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依法履行义务32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依法履行义务32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温故知新
了解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那么作为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呢?
4.2依法履行义务
重点: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难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公民法定义务
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需承担的责任
自主学习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观察漫画
《我只想吃这块》
思考:
1.为什么他
“只想吃这块”?
2.为什么他不能“只吃这块”?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可以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权利义务相统一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依法享有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各种合法权益
公民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国家运行安全有序
保证
保障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们行使了劳动的权利,也履行了劳动的义务。
在我国,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又是义务,如受教育、劳动等。
履行了服兵役的义务,可以获得更多的权利。
我们履行的义务越多,贡献越大,获得的权利越多,权利的行使越充分。
不履行义务乱停乱放,影响我们的生活。
公民能够充分地行使权利还要受制约于他人是否履行义务。
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三: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探究与分享
结合上面两幅图,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一起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正确对待权
利与义务
1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
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
要增强权利意识,
依法行使权利
4
要增强义务观念,
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有关权利和义务的几种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
指正
等同论:权利即义务,义务即权利
二者有严格界限,不能等同
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可以分离的
二者相对应而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先后论: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实质是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侧重论: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能说哪个更重要
均等论: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
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
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
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权利与义务
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具有强制性
特点

内容
含义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守法的好公民
问题来了,如果没有履行法定义务会怎样呢?
法定义务
对于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
法定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
法律禁止做的
没有实施
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实施了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
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反行政法律
违反民事法律
违反刑事法律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子女应赡养父母;
父母应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
爱护公共财产;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履行受教育义务
依法纳税
遵守公共秩序
依法服兵役
遵守交通规则
保护野生动物
思考与讨论
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哪些:
小斌等几个15岁的学生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深陷牢狱,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警示?
探究与分享
法律禁止做的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列举:
生活中,有哪些是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
辍学
闯红灯
赌博吸毒
敲诈勒索
打架斗殴
持刀抢劫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01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02
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1、作为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
2、不作为
(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民事违法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违法义务须担责
1月27日晚,临潼区零口街办村民周某报警称其从武汉归来,身体出现咳嗽等不适症状。公安临潼分局接到报警后立即前往周某家中并展开调查,经查,周某并未去过武汉或湖北境内,身体并无咳嗽等不适症状。1月28日,公安临潼分局对周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治安处罚。
张某(化名)年前从湖北返乡回家过年,当地派出所民警去张某家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劝解工作时,张某拒不配合,多次对民警进行辱骂,还持菜刀将民警赶出家门、追砍民警,后被民警当场制服。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陈艳飞认为,张某明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职务,却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涉嫌犯妨害公务罪,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李某(化名)不赡养年迈的父母,父母把他告上法庭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民事违法
民事法律:如: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等等
行政法律:如: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等
刑事法律:如刑法等等
知识链接
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刑事处罚: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管制;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等
思考:
归还失物时是否必须索要报酬?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的你的看法。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如电话费、交通费等)
从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法律的角度看,领取失物时支付必要费用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必须自觉履行。
道德义务
法定义务
知识拓展
《物权法》对遗失物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零九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一百一十一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二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一百一十三条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权利义务
相统一
法定义务须履行
违反义务
须担责
课堂总结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违反法定义务的表现
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责任
1、下列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也属于基本义务的是(

劳动
依法纳税
受教育
④依法服兵役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课堂练习
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表明(
)
①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相同的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③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
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3.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D
4.在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然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起烟来,致使烟雾警报器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以500元行政罚款。这告诉我们()
A.吸烟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D.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4.2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课题
4.2依法履行义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知道法定义务的内涵,掌握法律要求必须做、法律禁止不能做的具体要求,认识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重点
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难点
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了解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那么作为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依法履行义务》。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温故知新,承上启下
讲授新课
权利义务相统一思考:1.为什么他
“只想吃这块”?2.为什么他不能“只吃这块”?小结: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请学生尝试跟着老师一起叙述。公民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国家运行安全有序,公民依法享有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各种合法权益,这说明了: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小结:(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展示三个镜头,这说明了什么?归纳:(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小结: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关权利和义务的几种错误认识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讲解法定义务的相关内容问题来了,如果没有履行法定义务会怎样呢?播放视频:对于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归纳:没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法律要求做的事一定要做,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上哪些是法定义务?什么是法定义务?思考与讨论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哪些: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的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播放视频:疫情期间,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深陷牢狱,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警示?归纳: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列举:
生活中,有哪些是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小结:公民应该怎样履行法定义务?三、违反义务须担责违反义务须担责1、作为(实施法律所禁止的)2、不作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师总结:违反义务的分类公民实施了宪法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法律责任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教师逐步讲解三种不同的法律责任。思考:
归还失物时是否必须索要报酬?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的你的看法。教师总结: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所学义务。反思1.如果能够依法履行义务满分为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2.你不履行义务曾给身边的人造成了什么影响?课件展示我国民法、刑法对公民拾得遗失物的相关规定。
同学之间互评互议,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学生自主分享,全班交流。观看文本,思考问题。学习我国民法及刑法的相关法律知识。
以此告知学生我国公民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引导: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不同的违法行为,呈现出违反的不同法律名称,讲解法律责任的三个分类。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否应该获取“报酬”应有法可依。
拓展提高
见课本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