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学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龙台学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安岳县龙台学区2025年下期半期考试九年级
语 文 试 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8分)
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轻,那娉(pīng)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guàn)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豢(huàn)养的飞禽走兽,农人为后代种植灌溉(kài)的大树,于他无用,都等于没有看见。
D.刘备拜谒(yè)孔明,闻孔明一席话后,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sài),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骚 漫游 心无旁鹜 附庸风雅
B.濡养 糟塌 郑重其事 歇斯底里
C.摧残 停滞 根深蒂固 舍身求法
D.筵席 聒噪 形销骨立 断章取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4小题。
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 )决定自己的一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 )能为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知识基础。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这既为青少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少年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②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不断磨砺中总结出来的成长经验。每个青少年都可以通过勤奋学习,( )优秀的人格,练就过硬的本领和才干,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
3.上文括号内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甚至 就 层出不穷 打造
B.并且 才 屡见不鲜 塑造
C.甚至 才 层出不穷 塑造
D.并且 就 屡见不鲜 打造
4.下列有关上文的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划线句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句号放在引号之内。
B.加点的词“厚实”“不断”“要求”“通过”在句中的词性分别为形容词、副词、名词、介词。
C.从语法结构分析,“如饥似渴”“施展才华”“广阔舞台”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D.文中划线句②“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不断磨砺中总结出来的成长经验”是转折复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 。 。 ,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
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 C.⑤①④③② D.⑤②①④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7.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0分)
(1)俱往矣, ,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2)面对人生的失意,苏轼告诉我们,要有豁达平和的心态:“ ,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范仲淹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要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 ”(《岳阳楼记》)。
(3)李白《行路难》中用典表达自己渴望遇到明君的句子是: , 。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5)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二、名著阅读(6分)
8.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是_______。(2分)
(2)梁山泊中的女将的名字或绰号是:(1分)
(1)“母大虫”顾大嫂 (2)“一丈青”扈三娘 (3)“母夜叉”________
(3)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1分)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4)《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故事不止一个,请再说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2分)
9.“争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综合实践题。(7分)
(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2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手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右边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 小题,3 分)
咖啡因对人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咖啡因大概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了。它存在于多种植物、食物(咖 啡、茶、巧克力、可可、可乐等) 以及非处方的精神类药物中。通常,人们认为咖啡因是一种营养型的机能增进剂,但实际上它并不具有营养价值。咖啡因摄入后会迅速被吸收,1 ~ 2 小时后在体内达到最高浓度。体内绝大多数组织都能吸收咖啡因,因此它可以潜在地影响体内各个系统。未被吸收的咖啡因在肝脏被降解,随尿液排出体外。
在运动方面,有学者认为咖啡因能增强机体耐久型运动的机能。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咖啡因能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进而促进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自由脂肪酸的释放;参与运动的肌肉在运动初期会优先动用这些脂肪酸,降低身体对肌肉中碳水化合物(肌糖元)的需求,节约出来的肌糖元为后续的运动提供能量,因此可延迟疲劳的发生。最近的实验室研究显示,在运动开始前1小时摄入3 ~ 9毫克/千克体重的咖啡因,能显著提高受试者在耐久型运动如长跑和长距离自行车运动中的表现。咖啡因如何增强机体耐久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运动早期肌糖元的节省发生在咖啡因摄入之后,但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实这是咖啡因增加骨骼肌中自由脂肪酸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咖啡因能增强机体在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表现。持续约5分钟耗氧量为最大耗氧量90%~100%的运动强度下,机体需要从有氧反应和无氧反应两个来源同时获取能量。这种情况下,咖啡因对运动机能的提升,可能是由于咖啡因直接促进肌肉中无氧反应的能量供给和肌肉收缩,也可能是由于咖啡因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分对努力尝试程度的感知。
总之,运动开始前摄入咖啡因,能增强在长时间耐力型运动以及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身 体机能。不过这个结果来自在实验室内对专业运动员以及训练有素的业余选手开展的研究, 还有待于真正来自运动场的研究确证。(选自《科学世界》)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未被吸收的咖啡因在肝脏被降解,随尿液排出体外。人喝了大量可乐后,排出的尿液中可能含咖啡因。
B .“咖啡因大概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了 ”中的“大概 ”和第二段最后一句中的“可能 ”“也可能 ”都是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咖啡因对人的运动的影响,第二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 咖啡因可延迟疲劳的发生,能增强机体耐久型运动的机能。
D.来自实验室内对专业运动员及训练有素的业余选手开展的研究,比真正来自运动场的研究更具说服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母亲的鼾声
小时候,母亲的鼾声每每让我难以入睡。起初柔风细雨,随后松涛阵阵,到了高潮猛地一提,又戛然而止,让人猝不及防。有时我会推推她,可是她翻个身继续呼呼大睡。我也曾试图捏母亲的鼻子,或抽掉她的枕头,但都无济于事。我也只好捂起耳朵,等着天明。
高中时,我因为学习压力大,睡眠一直不好。母亲专门在我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照顾我。一天晚自习回家后,我发现母亲竟在沙发上睡着了。我忙让她去床上休息,她连说自己还不困,最终还是没拗过我。咦?母亲竟然没打鼾?甚至连轻微翻身的声音都没有!我心里有些小庆幸,以为母亲打鼾的毛病从此好了。
工作之后,我回家的次数多了,发现母亲打鼾的毛病又开始了,而且比以前更严重,隔着两堵厚厚的墙都能清楚听见。为此,我带母亲看了很多医生,开了很多药,可丝毫没有效果。
有一次母亲生病,在医院里住院治疗。只一夜,病房里的患者就集体抗议,因为母亲的鼾声太大了,差不多整层楼都能听见。为了不打扰医院患者休息,我把母亲接到我住的地方来疗养。
晚上休息的时候,我见母亲坐在客厅,迟迟不肯睡。
“妈,您怎么还不睡?”
“白天睡多了,这会儿还睡不着……”她一边说着,一边揉着酸涩无神的眼睛,连打了几个哈欠。
“那也去床上躺着……”
或许是夜晚太安静的缘故,凌晨两点多,我竟还没睡着。再看看床那头的母亲,竟然出奇地安静。不要说鼾声了,就连呼吸的声音都难捕捉到。
那时我对打鼾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大夫说,经常打鼾的人长期处于缺氧状况,会使心、脑、肺等脏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母亲本来年纪就大了,还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想到此我浑身冒出冷汗,连忙叫醒母亲。
“妈,你咋没打鼾?”
“我怕打鼾声吵到你,你先睡,等你睡着了我再睡……”
我恍然明白,原来母亲是怕影响我休息,一直在熬着!
思绪瞬间回到高中时候,那无数个漫长的夜晚,母亲也是这样熬过来的吗?我从未细想过这鼾声中夹杂的辛劳与痛苦,但这一刻,我却只想让这鼾声响起。
我想对母亲说,我已经习惯您打鼾了,只希望您好好睡觉……
夜更深了,月光洒进屋内,母亲的鼾声再次响起。和着均匀的呼吸声,我感到莫名的踏实和心安,如同小时候母亲给我哼过的催眠曲。
原来,倾听母亲的鼾声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只要有那鼾声在,我就知道母亲一直都在我身边。
(人民日报2020-05-16 作者:刘党英)
11.本文以“母亲的鼾声”为线索行文,请概括文中所写的几件事。(3分)
(1)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任选一句按要求赏析。(3分)
(A)起初柔风细雨,随后松涛阵阵,到了高潮猛地一提,又戛然而止,让人猝不及防。(从修辞角度赏析)
(B)她一边说着,一边揉着酸涩无神的眼睛,连打了几个哈欠。(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答:我选(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叙事时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0分)
少年锦时,切莫辜负
①才子黄霑有言:“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②然而,岁月催不醒诸多沉迷于浅娱乐的人—— 多少人“睡前抖音熬半宿,醒来吃鸡聊 QQ ”;多少人“何物动人,转发锦鲤杨超越;有谁催我,QQ 空间刷手机”;多少人“火锅米 饭大盘鸡,保温杯里泡枸杞”… …
③“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这意味着在 本应该勤奋刻苦砥砺奋斗的年龄,却选择了娱乐和安逸!恰如马云所说的:“你整天玩着手机, 刷着微博,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着网,做着八十岁以后都能做的事,你还要青春干什么呢? ”
④鲁迅先生曾言:“青年又怎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自然也有前进着的。”
⑤刚刚交付海军的首艘国产航母“ 山东舰”的总体副总设计师王硕威,是总师系统中最 年轻的一员。参加工作十六年来,他完整经历了海军第三代驱逐舰、我国两艘航母的研制过 程。中国昂首跨入双航母国家之列,有他贡献的一份力量。
⑥“花朵年龄,君须努力;课堂灯火,我已无缘。”这是老一辈人留下的感慨,也是他们 向我们这些后辈提出的殷切希望。但碎片化、浅层次、刺激性的娱乐,只能让我们长期沉迷 于这种“娱乐至死”的精神鸦片中,却无法给我们带来人生的成就。
⑦年轻的毛泽东若沉迷于娱乐,就不能写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于敏 若沉迷于娱乐,就不能让世界腾起“氢蘑菇”;中国航天年轻的嫦娥团队若沉迷于娱乐,就不能送“嫦娥”登太空、“玉兔”入“广寒”。我们要做的就是像他们一样,去执着奋斗,“一腔 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⑧少年的你,正值锦时;少年如此,则谓锦时。
⑨最后将一副对联送给大家: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15.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观点?(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结合全文简述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①。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②。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⑤而歌者,红装而蹇⑥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⑦,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⑧无纪⑨?己亥之二月也。
——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释】①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角的一个游览地。②鹄(hú):天鹅。③靧(huì)面:洗脸。④鬣(liè):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⑤罍(léi):端着酒杯。⑥蹇(jiǎn):骑驴。⑦堕(huī)事:耽误公事。堕,古同“隳”,坏、耽误。⑧恶(wū)能:怎能。恶,怎么。⑨纪:通“记”,记录。
18.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日出而林霏开 泉香而酒洌 B.太守之乐其乐 倩女之靧面
C.行者休于树 告之于帝 D.以游堕事 静以修身
1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杂然而前陈 ( ) (2)太守之乐其乐 ( )
(3)偕数友出东直 ( ) (4)而此地适与余近 ( )
20.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两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2.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偶句押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C.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23.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60分)
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
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0字
400字
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