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同步习题课件(5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同步习题课件(5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人教版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操纵此次会议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日本   B.英国、法国、美国
C.英国、美国、日本 D.日本、法国、美国AB3.(2019·云南)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5个多月的激烈争吵,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条约。有人评价这一条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宰割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该条约是( )
A.《国际联盟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条约》 D.《北大西洋公约》C4.下图是《凡尔赛条约》的文本,下列不属于该文本内容的是( )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C.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
D.规定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D5.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有2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讨论战后安排。这次和会( )
A.由苏美英三国操纵 B.力图遏制日本扩张
C.允许德国扩充军备 D.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6.凡尔赛体系确立的帝国主义统治的新秩序不包括( )
A.欧洲 B.西亚
C.太平洋地区 D.非洲DC7.这次会议结束后签订的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这次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8.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公约》BC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多极化
C.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10.漫画小天地,展示历史大舞台。观察下面漫画,回答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该会议的真正目的是( )
A.缔结和约,重建和平
B.重新瓜分世界
C.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
D.建立凡尔赛体系B11.在学完一战历史后,有位同学奇思妙想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日本人洋洋得意而德国人却垂头丧气,与此漫画反映内容相关的会议是( )
A.华盛顿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巴黎和会D12.《顾维钧回忆录》中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中国人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所以我们拒绝签字……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现在签字现场。”控制“最高委员会”的三巨头是( )
A.英、法、俄 B.英、美、意
C.英、法、美 D.英、美、日C13.1921年在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该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这一漫画适合用来( )
A.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揭示巴黎和会的实质
C.说明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
D.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B14.巴黎和会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却拒绝了中国人民收回日本在一战期间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同为战胜国,中法两国不同的命运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弱国无外交
B.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C.中国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D.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会议A15.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长达5个月的争吵,最终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导致长时间“争吵”的主要原因是( )
A.山东主权问题悬而难决
B.与会各国战略意图不同
C.战败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D.法西斯残余势力的破坏B16.华盛顿会议结束后,一位记者用四个词语形容下列国家代表的心情,其中有一个不贴切,它是( )
A.美国代表情绪高昂 B.日本代表面色严峻
C.中国代表欣喜不已 D.英国代表面无表情
17.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CA18.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
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③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A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三巨头的如意算盘材料二:“屈辱的和约像一把利剑刺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伏笔。”当时法国的元帅福煦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三大巨头各有什么如意算盘。从中看出列强参加和会的目的是什么?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如意算盘: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英国:继续维护世界霸权,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法国:最大限度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目的:重新瓜分世界。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材料三: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
材料四: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确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导作用的是哪几个国家。中国扮演了什么角色?有何启示?
主导国家:美、英、日。中国:被侵略的对象。
启示:弱国无外交,只有增强国力才能维护国家主权。
(5)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名义上标榜什么?其实质目的何在?
条约:《九国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实质目的:各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请全面评价这一体系。
积极性:确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新秩序,有利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短暂的繁荣。消极性: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平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课件13张PPT。人教版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能拄着拐杖走路”主要得益于(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大林模式
2.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类似的现象在苏联历史上也出现过,这体现在(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集体化
C.列宁模式 D.斯大林模式BB3.由斯大林所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即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斯大林模式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D.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4.震动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世界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就是( )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
C.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改良
D.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A5.(2019·云南)读下表
苏俄(联)工农业生产情况表
1920~1925年苏俄(联)经济恢复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B6.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两图意在抨击( )
A.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D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6月的一天,23岁的美国人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后,他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1)依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说明该政策“新”在何处。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行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斯大林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取得的成效。
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材料三: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3)依据材料三分析罗曼·罗兰评价的是什么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体制包含哪些“消极的东西”。
体制:斯大林模式。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效益低下等。
(4)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列宁到斯大林,一直在调整苏联(俄)的建设政策,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课件15张PPT。人教版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2019·广东)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
A.华夫脱运动    B.巴拿马收回运河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2.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
A.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B.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C.埃及争得彻底独立
D.运动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CA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
A.提出独立要求     B.采用不合作方式
C.进行非暴力斗争 D.斗争取得胜利A4.甘地发动了“文明不服从”运动,但后来印度人民和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因此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这说明甘地( )
A.坚持民族独立至高无上
B.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坚持非暴力抵抗的旗帜
D.主张向英国殖民统治者妥协C5.“1919年,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的大中学校学生、工人和政府机关的职员举行罢工,他们高呼‘打倒英国占领者’‘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释放扎格鲁尔’等口号。”上述场景发生在( )
A.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 B.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C.埃及资产阶级革命中 D.埃及华夫脱运动中
6.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社会经济,原料生产因世界市场萎缩大量减产,国家财政极其困难,失业剧增,农产品价格大跌,社会矛盾尖锐。为此墨西哥( )
A.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B.制定颁布新的宪法
C.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D.发动对外侵略战争DC7.借助图片,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
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甘地图传》(1)以上材料涉及甘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标志物:土布和食盐。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当时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其中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原因:土布和食盐涉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穿和吃,可触动每个印度人的民族情绪。
精神: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材料二:以下是对甘地的不同看法:
甲:甘地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乙:甘地是“矫揉造作的阴谋家”,是“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
丙:甘地是印度“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
(2)概括甲、乙、丙三个人的观点。
甲神化甘地、乙全盘否定、丙充分肯定。材料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体现的进步性。
进步性:抵制英国经济侵略,复兴民族经济;沉重打击殖民统治,鼓舞世界人民反殖民统治的信心;印度民族意识高涨,推动独立运动的发展;从劳动中体现平等、价值和尊严;对和平主义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产生深远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3月8日,扎格鲁尔等人被捕,流放到马耳他岛,由此点燃了埃及三月起义的烽火……英国当局迫于埃及民族独立斗争的压力,只得释放扎格鲁尔等人,并允许他们到巴黎参加和会。然而,华夫脱党人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对巴黎和会寄予的希望破灭了,埃及人民反英斗争更加激烈。
材料二:1921年12月,埃及反英浪潮又起,英国已早有准备,立即再次逮捕扎格鲁尔等人,将其流放到塞舌尔岛,这使起义烈焰重新燃起……1922年3月15日,英国正式宣告埃及独立,苏丹福阿德为埃及国王。材料三:这次改革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大地产制,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使劳动人民的现状得到了改善。改革基本上摧毁了大庄园制,并使民族资本取代外国资本,掌握了全国最主要的经济命脉,为墨西哥比较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墨西哥经济特别是纺织、食品、家具等轻工业的发展。(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华夫脱党领导的埃及独立运动取得了什么结果?有什么意义?
在扎格鲁尔等埃及华夫脱党人的领导下,英国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材料三中的“这次改革”是指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卡德纳斯改革;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课件15张PPT。人教版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1879年,有两个国家签订了一个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后来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个同盟。材料中的两个国家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德国和英国
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
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ABD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凡尔登战役
D.美国对德宣战
4.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自身利益而见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BD5.此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场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此战役是( )
A.雅克萨之战 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太平洋战争C6.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历时4年多并席卷欧、亚、非三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的战败方是( )
A.协约国
B.同盟国
C.英法
D.德奥B7.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你能看到的状况是( )
A.意大利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
B.战场上出现各种新式武器
C.中国所在的一方遭到失败
D.英国炮轰凡尔登B8.(2019·潍坊)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 )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
C.解放黑人奴隶 D.推动欧洲联合
9.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欧洲阶段转变到全球阶段”,其主要依据除了当年美国参战外,还有俄国发生了( )
A.工业化运动 B.十月革命
C.八一九事件 D.废除农奴制改革CB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探战争之源】
材料一:1870~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材料二:在19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里,西方列强掀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海外扩张狂潮,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列强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情况如下:英国居第一位、法国居第二位、德国居第四位、美国居第五位。
材料三: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实质: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2)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两个集团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什么战争的爆发?
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析战争之况】
材料四: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五: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3)材料四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
(4)材料五中的“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凡尔登战役。 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或惨烈性)。【悟战争之害】
(5)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如: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让和平永驻人间等。(学生可围绕主题自由发挥,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课件15张PPT。人教版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1.(2019·南京)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呜啦,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人民委员会成立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11月7日晚,彼得格勒的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占领了除冬宫以外的重要据点,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冬宫进攻的信号,起义部队于次日凌晨攻占冬宫。以上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C.1921年CA3.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的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是因为它( )
A.是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是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是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4.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引领者”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名称是( )
A.苏维埃 B.苏维埃公社
C.人民委员会 D.革命政府AC5.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D.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A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B.一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源
C.俄国革命的必备条件是战争
D.一战激化俄国国内矛盾,推动革命发生D7.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
B.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
C.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8.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这次“试验”的结果是( )
A.发布了革命纲领《四月提纲》
B.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C9.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马列主义是十月革命的产物
B.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指明了方向
C.十月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B10.下图为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
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D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危机使俄国陷入绝境,从而,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呢?
材料二:11月7日21时45分,随着一声令下,“轰!”军舰上的大炮声发出了震撼世界的怒吼,攻打冬宫的战斗开始了。经过激战,次日凌晨攻克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轰鸣的炮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材料三: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当时临时政府没有立即停止战争,没有把土地分给农民。如果他们能在这两点上满足人民的要求的话,布尔什维克根本就没有机会赢,即便能够获胜,也维持不了多久。
(1)材料一中的“使俄国陷入绝境的战争危机”是哪一场战争引发的?列宁认为能用革命的手段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工农力量的增强。(2)材料二中“攻打冬宫的战斗”发生在俄国的哪座城市?据材料指出这场革命的对象是谁?由此指出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彼得格勒;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据材料三,指出“布尔什维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停止战争;把土地分给农民。
(4)综合上述材料,俄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工农力量的壮大;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武装斗争;代表人民的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