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二目文化教育革新》导学案【学教目标】1.知道近代以来文化教育领域中一系列变革,理解这些变革的原因与影响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自学课文,研读史料,讨论交流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3. 感受近代以来,每次教育方式,思想文化的重大进步,都会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近代以来文化教育领域中一系列变革 难点:理解这些变革的原因与影响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时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 和 的蓬勃发展,以及 、 等。2.1872年, 由外国商人创办于上海。它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誉为 。3.1897年,夏瑞芳等人在上海创办 ,后来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集编辑、印刷和发行为一体的出版企业,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 。 4.1904年,清政府颁布 ,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 的确立。5.1905年,清政府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此,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 最终被废除了。二、合作学习。探究一:.清朝后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深刻变化?领域 变化政治领域 政治上尝试 制经济领域 经济上发展 工商业 文化教育领域 ① ② ③ 探究二: 结合课本阅读卡探究:(1)这些书籍是怎样被传播到中国来的?(2)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力军是谁?(3)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探究三:阅读图8-30和文字说明及资料,探究:(1)从上述资料看,《申报》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内容?(2)《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3)《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之处?说说你的理由。材三、练习巩固1.国人创办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后 B.19世纪末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鸦片战争2.20世纪初,各地逐步建立起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等各级新式学堂,主要原因是( )A.《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B.光绪帝下诏改革科举制度C.科举制度的废除 D.商务印书馆的兴办3. 假如你生活在1907年,下列可以做的事有( )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 ②报考京师大学堂 ③考中状元光宗耀祖 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A. 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于(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 D.1906年5. “《申报》初创时,每期只销六百份,四个月后,该报在上海已日销三千份……至1877年,每日销量已达八九千份。”材料主要反映了《申报》( )A. 市场竞争激烈 B. 销售技术高超 C. 内容丰富多彩 D. 影响逐渐扩大6. 近代学者严复曾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的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此事”是指( )A.建立了京师大学堂 B.颁布《奏定学堂章程》C.在全国建立新式学堂 D.宣布废除科举制度7. 下列报纸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B C D 8. 近代中国曾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下列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物 A. 魏源 翻译《天演论》,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B. 李鸿章 在洋务运动中,参与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创办轮船招商局C. 梁启超 参与发起公车上书,与他人合作创办《申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C. 容闳 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在其《使西纪程》促使清政府派遣留学生9.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教育说法正确的有 ( )①洋务派创办了同文馆培养大批洋务人才②戊戌变法时废除了科举制开办新式学堂③京师大学堂是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④《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近代教育体制确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高官。鲁迅先生对这种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绝的,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毒害下的产物,不过鲁迅先生是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近代社会对科举制度作出的中肯的批判。材料二 “……规定儿童七岁入学,对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做官、升入高等学堂、从事实业。章程中开始注意了大、中、小学之间的衔接,但从课程设置来看,经学课时最多,还是立足于做官和升学。”(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是在哪个朝代时形成的?(2)请简要分析“鲁迅先生对这种科举制度深恶痛绝”的原因。(3)材料二是哪一个文件的内容?这个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 自主学习1. .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 兴学堂 废科举 2.《申报》 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3. 商务印书馆 “双子星座” 4. 《奏定学堂章程》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 5. 科举制 二、1. 政治:君主立宪制 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化教育: 西学传播 近代报刊与新式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 教育制度变革(兴学堂、废科举)2.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传教士;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方面学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的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 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真实性原则,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影响社会生活真实性原则,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影响社会生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广东性、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书性,关注度,能影响社会,改变人们观念,促进社会进步。三、练习巩固1.B 2. C 3.D 4.C 5.D 6. D 7. B 8.B 9.C10. (1)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 (2)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新式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5.(1)隋朝。 (2)明清以后,这种制度脱离实际,不能培养有用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3)《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二目文化教育革新新知导入近代化的探索新知讲解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学制度)戊戌变法唯一保留下的成果政治:尝试君主立宪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背景:新知讲解结合课文思考:清末,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哪些深刻变革?教育制度变革(兴学堂、废科举)近代报刊与新式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西学传播资本主义工商业君主立宪制领域 变化政治领域 政治上尝试 制经济领域 经济上发展 工商业?文化教育领域 ① ② ③ 新知讲解《万国公报》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 傅兰雅(JohnFryer)1868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编译。1875年主编第一份科学期刊《格致汇编》。 西学的传播 新知讲解结合课本阅读卡探究:(1)这些书籍是怎样被传播到中国来的?(2)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力军是谁?(3)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传教士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教育方面学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的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学的传播 新知讲解近代西学的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是思想观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知讲解《申报》异军突起。时间:1872年 地点:上海 人物:外国商人作用:它的办报形式都为后来的报纸多继承,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申报》前后刊行78年之久,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地位:“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新知讲解阅读图8-30和文字说明及资料,探究:(1)从上述资料看,《申报》主要刊登哪些方面的内容?(2)《申报》在新闻报道上坚持什么原则?其目的是什么?(3)《申报》的办报理念在今天是否还有可借鉴之处?说说你的理由。真实性原则,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影响社会生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广东性、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书性,关注度,能影响社会,改变人们观念,促进社会进步。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新知讲解 左页上方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题写的“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及其早期出版物《最新国文教科书》和《华英初阶》词典,传达出文化的气息;下方是近年出版的教科书、工具书和学术著作等三大类书籍。近代新式出版机构新知讲解共同作用: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 1936年,全国共印行出版物9438种,商务即有4938种,占了52%。同就出版业而言,以私营企业而臻此境界,求之古今中外,似都罕有其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北大的影响能达庙堂之高,而商务的影响则可届江湖之远。“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座”新知讲解早期印刷机新知讲解教育革新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私塾上课的情形新知讲解隋朝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清朝 科举制废除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确立。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新知讲解京师大学堂是今天哪两所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在当时接受的是哪一阶段教育?新知讲解1、京师大学堂是今天哪两所大学的前身?2、阅读课文活动资料,思考: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看法。相同:都设置了自然科学、历史、体育、外语不同:这一时期课程设置中有讲经读经课程这时期课程设置侧重传统文化,依然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说明清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维护其统治,但已经注意与时代相适应,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新知讲解(1)科举制度被废除(2)“废封建,开阡陌”结束了分封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改变了当时的社会性质;“废科举,兴学堂”结束了上千年“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学堂中课程内容得到了革新,有利于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阅读课本107页资料1、资料2,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时期新式学堂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你是否认同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说说你的看法。新知讲解 材料一: (古代教育) 年幼儿童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直接教读“四书”,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材料二:新式学堂课程表 仿造西方近代学校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学堂,增加西方近代科学科目的内容,培养新式人才新知讲解材料三:中国传统社会中,一般平民并没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1906年提出国家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高低,要求使人人获有教育权利,并要求学习各国,强迫教育 材料四: 古代教育重视道德教育……通过各种制度的实施,培养出许多忠于皇帝的人才。 近代教育仿造西方近代学校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学堂,增加西方近代科学科目的内容,培养新式人才 板书设计京师大学堂 1898年废除科举制 1905年 西学传播:废科举,兴学堂《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近代报刊:《申报》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新式出版业:商务印书馆成为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企业文化教育革新当堂训练D B 1.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刊是( )A. 《中外纪闻》 B. 《民报》 C. 《中外新报》 D. 《申报》2.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 )《物种起源》 B. 《天演论》 C. 《新青年》杂志 D. 《海国图志》 当堂训练3. 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重大贡献。这所大学的前身创建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BD4.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他译著的《天演论》中着重阐发( )A. 民主、科学的主张 B. 民主共和的思想C. “自强”“求富”的主张 D. 西方进化论学说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72年4月30日:中国第一张近代报纸《申报》创刊00_00_00.12-.mp4 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二目文化教育革新.doc 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二目文化教育革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