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导学案【学教目标】1.知道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记住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的变革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 2.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入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3.通过西学东渐的历程,认识中国近代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而导致的思想界的动荡。【教学重难点】重点:魏源、容闳、郭嵩焘三人的主要事迹及主张,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难点:思考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如此艰难之因。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1.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一些西方书籍,以便了解世界。当时他组织人编译了《 》。该书概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初步勾勒出当时世界的大体轮廓。《 》为闭塞已久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户。2.林则徐被誉为近代“ ”。3.魏源于1842年写成《 》50卷。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为详尽介绍西方的著作,全方位地描述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各种情况。他提出“ ”的主张,即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抵制西方的侵略。4.1854年,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后返回中国,开始不断寻找机会实施他的计划。 年,清政府开始派遣幼童留学。 年,清政府下令留美学生一律调回国内。 5.1876年,年近六旬的 冲破重重阻力,出任驻英公使,成为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 到达伦敦后,将他在途中的日记寄回国内,送呈总理衙门,并以《 》为名刊行。二、合作学习。探究一:阅读P109资料1和资料2探究:对于《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遭遇,你有什么评价?李鸿章对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探究二: 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讨论林则徐、魏源等早期“开眼看世界”人士的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是什么?探究三:完成教材111页的问题为什么郭嵩焘在当时蒙受骂名?郭嵩焘的个人悲剧是如何造成的?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追求和特点?“开眼看世界”的作为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对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三、练习巩固1. “西学东渐”最早开始于( )A. 明朝 B. 元朝 C. 清朝 D. 民国2. 面对旧中国的腐朽落后和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严复 D. 李鸿章3.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 A.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B.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C. 学习方式先进的思想文化 D. 进行资产阶级改革4. 《海国图志》成书后,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这部书( )A.学习西方的主张打击了守旧派的盲目自大B.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顽固守旧思想相违背C.“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D.暴力革命的主张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5. 第一个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酝酿了一个教育计划,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容闳 D.郭嵩焘6.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7. “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悲剧又是机会,这场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马勇《坦然面对历史的伤》)以下最早体现“鸦片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的史实是( )A.魏源著《海国图志》 B.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C.严复译著《天演论》 D.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8. 郭嵩焘客观记述了驻外期间所见所闻,有分析西方长处的言论而不被当时人们接受的著作是( )A. 《使西纪程》 B. 《四洲志》 C. 《海国图志》 D. 《盛世危言》9. 中国近代前期,一些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倡导“西学”。他们共同的根本目的是( )A. 吸收新鲜血液,改造传统文化 B. 抵御侵略,实现国家富强C. 批判封建思想 D. 发展资本主义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之一,他在《海国图志》中指出,是书何为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而且强调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舰。(1)魏源是在什么情况下撰写《海国图志》的?(2)“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3)怎样评价魏源的这一思想?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林则徐 四洲志 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容闳 1872 1881 郭嵩焘 郭嵩焘 使西纪程 二、1. (1)说明,虽然日本晚于中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但是,日本却敏锐地认识到, 《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策略。相反,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2)李鸿章对黄海海战失败原因的分析还是停留在军事层面、外在的器物层面,而没有从中日之间经济、政治及科学文化方面的差异来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2. (1)时期进步性:A.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历史局限性:A.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没有实践B.由于认识不足,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技术(器物)层面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1)因为郭嵩焘通过自己的观察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各国全方位地超越了中国, 而中国的守旧势力、知识分子及大多数国民还自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因此郭嵩焘的言论受到广泛攻击,这是他蒙受骂名的原因。(2)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他走在时代前面,用世界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他的看法和行为不能为大多数国人所理解。(3)都对中国的前途充满忧患意识,都有世界眼光,他们的见解和主张往往不为主流社会和当局所接受。(4)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认识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世界交流,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和技术。三、练习巩固1.A 2. B 3.A 4.A 5.C 6.B 7. A 8.A 9.B10. (1)鸦片战争惊醒一批传统士大夫,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2)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年制外国侵略(3)他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在当时的中国是历史的进步,但没有认识到要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还需从制度上进行改变。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华夏戎夷狄蛮禽兽禽兽禽 兽禽 兽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2.西学传入 。3.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在与西方的接触中逐渐改变陈旧观念,呼吁关注学习西方先进事物。 材料:乾隆时编成的《四库全书》指责西方天文、数学、工艺是“夸诈迂怪,为异端之尤”;“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所穷之理,又支离神怪而不可诘。”新知导入新知讲解禽兽禽 兽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新知讲解禽兽禽 兽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设立译馆,翻译报刊和《各国律例》;组织编译《四洲志》,了解西方的历史地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教材介绍了哪些史实说明他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林则徐新知讲解禽兽禽 兽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 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者,赖有此也。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接到此文后,即将杜绝鸦片缘由,切勿诿延…… ——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1839年12月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的致英王照会,托付给了英船“担麻士葛”号……带往伦敦……英国外交部拒绝接收。但对于英国传媒,则是绝好的报料了,《泰晤士报》全文发表了此信,供英国人民开心取乐。 ——端木赐香《1840:大国之殇》时代局限性新知讲解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 序>>①材料中所说的长技指的是什么?②学习西方“长技”的目的是什么?抵御外来侵略西方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前提方式目的内容新知讲解在国内:少有人问津骂声扑面而来大逆不道的书主张付之一炬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荣光在日本:如获至宝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被大量翻印,印刷了15版“呜呼! 予与魏,……可谓海外同志矣!”孤寂《海国图志》(1)当时中国士大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2)日本有识之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新知讲解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 探究:从《海国图志》在中日不同的命运,可以看出中国走向世界路程多么艰辛。请从教材中找出其他相关的史实加以说明。《海国图志》新知讲解阅读P109资料1和资料2探究:对于《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遭遇,你有什么评价李鸿章对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说明,虽然日本晚于中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但是,日本却敏锐地认识到, 《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策略。相反,中国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李鸿章对黄海海战失败原因的分析还是停留在军事层面、外在的器物层面,而没有从中日之间经济、政治及科学文化方面的差异来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鸦片战争后:留学强国艰难路——融世界,“创始之举”新知讲解鸦片战争:坚船利炮中的震撼——看世界,“师夷长技”积极性局限性A.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A.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没有实践B.由于认识不足,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技术(器物)层面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王韬《扶桑游记》新知讲解.最早从梦中惊醒开眼看世界的人有哪些?请你结合他们的主要事迹,来说一说为什么他们被认为是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容闳郭嵩sōng焘设立译馆,翻译书籍,组织编译《四洲志》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出任驻英公使,刊行《使西纪程》留学强国艰难路——融世界,“创始之举”人物 主要事迹 新知讲解留学强国艰难路——融世界,“创始之举” 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府人,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贫农家庭。少年时入美国教会主办的香港马礼逊学校读书。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随校长布朗赴美留学。咸丰四年(1854),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留学生。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新知讲解留学强国艰难路——融世界,“创始之举”新知讲解留学强国艰难路——融世界,“创始之举”容闳的计划推行了不到10年就夭折了,你如何评价清政府的行为?清政府的保守、倒退、自我封闭为什么黄遵宪对朝廷下令调回留学生那么痛心疾首?派遣留美幼童对于开阔中国人的眼界、对于变革中国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而中国政府竟然中断这项计划,完全是一种保守、倒退、自我封闭的行为。因此,作为诗人的黄遵宪十分痛心,写下了这首诗。新知讲解总理衙门(印外务部)鉴: 近悉贵国将召回在美国学习之留学生并撤销“幼童出洋肄业局”,我们作为学生的教师、保护人或朋友,对此消息深感遗憾。 据我们目睹和所了解的情况而言,这些青年大都勤恳学习,在指定课业方面,以及对美国语言、思想、艺术及礼俗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极大进步。 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他们的举止彬彬有礼,风度文雅,所到之处,无论家庭、学校、城市或乡村,都为他们自己、为他们的祖国建立了友谊。他们无负于他们的家庭和国家所寄予的信任。他们在异国的表现是杰出的。虽然他们还在青少年时期,但是已理解到他们有责任保持他们的民族和国家的荣誉。他们的行为,使许多无知者和不怀好意的人对中国的偏见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称赞。 …… 正当这些青年即将通过艰苦勤奋的学习获取丰硕的成果的时候,政府却将他们召回,我们对此深深感到遗憾。他们大多数人的学业,到目前为止当属基本训练和预备阶段。他们的学业,原可在精心灌溉和耕耘下培育出灿烂的花朵和果实,但是这次变动,剥夺了他们的学习机会。我们对他们所进行的知识文化教育,与我们对待本国的儿童和公民没有任何差异。 (摘自容闳《西学东渐记》)留学强国艰难路——融世界,“创始之举”当中国政府决定终止留学生计划后,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曾经执笔写信给总理衙门。新知讲解留学强国艰难路——郭嵩焘个人命运,“时代之缩影”——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郭嵩焘郭嵩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新知讲解留学强国艰难路——郭嵩焘个人命运,“时代之缩影” 视频中郭嵩焘外交经历反映出传统思想与近代化有怎样的冲突?新知讲解留学强国艰难路——郭嵩焘个人命运,“时代之缩影”阅读下述资料,归纳郭嵩焘眼中的中西差异。资料1 郭嵩焘指出:“西洋以游历交接为义,已成风俗,各国互相款接,不为异也。中国关徼禁不许民人私行出入,无至国外游历者。”“西洋考求政务。辄通各国言之,不分畛域”,各国互相考察不遗余力。“中国漠然处之”,“以评论西人长处为大戒”,“以考求洋情为耻”。“中国人眼孔小,由未见西洋局面,闭门自尊大”,“一意反手关自己大门”,“此最害事”。资料2 郭嵩焘发现,“西洋以商贾为本计”,中国则“重士而轻视农、工、商三者”,“西洋各国以通商为治国之本,广开口岸,设立领事,保护商民,与国政相为经纬,官商之意常亲”,“是以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者”。资料1说明:西方提倡开放交流,中国推行闭关自守。资料2说明:西方重商贾,中国重士而轻商。新知讲解留学强国艰难路——郭嵩焘个人命运,“时代之缩影”郭嵩焘1.为什么郭嵩焘在当时蒙受骂名?2.郭嵩焘的个人悲剧是如何造成的?3.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们有什么共同的追求和特点?4. “开眼看世界”的作为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对我们今天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新知讲解 梳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作为,这对我们走向世界有什么启示?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摘自庞龙《宽容》难能的“开眼”,可贵的“师夷”板书设计容闳郭嵩焘魏源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使西纪程》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当堂训练B C 1.这部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它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2. 下列有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 林则徐虎门硝烟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C. 他编著了《海国图志》,在19世纪中期成为日本的畅销书D. 林则徐1939年领导禁烟运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和根本利益。当堂训练3.写下“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这句诗的是( )A.郭嵩焘 B.魏源 C.容闳 D.林则徐AA4.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作的评论:据下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 是(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陈世镕;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为奇书。”——陈 澧;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林昌彝。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新潮》 D.《青年杂志》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wmv 从郭嵩焘外交经历看传统思想与近代化的冲突.mp4 海归:第一代留学生西学东渐的引领者.wmv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doc 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