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一、(16分)年级开展“我的青春我做主一做最好的八年级学生”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今日立冬,冬日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秋的绚烂如潮水般溃退,而冬的凛洌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大地。绯红的晚霞渐渐隐去,仿佛在向温暖的季节作最后的告别。冬日的风,虽没有了夏日的(zà0)热,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转。树枝在风中摇(yè),那姿态恰似书法大家笔下入木三分的笔画。雪花飘落时,那纷繁的景象让人眼花综乱,仿佛大自然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演奏着一首抑扬顿挫的冬日交响乐。①北方的冬季是二个冰雪的世界。②在这洁白无报的世界里,由于风的肆虞,使得雪花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屋顶上、树梢上,(yǎ)然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③我(zhù)足不前,是因为被这美丽的雪景深深吸引的原因。④冰雪虽然给北方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但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一不小心,你可是会拌一跤呢!1.文段中加点词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qiǎ0曳B.11n躁C.dang俨D.fei驻2.文段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振聋发聩B.入木三分C.眼花缭乱D.抑扬顿挫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我校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4.【诚信立人之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20字)。(3分)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语文试题答案B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评分意见:本题 3 分B.凛(lín)洌——凛lǐn冽;躁热——燥热故选B。2.A本题考查词语辨析。A.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此处形容冬日的风,对象用错;B.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此处形容书法大家的笔法,使用正确;C.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此处形容纷繁景象让人看不过来,使用正确;D.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此处形容音乐节奏,使用正确;故选A。评分意见:本题 3 分3.D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搭配不当,“北方的冬季”应改为“冬季的北方”;B.成分残缺,删去“由于”或“使得”;C.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故选D。评分意见:本题 3 分4.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评分意见:本题 3 分5.示例:张老师您好,我是金晶。我们班想举办一次“人无信不立”的演讲活动,我们班主任老师特委托我邀请您来我们班级做评委并演讲,时间是后天下午两点半,请问您有时间吗 评分意见:本题 4 分。人称1分,交代清楚活动、时间、内容3分。6.A 【解析】:A.想要。评分意见:本题 3 分7.A 【解析】:《书上元夜游》中的“书”是记录的意思。评分意见:本题 3 分8. A 【解析】:甲文没有写水,而是将月光比作积水。抒发的情感微妙而复杂,不只有遭贬谪的悲凉,也有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还有人生的感慨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等。评分意见:本题 3 分9.BD【解析】:步 城 西 /入 僧 舍/ 历 小 巷 评分意见:本题 2 分10.(1)我放下拐杖发笑,心想我半夜出游和家人酣睡,究竟哪个有得?哪个有失?(2)然而我也笑韩愈,他在一个地方钓鱼没有钓到,就想去更远的地方,他不知道走到海边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大鱼。评分意见:本题6分。第一句中的“而”、“熟”、“得失”和第二句中的“然”“无得”“走海者”等词翻译准确,句义通顺即可得分。11.甲文结尾“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现他遭贬谪的悲凉以及自我排遣的情怀,体现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乙文结尾引用韩愈的典故,将人生比作钓鱼,体现苏轼对人生得失的辩证思考以及随缘自适的情怀。评分意见:本题4分,结合结尾内容进行分析2分,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或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译文己卯上元节,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看我,说:“在这月光皎洁的美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我很高兴地听从他们的提议。于是走进西城,进入僧人宿舍,穿过小巷,只见 汉族和少数民族混杂在一起,卖肉的卖酒的多得很。回到家已经三更了。家里人掩门熟睡,已经是鼾声阵阵。我放下拐杖发笑,心想我半夜出游和家人酣睡,究竟哪个有得?哪个有失?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走到海边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大鱼。12.A 本诗首联“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意思是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将“方一笑”与“还成泣”进行对比,突出相聚的短暂,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对友人的情感的深厚,并没有表现作者的豁达。评分意见:本题 3 分13.示例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示例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已经在视野中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评分意见:本题4分。选字并赏析3分,情感1分。14.①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③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④岂不罹凝寒⑤山山唯落晖评分意见:本题8分。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字迹不清晰,书写不规范不得分。15.(1)①毛泽东 ②彭德怀(2)①飞夺泸定桥 ②翻雪山(3)用具体的数字准确报道红军长征路途的艰难,表明作者认为长征是个军事壮举,是人类的一个奇迹。评分意见:第(1)(2)题,每空1分,共4分。第(3)题3分。【解析】【导语】这篇阅读材料围绕“红色经典”展开多维度探讨:材料一定义其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材料二通过数据展示青少年接受现状;材料三呈现国际传播效果;材料四反思影视改编得失。四则材料构成递进式结构,从概念界定到现实影响,既有实证调查又有文化反思,共同勾勒出红色经典作为特殊文化现象的全景图。材料编排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际的观察视角,在价值传承与时代适应性之间建立起辩证思考空间。16.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B.材料三提到《林海雪原》让美国读者对故事背景“有了一定的理解”,而选项中“完全理解”表述绝对化,与原文“一定”不符。故选B。评分意见:本题 3 分17.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C.材料二表格显示,青少年认知来源前三为“影视剧(81.8%)”“教科书、学校活动(72.4%)”“网络媒体(45.6%)”,而“父母老师、同学推荐”仅25.2%。选项将“父母推荐”列为“主要来源”,与数据不符。故选C。评分意见:本题 3 分18. 典型特征:①以中国近现代民族民主革命为题材,以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主题;②经过历史的筛选和检验,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③提供了精神力量,建立起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如何更好地传承:①加强红色经典书籍的阅读推广,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的普及;②利用影视剧、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拓宽红色经典的传播方式;③在改编、翻拍红色经典时,要尊重原著,保持其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④鼓励创作者深入挖掘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创新传承方式。评分意见:本题 6分 。典型特征3分,如何传承3分。19.C解析:两处情节并非“对比”,而是“呼应”,均体现了父亲为守护孩子而隐瞒困境的共性,突出父爱的本质相通。评分意见:本题 3 分20.神态描写(1分),“犹豫不决”“迟疑”“怯怯”等词语,表现了中年男人因饥饿像进饭店吃点东西,而又怕囊中羞涩遭到拒绝的担心、纠结的心理(2分)。写出了男人因穷困而产生的强烈的自卑、不安和压力,表现了他的窘迫(1分)。评分意见:本题 4分。手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21.①对黑瘦男人艰难生活的同情,看到黑瘦男人生活窘迫却还要对女儿隐瞒,年轻父亲心生怜悯(2分);②对父爱的感动,黑瘦男人对女儿的爱以及他想起自己与父亲之间的过往,被伟大的父爱所触动(2分);③对自己父亲的思念和愧疚,想起父亲为自己做的一切,以及父亲隐瞒病情直至离世,自己未能陪伴在侧,心中满是思念与愧疚(2分)。评分意见:本题 6分 每条2分。22.示例一:选“亲情之爱”(1分)。这篇文章写了三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爱,年轻父亲对女儿的爱;男人对女儿的爱;年轻父亲的父亲对儿子的爱(2分)。还写出了男人女儿对父亲的关心,年轻父亲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2分)。整篇都在写亲情,所以要放到“亲情之爱”主题(1分)。(意对即可)示例二:选“凡人小事大品格”(1分)。这篇文章写的都是平凡的人的平凡事,既有亲人间的关心,也有陌生人之间的关爱(2分),平凡的生活中彰显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善良与友爱,深刻反映了社会上的真、善、美(2分)。所以放到“凡人、事大品格”主题(1分)。(意对即可)评分意见:本题 6分。选择并分析,选择得1分,只选择不分析不得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情感或主题2分,收尾1分。23.评分意见:项目 评分细则基 础 等 级 一类文 (36—48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二类文 (24—35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三类文 (0—23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发 展 等 级 (0—12分) 选材 文采 创新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1.基础等级从思想、题意、内容、感情、结构、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书写等方面综合分类评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减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五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五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