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学科质量调研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24道小题。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其
中,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写;笔答题部分必须用0.5笔米黑色签
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开展“红星照耀中国
·光耀少年”主题朗诵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作为文字编辑,请你修改朗诵稿,完成1-3题。
p
不朽的印记
延安窑洞的灯光下,
当“嫦娥”携月背土壤归来,
那为革命殚精竭虑的身影;
万众期待,整个指挥中心都屏息敛声。
泸定桥的铁索上,
当“蛟龙”挟万钧之力破浪,
那用信念镌刻的壮烈诗行。
世界翘首,见证一个崛起的东方大国!
争取民族独立的征程中,
这不朽的印记,
红色精神,烙下震聋发聩的不朽印记。
早已燃作时代的篝火,生生不息。
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新征程的号角再次响起,
奋斗的印记,仍需铭记。
我们锐不可当,
建设者们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热泪盈眶!
以不以为然的气势,
未来的诗行,
创造了无数个上天入地的奇迹。
将由朝气蓬勃的少年书写!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镌(juan)
B.挟(xi)
C.翘(giáo)
D.篝(gou)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震聋发聩
B.铭记
C.屏息敛声
D.热泪盈眶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2分)

A.殚精竭虑
B.不以为然
C.锐不可当
D.朝气蓬勃
4,小语想在朗诵稿中加入同学们写的阅读感悟,对名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们根据斯诺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到中国
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B.斯诺在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并且从客观角度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评价。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C.《红星照耀中国》用毋容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宜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犹
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D、《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
动的武装宣传。”其中的“大迁移”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5、“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红星照耀中
国》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普通人”和“伟大的心”的理解。(4分)
(1)毛泽东
(2)周恩来
(3)朱德
6.本次朗诵会后,小语采访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请帮他将采访记录补充完整。(3分)
采访记录
采访对象
参加“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少年”主题朗诵会的同学们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同学甲:红色经典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阅读红色经典,有助于我
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感
染,净化、丰富自身精神世界,感受英雄形象的人格魅力,汲取精神营养,
采访记录
涵养自身浩然正气。
采访问题:③
同学乙:阅读红色经典,可以借助历史知识去还原历史情境、把握时
代特点,还可以通过品读红色经典作品的艺术特色来感悟红色经典作品所
传达的精神力量。
7.小语将新闻采访的注意事项整理如下,其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新闻采访之前,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准备会,制订采访方案。
B.采访的题材要有意义,有价值,彰显正能量,最好与同学们的生活有密切。
C.我们设计的采访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D.采访结束后,我们要及时整理素材,为新闻写作做好准备。
8.请根据提示,补写横线上的诗句。(6分)
脚步丈量山河之远,诗文映照心灵之近。王绩唱“①,②”(《野望》),
与先贤精神近;王维望“③,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与家国命运近;李
白叹“④一,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与家乡故园近;曹操吟“⑤,
志在千里”(《龟虽寿》),与心中理想近;苏轼见“⑥一,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与超然之境近。这些“近”,藏着诗人的精神归宿。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