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调研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25分)(一)默写(8分)1.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2.红军不怕远征难,(毛泽东《七律长征》)3.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4.国庆期间,小申跟着家长去农家乐休闲,他看到农家乐环境优美,农田周围溪水潺潺,远处青山如黛,他不禁想起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句(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9分)【甲】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5.【甲】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乙】词的作者是代的辛弃疾。【甲】诗中“山郭的意思是。(3分)6.下列对两首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的体裁为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乙】词标题中“西江月”为词牌名,整首词可分为上下两片。B.【甲】诗和【乙】词都选取具有地域与时节特点的景物,从视觉、听觉、嗅觉来描绘景物。C.【甲】诗中“四百八十”是虚指,强调庙宇之多;【乙】词中“七八个“两三点”也是虚指,体现星之疏、雨之微。D.【甲】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同时寄托对历史的反思;【乙】词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迎接丰收的喜悦。7.此两首皆为写景抒情的诗词作品,其中都描绘了雨景。着眼不同地域和季节的雨,作者营造的意境也有所不同。“多少楼台烟雨中”烘托出江南春雨的意境: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则呈现了农村夏雨的意境。(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8分)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②急:要紧。8.用“/”为下面文言句子断句。(只断一处)(2分)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10.文中认为在这“三到”中最重要是“心到最急”,请结合文本材料,分析原因(3分)六年级语文试卷共4页第1页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列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材料,完成问题。(16分)材料一中国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综合而成的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先秦的萌芽期,唐代中后期的形成期,宋金的发展期,元代的成熟期,明清的繁荣期这样一个具体过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等刷种为代表的中华戏曲百花苑,现如今,我国已有300多个戏曲剧种。材料二乾隆时期,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一一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材料三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划分:生、旦、净、丑四行:“生”扮演男性人物,其中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扮演大将的在装扮上,戴盔,穿厚底靴子,一般使用长柄武器:“旦”扮演女性人物:“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演唱声音要求洪亮宽阔,动作大开大合,是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丑”扮演喜剧滑稽角色。材料四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等动作,皆有固定的格式。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在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中国戏曲讲究虚拟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也就是这个道理。材料五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进入新世纪,戏曲艺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陷入发展困境,但戏曲工作者仍在积极探索。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打破单一剧种(京剧)教学体制,开设表演系,设立本科专业,让其它地方戏也有了专业发展的机会。2012年起,原文化部启动了“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目前已举办七届,让600年昆曲活色生香。上海某中学校长认为:戏曲人才培养的秘诀就是“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坚持用剧目驱动教学,让学生演学结合,不断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表演才华,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青年黄梅戏演员陈霈然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采访时说:“过去学艺,没有乐谱,完全靠师父口传心授:今天有了乐谱,我们先教会学生识谱、读谱,他们以后学起戏来可能就会事半功倍。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判断各自的嗓音条件,合理选择唱腔,进行科学规范的演唱训练,这样才能少走弯路。”11.阅读材料一、二、三,填写京剧的相关信息。(3分)名称产生时间角色划分地位京剧(1)(2)(3)(1)(2)(3)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六年级语文试卷共4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