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1.1第一节-机械功教案-鲁科版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2020年高中物理-1.1第一节-机械功教案-鲁科版必修2

资源简介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1第一节 机械功教案 鲁科版必修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来历,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能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推导功的一般表达式,知道功的单位。
3、掌握 只适用于恒力,应为对地位移。
(二)过程与方法
1、从“为什么要引入功”得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通过演示和事例,并同时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3、在推导过程中,通过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理论论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并渗透等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为什么要引入功”和“功”的来历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2、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热情。
教学用具
弓箭、重物、锯、木板、榔头、钉子、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量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做功的过程,可见,功与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物理量。因此,在本章追寻守恒定律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功。
设问:为什么要引入功?
二.通过演示和事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请同学举例能量发生变化的例子。
演示:射箭运动
通过学生举例和教师演示射箭运动的分析发现力对物体做功的确导致了物体能量的变化。
又如书本题图:货物在起重机的作用下重力势能增加了。上述事例也说明能量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反过来,力对物体做了多少的功,就意味着有多少的能量发生了转化。可见,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三.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通过功的英文单词是“work”,“work”不就是“工作”吗?那“做工”和“做功”意思是不是一样?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功”的来历和做功的因素。
互动演示:请同学背或抱着一桶纯净水。
教师“命令”:“你今天的‘工作’就是抱着这桶纯净水站一个小时。”
提问学生:“这个同学有没有在工作?”,“有没有使这桶纯净水的能量发生改变?”
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使学生明白这种情况是劳而无“功”,对纯净水桶的运动能量并无影响。因此从有没有对物体的能量变化产生影响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影响做功的因素。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汽车刹车的情况。
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要使两辆完全相同的以同样速度行驶的汽车停下来,从受到的阻力大小和通过的位移大小考虑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较大的阻力,通过较小的位移,使车停下;还有一种是车受到较小的阻力,通过比较长的位移使车停下。两种方法在改变车的运动能量上是等效的,可见,做功也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做功是和两个因素相联系的,一个是力,还有一个是在力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
实际上物理学家在定义功的过程中,还考虑了大量的实际生产工作。
演示:锯木头、敲钉子等工作。
我们说物理来源于生活,功的定义也是如此。
如锯木头,可以分为“推锯”和“拉锯”两个动作;敲钉子,可以分为“举锤子”和“碰钉子”两种动作。物质生产工作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起来的。即使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其实也只是一些推、拉、踏、旋等简单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连续的活动罢了。而推是向前用力,拉是向后用力,踏是向下用力,举是向上用力,旋是边推边拉,碰是快推或快拉,而拉又是向后的“推”。归结起来,所有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说都是不同方向的“推”,而“推”显然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单位。而之所以能构成推的动作,必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作用力,二是移动的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显然,功定义成力和在力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是非常准确的。这也是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和生活相统一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这也就是做功的两个必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
四.通过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借鉴等效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出求功的一般表达式
特殊情景1:
如图,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前进L位移,力F做功多少?
特殊情景2:
如图用竖直向上的提力提水桶水平匀速前行一段位移l,提力对水桶有没有做功?做了多少功?
一般情景3:
一般的情况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并不一致,也不是与运动方向发生的位移相垂直,力F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力F对物体有没有做功呢?
若做了功,所做的功又是多少呢?
a.提出猜想:
通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交流猜想。可能提出几种猜想:
(1)力F做功大小和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α没有关系。
(2)力F做功大小和力与运动方向的夹角α有关系。
同样一个力F作用方向不同,在改变物体能量上效果不相同,可从两种特殊情况作定性分析,否定猜想(1)。
对猜想(2)提出运用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来理论验证的思路。
b.师生交流协作,学生分析论证,验证猜想:
1、教师启发:运用矢量分解,把一般情境问题转化为二个简单的特殊问题,同时渗透等效思想。
2、学生论证:









c。优化表述得出结论:一般的情况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
五.从一般到特殊,深化对的认识
讨论一个力做功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形:
(1)当a= p/2 时 ,cos a=0,W=0。表示力F方向跟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物体在这个力F作用下能量不发生变化(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小)
(2)当0 ? a< p/2 时,cos a > 0,W>0。表示力F对物体做了正功。
(3)当p/2 < a ? p 时,cos a < 0,W <0。 表示力F对物体做了负功。

功既可以是正值,还可以是负值。
进一步讨论正功和负功含义(仅限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对运动只学习了直线运动,因此对物体的能量也只限于讨论运动物体的能量):
(1)正功: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动力,对物体而言是输入了能量,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增加。
(2)负功: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这个力对物体而言是阻力,对物体而言是输出了能量,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减小。也可以表述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例如某个力做了-10J的功,可以说这个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10J的功。
顺便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即
六.功的拓展研究1: 功是矢量还是标量呢?
引导学生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讨论功是标量还是矢量。
得出:力做功的效果表现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或减少了)。也就是做功能增加(或减少)作用物体的能量。而能量没有方向性。那么促使能量变化的力的作用效果——功也没有方向性。可见,功是标量,正负不表示方向,仅表示做功的性质。
通过例题探究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例 质量为m的物体沿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下滑L的距离,斜面保持不动,求物体所受的各力做功多少?物体的合力做功多少?
解:


我们发现:物体所受合力做的功恰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若斜面粗糙,上面结论是否还成立?



若斜面粗糙,同样发现上面结论成立。因此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而这再一次验证了功是标量,运算遵循代数法则。
上例中,若物体在光滑斜面上向下滑行过程中,斜面同时往后退,试判断重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性质。
我们发现,同一个客观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移是不同的。因此,一般在中学物理中我们约定,计算功位移都以地面为参考系。
七.功的拓展研究2
新的问题情境:如图:小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向右移动了l=1m后,再然后拉力大小不变又向左拉了来回到原处。求:拉力F所做的功。
通过分析、引导得出:功的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拓展推广研究并留下新的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功的计算式不适用于变力做功,那么对于物体在受到变力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的情况是不是有新的求变力做功的理论和方法呢?例如用水平力F拉伸弹簧L的距离,如何求这个变力做功呢?
这个问题留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解决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习《功》是为了追寻守恒定律服务的,也为后面的动能定理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通过五个问题的设置(见板书方框部分的内容),层层推进,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问题的探究和下一个问题的引出都很自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前面部分探究功的来历和做功的因素,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在不知不觉中,顺其自然地完成了整节课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又为后面的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设下伏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地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1认识运动》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矢量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
2. 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 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 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3. 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4. 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 通过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实例中体会参考系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三、教学方法
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有关物理概念(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
四、教具:
五、教学设计
引子:(播放“神州”六号升空的录像片)“2005年10月12日~17日,”“神州”六号成功完成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和多项技术突破后安全返回。
师:飞船在茫茫太空中遨游,假设你是文学家,你如何描述它的运动呢?
生:略
师:如果你是科学家,你将如何描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认识运动。、



(一)课题引入
说起运动,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等等。运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圣贤——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可见了解运动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要研究运动首先要了解应该怎样描述运动。
[提问]1.观看一段反映物体运动的动画,然后思考问题。
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诗人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描绘气势磅礴的瀑布,
画家也可以用美丽的画笔描绘出动感十足的情景,
那么作为我们未来的科学家,我们怎样描绘物体的运动呢?

2、请几位同学来谈一谈我们常见的运动。
生活实例引入:
如: 汽车在马路上飞驰 汽车对马路位置改变
江水咆哮地奔向远方 江水对河岸位置改变
3、大家来总结一下什么叫做运动呢?
[板书]
总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运动是一个与时间和空间都有关的物理量,我们要研究运动,首先要从几个基本的概念入手。
(二)新授内容
1.参考系
参考系是研究机械运动的标准,要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取参考系。
师:平时我们说的树木、房屋时静止的。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这时以地面作为标准来说的。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而在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在运动,是还认为路旁的树木在向后倒退,这些都是以车厢作为标准来说的。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参考系。

(1)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就叫做参考系。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为参考系,就认为它是静止的。在选定参考系后要假定自己站在参照物中去观察物体的运动。
关于机械运动,同学们肯定有许多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围绕几个常见的场景进行讨论。(1)坐火车旅行图片(2)飞机投弹图片(3)地球绕太阳转动图片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是什么情景,而同伴认为你是怎样的。
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运动员运动是怎样的下落情况,而飞机驾驶员看跳伞运动员是怎样下落的。
地球在绕太阳转动,而我们却没感觉到这又是为什么。
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看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即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物体”做参考,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选定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象以上分析的,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3) 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参考系选择得当就会使问题研究变的简洁、方便!比如,一个星际火箭在刚发射时,主要研究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所以把地球选作参考系,但是,当火箭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为了研究的方便,便将太阳选作参考系。
(4)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选择参考系时应以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例如,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而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提问]1、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其中分别描述了两种运动的情景,那么它们分别以什么为参考系。(河岸、竹排)
2、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现象,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系?(人,地面)
讨论与交流
展示以下问题:下列描述中隐含的参考系是什么?
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 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4.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河岸 竹排
2. 云朵
3. 地面 地心 人随地球一起围绕地轴自转,而且地球赤道周长大约是s=4.0×104km,即大约为八万里
4. 这两种现象是由于选取参考系不同造成的。第一种现象是以人为参考系,人看到远处的山向人靠近;第二种现象是以地面为参考系,山是静止的,船在行驶。
课堂交流
(分四小组进行)
师:下述物理过程中选择什么为参考系较恰当?
1. xx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火星。继美国宇航局的两台火星探险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之后,欧洲的火星快车飞船已顺利地将“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车投放至火星表面。从地球表面向火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过程中,若要研究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各应选择什么为参考系?(参考答案:前者为地球,后者为火箭)
2. 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常常要用飞机向受灾的地区空投救灾物质,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物质,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的情况下,飞机上的人以飞机作为参考系,他看到投下的物体是沿什么路线下落的?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看到物体又是沿什么路线下落的?(参考答案:前者为竖直直线,后者为曲线)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空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正在2000m的高的空中飞行,忽然,他发现脸旁好像有个小东西在飞舞,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于是就伸手轻松的把它抓了过来,仔细一看,把他吓出一身冷汗来,他抓住的不是别的,是德国飞机射向他的一颗子弹。请根据上述信息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并注意体会参考系的选取与运动的相对性。
(1) 子弹飞的那么快(一般为几百米每秒),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手打穿?体会一下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相同吗?
(2) 受类似的启发,人们实现了飞机在飞行途中进行空中加油,在航天飞行中,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和正绕地球运动的空间站实行空中对接。实现“空中加油”和“空中对接”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因为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考系有不同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发射子弹的枪而言,子弹的初速度虽然为几百米每秒,但相对于其他以不同方向和速度运动的物体,其运动速度就会有明显不同。当子弹和飞机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时,则子弹相对于飞机静止,即出现上述情况。
(2) 除了飞行员具有高超的飞行技术外,相对于同一参考系时两个“物体”的速度要相同,即二者相对速度为零,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即可完成。
4. 1997年6月10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风云二号a”气象卫星,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设计工作寿命三年。2000年6月25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又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课“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发射成功上天,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于A星的“新老交替”,最终定在东经105°赤道上空,将向地面传回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更高质量的气象资料。
(1) 上述材料中的“静止气象卫星”“最终定在东经105°赤道上空”,是以谁为参考系来描述卫星的运动的?该卫星相对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 具有上述特点的卫星称为“同步卫星”。除了“气象卫星”外,“同步卫星”还有什么用途?
(3) “同步卫星”与普通卫星相比,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 是以地球为参考系,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2) 卫星通讯
(3) 学完必修2 后会更了解。
? 以地心为圆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绕地球一周用时一天;
? 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且地形的距离固定,即只能定点在赤道正上方确定的高度上;
? 相对地球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课堂探究
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参考答案:
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是以自己作为参考系,即以跳伞运动员为标准,他们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几种可能性:(1)直升机静止在空中不动;(2)直升机向上升:(3)直升机下落,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慢。以上三种情况都能使跳伞运动员与直升机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因此,跳伞运动员无法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来判断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
师:参考系的可以任意选择吗?
说明: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叫做参考系。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在变化,则表明物体相对于该参考系在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不变,则表明物体相对于该参考系是静止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考系,运动的状态可以不同。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研究和描述物体运动,只有在选定参考系才能进行。如何选择参考系,必须从具体的情况来考虑。例如,一个星际火箭在刚发射时,主要研究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所以把地球作为参考系。但是当火箭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为了研究方便,便将太阳选作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选地球作为参考系最方便,例如,观察坐在飞机里的乘客,若以飞机为参考系来看,乘客是静止的;若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看,乘客是在运动。因此,选择参考系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之一。
可让学生小结:
(1)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2)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4) 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
(5)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2.质点
研究物体的运动,第一步是要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之后,我们再来研究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情况。还是看刚才的三幅图。
在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图片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注意地球同时又在自转,所以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可见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析:当我们讨论地球的公转时怎么看待地球?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800km,与太阳相距1.5×108km,也就是说地球直径约是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
学生:因此,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个部分的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视为一个点。
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时,能够忽略地球质量吗?(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刚才,同学们其实已经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什么伟大的事呢,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结果影响非常小的因素把它忽略掉,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科学抽象,物理学中称之为物理模型。例如,刚才研究地球公转时把地球本身的大小、形状忽略不计,突出地球具有质量,而把地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就是建立了物理模型,物理学中称这种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对质点运动的描述。
那么,如果研究地球自转,考查地球上各点的运动,还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又如,研究火车在沿平直轨道运动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吗?研究火车过桥呢?研究火车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呢?这些情况下能把火车看作质点吗?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质点又有哪些特征?
[提问] 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把物体看成质点来分析呢?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要研究客车通过一条短桥的运动过程,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类似的情况:运动员在研究各种旋转球的打法时要考虑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
[分析]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这样我们就知道,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有条件的。

(3)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一个物体能否抽象成质点,并不是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大小,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①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看作质点
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形状就无关紧要了,可以把整个物体当质点。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我们把汽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当然,假如我们需要研究汽车轮胎的运动,由于轮胎上各部分运动情况不相同,那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了。
要注意的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看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到上海,研究火车的运行的时间,可将火车看成质点,而火车过桥时,计算火车过桥的时间,不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
②有转动但转动为次要因素
例如:研究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看质点。③物体的形状、大小可忽略
再如:乒乓球旋转对球的运动的较大的影响,运动员在发球、击球时都要考虑,就不能把乒乓球简单看作质点。
[课堂探究]
亲自做一做、试一试,书本在下列情景中能否被看成质点。
1、 沿一个方向推动桌面上的书本,如果测量书本移动的距离,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为质点,为什么?(答: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书本时,书本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可以将它视为质点)
2、 如果测定书本经过桌面上方的某一定点所需时间,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质点,为什么?(不能)
3、 还有什么情况下书本可以被视为质点?什么情况下书本不能被视为质点?
[练习]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无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答案:C
课堂训练:
1. 分析下列运动,研究对象能否当做质点?
(1) 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研究其运行轨迹可以看成质点,研究其运动姿势则不能看成质点)
(2) 运行中的人造卫星 (研究其绕地球转动可以看成质点,研究其调整姿态则不能看成质点)
(3) 转动的砂轮 (转动部分与形状大小有关所以不能)
(4) 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各个部分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看成质点)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平动的物体一定都可以视为质点(错,火车过桥)
B. 有转动的物体一定不可以视为质点(错,研究地球公转,乒乓球的轨迹)
C. 研究物体转动时一定不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
D. 不可把地球视为质点

[小结]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3、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板书]三、坐标系
[引入]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地理上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而在生活中,军事上,大地测量等领域,常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方位。
要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在高一物理里研究的主要是物体在一维空间里的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要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今后我们还将涉及到二维和三维的问题,现在我们重点来认识直线坐标系。
[举例]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为了定量描述
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
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然后我们可以这么描述,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标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刻它的坐标xB=-2m。
[练习]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1) 请在下面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
(2) 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


(三)坐标系
如果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沿直线运动,怎样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呢?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
其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例1: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8m,坐标系原点定在桌面上,设竖直向下为坐标轴的正方向,A、B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1.3m、0.4m,问A、B的坐标应该是多少?
例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从市民广场的钟楼出发沿人民路驶向孩儿巷和更俗剧场方向,我们怎样描述汽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同学们认为怎样确定坐标系的坐标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呢?
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学生阅读教材“科学漫步”栏目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
课本P3 第2、3题
第一节 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是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参考系 质点
概念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成为参考系。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说明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功的拓展研究2
如何求变力做功?(留待以后学习)

26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