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下面这些现象公平吗?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不公平。坚守公平。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2005年2月5日:郝劲松乘坐北京西开往太原的N275次列车,在列车上他先后买了水果等60多元的物品。郝劲松向售货列车员索要发票未果,随后其拿着售货列车员开具的售货凭证起诉要求开具发票。2005年6月9日:法院判决郝劲松胜诉,北京铁路局给郝劲松出具60元正式发票。此后,国家税务总局、铁道部决定,在铁道部所属铁路客运餐车上统一使用由税务机关监制的铁路餐车发票。想一想:饭店用餐可以开具发票,火车用餐可以开发票吗? 坚守公平1 八年级(2)班以“中学生在学校如何坚守公平”为主题举办讨论会,同学们各抒己见。 如果在学校受到不公平待遇,要及时与老师沟通。 要公平地对待每位老师,在学校问卷评议老师时,我们要客观公道。 要公平地对待班上的每名同学,谁有困难都应热心帮助。 在与其他班级竞赛时,大家都要遵守竞赛规则,这样才公平。想一想:生活中如何维护公平呢?当刚买了7天的奔驰车在高速路上突然亮起“加注机油”的警示灯时,车主刘先生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靠边停车,拨打了应急救援电话……从这时起,这位专职律师开启了近一个月的维权之路,至今无果。 “除了正式起诉,这一个月合理合法的途径都试过了,总不能让我也去引擎盖上哭吧?”刘先生说。为了维权,刘先生这一个月来查看了不少与消费相关的法律规定,但不论是协商还是投诉都难以维权。“作为一名律师,我都没有维权成功,很难过。”刘先生认为,这与奔驰“店大欺客”行为等有着很大的关系。想一想:面对不公平待遇时,消费者应该怎么做?如何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a.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b.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针对奔驰车主维权事件:中国法学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建议,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能只停留在立法和提示教育层面,而要不断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真正提高违法成本,对不法商家形成有力震慑,让其不敢也没有能力再去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从销售终端倒逼汽车销售行业的规范化。”如何坚守公平?制度保障公平a.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b.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制度保障公平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免费开放。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对符合标准的人员予以国家司法救助。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2)个人维护公平a.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b.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1.怎样坚守公平?(3)制度保障公平a.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b.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探究活动某市曾经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一辆醉驾车辆冲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识的出租车司机驾车迅速冲上去,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单向追截很危险。于是,三辆出租车相互配合,形成默契,分别从前、左后将肇事轿车合力逼停,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在增援而的交警控制住肇事司机后,三名出租车司机却不留姓名,悄然消失在夜幕中。经过众多市民的努力,终于找到他们。该市警方及客运出租车管理处给他们送来“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锦旗和奖金。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时,我们要鼓起勇气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守护正义。想一想:你从三名司机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 守护正义2相关链接:常用重要的热线电话110--负责处理刑事、治安案件、紧急危难求助(迷路等)。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122--交通事故处理。119--火灾隐患举报、火灾救援、技术援助(如车祸、人员被困)、化学援助(化学物质泄露)、生物援助(病虫害)。注 意: 12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监护人应教育孩子不要以无聊时乱拨打110或119或120戏弄民警、消防员、医务人员取乐,如有别人的孩子用自己孩子的手机或电话戏弄110 119 120(则罚款100元),应对其或让其家长对其进行教育。怎样守护正义?个人守护 勇气智慧敢于斗争 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讲究策略 寻找有效方法见义智为司法维护正义结合视频思考:国家如何推进司法公正?国家: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努力让每一个群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1994年8月10日上午,康某某父亲康孟东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女儿失踪。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康某某被聂树斌强奸杀害。1994年10月1日,聂树斌被刑事拘留;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于1995年3月15日作出(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聂树斌死刑,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决定执行死刑。聂树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回顾:聂树斌案正义或许会迟到,绝不会缺席!怎样守护正义?司法维护 司法机关:坚持以事实依据 以法律准绳, 遵循程序, 平等对待当事人, 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国家: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努力让每一个群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漫画赏析需要,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员回避正是体现了司法公正。图中的审判员需要回避吗?为什么?我申请审判员回避,因为他是被告的叔叔。(1)个人守护正义: 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a 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b 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怎样守护正义?纽伦堡审判? 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数十次军事审判。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总称为纽伦堡审判。在这场审判中的被告共计22名,均为纳粹德国的军政首领。另外包括德国内阁在内的6个组织也被调查和判决,其中3个判决为犯罪组织,另外3个则无罪。反映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审判公平正义的守护坚守公平个人维护公平 制度保障公平 守护正义 个人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本课总结 司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公平正义的守护》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学习 目标 明确坚守公平,需要个人维护公平,需要国家用制度保障公平;知道个人守护正义的正确做法,明确司法维护正义的要求,理解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 在生活中追求公平、维护正义,培养强烈的社会正义感。重点 坚守公平和守护正义的做法难点 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导入:思考:下面这些现象公平吗?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出本课主题--《公平正义的守护》 思考问题,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该怎么办? 从学生经历出发,结合生活常识,如何坚守公平正义讲授新课 《坚守公平》根据自主预习的题目,五分钟时间看书预习。 探究一:想一想:饭店用餐可以开具发票,火车用餐可以开发票吗?三位网友的观点都很合理。 答案提示:不公平。坚守公平。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探究二:想一想:面对不公平待遇时,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 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守护正义》 探究三:想一想:你从三名司机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时,我们要鼓起勇气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守护正义。探究四:结合视频思考:国家如何推进司法公正? 提示:国家: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努力让每一个群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漫画赏析:图中的审判员需要回避吗?为什么?需要,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审判员回避正是体现了司法公正。 学生小组讨论,体会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角度,结合课本实例,加强理解。 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 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感受,体会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讲述了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培养正义感,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学生代表谈谈本节课收获 板书 公平正义的守护 个人维护公平制度保障公平坚守公平个人守护正义司法维护正义守护正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一、单项选择题1.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公平现象,我们应当( )①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坚守原则立场,崇尚公平、主持公道③认识公平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做到公平④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坚持公平正义就是必须( )①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②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③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④行使国家权力,決定国家重大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①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②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③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④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个人应该怎样守护正义( )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③坚持以事实为根据④坚持以法律为准绳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陈小兰,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的工作,甚至“以身试针”。虽屡遭报复,但十年不辍!陈小兰的感人事迹说明( )①有正义感、为人正直的人值得敬佩②我们的社会有一部分维护正义的人就行了③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正义④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关于公平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B.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C.只要我们每个人坚持不懈努力,就能够建成一个绝对公平的社会D.我们在生活中要追求公平,捍卫公平7.(2018云南中考)古今中外,公平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维护公平我们要( )①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对不公平的事情说“不”②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反对对自己的不公平对待,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④用合法手段谋求绝对公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公平与正义的有( )①国务院批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②国务院通过《关于深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④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养老保险试点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我国某著名长跑运动员因查出服用了兴奋剂,而被取消了第一名的成绩并被禁赛两年。有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查处( )A.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是正义行为 B.会遏制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竞争C.不利于维护运动员的自尊心 D.太过于严厉,是非正义行为10.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应该( )A.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B.忍气吞声、听之任之C.采取报复手段D.加强法治建设11. 坚持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社会公正,政府要( )①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③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保障作用 ④充分发挥市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2018成宁中考)中国古代有很多表现做人优良品德的诗句,如欧阳修的“正直者不可屈曲”,杜甫的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陆游的“白发向人羞折腰”。这些诗句都形象地说明了我们( )A.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 B.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C.每个人都要有合作和竞争意识 D.要正确对待不公平现象13.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因为我们的社会有正义制度的支持,所以社会已经完全实现了公平正义②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③我们年纪还小,谈正义为时过早④我们应该向英雄学习,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4.在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中,“见义勇为”已被悄然删去,取而代之的是对“会自护懂求救”的强调。新版守则一出,立即引发热议,有的人认为“会自护懂求救”固然可嘉,但删除“见义勇为”是否意味着未成年人在遇到不公平、非正义的事件时就应当绕道而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你的正确做法是( )A.讲究智斗,如拨打“110”报警 B.当旁观者,或赶紧走开C.上前制止,不听劝告,对其严惩 D.喊几个朋友来将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揍一顿15.放学路上,初中生李明看到一个小学生被几个不良青年敲诈并殴打,遂上前与之搏斗,结果被打成重伤。这启示我们( )A.要传递社会正能量,不顾一切勇斗歹徒B.遇到歹徒行凶,避而远之C.要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D.见义勇为和见义智为是相矛盾的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优,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①个人应采取一切手段谋取可以得到的利益②必须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③司法机关应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④个人应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用勇气和智慧守护正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7.(2018郴州中考)“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做法体现党和国家对公平问题重视的有( )①“神州十一号”成功发射 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③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④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8. 非正义行为,是指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下列属于非正义行为的有( )①爸爸醉酒驾车不听动阻,小明及时拨打“110”报警②在小刚的再三请求下,小芳在考试中帮助小刚作弊③为帮助被欺负的朋友,小峰与小帆将小军痛打一顿④发现乘客遗失的钱包,出租车司机将钱包据为己有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二、问答题19.某中学校园网“身边有正义”的校园论坛上,一位网名为“旋风小子”的同学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在公交车上,面对行凶作恶的歹徒或者小偷,很多人选择袖手旁观;面对公众场合他人的呼救,很多人选择袖手旁观;面对大街上不慎摔倒的老人,很多人选择袖手旁观……这些场景,近年来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也将当下人性的冷漠暴露无遗。互帮互助、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被一些人遗忘。”帖子一经发出,立刻引来了网友的互动:网友“正义之剑”:“人们的冷漠,必然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善于见义勇为,见义巧为。”网友“山中隐士”:“我认为这些人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事不关己,找麻烦干什么!”(1)请为此帖拟一个贴切的标题。(2)你认为“山中隐士”的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请你说说读完上述帖子后的心情。(4)谈谈你对“我们要善于见义勇为,见义巧为”观点的认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C C D A D C A D A A C B D A C D C D二、问答题19.(1)例:拿什么拯救袖手旁观者;正义在呼唤等。 (2)不正确。“山中隐士”的观点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如果失掉维护正义的勇气,就是 对非正义行为的织容,只会助长非正义者的气焰,终有一天我们自己会成为非正义行为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3)气愤、悲哀、不满等。 (4)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那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2公平正义的守护.pptx 8.2公平正义的守护教学设计.doc 8.2公平正义的守护练习题.doc 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公平正义回应人民期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