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三校(五四制)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长宁区三校(五四制)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调研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默写(8分)
1.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七律长征》)
3.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4.国庆期间,小申跟着家长去农家乐休闲,他看到农家乐环境优美,农田周
围溪水潺潺,远处青山如黛,他不禁想起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诗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9分)
【甲】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甲】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乙】词的作者是
代的辛弃疾。
【甲】诗中“山郭的意思是
。(3分)
6.下列对两首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的体裁为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乙】词标题中“西江月”为词牌
名,整首词可分为上下两片。
B.【甲】诗和【乙】词都选取具有地域与时节特点的景物,从视觉、听觉、嗅
觉来描绘景物。
C.【甲】诗中“四百八十”是虚指,强调庙宇之多;【乙】词中“七八个“两三点”
也是虚指,体现星之疏、雨之微。
D.【甲】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同时寄托对历史的反思;【乙】词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迎接丰收的喜悦。
7.此两首皆为写景抒情的诗词作品,其中都描绘了雨景。着眼不同地域和季节
的雨,作者营造的意境也有所不同。“多少楼台烟雨中”烘托出江南春雨
的意境: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则呈现了农村夏雨
的意境。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8分)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
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⑦。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释】①漫浪:随随便便。②急:要紧。
8.用“/”为下面文言句子断句。(只断一处)(2分)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10.文中认为在这“三到”中最重要是“心到最急”,请结合文本材料,分析原
因(3分)
六年级语文试卷共4页第1页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列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一
中国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综合而成的表演艺术,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先秦的萌芽期,唐代中后期的形
成期,宋金的发展期,元代的成熟期,明清的繁荣期这样一个具体过程。经过长
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等刷
种为代表的中华戏曲百花苑,现如今,我国已有300多个戏曲剧种。
材料二
乾隆时期,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赢得观
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
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一一京剧。京剧是
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材料三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划分:生、旦、净、丑四行:“生”扮演男性人物,
其中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扮演大将的在装扮上,戴盔,穿厚底靴子,
一般使用长柄武器:“旦”扮演女性人物:“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气质、
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演唱声音要求洪亮宽
阔,动作大开大合,是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丑”扮演喜剧滑稽角
色。
材料四
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等动作,皆有固定的格式。戏曲从剧本
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在舞台时
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中国戏曲讲究虚拟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
百万雄兵”也就是这个道理。
材料五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进入新世纪,戏
曲艺术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陷入发展困境,但戏曲工作者仍在积极探索。
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打破单一剧种(京剧)教学体制,开设表演系,设立
本科专业,让其它地方戏也有了专业发展的机会。
2012年起,原文化部启动了“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上
海戏曲学校昆剧班目前已举办七届,让600年昆曲活色生香。
上海某中学校长认为:戏曲人才培养的秘诀就是“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
一演”,坚持用剧目驱动教学,让学生演学结合,不断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表演
才华,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青年黄梅戏演员陈霈然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采访时说:“过去学艺,
没有乐谱,完全靠师父口传心授:今天有了乐谱,我们先教会学生识谱、读谱,
他们以后学起戏来可能就会事半功倍。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判断各自的嗓音条件,
合理选择唱腔,进行科学规范的演唱训练,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11.阅读材料一、
二、
三,填写京剧的相关信息。(3分)
名称
产生时间
角色划分
地位
京剧
(1)
(2)
(3)
(1)
(2)
(3)
1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六年级语文试卷共4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