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差异显著》之《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教学课件 (共5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域差异显著》之《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教学课件 (共56张PPT)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均温和
结冰情况
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
干湿情况
主要农作物
及成熟情况
耕地类型
复习旧课
低于0℃
结冰
高于0℃
不结冰
少于800毫米
多于800毫米
半湿润
湿润
旱田
水田
小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水稻、一年两熟至三熟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1.南北方的分界线。
2.
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3.一月份平均气温0度等温线(北方河流冬季结冰,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4.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南方农作物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北方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复习旧课
预习任务
1.东西部的省市分别有哪些
2.东西部地区的差异表现在哪里
3.东西部地区都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4.东西部、南北交流互补的目的、原则是什么
5、互补交流的重大工程有哪些?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
众多的人口和发达的商业
四通八达的交通
直入云霄的高楼大厦
高科技研究所
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①②
西







东部、西部怎样划分?
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
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
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
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
个土家苗族自治州组成。
西部地区幅员面积的71.4%,
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8.1%。
西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的差别
东部地形:平原、丘陵为主,大片肥田沃土
西部地形:山脉、高原、盆地为主,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的差别
东部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比较温暖湿润
西部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干旱
水资源的差异
东部水资源
(多/少)
西部水资源
(多/少)
东部水能资源
(多/少)
西部水能资源
(多/少)




我国西部主要矿产储量占全国比重
天然气
煤炭
锰矿
铬矿
铜矿
57.6
61.2
67.3
89.4
49
铅矿
锌矿
钾盐
磷矿
石油
56.3
64.5
99.6
58.5
22.5
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短缺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东西部主要指标一览表
指标
东部
西部
面积占全面(%)
31
69
人口占全国(%)
71
29
GDP占全国(%)
83
17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东部与西部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东部地区:
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和林业
西部地区:
主要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比较适合发展畜牧业
人口分布差异
东部:人口分布稠密
西部:人口分布稀少
城市差异
东部:城市众多
西部:城市稀少
交通差异
东:交通线密集,水运、公路、铁路等发达;
西:交通线稀疏,以铁路运输为主。
东部的优劣势在哪里?
优势:平原广阔,气侯湿润,土地肥沃,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力资源丰富。
劣势: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短缺,工业污染严重。
西部的优劣势在哪里?
优势:土地广阔、草场资源、矿藏资源丰富、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等。
劣势: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如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同时,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条件与东部相比差距较大。
方面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地形
气候
资源
人口
城市
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
东西部的差异
平原、丘陵为主
高原、盆地为主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人口密集,人才多
人口稀疏,人才缺乏
城市众多
城市较少
交通发达
交通落后
相对较发达
相对落后
结论:东部相对发达而西部落后。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样缩小东西部差距,改变西部落
后的面貌?
资源优势
转化为
经济优势
对策:
1.发挥资源优势
2.
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3.发展交通
4.发展教育
5.
引进人才等等
1.平原广阔,气侯湿润,土地肥沃等优越的
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
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
东西部的差异
东部
西部
优势:
劣势:
优势:
劣势:
矿产、能源丰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等
1.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自然条件较差,不利于发展农业
2.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交通落后,社会经济条件与东部差距大,不利于发展工业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等
区域差异显著
交流与互补
西气东输工程
南水北调
工程
西电东送
工程
“南水北调”
通天河
丹江口
扬州
山东
北京、天津
青、甘、宁、内、陕、晋
东线
中线
西线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另一路向东,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长江流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西气东输
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湖北、江西、广东
“西电东送”工程是通过开发西南、西北的电力资源,建设大容量、长距离、超高压输电线路,并向东部沿海地区送电的工程。包括北、中、南三条大通道。
西煤东运
青藏铁路全长1963千米,估计投资219亿元。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也是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进藏难”的
问题。
“西部之光”人才招聘会现场
  2002年全国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中有15%的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发展自己的事业。
宁夏银川近郊的镇北堡在江苏华西村出资帮助下,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昔日的贫困地区已成为西部开发与东西部合作的示范区。
这些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对东部:
对西部: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东部地区和沿线地区的环境,缓解了交通压力。
使西部的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东西
南北
差异
区域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
一、东西部差异显著
(一)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地形:平原广阔;气候:较为湿润;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讯、教育发达,
城市众多,人力资源丰富
(二)西部地区
地形: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干旱、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方面与
东部差距较大,有待于西部开发。
二、交流与互补: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概括
地区:
原因:
目的:
原则:
5.项目: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
交流与互补
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
南北方和东西部存在区域差异
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因地制宜,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优势互补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6.重大工程:
2.
西藏与浙江进行经济交流时,下列农副产品浙江
没有的是
(  )
A.
牦牛肉  
B.
水牛肉  
C.
黄牛肉  
D.
奶牛肉
A
当堂检测
1.
下列省区属于西部地区的有(  )
①广西 ②陕西 ③山西 ④江西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A
3.下面所列各项西部有优势的是
(  )
A.
矿产资源贮藏量  
B.
交通通讯发展状况
C.
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D.
城市化程度
4.
下列所列各项西部比不上东部的有(  )
①矿产资源贮藏量 
②交通通讯发展状况 
③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④城市化程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A
C
阅读下面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5~7题。
5.
制约③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   
B.
地形 
C.
光照   
D.
水源
6.
图中③④区域的分界线是(  )
A.
昆仑山-祁连山
B.
秦岭-淮河 
C.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天山-阴山
7.
符合④区域景观描述的是(  )
A.
山青水秀稻花香   
B.
旱地麦浪大豆香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雪山青稞奶茶香
D
A
D
1.秦岭—淮河一线(  )
A.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B.与我国1月5℃等温线基本一致
C.与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D.与热带、亚热带分界线大致吻合
A
 
2.读我国南、北方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多水少,北方水多地少
B.南方地区不需要推广节水技术
C.南方和北方都适合发展牧区畜牧业
D.通过跨流域调水缓解北方缺水问题
D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丙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之一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4.下列叙述中,属于乙区域特征的是(  )
①能源矿产丰富 ②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③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④盛产温带水果 ⑤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B
 
D
 
5.关于下面四位同学的说法,谁的话可信(  )
A.甲地区的同学说:我们这里种的甘蔗又大又甜
B.乙地区的同学说:我们的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C.丙地区的同学说:我们这里的黄梅戏可好听了
D.丁地区的同学说;我们这里的青稞酒真好喝
6.2018年12月29日,通新高铁正式通车。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更适合完成的运输任务是(  )
A.万吨玉米  
B.大宗煤炭    
C.旅客出行  
D.千吨水泥
D
 
C
 
7.实现“东西部双赢”战略,与新疆有关的工程项目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青藏铁路  
D.南水北调
8.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B.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唯一措施是兴建水库
D.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B
 
D
 
9.【2019·四川凉山中考】如图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关于此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②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③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体一致 ④是我国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0.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
B.该线以南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盛产柑橘、苹果、菠萝等水果
C.该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作物熟制一般是一年一熟
D.该线以北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
 
1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水资源、人口、耕地所占比重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大
B.西北地区人口数量所占比重比青藏地区小
C.青藏地区水资源所占比重比北方地区小
D.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D
 
12.如图为广州高铁南站到白云机场的百度电子截屏示意图,图中提供的信息有(  )
①行程距离 ②乘车线路 ③天气状况 ④路程用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13.川藏铁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朝鲜族、藏族等
B.川藏铁路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C.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D.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地形崎岖,千沟万壑的景观
C
 
14.把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东部地区的工程是(  )
A.西电东送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青藏铁路
C
 
1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1)和广州、哈尔滨的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沿秦岭—________(河流)一线分布,此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
(2)由于受______(填“冬”或“夏”)季风的影响,广州、哈尔滨两城市的降水都集中在______季,________(城市)的年降水量更多。
(3)1月,广州与哈尔滨的温差约为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_(填“大”或“小”)。
(4)根据示例,请用图中的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填空。
淮河 
800 
夏 
夏 
广州 
30 
地理区域特征
地势高耸,雪山连绵
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旱地广布,麦浪滚滚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所属地理区域
青藏地区
________地区
________地区
________地区
大 
西北 
北方 
南方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的西部地区包括了中国三分之一的省级行政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71.8%,人口约占全国的28%,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该区自然资源特别丰富,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82.5%,煤炭占全国的36%,石油占全国的12%,天然气占全国的53%,许多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列。该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秦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九寨沟等均位于西部地区。
(1)上述材料说明西部地区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2)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正在实施哪些重点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你认为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在哪里?为什么?
关键:增加科技和人才、智力的投入。原因:只有依靠科技、人才,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