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课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共6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课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共63张PPT)

资源简介

(共63张PPT)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惆怅,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崖际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他真真是“求仁得仁”,他不仅在做学问上获得了人民意识,而在做人上更保障了人民意识的确切获得。
——朱自清
——鲁迅
——郭沫若
闻 一 多



导入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闻一多和臧克家两位作家。
朗读课文,识记词语,初步感知内容。
理清思路,了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诗人
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臧(zāng)克家
(1905─2004)
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闻一多与臧克家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知亦师亦友

——臧克家和闻一多

“得一知己,可以无憾,
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
已经够了。” ——闻一多

检查预习
给下列黑色字词注音: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漂白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qiào


jiào
qiè


jiǒng

hán
kuī
jiǒng
piǎo
dié
dǒu
校规
xiào
校订
jiào
弹壳

地壳
qiào
躲藏
cánɡ
宝藏
zànɡ
行列
hánɡ
行动
xínɡ
自读课文
注意下面的多音字
1、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整齐地排列着。
4、很不一样。
5、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6、 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极为畅快的样子。
7、完全与已经过去的情况不同。
8、心思精神完全会聚和集中起来。
9、用尽心思和力量。
10、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中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慷慨淋漓
一反既往
心会神凝
沥尽心血
目不窥园
讨论交流: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再读课文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学者

革命家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你回答正确了吗?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个部分:

3、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

学者闻一多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怎样做的?有哪些主要成就 ?目的是什么?
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目的: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战士闻一多
1、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2、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目的是什么?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献身民主事业
朗读·思考·研讨
◎课文前后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这些话是怎样起到过渡作用的?采用了那种表达方式?


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相提并论,对比鲜明
议论
还有哪些句子使用了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问题探究
议论在本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议论总起和总结了第一部分。第八、九段是第二部分的纲领,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部分也都是议论。

夹叙夹仪使得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品析第一部分
感悟形象
——学者

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在这一部分中,最细致地描述他研究学问的当属哪一段呢?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对比中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唐诗杂论》——严谨刻苦;《楚辞校补》——孜孜不倦;《古典新义》——日夜不懈。
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刻苦钻研学术。
  治学专心刻苦,废寝忘食。
3.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治学目的是救国。深切的爱国之情!拳拳爱国之心。
4.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凌乱……饭,几乎忘记了吃……
 
5.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
  先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
同学们圈点勾画,找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一起解决。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
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是热情的称赞了。

探究语言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
“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3)“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4)“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7)“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
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
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
使他分心。

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中,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学习了夹叙夹议的作用。

拓展延伸
示例: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就不剃去,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才剃去了长胡子。
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作业布置
一、按常规书写生字词。
二、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三、拓展阅读《最后一次演讲》。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的品格和革命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剪材的方法。




导入新课
闻一多先生,这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他的形象被臧克家塑造得多么鲜明,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革命家
感悟形象
敢说敢做,无所畏惧,
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度,
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总结
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各有什么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从学者到斗士
前期: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
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卓越的学者
言行一致的志士
伟大的爱国斗士

【变化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思考探究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说”了就“做”
学者
(1-7)
革命家
(8-18)

潜心学术
硕果累累

嫉恶如仇
勇于献身


说了就做
说(言)做(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19-20)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不同)
(相同)
小结: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思考探究
三本书
(学者)
三件事
(革命家)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示威游行



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精于剪裁 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比如,闻先生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
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学以致用
1、选择材料要典型
2、材料安排要合理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人物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外貌有许多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历历在目,触手可及,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记叙与描写相结合
本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特点?
思考探究
四字词语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诗兴不作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 警报迭起
形式紧张 慷慨淋漓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
读一读
运用四字短语
结构整齐,节奏感强
精炼含蓄,耐人寻味
对偶句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动人心,鼓壮志。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读一读
运用对偶句 读起来琅琅上口, 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中,我们进了解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学习了文章的选材,总结了文章中语言的特色。

拓展延伸
示例:1.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足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
2.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文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3.深夜提笔写校补,三更磨墨出杂论。一口一心为自由,专为革命献一生。
4.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闻一多先生,这位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受到中华儿女的敬仰,中华儿女永远纪念他。读完本文,请你为闻一多先生写两句墓志铭或写两句赞扬的话。

作业布置
一、结合上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二、拓展阅读臧克家其他作品。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作者:臧克家
老 马
课外阅读
大师笔下的大师
巨人心中的巨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