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题1.5分,共45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5分)2019 年 10 月 22 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 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从中国字的视角,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彰显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文字
B.按史料分类甲骨文属于一手史料
C.甲骨文记载历史信息均真实可信
D.中国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2.(1.5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思想属于道家思想的有(  )
①仁者爱人
②人无有不善
③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④福祸相依,崇尚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1.5分)“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中的主张实施后带来的影响有(  )
①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儒家开始垄断教育
③儒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④其他各家逐渐消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5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领先世界,影响广泛,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大发明均是经由阿拉伯人外传欧洲才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
B.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C.四大农书中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著作是《农政全书》
D.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辨证施治方法的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5.(1.5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可以表现书法家的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出自颜真卿,被称 为“天下第二行书”,并表现了他激昂悲愤之情的是(  )
A. B.
C. D.
6.(1.5分)唐诗和宋词并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下列关于唐诗和宋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奠定了诗歌大气雄浑的社会基础
②李白和杜甫分别是唐朝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
③词到宋代才开始兴起,如今留下的词作均为宋代及以后作品
④宋词结构灵巧,易于抒情,按风格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1.5分)明朝中国对“东西方碰撞交融”的积极应对,在文化知识界,呈现出比较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下列史实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吴承恩融合佛教思想创作《西游记》
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泰西水法》
C.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
D.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等
8.(1.5分)关公崇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关公的原型是三国时期将领关羽,因忠 义勇武而闻名;宋代以来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封关羽,其地位不断提高,拥有“帝君”“武圣”的称号;明清时期民间戏剧借助语言和表演进一步丰富了关公的形象与内涵。 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关公已由单纯的历史人物升华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偶像和人格楷模。这种变化(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C.正确评价了历史人物 D.受祖先崇拜思想的影响
9.(1.5分)如表是朱祖延、郭康松在《清实录类纂?科学技术卷》中关于清朝科技史料情况的数 据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类目 数量(件) 类目 数量(件)
天文历法 54 采矿冶铸 1
算数测算 7 水利河工 137
方舆地质 26 工业建筑 无
生物医药 2 土木建筑 无
农牧桑蚕 12 邮电通信 无

A.清朝在工业制造、土木建筑方面毫无建树
B.古代天文历法完全是为了加强王权的需要
C.重视水利河工与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相关
D.数据表明中国古代科技源远流长领先世界
10.(1.5分)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如果你想了解有 关宋朝的商业发展情况,可以参照的艺术作品是(  )
A.《洛神赋图》 B.《耕织图》
C.《芙蓉锦鸡图》 D.《清明上河图》
11.(1.5分)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据此可以判断二者都关注(  )
A.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 B.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
C.治理国家要为政以德 D.理念才是万物的本原
12.(1.5分)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下列事件发生在①处的是(  )

A.14 世纪但丁发表著名的《神曲》
B.15 世纪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
C.16 世纪加尔文提出“先定论”
D.17 世纪塞万提斯发表《唐吉坷德》
13.(1.5分)为了改变“自然权利”天然的弊端,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使国家不成为有财产的人的国家,而是每一个人的国家,卢梭提出(  )
A.君主立宪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论
14.(1.5分)“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法国启蒙 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法国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据材料说明牛顿的学说(  )
A.为英国革命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B.为政治制度机构设计提供参考
C.为启蒙运动理性认识提供方法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借鉴的经验
15.(1.5分)19 世纪上半期,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 神寄托,这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流派。下列作品属于这一类型 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16.(1.5分)根据如图,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的回应是(  )

A.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B.民族意识觉醒,变法图强救危亡
C.放弃闭关锁国,实行改革开放
D.导致西学东渐,冲击传统观念
17.(1.5分)李鸿章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材料 体现了李鸿章的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全盘西化 C.中体西用 D.民主科学
18.(1.5分)“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 代以上之遗意焉。”下列人物中,与上述材料有相似观点的是(  )
A.魏源 B.康有为 C.宋教仁 D.胡适
19.(1.5分)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写道:“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思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据此可以判断,孙中山(  )
A.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
B.支持采用马克思之法解决现实问题
C.倡导国共合作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D.已经完成了政治革命开始转向民生
20.(1.5分)《新青年》初创时,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但自从1917年起,为数渐增,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甚至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
A.“自强求富”成为共识 B.“实业救国”效果显著
C.“文学革命”通俗易懂 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21.(1.5分)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时期形成并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先进精神。下列红色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是(  )
A.雷锋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22.(1.5分)2019 年 9 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下列对袁隆平的颁奖词表述正确的是(  )
A.隐姓埋名,一生奉献于茫茫戈壁,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国防重器壮国威
B.淡泊名利,60 年深藏功名,克己奉公,一辈子坚守初心,永葆军人党员本色
C.一介农夫,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数十年专注于田畴,喜看稻菽千重浪
D.攻坚克难,60 年如一日,解决抗疟治疗难题,用科学方法促进中药传承创新
23.(1.5分)建国 7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下列表格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项目 会议 内容(理论)
A 1856年中共八大 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形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1997年中共十五大 形成科学发展观
D 2017年中共十九大 做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

A.A B.B C.C D.D
24.(1.5分)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这里“全新的因素”是指(  )
A.按财产等级赋予公民相应权力
B.实行陶片放逐法维护民主政治
C.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权力机构
D.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债务
25.(1.5分)战国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有(  )
①都遇到旧贵族势力的阻挠
③都是为了促进民族交融
②都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④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1.5分)如图是 1895 年的一幅《日本,巨人杀手》漫画,展现的是中国巨人狼狈不堪地摔倒在地,小矮人手持军刀,双脚踏在巨人身上。针对漫画中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  )

A.迈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B.开始建立地上天国的努力
C.从实践上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
D.完成建立中华民国的奠基
27.(1.5分)陈乐民在《欧洲文明的进程》中写道:“宗教改革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 起了攻击。欧洲人几乎没有不是基督教徒的,所以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大分裂就涉 及到了每一个人,要他们做出选择”。下列观点符合他们做出选择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
D.“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28.(1.5分)在 1878 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 10 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 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了国家中央集权
B.学习西方生活方式,促进了文明开化
C.推动四民平等,加强了对百姓的管理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近代的富国强兵
29.(1.5分)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克里斯提尼改革各项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
B 商鞅在秦孝公死后不久就被杀死 商鞅变法最终走向失败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把拓跋氏改为元氏,为全国首姓,门第最高 门阀制度自此开始形成
D 北宋推行市易法和均输法 一定程度上使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

A.A B.B C.C D.D
30.(1.5分)1876 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地位变化的原因是(  )
A.人人都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B.俄国走向近代后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一二九法令”改变了社会结构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18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值得不断传承与发扬。
材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而异矣。
﹣﹣《二程集》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所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古代思想均出自哪一学派?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该学派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 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提炼该学派的精神内核。扼要分析其在当今的社会价值。
材料三:泰西之政治,常随学术思想为转移;中国之学术思想,常随政治为转移,此不可谓非学界之一缺点也。是故政界各国并立,则学术亦各派并立;政界共主一统,则学界亦宗师一统。当战国之末,虽有标新领异如锦如荼之学派,不数十年,摧灭以尽; 巍然独存者,唯一儒术。而学术思想进步之迹,亦自兹凝滞矣。夫进化之与竞争相缘者 也,竞争绝则进化亦将与之俱绝。中国政治之所以不进化,曰惟共主一统故;中国学术所以不进化,曰惟宗师一统故。而其运皆起于秦、汉之交,实中国数千年一大关键也。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32.(17分)思想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 人的发现
材料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 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 36 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 罪。
﹣﹣“九十五条论纲”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提炼三者共同的 思想核心。
主题二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材料二: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 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则不通。﹣﹣摘编自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了一切。压倒了知识者或知识群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和各种美妙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
注 视和尊重。
﹣﹣摘编自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的变化,并指出其原因。
主题三 传承与创新
材料三:1899 年《万国公报》首次提到了马克思及其《资本论》,此后,在报刊关于 介绍马克思及其观点的文章间或出现。 1918 年下半年开始,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1920 年 3 月,北京大学秘密组织了“马克 思主义研究会”,翻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 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在各地建 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使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开始有组织地进行。毛泽东在长沙曾通过《湘 江评论》和《新民学会》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继而创办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 会。
﹣﹣摘编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了几代中国共 产党人,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阅读材料三,概括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结合所 学举例说明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3.(20分)改革与历史的发展始终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谤,增肉刑,百姓斋栗,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非不广壤进地也,然犹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西汉)桓宽《盐铁轮》
(1)阅读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材料二:(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梁启超写作这部书的目的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材料三: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的100天时间里,光绪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幕后策划者颁发了40多道改制诏令,几乎涉及到了各个方面。除了湖南,这些诏令几乎均未得到执行。官员们都在观望1889年归政的皇太后对这一激进的改革制度会做何反应。保守派官员当然都纷纷反对,叫嚣不已……军队改革则威胁到满洲的旗兵和绿营……打击腐败则几乎影响到了全体官员。总之,皇帝的计划一展开,他就发现整个统治基础都与他为敌……慈禧最终在满人军事首领荣禄的帮助下,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借鉴作用。


2019-2020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道题1.5分,共45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甲骨文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属于实物史实,按史料分类应属于第一手史料,故B正确。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故排除A。
甲骨文可以印证文献记载,但并不意味着其记载的历史信息均真实可信,故C说法太绝对。
中国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不是相反,故排除D。
故选:B。
2.【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对道家思想的识记和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①②是儒家思想,排除。
③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④是道家的辩证法思想,正确,故D项正确。
故选:D。
3.【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解答】材料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儒家开始垄断教育,儒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故①②③正确;
④错在“消失”,排除。
故选:A。
4.【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中国古代相关科技成就。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故D正确。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但并非四大发明都是如此外传,故排除A。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故排除B。
四大农书中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著作是《齐民要术》,故排除C。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天下第二行书”。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安史之乱时,与其堂兄颜杲卿同举义旗,抗击叛军,杲卿父子英勇就义。颜真卿用行书起草祭文时感情激昂悲愤,“气粗而字险”“气郁而字敛,墨妙通神,情采动人”,将作者的心声表露无遗,后人评价《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D为《祭侄文稿》为,故D正确。
A项是王羲之的《兰亭序》,B、C为楷书,均排除。
故选:D。
6.【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唐诗和宋词的兴起与发展。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词兴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如今留下的词作既有宋代以后的,也有宋代以前的,所以,③说法错误,故排除A、B、C。
①②④说法均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7.【分析】本题考查东西方文化交流。主要考查明朝时期西学东渐。
【解答】通过材料信息“明朝中国”“东西方碰撞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西学东渐,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泰西水法》,故B正确;
佛教思想在汉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排除A;
王阳明他思想为体现出西方思想特征,排除C;
欧洲传教士翻译四书五经是中学西渐的结果,排除D。
故选:B。
8.【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关公形象在三国时期因其忠勇精神受到民众的推崇赞许;北宋以来,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逐步确立,强调气节忠义。统治者也不断的加判关羽,树立其忠勇的形象,并将其不断神化为“武圣”,以此对百姓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受儒家思想影响以蜀汉为正统,尊刘抑曹;将关羽形象神化,为民众所知,关公也由普通历史人物升华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偶像人格楷模。由此可知,关羽形象的演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不同时期关羽形象不同,带有主观意识,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故AC项错误。
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9.【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表中“天文历法”“水利河工”“方舆地质”“农牧桑蚕”居多。
【解答】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清代科技以“天文历法”“水利河工”“方舆地质”“农牧桑蚕”等方面居多。根据所学知识知,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密切相关,包括重视水利河工也有与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相关,故C项说法正确。
虽然表格中清朝在工业制造、土木建筑方面为“无”,但这并不代表清朝在这些方面毫无建树,比如圆明园,所以,A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
古代天文历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农耕经济的需要,所以,B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
表格没有涉及与西方的对比,所以,D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
故选:C。
10.【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画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宋朝的商业发展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展现了北宋都城开封的商业发展情况,故D正确。
A项是东晋时期的人物画,B项是清朝体现农业耕作的画作,C项是工笔花鸟画,均不符合。
故选:D。
11.【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中孟子和苏格拉底思想,进而得出两人的相同点。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苏格拉底强调社会道德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二人都关注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故B项正确。
A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排除。
C项是孔子思想,排除。
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12.【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图示判断出是①是意大利,结合选项史实的地点分析。
【解答】依据图示可知,①是意大利,结合所学可知,14 世纪意大利思想家但丁发表著名的《神曲》,故A项正确。
B项是在德国,排除。
C项是在瑞士,排除。
D项是在西班牙,排除。
故选:A。
13.【分析】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使国家不成为有财产的人的国家,而是每一个人的国家”。
【解答】“让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都受到保护,使国家不成为有财产的人的国家,而是每一个人的国家”体现了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以保障人民权利,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14.【分析】本题考查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解题的关键是“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法国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法国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
【解答】“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法国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法国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表明牛顿的学说为启蒙运动理性认识提供方法,故C正确;
AD材料未体现,排除;
B启蒙运动,排除。
故选:C。
15.【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西方的美术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浪漫主义流派”。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美术,故A正确。
B项属于现实主义美术,C项属于印象画派,D项属于现代主义美术,均不符合。
故选:A。
16.【分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判断出是魏源和《海国图志》,结合其思想内容分析。
【解答】依据图示可知,反映的是魏源和《海国图志》,结合所学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旨,体现了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故A项正确。
B项维新思想排除。
C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
D项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
故选:A。
17.【分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解答】“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以看出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以自强,体现了中体西用,故C正确;
A是孙中山的思想,排除;
材料体现了李鸿章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因此全盘西化说法错误,排除B;
D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
故选:C。
18.【分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解答】依据材料“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可知,该人物强调君民共主,提倡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与康有为的思想相同,故B正确;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排除;
C是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排除;
D是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排除。
故选:B。
19.【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的主旨,并正确把握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和特点。
【解答】依据材料“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可以看出孙中山主张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故A项正确。
依据材料“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思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可知,孙中山不主张采用马克思之法解决现实问题,而是采用发展实业与节制资本同步进行的方法,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故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不是政治革命和民主问题,故D项错误。
故选:A。
20.【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甚至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
【解答】“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甚至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主要是由于新文化运动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通俗易懂,故C正确;
A是洋务运动,排除;
B不符合题意,排除;
D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
故选:C。
21.【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杰出任务,故A正确。
B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关,排除。
C出现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
D主要存在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排除。
故选:A。
22.【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解题的关键是对袁隆平科技成就的识记,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的发明成就主要是发明了杂交水稻,涉及的是农业领域,分析选项可知,C项符合,正确。
A项涉及的是国防领域,排除。
B项涉及的是军事方面,排除。
D项涉及的医药领域,排除。
故选:C。
23.【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重大理论成果及其形成时间。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故D正确。
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故A错误。
形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中国十三大,故B错误。
形成科学发展观是在十六大以后,故C错误。
故选:D。
24.【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结合财产等级制度及其意义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中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以财产取代血缘,按财产等级赋予公民相应权力,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参与政权,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B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排除。
C项不符合“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排除。
D项主要是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5.【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解题的关键是“相同点”。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战国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遇到旧贵族势力的阻挠,都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故①②④正确;
③不符合商鞅变法,排除。
故选:B。
26.【分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1895 年”“日本”。
【解答】联系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A是林则徐是在鸦片战争后;
B是天平天国运动,主要针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排除;
联系所学可知,面对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所以C正确;
中华民国建立是1912年,排除D。
故选:C。
2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所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宗教改革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 起了攻击”,并正确掌握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
【解答】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宗教改革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肯定了人在信仰中的主体地位,人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否定了天主教的权威。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是罗马天主教的因行称义的主张,是宗教改革反对的内容,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不符。
故选:A。
2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日本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过程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习俗变化,没有体现出政治机构改革。
B.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社会生活习俗出现了西方化的影响,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
C.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等级制度的改变。
D.材料也没有反应出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发展的特征。
故选:B。
29.【分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解题的关键是“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推行市易法和均输法,一定程度上使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故D正确;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故A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使秦国成为强国,故B错误;
门阀制度开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故C错误。
故选:D。
30.【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解答】依据材料“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农民地位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农奴制改革使得农民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故C正确;
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份土地,故A错误;
B错在“人人平等”,排除;
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分析】(1)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2)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3)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
【解答】(1)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发展历程,通过所学知识从先秦时期产生,汉代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发展等角度进行简要说明。
(2)精神内核通过材料“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 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概括回答。价值从。儒家思想对人们观念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说明。
(3)策略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注入新的内容,弘扬优秀文明成果,摒弃糟粕的角度分析说明。
故答案为:
(1)儒家;
发展历程:
起源: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出现孟子、荀子两位代表人物
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出现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思想家
明清之际,儒学进一步发展,出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能清楚概述脉络即可,不要求细化)
(2)精神内核:仁义观念,重义轻利观念,积极的入世思想,民本思想,家国天下的抱负与情怀(2分)
价值: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为社会做出贡献;关心社会民生,推动社会发展;有助于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成长为优秀人才(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
(3)策略:对已有成果客观看待,正确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开放,海纳百川,积极吸收人类所有的优秀文明成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言之有理即可)
32.【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和选自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分析;(2)第一小问,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的特点分析。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时代特征分析;(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分析。
【解答】(1)第一小问的运动,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和选项可以看出反映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第二小问的核心,结合所学可知,这三次运动都强调人文主义。
(2)第一小问的历程,依据材料二,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的特点可知,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近代中国时代特征分析。
(3)第一小问的情况,依据材料三“1899 年《万国公报》首次提到了马克思及其《资本论》”、“毛泽东在长沙曾通过《湘 江评论》和《新民学会》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等信息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的举例,结合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分析。
故答案为:
(1)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内涵:人文主义。
(2)历程: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
原因:正源于中国近代面临严峻的救亡形势,这也决定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方式、程度和内容,先器物后制度到思想文化。
(3)传播情况: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示例: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系统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外因素,结合革命斗争实践,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的中国化优秀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3.【分析】(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需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及评价来解答。
(2)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需结合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梁启超写作这部书的目的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解答。
(3)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需结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借鉴作用来解答。
【解答】(1)第一小问,由“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相坐之法”可知,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连坐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对社会触动最大的一次变法,进一步完善了秦国的专制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使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为日后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商鞅变法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特别是推行连坐之法,加重人民负担和剥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痛苦。
(2)第一小问,由“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知,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即谋求国利民福。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采用冒进的政策,实行“大变、全变、快变”的措施,以致矛盾激化;政治战略的严重失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了绝大多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失去了统治阶级内部大多数人的支持,最终被慈禧太后镇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社会变革需要采用缓进的方式,需要在几种社会力量中寻求妥协,做出相互妥协让步,才能有效的开展。
故答案为:
(1)内容: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连坐法。
认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对社会触动最大的一次变法,进一步完善了秦国的专制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使秦国迅速实现了富国强兵,为日后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商鞅变法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特别是推行连坐之法,加重人民负担和剥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痛苦。
(2)看法: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即谋求国利民福;
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3)原因:戊戌变法采用冒进的政策,实行“大变、全变、快变”的措施,以致矛盾激化;政治战略的严重失误,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了绝大多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失去了统治阶级内部大多数人的支持,最终被慈禧太后镇压。
借鉴:社会变革需要采用缓进的方式,需要在几种社会力量中寻求妥协,做出相互妥协让步,才能有效的开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