③大智若愚,抱朴守拙。拥有工匠精神的人,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对制造过程一丝不苟,对完美孜孜以求,独守一隅,安心做事。大国工匠们只跟自己较劲,用看似笨拙的方法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日复一日的耐心耕耘。工匠精神从瑞士制表匠上可窥一二。 瑞士制表匠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因此块块皆精品,誉满天下,畅销世界。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大火,不是偶然,正是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守拙的“工匠精神”一种高度认可。胡适说:这世上聪明的人很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的只是少数人。“笨”看起来蠢,其实是最聪明的;“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且看三国时候的杨修,不懂藏拙,四十四岁便一命呜呼。虽然教得曹植策略,晓得曹操心思,但却是一个实打实的“蠢人”。《红楼梦》中有句人尽皆知的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台湾作家李敖说过: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这倒是印证了民间那句,傻人有傻福。耍小聪明的人百般算计,以为众人皆醉,唯他独醒,占尽便宜,出尽风头。反观守拙之人,看似愚笨,却以其厚道、踏实,肯吃苦,能容人被称作是人间正道。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写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懂得偷懒走捷径糊弄过去,都是小聪明。 聪明过了头,那就是蠢。要想成功,要有大聪明。大聪明是什么?就是懂得下笨功夫。
⑤收起我们的“小聪明”,多下点“笨功夫”,成就“大格局”!
19.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0. 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3 分)
21.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22. 结合选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在生活、学习中是如何下“笨功夫”的?(2 分)
(四)阅读《对对红》一文,完成 23-26 题(9 分)
①罗大地是一个好学生,勤奋,踏实。老师们讲题时,总会多看他两眼,同学们也喜欢他。老师们经常跟他说:“大地,我看看你的白马题。”白马题,就是那种有挑战性的难题,爱学习的同学特别喜欢做。同学们为了多跟大地聊上几句,课间也常跑到他桌前请教。
②大地在座位上坐着,总是直直的身子,不慌不忙,一副淡定的模样应对老师的关心和同学们的请教。
③春日和煦的阳光爬上教室铝合金窗台,透过玻璃,毫不吝啬地洒到大地两三寸长黑黑的头发上。大地抬头看黑板,阳光灿烂地伏在他脸上,白皙的皮肤,饱满的额头,英气的剑眉,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名少年显得特别帅气。
④学校举行班级文化建设比赛期间,班里换了个年轻的女班主任,她个子不高,有一双大眼睛。新班主任平常很喜欢花草,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时,自掏腰包买了一堆花花草草装点教室。讲台放一盆多肉,几处窗台有吊兰、玉树、虎皮兰、长寿花等,每一盆花都安排专人管理。新班主任把教室打扮得像花园,手里还剩一盆对对红,眼看没地方搁,又陡然发现罗大地旁的饮水机处还有空间。她托着这盆刚冒出黄绿芽的对对红,对大地说:“罗大地,这盆,你负责了啊!”
⑤大地很意外,以前不管在家还是在学校,他一般只负责学习,很少被安排其他活儿,一时竟愣住了。班里同学此时真诚地异口同声道:“老师,他是学霸,不负责这个!”新班主任向同学们摆摆手,示意大伙安静,然后看着直愣愣的大地,微笑着说:“这是对对红,多浇水,如果养得好,开出的花会特别美。可以吗?”
⑥大地接过花盆,心里涌进一束温暖的光,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激动和兴奋。
⑦大地依然是一副淡定的模样,只是在课间时,他很少像先前那样久坐,而是多次去给他负责的花浇水。
⑧大雪纷飞的日子,教室内暖气充足,温暖如春。大地负责的那盆对对红,早已长出一片片流油般的绿叶。叶片都是两侧对生,先端渐尖,如一柄柄出鞘的青剑,亦如大地那一对好看的剑眉。两叶中间也长出了高矮不一肥粗直溜的茎。离考试还有三周的时候,大地于某个课间给绿叶擦拭灰尘时,发现那些茎顶端竟都一左一右鼓出了大花苞。大地的身体里瞬间灌入一股热流,心里充满期待。
⑨可突然有一天,大地没来学校。同学们在上午第一节课一上课就发现了,然后议论纷纷,“大地怎么没来上课?”“罗大地怎么没来?”有几个胆大的,按捺不住,跑去问班主任,得到的答复是:“哦,罗大地请病假一天。”“哎,吓死我了,还以为罗大地又转学了呢,他那么优秀!”
⑩原来大地受伤了。他躺在家里那张高低床的下铺上,这原本是他弟弟小地的床。大地右胳膊裹着臃肿的纱布,身体依旧笔直,左手举着一本书,淡定地看着。小地躺在上铺,略有惋惜地说:“哥,今天一天的课程我得落下了。”“不着急,你先看我昨天的笔记,我有课表,等我看完这本书再给你讲今天的,很快。”罗妈在厨房撕大白菜、泡粉条,听见哥俩对话,赶紧探出半个身子:“小地,让你哥休息!大地,你也别看了,眯会儿。”
罗父挤进哥俩的房间,头顶险些碰到那根旧灯管,房间有那么一会儿暗了下来。“大地,以后得注意!公交车上已有人去夺醉汉的刀,为啥你还要去逞强,现在可倒好……小地,你下来活动活动,今天化验单上的尿蛋白降了,大夫说这两个礼拜先不用去医院……”
罗父走后,大地忽然想起什么,赶紧小声地对小地说:“有了,明天你去上课!”小地兴奋地爬起来,把头向下吊着:“可以么?”“没问题,我会的你都会。记住,少说话,还有……那一盆对对红,回来告诉我开花没……”大地胸有成竹地对小地嘱咐着。
放学了,罗父罗母还在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这些年来,他们已记不清换了多少个工地,转了多少个城市。小地书包没放下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地:“开了,开了!开得真大,红艳艳的,有六对,像大喇叭!”
大地激动地丢开手中的书,从床上腾地坐直。
“哥,明天我还想去。”
“行。这事得告诉班主任,还有爸妈。”“你说呢?”
大地和小地是双生子。小地因先天性肾病,已休学一年有余。
23.根据文章内容及表格提示,补全与“大地”相关的情节和心理。(2分)
情节 心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激动兴奋
用心照顾“对对红”,花儿鼓出了大花苞 ② 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胸有成竹
听小地报喜,“对对红”开得大、开得艳、开得多 ④ ____________
24.请简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25.罗大地是好学生,他具有哪些良好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26.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请说说“对对红”这个标题好在哪里。(2分)
四、写作(50分)
27. 请从下面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生命是一场大的遇见。李白遇见酒,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牛郎遇见织女,留下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孔子遇见泰山,陈子昂遇见幽州台,鲁迅遇上藤野先生,居里夫人遇见镭……我们感念、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见。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然而,他并未投身医学,而是凭着对动画的一腔热血,毅然跨行追寻梦想,在创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五年里,他几乎与世隔绝,带领一个小团队,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剧本反复修改了66稿,角色设计突破100版,1318个特效镜头逐一“死磕”。面对资金短缺、外界质疑等重重困难,他始终坚信:“如果你决定要改变命运,请一定要咬牙坚持。”最终,这部作品横空出世,以超50亿元的票房震撼市场,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现象级作品,完美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
饺子导演的事例至少带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非凡的成就,源于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深耕;我们要勇于追寻自己的梦想;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勇于“破界”,方能定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④文章字数 600 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