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隋唐时期,有大批日本( )到来,他们回国后很受重用,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 ),日本人参照 ( )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尽还保留着( )的某些风尚。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高僧( ) ,他( )次东渡,最后到达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3、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他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你还记得吗?遣唐使改革中国汉字唐朝鉴真六玄奘第四单元第2课隋唐: 开放革新的时代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一、雕版印刷的出现雕版印刷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拓 印 刻 石【雕版印刷术】科技领先——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发明对人类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金纲经》雕印于868年。是一部经卷,长488厘米。卷首是图册,接着是经文,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墨色均匀清晰,印刷技术已很纯熟。《金纲经》发现于敦煌石窟,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雕版印刷术的三个步骤 雕版印刷的方法:把字写在纸上,反贴在木条上,然后雕刻成阳文。用刷子蘸上墨汁,将字刷黑,然后把白纸贴上,同时用干净刷子在纸背上刷,既完成。将印好的纸装订成册。雕版印刷的实物展示:你说我说: 雕版印刷有什么缺陷吗? 后人是怎么改进它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作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唐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宋代路振《九国志》 科技领先——火药用于军事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我国古代的火箭技术想一想: 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代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 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在火药发明的背景下产生,其引燃剂即为黑火药,但仍借助于弓弩等机械力发射,功能在于纵火或燃烧。 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是在古代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依靠火箭发动机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燃料,能在没有大气的空间飞行,其结构已相当复杂了,可用于探测高空大气、发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功能很多。二、火药的发明炼 丹 爆 破 图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现的副产品。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黑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硫磺、硝石各二两,研碎放入砂罐; 将砂罐放在土坑里,砂罐顶部与地面齐平,四周用土填实; 再把三个皂角烧红成炭放进砂罐,就会产生炽烈的火焰。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1、唐朝-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2、唐代三大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什么唐朝能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lǐn)俱丰实。 ——杜甫 《忆昔》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南宋)严诩《沧浪诗话》文化繁荣 ——唐诗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唐文化,为中国及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诗坛】杜甫李白白居易诗仙——李白李白,字太白,生于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到四川,20岁以后出川漫游。他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歌颂祖国山河壮丽的诗篇。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唐朝繁荣昌盛的时代气息。他以奔放的热情,磅礴的气势,丰富的想象,生动而自然的语言来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留下1000多首美丽诗篇,被称为“诗仙”。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将进酒》代表作品: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假如李白穿越时空来到今天,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他会提出哪些建议呢? 诗圣——杜甫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他出生在河南一个诗书世家。33岁,他在洛阳遇到了李白,两位打诗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正是唐朝由盛及衰的时期。杜甫留下的诗有1400首,他的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他的诗就是历史,因此被人们称为“诗史”。历代的诗人都把杜甫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而且家庭也比较富有。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不仅经历了科举的挫折,而且饱受了战乱之苦,在失意和贫困中,杜甫看到了朝政的黑暗,体会到了人民生活的痛苦,饱尝了国破家亡的惨景。李白与杜甫的身世经历不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白居易“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等代表作品:作品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诗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秦中吟》《新乐府》 《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作品特点: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 直如白话,通俗易懂。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代表作品: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提示白居易诗人 生活年代 代表作 作品主要特点李白“诗仙” 盛唐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 既豪迈又奔放,既清新又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杜甫“诗圣” 盛唐转衰 《春望》“三吏”“三别”等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白居易 中唐 《赋得古草原送别》《秦中吟》《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赛诗会李白 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维孟浩然你所知道的唐朝诗人有哪些? 《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春望》、《江南逢李龟年》 《长恨歌》 《无题》《山居秋暝》 《春晓》 一、二、你能想出为什么改用“敲”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从礼仪的角度讲应该用“敲”。这个故事说明了唐朝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做事情应该反复推敲。想一想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非洲社会生活——中西互通,民族融合 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面制点心吐鲁番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饺子唐朝蹴鞠形式多样,其中一种无门球于公元664年以前传到了日本,变成了当地的“打球”。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杜甫《清明》 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陕西扶风出土唐代绣金上衣唐代云头锦鞋唐代织锦绣袜唐墓壁画反映的妇女发型、衣饰唐戴面纱女陶俑陕西扶风出土唐代鎏金茶碾西安出土唐三彩西瓜唐代做面食泥俑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面制点心出土唐代木制牛车模型西安出土唐三彩四合院建筑模型唐人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文化繁荣科技领先开放交流民族融合科教兴国对外开放民族平等、团结、繁荣中国梦唐 朝博大胸怀走出去吸收引进来传播繁荣开放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巩固练习1.“诗仙” ,“诗圣” ,“书圣” ,“画圣” 。4. 出使西域后,开通了一条从 向西,经 ,通往中亚、西亚,直达 的交通大道,这就是著名的“ ”。5. 时, 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6.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巩固练习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唐朝著名文学家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另一位诗人胡曾也写了一首诗:千里江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1)上述诗中的“此河”与“千里江河”均指哪条河?下令开凿者是谁?(2)你是如何评价“此河”的开凿?巩固练习8.材料: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请回答:(1)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2)这首诗中的“小邑犹藏万家室”说明了什么?唐朝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3)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情况?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蜀道难》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你能根据以上名句说一说李白的诗歌特点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截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春 望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你能体会出杜甫的诗歌特点吗?为什么杜甫与李白的诗歌风格特点有这么大的差异?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课程标准:2-2-5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2-2-6列举事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课表解读:结合史料,描述唐代的社会生活,知道唐朝与各民族、其他国家在生活习俗风尚方面的互相影响,体会唐朝博大开放的胸怀和容纳百川的气度;通过材料解读分析,知道唐朝在科技文化领域的主要成就,了解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应用的重要历史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教材简析:本课是第四单元第二课第四框的内容,主要从唐代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角度诠释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科技文化选取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运用和唐诗等主要成就,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唐朝盛世文化的灿烂,激起民族自豪感;社会生活主要选取饮食、服饰、娱乐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唐代在习俗、风尚等方面中西互通和多民族交融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知道唐诗在唐代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感受唐代盛世文化的灿烂。了解唐朝雕版印刷术和火药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及意义。(2)能举例说明唐朝少数民族和外国文化对唐朝饮食、服饰和娱乐等方面的影响,感受唐朝中西互通、多民族交通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史料分析,知道唐朝在文化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感受唐朝灿烂的文化。(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实例说明少数民族和外国文化对唐朝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体会唐朝在习俗、风尚等方面中西互通、多民族交通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唐代的科技文化和时代风尚的学习,感受唐代文化的辉煌,形成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感受唐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风貌,感悟文化交流互通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唐朝科技文化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唐朝社会生活的时代风尚。难点:了解唐朝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和唐朝社会生活方面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的特点。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填空的形式,回顾上节课内容师:在唐朝这个开放革新的时代,又会涌现哪些新型的技术和灿烂的文化,当时的唐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回顾上节内容,温故而知新,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教授环节一:唐代的科技和文化1、设问:玄奘在天竺游历归国后带回了非常珍贵的佛学经典,那么如何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看到这些经典呢?设计意图:承接上一节内容,引出唐代的雕版印刷术问:你知道雕版印刷的制作方法吗?结合阅读卡和幻灯片补充,了解雕版印刷术的步骤。问:你知道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哪一部吗?思考: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有何重要意义?2、过渡: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军事上也有大胆的创新发明。出示火药箭图片、文字史料。设问:从上述材料中你知道唐朝在军事上取得了怎样的突破?这一突破对唐朝和后世有何影响?设计意图:阅读图文史料,学生了解唐朝把火药用于军事的史实及其重要历史意义师补充火药的发明和配制。3、过渡:唐朝的科技发展对文化和军事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朝的雕版印刷品中不仅有保存传播了佛学经典,还保留了大量的诗集。出示《唐诗三百首》问:唐诗只有三百首吗?出示两段材料,思考为什么唐朝能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了解唐朝经济繁荣、科举制度对唐朝文学艺术的推动作用。出示三首经典唐诗,问:你知道这三首诗分别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吗?你知道他们的哪些诗歌作品?(学生尝试背一背)他们的诗歌有何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唐诗,感受唐朝诗歌的多样风格和特色。环节二:唐代的时代风尚过渡:唐朝先进的科技和繁荣的文化、经济吸引了很多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来访,结合所学知识猜测一下其中都有哪些人?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第97页内容,思考:(1)、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到访对唐朝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2)、唐朝文化对其他民族和国家有何影响?(3)、结合上述史实,说一说唐代社会生活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带着问题去了解唐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感受唐朝社会生活方面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的特点。(三)课堂小结拓展性小结:假如李白穿越时空来到今天,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他会提出哪些建议呢? 【板书设计】 科技领先:雕版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唐朝 文化繁荣:唐诗 社会生活:中西互通,民族融合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ppt 将进酒.swf 教案: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doc 春望.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