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启蒙运动第三部分冲破思想的牢笼主讲人:沈晓丽 (桐乡市现代实验学校)愤怒的人群拥到了卡拉斯家所在的街上,人们都大声叫嚣着要处死老卡拉斯。“因为他不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天主教徒,他才是凶手!”公众舆论也把这个案件炒得沸沸扬扬……其间曾有一位法官冷静的提议,应该去这位老人的店里实地调查一下,看他所说的自杀事件是否成立,但他的意见被驳回了。最后,以12:1的票数通过了判决结果,老人先要接受酷刑,然后受车裂而死。——房龙《宽容》问:当时社会普遍存在什么问题?缺乏理性 卡拉斯一家的事竟成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分内事……他们(小城的法官们)也自恃有国王的庇护。以高压政策公然藐视民意,阻挠伏尔泰和他的律师取得案件的原判档案……在那可怕的九个月里,伏尔泰继续着他的宣传工作。直到1765年3月,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房龙《宽容》问:在此过程中,伏尔泰的对手是谁?问:伏尔泰是如何做的,使“卡拉斯一家的事竟成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分内事”?宣传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法国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号召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18世纪后半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启蒙运动的含义、背景(原因)一启蒙运动的含义:启蒙运动的含义、背景(原因)一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 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实行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的发展不仅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思考。18世纪,欧洲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和自然界遵循一定的法则一样,人类社会也受一定的法则支配,人类既然能够凭借自己的理性去发现自然界的法则,也一定能够凭借这种理性的力量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启蒙运动的背景(原因):根本原因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材料二:他曾对与他意见不同的人说:“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一切,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伏尔泰……揭发披着法官外衣和宗教外衣的凶手。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根据材料分析伏尔泰的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反对政治迫害、宗教愚昧,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资料:因伏尔泰的作品触犯了专制制度,他几次被投入监狱和遭到放逐。伏尔泰去世后遗骨迁至巴黎先贤祠,巴黎全城人为他送葬,灵柩上写着:“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雨果说:“只要说到伏尔泰,就等于概括了整个十八世纪的特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地位: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巨匠。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资料:1748年,在法国,一本有关法学的专著一出版就引起了轰动,在两年内发行了22版,被译成了欧洲各国文字。伏尔泰看完这本书后,称它是“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这本书受到法国人民的欢迎,却引起统治者的恐惧与仇恨。耶稣会教士对它进行围攻,巴黎大学和主教会议一致要求把它列为禁书。这部著作就是《论法的精神》,它的作者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会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那一切便都完了。 从孟德斯鸠的言论中分析他的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开反对君主专制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三权分立“的作用?防止腐败和极权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避免暴政的办法就是将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分开,使其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国王只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属于议会和法院。孟德斯鸠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即防止腐败和极权。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孟德斯鸠地位:是重要的 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孟德斯鸠也对自由作了解释:“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问:结合孟德斯鸠的话,你觉得真正的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问:伏尔泰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伏尔泰追求的自由主要是思想与言论自由,要把人们从中世纪的蒙昧和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最终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社会。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限度、有条件的,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 在巴黎先贤祠中,安葬着卢梭。棺木正面雕刻着一只手,拿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将点燃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点燃整个巴黎乃至整个世界。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卢梭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从卢梭的言论中分析卢梭的思想主张:我们无须再问应该由谁来制订法律,因为法律乃是公意的行为;我们既无须问君主是否超乎法律之上,因为君主也是国家的成员;要使一个专制的政府成为合法,就必须让每一个世代的人民都能作主来决定究竟是承认它还是否认它;但是,那样一来,这个政府也就不再成其为专制的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这就是合法的破坏。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地位及思想主张二 主张: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人民主权就是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创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吏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不是人民的主人。人民既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直至有权举行起义,消灭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地位:是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人民主权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社会契约论》启蒙运动的意义三到18 世纪末,天主教经常性的集体活动开始有些松动……雷古依本堂神父叹息道,“这种对教会的冷淡已经波及到老百姓,非宗教化开始像传染病似地传播开来。” 而且要求举行弥撒的人也是越来越少,在18 世纪上半叶,要求举行追思弥撒的人达到80%,到18 世纪末时,却降到50%。在法国不仅仅是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要求改革刑法,还有一些法官和律师界也提出改革,1766 年,法国塞文总检察长在格勒布尔会议上的演讲中就提到改革刑法问题。随后在民众的努力下,法国的封建专制政府不得不改革残酷的刑法……从此,法国的刑法慢慢脱离了封建专制社会的黑暗时代,朝着理性的时代行走。 ——高咚咚《伏尔泰和卡拉斯案》撼动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启蒙运动的意义三 路易十六被处死刑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卢梭:“人民主权”的理论启蒙运动的意义三对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摘自1776《独立宣言》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 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启蒙运动的意义三 欧洲历史上又一次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共同意义四 14世纪至18世纪末,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的深刻变革。人们冲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0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潮? 02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关系: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科学革命的到来;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课后练习以下表格中历史事件,最恰当的共同主题是( )A.宣扬人性解放 B.近代科学诞生C.张扬理性主义 D.冲破思想牢笼课后练习时间 事件 14-18世纪 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D下面关于启蒙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是欧洲大陆第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B.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C.伏尔泰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D.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课后练习A《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课后练习C下节课预告第六单元 第二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