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阅读《怀疑与学问》节选,完成1-3题。(9分)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
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
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
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一一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
《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
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太哲学家笛卡尔
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设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二
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
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
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
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zh】,
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脑筋
②停zhi
2.下列对句子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递进复句)
B.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转折复句)
C.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令人多么惊喜呀!(假设复句)
D,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承接复句)
3.选文画波浪线句运用论证方法是:
(2分)
4.“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
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又叫作“长短句”,《沁园春·雪》《水调歌头》两首都是词,作者分别是毛泽东
和苏轼,其中“沁园春”和“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B.“金樽清酒”中的“樽”“觥筹交错”中的“觥”“强饮三大白”中的“白”,三者
都是古代盛酒的一种器具。
C.雨果是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
D.古代诗歌中经常会出现“谪”字,“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调
动官职,有升有降,“左迁”是指降职。
6.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7分)
(1)古人常常通过写景来抒发忧乐之情,品读古诗文,感受景与情的滋养。温庭筠《商
山早行》中“
,人迹板桥霜”将视听结合,渲染了旅人早行清冷孤寂的氛
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
”传达出虽经
沉郁悲苦,但知道人生前景必将美好的道理;苏轼《水调歌头》中纵然贬谪密州,
中秋对月,也能发出“但愿人长久,
”的美好祝福。
(2)阅读古诗文,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不同的情感与心境。从“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能感受到作者与民同乐的情
怀:从“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我们
能感受到古仁人不受外界变化与自己得失影响的心境。
7.文学名著(5分)
(1)请在A、B、C三处填空。(3分)
诗歌篇目
核心意象
象征意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风雪、寒冷的土地
A.
《向太阳》
B.
光明、希望、民族新生
这两组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共同承载了诗人C。
之情。
(2)如果为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的手抄报配图,你会选择下面三幅画中的哪一幅,请你
结合艾青诗歌的意象说说选择的理由。(2分)
A平原大地图
B.礁石海浪图
C.日出东方图
我选图,因为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