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2分)
1. 基础字词与词语选择
(1)余晖(huī)、烘托(hōng)、绿茵(yīn)、屏息凝神(bǐng)(每空0.5分,共2分)
(2)凝固(1分)
2. 仿写句子
示例:满屋子的读者早已潜心静读(符合图书馆场景,句式一致即可,2分)
3. 选择题
答案:D(2分)
解析:句③未使用夸张手法,通过“全场观众屏息凝神”的侧面描写和球员突入禁区的正面描写,展现比赛紧张氛围。
6. 默写
①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岑参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⑤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每空1分,共6分,错字、漏字不得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7. 字词解释
(1)舍弃(离开) (2)回头看 (3)约定
(4)于是,就(每空1分,共4分)
8. 句子翻译
(1)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2分,“期”“委”“去”翻译准确)
(2)虽然快乐,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2分,“虽”“岂”“期”翻译准确,语气通顺)
9. 节奏划分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2分,每处1分)
10. 主题与感受
共同主题: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守信用)(1分)
感受示例:“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立身之本。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力做到,这样才能赢得他人信任,社会也会更有序和谐(结合名言1分,联系实际1分,共3分)
(二)现代文节选阅读(10分)
11. 关键事件与感悟
【甲】:莎莉文老师在井房通过喷水的方式教“我”认识“水”字(1分);“我”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奥秘,灵魂得到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1分)
【乙】:“我”连续观察到湖边树木不停飘散白色纤维播送种子的现象(1分);“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慷慨,产生了对生命的折服与敬畏(1分)
12. 认知转变过程差异
【甲】:转变是瞬间的“顿悟”。“我”此前一直混淆“水杯”和“水”的概念,在老师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突然理解了语言文字的本质,认知瞬间突破(2分)
【乙】:转变是渐进的“累积”。“我”起初只是不经意发现现象,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对树木持续播送种子的行为感到吃惊,进而逐渐体会到生命的力量,敬畏之情逐步加深(2分)
13. 选择题
答案:C(2分)
解析:【乙】文“种子”的意义是展现生命的执着与无私,而非“顽强与慷慨”,“慷慨”表述不准确。
(三)散文阅读(8分)
14. 认识变化过程
最初:足球是故乡泥土球场的童年记忆,是心中的圣地(1分)
后来:以为足球带我离开了故乡,成为都市生活与故乡的距离符号(1分)
最终:明白足球是连接都市生活与故乡的纽带,是永不褪色的乡愁与代际传承的载体(1分)
15. 句子赏析
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曾以为离开”与“实则未远离”对比,突出认知的转变;把足球比作“看不见的线”,生动形象地写出足球连接故乡与“我”当下生活的纽带作用(1分),蕴含着对故乡深深的惦念和对足球的情感寄托(1分)
16. 选择题
答案:C(2分)
解析:开篇描写故乡泥土球场,意在突出其对“我”童年的重要意义,而非强调生活条件的艰苦,核心是传递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四)名著阅读(7分)
17. 填空
《山海经》;三呼经(每空1分,共2分)
18. 深层理解
“伟大的神力”指阿长身上朴素的善良、真诚的关爱与执着的行动力(1分)。别人不肯为“我”买、也不能买到的《山海经》,阿长虽不识字、不清楚书籍具体情况,却记在心上并努力办到(1分),这份对孩子的用心与坚持,在“我”眼中具有超越常人的力量,表达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敬佩(1分)
19. 选择题
答案:C(2分)
解析:衍太太的行为体现了她的虚伪、自私与不良品性,并非“思想开明”,也不是鲁迅的“恩师”。
三、习作表达(40分)
评分标准
一类文(35-40分):紧扣“微光”主题,选材新颖,叙事完整生动,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有文采,结构清晰,字数达标。
二类文(30-34分):贴合主题,选材合适,叙事完整,情感真实,语言通顺,结构合理,字数达标。
三类文(25-29分):基本符合主题,选材一般,叙事较完整,情感平淡,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合理,字数接近要求。
四类文(24分以下):偏离主题,选材不当,叙事不完整,情感虚假,语言不通顺,结构混乱,字数不足。
写作示例思路
可写足球赛中队友默默鼓励的“微光”、学习中陌生人善意帮助的“微光”、困境中自己坚持不放弃的“微光”等,通过具体事件刻画细节,展现“微光”带来的热爱与力量。2025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
2025.11
注意事项:
1.共三部分,6页,计20题。卷面分100分,整洁分3分,总分103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卷有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
效。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
当青春的脉搏与足球的心跳同频,当十三座古城的活力在绿茵场上交汇,这便是江苏省城市
足球联赛(JS$L)一一一场属于我们身边的体育盛宴。它不仅是速度与力量的竞技,更是梦想与
激情的舞台。
本次考试,我们将一同打开这份独特的“联赛试卷”。愿你用笔尖代替奔跑,用文字传递热
情,在知识的赛场上,同样展现出拼搏的锐气、协作的智慧与坚持的品质。现在,请你做好准备,
吹响思考的哨音,尽情展现你的才华吧!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7分)
①夕阳的余hu1(▲)为常州奥体中心镀上一层金边,几万人的看台早已人声鼎沸。比赛尚
末开始,赛场的氛围已经hong(▲)托出来了.②比赛开始后,常州队与宿迁队的球员在绿茵(▲)
场上激烈拼抢,足球划出凌厉的孤线。③突然,主队前锋带球突入禁区,全场观众屏(▲)息凝
神一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结/凝聚/凝固)。
1.(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根据加点字注音。(2分)
余hui_△hong△托
绿茵△
屏▲息凝神
(2)结合语境,从第③句中的括号内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分)
2.请仿照“几万人的看台早已人声鼎沸”这个句子,以图书馆为场景进行仿写。(2分)
3.下列对上述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句①是个比喻句,将夕阳的余晖比作金边,是比喻中的明喻。
B.句①中的夕阳、奥体中心、金边、看台、氛围等都是名词。
C.句②中的球员、足球、弧线是名词,激烈、凌厉是形容词。
D.句③采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比赛的激烈程度。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4.结合材料,探究“苏超梗”在江苏地域文化表达上的积极意义。(3分)
【材料一】历史典故的现代演绎
徐州与宿迁的对抗被称为“楚汉争霸2.0”。徐州是刘邦的故里,宿迁是项羽故里,两地的比
赛被赋予历史宿命感。球迷调侃“没有韩信帮忙,刘邦能赢吗?”,将千年前的楚汉之争与赛场
输赢巧妙绑定,甚至准安的网友也以“韩信故里”身份加入调侃。这种梗不仅强化了城市的历史
符号,更让现代体育竞技成为地域文化记忆的鲜活栽体。
【材料二】饮食文化的趣味对抗
南京与无锡的“盐水鸭VS水蜜桃”梗火爆出圈。网友编出“输了水蜜桃加盐,赢了盐水鸭
加糖”的段子。扬州与镇江的“早茶德比”则聚焦早茶与肴肉的特色,将饮食差异化为赛场上的
欢乐对决。这些梗以味觉为媒介,把地域特产转化为轻松幽默的文化对话,消解了对抗的火药味。
【材料三】经济现象的体育映射
苏州与无锡的“苏南德比”被总结为“苏州保住了太湖,无锡保住了机场”。此梗源自两地
长期的经济竞争:苏州GDP领先,无锡则以机场和制造业见长。网友用体育结果调侃现实中的资
源博奕,甚至衍生出“GDP对决”等话题。这类梗将经济领域的“暗战”转化为公开的娱乐话题,
折射出区域发展中的竞争与共生关系。
5.专题学习。(6分)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足球与交友”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本次专题学习活动拟写一则宜传标语。(2分)
(2)古人在与朋友交往时特别注重礼貌用悟,礼仪组请你对下面的敬辞和谦辞进行分类(填
序号)(2分)
①令堂②笑纳③家君④见谅⑤久仰⑥愚兄⑦赐教⑧拙作
敬辞类:▲
谦辞类:
(3)同学们准备邀请语文老师参加活动,编写组拟写了一则邀请函。其中有一些错误,请
你帮他修改。(2分)
邀请函
亲爱的语文老师:
您好!
【甲】为了发挥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乙】我班将于明天下午二点在本班教室
举行《足球与交友》专题学习活动,诚邀您前来指导并点评,衷心期待你的莅临。
某班班委会
2025年10月28日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