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集训】易错专练4:物态变化(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易错集训】易错专练4:物态变化(解析版)

资源简介

易错专练3:物态变化
易错点一:不能正确区分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温度变化图象
典例1:(2019秋?秦安县期中)如图所示,在A、B、C、D四个图象中,其中属于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错解】选C,理由:非晶体凝固时有固定熔点,温度达到凝固点后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析错】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正解】选D,理由:A、图象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图象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D、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故选:D。
针对训练1:(2019秋?锦州期末)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从固态变成液态,如图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解析】沥青属于非晶体; A、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区六种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和放热
典例2:(2019秋?新北区期中)下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错解】选A或C或D,理由:液化、凝华吸热。
【析错】(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正解】选B,理由: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湿手烘干,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 C、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热,故D错误。故选:B。
针对训练2:(2019秋?北海期末)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有变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解析】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不能熔化;水因不能放出热量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故选:C。
【答案】C
易错点3 不能正确区分生活中一些物态变化形成的原因----“白气”的成因
典例3:(2019?宜兴市二模)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气”;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周围也有“白气”。关于“白气”的形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主要是由水壶中的水转变成的水蒸气 B.前者主要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变成的水
C.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 D.后者主要是空气中水蒸气变成的水
【错解】选A,理由: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气”是壶中水汽化成了水蒸气。
【析错】生活中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态;水蒸气是无色无嗅,看不到。
【正解】选D,理由: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温度较高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飘散在空气中,是由水壶中的水转变成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块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飘散在空气中,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选D。
针对训练3:(2019秋?尚志市期末)冬天,人们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B.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解析】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A正确;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D错误。故选:A。
【答案】A
温度的测量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注意问题
(1)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2)看清温度计的量程;
(3)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待示数稳定再读数;
(6)读数时玻璃泡留在液体中;
(7)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
3.实验拓展
(1)拓展: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读数时要明确是零上还是零下,要明确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的刻度要垂直。
(2拓展:使用温度计时不能使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或低于液体的凝固点。
典例4:(2019秋?兴化市校级月考)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
B.取出温度计;
C.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
(1)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
他在测量过程中的操作如图甲所示。
(2)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
(3)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 。(选填“高”或“低”);(4)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 。
【解析】(1)要测量液体的温度,应该:估计被测物液体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不与容器接触,示数稳定后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取出温度计。所以实验顺序为ACDEB;(2)甲图中的错误是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3)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加热过程中会使读数偏高;(4)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69℃。
【答案】(1)ACDEB;(2)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3)高;(4)69℃。
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探究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结论
熔化规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实验拓展
拓展(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拓展(2):看清温度计的零刻度线的位置,确定分度值,然后读数。
典例5:(2019秋?陵城区期中)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 。
(2)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填“会”或“不会”)沸腾。
【解析】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2)由乙图知,从第3分钟到7分钟,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熔点是0℃;从图象可以看出,在第6分钟,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答案】(1)使冰受热均匀;(2)晶体;固液共存;(3)不会。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结论
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实验拓展
(1)拓展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拓展2:实验时,酒精灯要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置酒精灯,再调整好铁圈的高度来放石棉网,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典例6:(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
③第6min时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60℃上面第8个小格处,读作68℃;(2)①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3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1℃,先后从第6、9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大小为98℃,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②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③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第6min时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水温降低,低于水的沸点,所以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答案】(1)68;(2)①低于;②不变;③小丽;(3)温度低于沸点。
强化训练:
1.(2019秋?黄石期末)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37℃ B.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为1.6m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2.(2019秋?太仆寺旗期末)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早春,河面上的冰消失了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C.秋天,树叶上的露珠出现了 D.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了
3.(2019秋?淮安期末)如图所示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发生升华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B.盛夏天空产生冰雹 C.深秋山凹出现薄雾 D.寒冷冬季冻衣晾干
4.(2019秋?淮安期末)将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放进嘴里,舌头往往会短时间被冻在冰糕上,原因是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
A.凝固 B.熔化 C.蒸发 D.凝华
5.(2019秋?大安市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B.将湿衣物放烈日下晒
C.将谷物推开来晒 D.用保鲜膜盖住水果
6.(2019秋?奈曼旗期末)用质量和温度都相等的水或冰冷却食物时(  )
A.用水效果好,因为水容易流动 B.用冰效果好,因为冰温度低
C.用水和冰的效果一样 D.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7.(2019秋?峨眉山市期末)有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7.7℃,用这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分别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   ℃
8.(2019秋?宜兴市月考)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9.(2019秋?潮南区月考)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填“升华”、“熔化“或“凝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滴形成雨。我国大型客机C919,飞机上装有3D打印的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0.(2019?涟源市模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将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驱虫防蛀,随着时间的推移,樟脑丸会慢慢变小直到消失,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同时衣服也会透出淡淡的气味来,这表明   。
11.(2019秋?姜堰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装置中,A为盛水的烧瓶,B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C为温度计,玻璃管由A容器通入B容器的冷水中,对烧瓶A加热并使其中的水沸腾:这个过程中,A容器中的水沸腾时产生大量   ,A容器中水面会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B容器中的水面会逐渐   ,温度计C的示数   。说明液化时放出热量。
12.(2019?德州模拟)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1)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玻璃片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3.(2019?恩施州)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不久,某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水面上部分出现许多水珠,这是   形成的。
(2)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如图乙是根据两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两次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水的   不同。
14.(2019?十堰)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小明用的装置(如图甲),他测出的水温将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小红和小华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并描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可知当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两位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15.(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   ℃.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6.(2019?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在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需要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2)由图乙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B点的内能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的内能。
(4)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5)由图乙可知,在加热相同时间的情况下,AB段温度变化比CD段温度变化大,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   (填“大”或“小”)。
17.(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
③第6min时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18.(2019?鞍山)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   。(酒精的沸点是78℃)
(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2019秋?青山区期中)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容易吸水的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关于纱布袋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隔断了空气,会减慢水的蒸发
B.扩大了水的表面积,会加快水的蒸发
C.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
D.可以防止苍蝇、蚊虫的干扰
2.(2019?宁波模拟)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3.(2019?扬州)《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4.(2019?无锡)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5.(2019?抚顺二模)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处于固、液、气三种物态中某一状态下分子的排列方式,下列有关论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需要放热
B.物质由乙到丙的变化叫做汽化
C.樟脑丸变小了是由甲到丙的变化
D.霜的形成是由丙到甲的变化
6.(2019?白云区一模)如图所示,打火机里的燃料是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但它储存在打火机里是液态的;把阀门撬烂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霜,用手摸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  )
A.使丁烷液化的方式只有降低温度
B.丁烷从打火机逸出时发出“咝咝”声音,发生的物态变化要放热
C.打火机里内的燃料消失过程,发生了汽化现象
D.阀门周围出现白霜主要是发生了凝固现象
7.(2019秋?南通月考)有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其示数为4℃,放在沸水中其示数为94℃,若用它测出的气温为31℃,则实际气温为   ℃,小丽同学又用该温度计在同一环境下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测出的温度刚好与水的实际温度相等,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
8.(2019秋?山西期中)夏天,小明与小亮一起去喝饮料,在温度适宜的饮料室内,小明点了杯热咖啡,小亮点了杯冰柠檬茶,如图所示。过了一会儿,他们发现各自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两只杯子上的水珠分别出现在杯壁的内侧还是外侧,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
9.(2019秋?樊城区期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做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可燃气体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
10.(2019秋?靖江市校级月考)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煮,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炸,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是   ,你判断的理由是   。
(4)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11.(2019?大连)高压锅的锅置上安装了安全阀,其内部的通气孔用熔点较低的易熔片阻断,如图所示,如果限压阀或排气孔发生故障,高压锅煮食物时不能正常向外排气,就会导致锅内气压不断增大,在发生危险前,安全阀内的易熔片会熔化,对外排气减压保证安全,请分析说明易熔片熔化的原因。
12.(2019?长春)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更合理。
(2)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   ℃;若水停止吸热,水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13.(2019?盘锦)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   (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
14.(2019?青海)两实验小组使用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利用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a和b,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发现,两组实验中将水从90℃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水的   不同。
(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
(3)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15.(2019?铁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适量的水。
(1)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这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
(3)小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并未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   。
(4)小明将试管取出,分别给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加热,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   (填“a”或“b”)图象代表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由图象可知,实验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
16.(2019?锦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   (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45min末的内能   (填“大于”或“小于”)第20min末的内能。
17.(2019?营口)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
(2)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   min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4)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99℃的水将处于   态。
(5)温度计刚放入热水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   成小水珠造成的。
18.(2019?仙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内水的质量为0.1kg,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当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仔细观察发现烧杯内的水开始减少,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假设在水沸腾前烧杯内水的质量保持不变。水温从70℃上升到90℃的过程中,烧杯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J。
19.(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岀了熔化图象,如图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   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象是   (选填“乙”或者“丙”)。
20.(2019?辽阳)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A、B,在A试管中放入蜂蜡,在B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
(3)第22min时B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12min到第16min,蜂蜡的内能   (填“增加”或“不变”)。
21.(2019?赤峰)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组员误把盐水当做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盐水的沸点是   ℃。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
盐水的浓度(%)
0
2
4
6
8
10
12
14
沸点(℃)
100.0
100.3
100.6
101.0
101.3
101.6
102.0
102.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   (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   放盐(选填先”或“后”)。
22.(2019?云南)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
验中使品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经历了   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晶体可以继续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C。
2.【解答】A、早春河面上冰的熔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属于蒸发现象,不符合题意;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结冰的衣服变干了,是固态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
3.【解答】A、雨后天晴路面变干,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雹是小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碰上冷空气凝固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
D、冻衣服晾干,冰直接升华成为水蒸气,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解答】刚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冰糕温度很低,冰糕放进嘴里,舌头往往会短时间被冻在冰糕上,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解答】A、吹风机吹出的风,可以提高湿头发上水分的温度,可以加快头发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湿衣物放烈日下晒,提高了温度,会加快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将谷物推开来晒,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用保鲜膜盖住水果,减弱了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
6.【解答】冰熔化为同质量的水时,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的冰效果会更好;故选:D。
7.【解答】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几下,就用来测量两个病人的体温,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时,因为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来,显示的仍然是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7℃。
测量体温是38.4℃的病人时,该病人的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数据,温度计的示数能够上升,则读出的数据为该病人的体温38.4℃。故答案为:37.7℃;38.4。
8.【解答】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
水蒸气放出热量变成水,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9.【解答】人工降雨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为气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雨。
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熔化。
10.【解答】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直到消失,这是樟脑丸吸热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衣服也会透出淡淡的樟脑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升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解答】由于A烧瓶内的水一直在沸腾,在沸腾的过程中水汽化减少,所以水面下降,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导管进入B中的烧杯中,遇冷液化成水,放出热量,使烧杯B中的水面逐渐上升,水温度升高,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故答案是:水蒸气;下降;上升;上升。
12.【解答】(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2)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发生液化,形成液态水附着在在玻璃上,因为液化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升高;
(3)该现象表明气体液化时要放热,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
故答案为:(1)液化;(2)小水珠;升高;(3)气体液化时要放热,物体吸热温度会升高。
13.【解答】(1)实验不久,某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水面上部分出现许多水珠,是液化形成小水珠;
(2)由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1个小格处,读作91℃;(3)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太多,
水的比热容和末温不变,根据Q=cm(t﹣t0)可知,加热时间太长,是水的质量大造成的。
故答案为:(1)液化;(2)91;(3)质量。
14.【解答】(1)如图,由于酒精灯给水加热,容器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此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所以测出的水温会偏高。
(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观察图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所用水的初温相同,水升温的快慢不同,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偏高;(2)不变;水的质量不同。
15.【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8℃;(2)从图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
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熔化吸热,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故答案为:(1)﹣8;(2)﹣2;增加;(3)液化;(4)增加。
16.【解答】(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2)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说冰是晶体;(3)由图乙可知,随着时间的增长,物体吸热越多,内能越大,故C点时具有的内能大于于B点时的内能;(4)加热至第8min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5)从图象上来看,AB段比CD段温度升高的要快些,由于该晶体在固态和液态时质量不变,加热方式不变,可知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晶体;(3)小于;(4)固液共存;(5)小。
17.【解答】(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60℃上面第8个小格处,读作68℃;(2)①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3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1℃,先后从第6、9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大小为98℃,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②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③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第6min时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水温降低,低于水的沸点,所以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故答案为:(1)68;(2)①低于;②不变;③小丽;(3)温度低于沸点。
18.【解答】(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即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过程中要观察水沸腾的现象,得出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而不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故选B;(3)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该温度计的示数为98℃,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的分度值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4)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应该选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的物质做测温物质,而酒精的沸点只有78℃,所以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5)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但继续吸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则水的温度不变。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B;(3)98;小于; (4)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5)不变。
技能提升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致冷来使给食物降温的。装置放在通风处,这样即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故A错误,BCD正确。故选:A。
2.【解答】氮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液氮倒入容器后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解答】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C。
4.【解答】AB、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由于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解答】由图知,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排列规则,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既不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拉伸,所以是固态分子的排列方式;
甲图中分子相距较近,分子排列杂乱,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是液态分子的排列方式;
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无固定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弱,是气态分子的排列方式;
A、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是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A正确;
B、物质由乙到丙的变化,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故B错误;
C、樟脑丸变小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也就是由乙到丙的变化,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也就是由丙到乙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A。
6.【解答】A、使丁烷液化除了降低温度,还可以压缩体积。故A错误;
BC、打火机内气压远高于大气压,部分气态丁烷被压缩成液态,当打开阀门丁烷逸出的过程中,部分液态丁烷因气压减小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C正确;
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D错误。故选:C。
7.【解答】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1)用它测得气温为31℃时,实际气温为:℃×(31﹣4)+0℃=30℃。
(2)设水的实际温度为t,则:×(t﹣4)=t;
解得:t=40℃。故答案为:30;40。
8.【解答】小明的咖啡杯水珠在杯子的内壁,小亮的柠檬茶水珠在杯子的外壁。
因为小明杯中装的是热咖啡,杯内温度高,杯子的温度低于杯中水蒸气的温度,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壁上;
小亮杯中放的是冰柠檬茶,杯子的温度低于杯外水蒸气的温度,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壁。
故答案为:小明杯中装的是热咖啡,杯内温度高,杯子的温度低于杯中水蒸气的温度,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壁上;
小亮杯中放的是冰柠檬茶,杯子的温度低于杯外水蒸气的温度,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壁。
9.【解答】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液化石油气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可以大大的减少体积,可以节省空间。
故答案为:液体的热胀冷缩;压缩体积。
10.【解答】(1)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是因为煮鸡蛋、玉米棒子需要温度低。炸油条、麻花需要的温度高;因为水的沸点低,而油的沸点高,所以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
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对着水杯吹气,开水变凉,是因为水蒸发吸热,水温下降;对着手“哈气”,手变暖,是因为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手上液化放热;
(3)在充满大量水蒸气的浴室内,可根据冷水管上附着有小水珠,而热水管上没有。这是因为浴室内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而液化附着在冷水管上的缘故。
(4)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即由固态变为液态,该过程称为熔化;同时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变成了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即变成了固态,故是由液态变为固态,该过程是凝固。
故答案为:(1)沸点;压缩体积;(2)蒸发吸热;液化放热;(3)冷水管;水蒸气会液化形成小水珠粘在冷水管上;(4)熔化;凝固。
11.【解答】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出气孔就被堵塞,锅内气体压强就会过大,沸点也随之升高,当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12.【解答】(1)从固定装置的方便考虑,应该先根据酒精灯的位置,固定好最下面的铁圈,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位置,固定上面的铁夹子,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更合理;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9℃;
撤去酒精灯水不能继续沸腾,水沸腾的条件是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99;不能。
13.【解答】(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高;
(2)由乙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3℃;
(3)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有少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上升不断变大,到水面破裂;
由此可知图丙为沸腾时的现象;
(4)在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不变;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故答案为:(1)高;(2)93;(3)已经沸腾;(4)不变;(5)吸热。
14.【解答】(1)由图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b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
(2)从图中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2℃;
(3)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质量;(2)92; (3)不变。
15.【解答】(1)在加热的过程中,两试管中的液体是通过热传递吸收热量的;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94℃。
(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4)根据公式Q=cm△t可知,在比热容和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小升温越快,所以a图象是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
(5)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知,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6℃,此时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热传递;(2)94;(3)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4)a;(5)低于。
16.【解答】(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所以该实验的仪器需要秒表;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故示数为54℃;
(4)由题图可知,物质在第35min以后,放出热量,但是温度不变,为其凝固过程,故凝固点为80℃;该物质从第10min~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而该物质第40min时从液态到固态,为固液共存态,故该物质第40min小于第20min时的内能;
故答案为:(1)秒表;(2)较小;(3)54;(4)小于。
17.【解答】(1)图甲所示装置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这会使温度的测量结果偏高;
(2)由图象还可以看出,a、b两种图象的沸点相同,b加热时间长,所以原因可能是图象中水的质量不同。
(3)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第12min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4)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在当时的实验环境下,水的沸点为98℃,而99℃高于水的沸点,水将处于气态;
(5)开始实验时,温度计自身的温度较低,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很难看清示数。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的杯壁;(2)水的质量不同;(3)12;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气;(5)液化。
18.【解答】(1)水在沸腾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达到水面处破裂,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杯内的水开始减少;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4.2×103J/(kg?℃)×0.1kg×(90℃﹣70℃)=8.4×103J;
故答案为:不变;8.4×103。
19.【解答】(1)体积较大的冰块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很好的与冰块接触,而碎冰块能很好的包裹住温度计玻璃泡;故选择碎冰块。
(2)从丙图象来看,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熔点(48℃)不变,熔化过程物体处于共存状态;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有无固定的熔点;从图中来看,该冰跟海波熔化时都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跟海波都是晶体。
(3)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海波的熔点是48℃;故海波的熔化图象是丙。
故答案是:(1)碎冰块;(2)不变、固液共存、晶体;(3)丙。
20.【解答】(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看示数在0℃的上方还是下方,然后注意温度计最小分度值,最后进行读数;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示数在0℃以下,且最小分度值是1℃,故读数是:﹣4℃。
(2)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由于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所以在加热时,水温度上升比较慢;
(3)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烧杯的水处于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在98℃不变,把试管内的水加热到98℃时候不再放出热量给试管内的水吸收,所以试管内的水无法沸腾;
第12min到第16min,蜂蜡已经与烧杯中的水达到热平衡状态,无法继续吸热,故蜂蜡的内能不变。故答案是:(1)﹣4;(2)温度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3)不能,不变。
21.【解答】(1)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乙可得盐水的沸点是103℃;
(2)根据表中盐水浓度从0~14%,沸点从100.0℃升高然后上升到102.3℃可得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升高;
(3)根据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升高可得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后放盐。
故答案为:(1)103;(2)升高;(3)后。
22.【解答】(1)如图所示,实验采用了水浴法给试管内物质加热,并且用搅拌器不断搅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晶体受热均匀,但是实验装置试管内的物质没有全部在水面以下,会影响实验效果;
(2)晶体在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即为该晶体的熔点,如图乙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48℃,熔化从第5min开始到第10min结束,总共持续了5min;
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固态时的图象的倾斜程度要小于于液体时图象的倾斜程度,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固态时的温度变化小,吸热能力强,所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大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3)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晶体的熔点,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采用水浴法;(2)48;5;大于;(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