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阶段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共1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吾心安处是故乡,吾有书时亦故乡。①书店,不仅是心灵栖息之所,更是购书之地。在济南,书店早已跳出“卖书场所”的传统定义,演变为一场文化基因的具象化实验。②如令济南已经累计打造了超过3300多处新型阅读空间,这些阅读空间的“美”,也正在被重新书写。③很多书店创新了设计风格,营造了广大群众的文化体验。有些书店迁入古建筑所在的院落,时尚的阅读空间与古树、古建筑相映成趣。④这些书店承载着“阅读传承”与“文物活化”的双重使命,除图书外,还收藏老照片、旧报刊、胡同门牌等多种历史资料。图书与历史资料相得益彰,共同讲述着济南作为古城的发展历史。这些书店大多自出心裁,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陈列图书和其他展品,如“二安文化”“泉水文化”图书文创主题空间。读者捕风捉影,可以领略济南的城市风貌。
1.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栖息”是停留、休息的意思,“栖”应读作“xī”。
B.“演yǎn变”意为发展变化,一般指历时较久的变化,应写作“演变”而非“衍变”。
C.“累计”指加起来计算,“累”是累加的意思,应读作“lěi”。
D. “承载zài”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在文中是担负的意思。
2. 请你检查文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相映成趣 B.相得益彰 C.自出心裁 D. 捕风捉影
3.材料中四处画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1 B. 2 C. ③ D. ④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我校7年级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4~5题。
4.小组成员找到一段介绍“朋友”起源的文字,但是文字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选出顺序最恰当的,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段文字语意连贯。(4分)
“朋友”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面的词语,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 。 , 。这里的“朋”“友”已不分彼此,互为一体了。
①尽管“朋”“友”两字各有所指
②“友”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古手合在一起,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
③但后来人们往往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指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给相帮助的人
④“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 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
5.进入初中,同学们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他引发了关于“友谊的真谛”的讨论话题。
请你参与话题讨论,谈谈你的认识。《至少引用一个俗语、诗句或名言,不超过80字)(3分)
我认为: 。
二、(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1题。(共21分)
谕纪鸿
字谕纪鸿儿:
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②。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③以来相传之家风。 《曾国藩家书》
【注】①营:军营。②败:毁坏,衰败。③考:称已故的父亲。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上文“可以处约”中的“约”是约定的意思,是指曾国藩给儿子定下的约定。
C.文中的“谕”有两种解释①告诉;吩咐(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②同“喻”,是明白、懂得。在这里是第一种用法。
D.文中“尔”是第二人称“你”,指的是曾国藩的儿子纪鸿。相对应的“余”应该是第一人称“我”,和学过的“吾”意思相同。
7.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明理之君子 相传之家风
B.多望子孙为大官 为人谋而不忠乎
C.相委而去 学而不思则罔
D.必有我师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8.下列关于课内文章和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中曾国藩对儿子的救诲和《咏雪》中谢太傅赛雪日与儿女讲论文义两件事情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长辈的引导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作用。
B.选文中使用对比手法,如“勤苦俭约,未有不兴”与“骄奢倦息,木有不败”,有力地突出了“勤俭”的重要性。
C.《咏雪》中谢太傅肯定了“兄女”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否定了“兄子”的“撒盐空中差可拟”的说法。
D.“择其善者而从之”告诉我们,要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一样明辨是非,严守诚信、方正的儒家品格。
9.文中画横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2分)
凡仕宦A之家B由俭入C奢易D由奢返俭难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2)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
11.曾国藩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为此他提出哪些要求 请结合选文分析。(4分)
(二)阅读诗歌,完成12~13题。(共7分)
寄唐州杨八①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刘禹锡 岑参
淮西既是平安地, 强欲登高去,
鸦路②今无羽檄飞。 无人送酒来。
闻道唐州最清静, 遥怜故园菊,
战场耕尽野花稀。 应傍战场开。
注:①本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 年),时朝廷刚削平藩镇叛乱。杨八,指唐州刺史杨归厚。②鸦路:古地名。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诗“鸦路今无羽檄飞”中“羽檄”(军事文书)的消失,结合注释①“削平藩镇叛乱”,可看出淮西已无战事,凸显安定。
B.岑诗“强欲登高去”中“强”字,暗含诗人重阳节登高无兴致却勉强为之的孤寂,呼应“无人送酒来”的落寞。
C.岑诗“无人送酒来”表面写诗人独过佳节,其实暗含了报国志向无人理解的郁闷。
D.两首诗均提及“战场”相关内容:刘诗“战场耕尽”是实写战后场景,岑诗“应傍战场开”是虚写想象之景,手法不同。
13.两诗创作背景不同,但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两首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刘诗借“平安地”“野花稀”的景物,渲染了___的氛围,抒发了诗人 情感;岑诗借“战场旁的菊花”之景,营造了____的氛围,抒发了诗人 情感。二者均以景为情感载体,让抽象情感更具体可感,增强诗歌感染力。
(三)根据原文默写
14.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每空1分,共8分)
班级举办“山河行迹与情思”主题诗会,小语聚焦“行旅中的景与情”被理诗句,请根据提示补写。
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① ”,以大海与山岛之晏 属现会戈铁马中的壮阔胸襟。王湾《次北固山下》的“ ② ,③ 借江面行船的小景,抒羁旅途中对开阔前路的期许。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④ ,⑤ ”于南重逢的场景中,藏时世沧桑与羁旅喟叹。李白《峨眉山月歌》的“⑥ ,⑦ 。记录诗人离蜀夜间旅行,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融入江月行程里。李益《夜上令降城闻笛》中“不知何处吹芦管,⑧________”,闻芦管悲声,触发成边将士的思乡愁怨。
三、(7分)
15.名著阅读
(1)小宇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发了一个朋友圈。根据阅读《朝花夕拾》的经验,为下述回复分别写出相应的人物。
底下评论:① :迅哥儿,《三哼经》给你买来了,还不错吧!
② :这书可不好,什么“刑天”“帝江”,不就是“怪哉”之流么
③ :还是回去背《鉴略》吧!
(2)假如鲁迅先生及《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有机会来到现代。鲁迅先生打算选择一位同行者带他看看新时代的中国,他会选择谁 可能去哪里 并结合名著相关内容,阐述理由。(4分)
选择对象:A长妈妈 B藤野先生 C范爱农
四、(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18题。(共12分)
【材料一】
①礼貌性的古词语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用于称呼对象。称呼对方就用敬辞,称呼己方就用谦辞。常见的称呼对方的敬辞有“令”“贤”“贵”“高”“大”等,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贤弟”称呼平辈,“贵校”称呼对方的学校,“高足”称呼对方的弟子,“大驾”通过借代对方的车驾来尊称对方。常见的称呼己方的谦辞有“鄙”“愚”“拙”“家”“小”等,如“鄙人”称呼自己,“愚见”用于自己的见解,“拙作”用于自己的文章或书稿,“家兄”称呼自己的兄长,“小女”称呼自己的女儿。
②第二类用于描述行为,可以分为己方实施的涉及对方的行为和对方实施的涉及己方的行为。这两类通常都使用敬辞,但前者指向的是自己的行为,后者指向的是对方的行为。己方实施的涉及对方的行为,可用的敬辞有“恭”“敬”“拜”“奉”等,如“恭迎”表示已方恭敬地迎接对方,“敬候”表示已方恭敬地等候对方,“拜读”表示已方阅读对方的文章。“奉还”表示已方归还对方的东西。对方实施的涉及己方的行为,可用的敬辞有“赐”“垂”“惠”“雅”等,如“赐教”表示对方教诲己方,“垂问”表示对方询问己方,“惠存”表示对方保存自己的赠品,“雅正”表示对方指教己方的作品。
【材料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儒家思想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恭”“良”“温”“俭”“让”的礼仪文化表现在语言上,便是要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贬己而尊人,谦敬雅辞也就由此而生。敬辞与谦辞大多联系在一起使用。这一敬一谦,一扬一抑,一褒一贬,共同构建了一套体现中华民族“礼”文化心理的丰富的词汇系统。
【材料三】网络时代的社会泛尊称
①社会“泛尊称”,是在社会交往中针对陌生对象的表示尊敬的称呼。比如我们问路、购物时,面对陌生人往往称对方为“先生”“师傅”。
②在中国人的语言习惯里,常常用亲属称谓来代替社会泛尊称,比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都既可以称呼亲属或亲戚,也可以称呼陌生人。考察这些泛尊称,存在一个规律——以长为尊:年纪略大一点的,即以高辈分相称,如称呼为“叔叔”“阿姨”的可能还很年轻;年纪差不多的,就尽量冠以“大”字,如“大哥”“大姐”:即使年纪比自己小很多,也以平辈对待,如“小妹”“小弟”,从不见称陌生人为“侄女”“侄子”的。
③网络语言也有化亲属称谓为社会称谓的做法,但增加了两个很有意思的称呼语——小哥哥和小姐姐,这背后其实是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冲突妥协的结果。
④传统观念以长为尊,称呼别人最好能叫高一辈,但是现代人崇尚年轻,不希望被别人叫老了。鉴于这种心态,“小哥哥”“小姐姐”就应运而生了。“哥哥”“姐姐”是平辈里的尊长,仍然是尊敬的,但加上一个“小”字,就说明年龄不大,还很年轻。“小哥哥”和“小姐姐”就这样巧妙地平衡了传统和现代。
16下列对材料一中礼貌性古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作家送初稿给编辑时说“呈上拙作,恳请雅正”
B.小明去小宇家做客,小宇对对小明介绍自己哥哥说“这是家兄”,离开时小明对小宇哥哥说“感谢令兄热情招待”。
C.服务员对客人说“房间已备好,恭迎您到来”,“恭迎”是己方对对方的行为,用“恭”字类敬辞。
D.学生对老师说“感谢上周赐教,您的指导让我茅塞顿开”,“赐教”是对方对己方的鲁 行为,用“赐”字类敬辞。
17.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交通标语“亲,请按交通信号灯通行哦!”是社会泛尊称,既体现了传统亲属称谓用于社会交际的习惯,又带有网络时代的亲切语气。
B.材料二谦辞与敬辞必须搭配使用,否则无法体现儒家礼仪、构建“礼”文化词汇系统。
C.材料二谦敬辞核心是“贬人尊己”;材料三“小哥哥”“小姐姐”遵循此核心、属传统谦敬辞延伸。
D.材料三传统泛尊称只用亲属称谓,这些泛尊称,存在一个规律——以长为尊。
18.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小哥哥”“小姐姐”这一网络泛尊称的形成原因,并谈谈它在社交中的作用。(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共19分)
连家船上的月光
沈念
①一排大大小小的船停泊在洄水湾,我跳上最外侧那条略显斑驳的船,竟丝毫没有摇晃感,像是踩在一片新的陆地上。
②那是我记者生涯中很特别的一次采访,去东洞庭湖采写渔民过中秋。
③采访对象是一位老人,古铜色的脸上,皱纹就像夕照下湖面的粼粼波光。
④“陈大爹,过节也不休息 ”
⑤陈大爹抬头看见我来了,立即放下补渔网的活儿,转身回舱,掏出月饼递给我。那是梅溪桥大市场卖的老月饼,油纸包着,还带着温度。
⑥月饼是他的孙子小龙带回来的。小龙在长沙读大学,是这一带渔民教育孩子时挂在嘴边的榜样。那些在岸上念书的孩子也回来了,他们追逐着从一条船跃到另一条船上——这些船首尾相接,缆绳相系,浮动于湖面上。
⑦“这叫连家船。”小龙告诉我。“小时候总觉得不好意思,别人在楼顶阳台赏月,我们只能在船上望月。”小龙说话时有点腼腆,但眼神明亮,“可现在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酷的中秋节。”
⑧天黑之后,清辉洒落,船身仿佛镀上一层银箔。有孩子放荷叶灯,这是孩子们的游戏。他们在荷叶中间插上一小截红烛,点亮后轻轻推入水中,灯光摇曳,恍若星河坠入湖中。小龙小时候也玩过,看着漂过的一盏灯,他蹲在船边默声许愿。我问他许了什么愿,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望爷爷早点答应上岸生活。”小龙的爸妈在外打工,他们已在县城买了房。政策也鼓励渔民上岸,但陈大爹舍不得这条船。
⑨月亮又上升了。陈大爹换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搬出一张小小的方桌,中间摆着一条蒸鳊鱼,准备拜月。他将鱼头朝向船首,说:“我16岁下湖,船上人家就守着这个风俗,象征‘一头顺风’。”从镇上买来的白酒缓缓倒在甲板上,酒香氤氩开来。“水路平安,鱼虾满舱”,陈大爹重复念叨着。月光落在他发白的鬓角上,也洒满脚下的甲板,仿佛湖水都在倾听他的祈愿。
⑩“吃饭喽!”一声吆喝,连家船上热闹起来。各家端来自家的菜——清蒸鳜鱼、红烧青鱼、银鱼蒸蛋……能干的渔嫂们把菜都端到居中敞篷大船的船舱里。大人落座,小孩端着碗坐在船舷上。酒至微醺,渔民们唱起了洞庭渔歌。不知何时,更多的船回来了,有本地也有外地的,挤满了整个洄水湾。陈大爹说:“你要是站在高处看,这个水湾像一朵 临莲花,一条船就是一片花瓣,今夜,它开全了。”那一瞬,我忽然明白,所谓团圆,未必是固守于一地一屋。渔民的团圆,是漂泊中的相依,是流动中的相聚。
欢愉的餐叙后,有人拿出一块切好的鱼形月饼,上面可见细致的“鳞片”。“我家老婆子在的时候也会做这个。”陈大爹说着,手指轻抚饼面。他望着船上点亮的星星渔火,指着小龙的背影说:“孙子叫我上岸,可是……”停顿了一下,抬头望月,声音轻得像晚风,“上了岸,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吗 ”
没过多久,我收到小龙发来的短信:“爷爷答应上岸住了,但要求每年中秋必须回船上拜月。”
好些年过去了,连家船上的月光还亮在我心里。那个船上的夜晚,成了我中秋记忆里最明亮动人的一夜。
(选自《人民日报》)
19.下列关于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写那条船略显斑驳,后文家人希望陈大爹上岸生活,只是因为船太老旧了。
B.文章⑤段陈大爹掏出月饼递给我,月饼还带着温度,体现了陈大爹的热情善良。
C.从文中“天黑之后”“月亮又上升了”“欢愉的餐叙后”等语句,可以看出本文记叙事件运用了时间顺序。
D.文章第10段中“各家端来自家的菜——”一句中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
20.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小龙说话时有点腼腆,但眼神明亮,“可现在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酷的中秋节。”
21.第⑩段中,陈大爹说:“你要是站在高处看,这个水湾像一朵莲花,一条船就是一片花瓣,今夜,它开全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22.第 段中,陈大爹望着船上点亮的星星渔火,指着小龙的背影说:“孙子叫我上岸,可是……”省略号省略了他想说的话,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写出陈大爹的心声。(6分)
三、写作(60分)
23.题目:此刻,我不一样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3文中不得泄露与个人相关的信息。七年级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评分意见】1-3题,选择正确,每小题3分
1.选A,栖息读音是“qī”。
2.选D,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无事生非。
3.选D,①是“购书之地”和“心灵栖息之所”顺序颠倒。②是“超过”和“多”重复啰嗦。③是“营造”和“文化体验”搭配不当,应为“营造了……氛围”或“丰富了……文化体验”。
4.④②①③
【评分意见】一处1分。
5.真正的友谊应该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1分)像“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那样,是建立在真诚和道义基础上的。(1分)如果朋友有错误,我们要及时指出,而不是盲目地讲哥们儿义气,那不是真正的友谊。(1分)
【评分意见】答出真正友谊的关键词正确1分,能引用相关名言等正确1分,有对小宇的反驳1分。
6.选B,约是节俭、节约的意思。
【评分意见】本题3分
7.选A,A都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B“做、当”,“替、给”;C顺承“然后”,转折“但是”;D兼词“于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评分意见】本题3分
8.选C,并没有否定。
【评分意见】本题3分
9.BD
【评分意见】本题2分,正确每处1分。
10.①凡是勤劳、刻苦、俭朴、节约的人家,没有不兴旺发达的;凡是骄横、奢侈、厌倦、懈怠的,没有不破败没落的。
②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和我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评分意见】本题6分,每句3分。
11.品德修养方面:要勤俭自持,习劳习苦,能在安乐和俭约的环境中都泰然处之。(2分)学习方面: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保持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状态,莫坠家族相传的家风。(2分)
【评分意见】本题4分
译文:家中的人来军营的,大多说你举止大方,我感到些许安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孙们能当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孙)当大官,只求你们能成为读书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俭自持,习惯劳苦,既能身处安乐之中,又可身处俭省之中,这就是君子。凡是官宦人家,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而从奢侈转到节俭却相当难。你的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不论家里有钱没钱,不管从事什么行当,凡是勤劳、刻苦、俭朴、节约的人家,没有不兴旺发达的;凡是骄横、奢侈、厌倦、懈怠的,没有不破败没落的。你读书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和我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2.C。 “无人送酒来”化用陶渊明典故,主要表现的是在战乱年代(“时未收长安”)的节日冷清、孤独落寞,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报国志向无人理解”的,属于过度解读,脱离了诗歌本身提供的语境(“思长安故园”)。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3.平和(或安宁、安定),抒发了诗人对战后唐州安定局面的欣慰、对和平生活的珍视(或对友人杨归厚治理下唐州稳定的认可);凄凉(或悲凉、凄惨),抒发了诗人对沦陷故园的深切思念、对战乱未平的忧虑(或对故园遭战火侵袭的痛惜)。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4.①山岛竦峙(“竦峙”“峙” )②潮平两岸阔,③风正一帆悬(“悬”“阔”半包围结构)④正是江南好风景,⑤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夜发清溪向三峡,⑦思君不见下渝州(“溪”“渝”“州”) ⑧一夜征人尽望乡(“征”“尽”“望” )
【评分意见】本题8分,写错句、错字均不得分。
15.(1)①长妈妈 ②寿镜吾 ③父亲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1分,名字中错字不得分
(2)示例一:长妈妈。可能会去书店。(1分)在《朝花夕拾》中,阿长虽然不识字,却用心为“我”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1分),可见她对“我”精神需求的重视与关爱。现代书店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涵盖了丰富的知识与多样的故事。带阿长去书店,她能感受到书籍世界的浩瀚,这也算是一种对她当初为“我”买《山海经》这份情谊的回应与延伸。(2分)
示例二:藤野先生,会去医学机构。(1分)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教授,教鲁迅医学。(1分)他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他对鲁迅的学业给予了真诚的帮助与关怀。带他参观国内先进的医学研究机构或高校,会为当初对鲁迅的培养以及医学知识的传播感到欣慰,也能从中国医学的进步中,感受到学术交流与发展的力量,这也契合他对医学、对学术的热忱。(2分)
示例三:范爱农,可能一同去天安门广场看阅兵仪式。(1分)在《朝花夕拾》里,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心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有着进步的思想。(1分)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理想难以实现,还备受压抑与迫害。当范爱农看到这盛大且充满力量的阅兵场景,看到祖国如今的繁荣与强大,他曾经因国家贫弱而产生的悲愤、压抑情绪会得到极大的慰藉,他对国家的热爱与期盼也能在这样的盛世景象中得以充分映照,能深刻感受到国家强大带来的自豪与希望。(2分)
【评分意见】本题4分。内容相符可得分。
16.B 解析:B 项:“令兄” 是敬辞,特指 “对方(听话人)的兄长”,而同学的兄长是 “听话人本人”,并非 “听话人的兄长”,此处应称呼 “兄台” 等,而非 “令兄”,表述错误。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7.A解析:B 项:材料二明确说谦辞与敬辞 “大多联系在一起使用”,而非 “必须搭配使用”,“必须”“否则无法” 的表述过于绝对,与材料不符,错误。
C 项:材料二强调谦敬辞的核心是 “贬己而尊人”,而非 “贬人尊己”;且 “小哥哥 / 小姐姐” 是社会泛尊称,侧重 “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尊敬”,并非遵循 “贬己尊人” 的谦敬辞核心,表述错误。
D 项:材料三指出传统泛尊称 “常用” 亲属称谓,而非 “只用”。
【评分意见】本题3分
18.形成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以长为尊”的影响,人们习惯用带尊敬意味的称谓;另一方面是现代人崇尚年轻,不希望被人叫老,“小哥哥”“小姐姐”中“小”字体现年轻,“哥哥”“姐姐”保持了尊称的意味,是传统观念与现代心态冲突妥协的结果。(3分)
社交作用:在社交中使用“小哥哥”“小姐姐”,既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又满足了对方希望被认可年轻的心理,让社交氛围更亲切、融洽,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一种符合现代社交心理的称谓方式。(3分)
【评分意见】本题6分
19.A 解析:家人希望陈大爹上岸生活的原因应该有:第⑧段小龙的爸妈在外打工,他们已在县城买了房;政策也鼓励渔民上岸;还有船只老旧、船上生活不便等,A选项错误。
【评分意见】本题3分。
20.“酷”是特别的意思,写出了小龙对在船上过中秋节的特别感受,也写出了小龙对在船上过中秋节由不喜欢到喜欢的思想转变,为下文希望爷爷上岸生活做了铺垫。
【评分意见】本题4分。
21.这句话是借助陈大爹的语言描写,(1分)运用比喻,把水湾比作莲花,把船比作花瓣,(1分)写出了中秋节的夜晚,大家把船聚在水湾,一起吃饭团聚的情景,(1分)体现了渔民的团圆,不固守于一地一屋的特殊,在漂泊中相依,流动中相聚。(1分)表现了陈大爹对渔民生活的热爱与不舍,(1分)也写出他不愿上岸生活的原因。(1分)
【评分意见】本题6分,每点 1 分。
孙子叫我上岸,可是我过惯了渔民的生活,舍不得这条船啊,中秋节不在船上过怎么行呢?要拜月才能祈求平安、鱼虾满仓。不和老哥们一起吃饭、喝酒、唱渔歌怎么能算过节呢?哎,可是孩子们都愿意上岸呀!
【评分意见】本题6分,用第一人称 1 分;体现不舍2分;体现对在船上过中秋节及拜月的重要性2分,体现对孩子们上岸意愿的考虑 1 分 。如果答后文“上了岸,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吗?”也可得1分。
五、(6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评分意见:
项 目 评 分 细 则
基 础 等 级 一类文 (36—48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
二类文 (24—35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文 (0—23)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发 展 等 级 (0-12分) 选 材 文 采 创 新
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
减 分 无题目、写错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处错误扣1分,最多扣5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少50字扣1分。
(1)基础等级从思想、题意、内容、感情、结构、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书写等方面综合分类评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减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