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3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3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为什么刚学写字的时候需要用田字格呢?
对汉字的书写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
和写字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出格。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七年级下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二框
2、什么是“止于至善”,要求是什么?
1、什么是“行己有耻”,要求是什么?
3、榜样的作用?
自主学习
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
探究一: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探究一:行己有耻
反思
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知廉耻,懂荣辱;
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于视频中的女子的言行你怎么看待?启发我们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有“羞恶之心”。
行己有耻的要求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获释回国。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
勾践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
胆尝薪卧
“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
思考:《少年的你》这部影片对于处于身处青春的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示呢?
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行己有耻的要求
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1
2
3
4
有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小结一下
“行己有耻”的要求
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
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
“至善”追求;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探究二:至于至善
“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骛远。“止于”,告诉了我们奋斗目标的终点,“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是努力达到最好。
做学生,就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就要成为最好的老师;做管理,就要达到最佳的管理;做人,当然要力争做一个至善的人。
让座
陪伴和分享
帮助同学
(1)
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思考:榜样的力量有哪些?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他用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柳公权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做到“止于至善”。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自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中有哪些是符合“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还有哪些不符合?思考自己如何改进?
自我省察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做到“止于至善”就应该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和善成德。
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要树立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情怀,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己,自省和慎独。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力量。
小结一下
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即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
那么用什么来规范和引导青春呢?
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青春不可辜负








青春有格
课堂总结
单项选择题
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这些语句中“格”的解读不符的是(

A.规范
B.行己有耻
C.局势
D.止于至善
C

课堂练习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②要有底线意识
③懂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能力
④只要不被发现,偶尔能说一说谎
⑤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C
3.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我们要知廉,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下列语句中能体现“知耻”的是(

A.羞耻之心,义之端也
B.失败乃成功之母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敬人者,人恒敬之
C
5.下列符合“慎独”内涵要求的是(

A.崇尚自由、独立
B.小心驶得成年船
C.求于志同,乐于道合
D.无人监督,仍行道理之事
D
6.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追逐的“星”。小华特别崇拜周杰伦的才华,欣赏他的孝心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生态度。小华“追星”不仅成绩没有下降,而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这说明(

①好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②“追星”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追星”就要学习、模仿心目中的榜样的一切
④“追星”不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课题
3.2青春有格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了解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增强自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有羞耻之心,反思之意,不断省查自己。
重点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难点
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为什么刚学写字的时候需要用田字格呢?分析并归纳:和写字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出格。导入新课。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出“青春有格”,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行己有耻展示图片: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行为?分析并归纳:“行己有耻”的含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反思:你有没有做过什么让自己感到羞耻的事?归纳: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观看视频:对于视频中的女子的言行你怎么看待?启发我们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有“羞恶之心”。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展示材料: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获释回国。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归纳:“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知礼,知耻而后勇。观看视频:思考:《少年的你》这部影片对于处于身处青春的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和启示呢?归纳:《少年的你》中,本是青春飞扬的花季里,却充斥着欺凌、霸凌、侮辱、杀人、跳楼、入狱等词汇。这部影片启发我们要求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归纳:如何增强自控力小结::行己有耻的要求。止于至善分析归纳:止于至善的含义微提醒:“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骛远。“止于”,告诉了我们奋斗目标的终点,“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是努力达到最好。
做学生,就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就要成为最好的老师;做管理,就要达到最佳的管理;做人,当然要力争做一个至善的人。小组合作:止于至善的要求是什么?分析归纳:(1)
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播放视频:思考:榜样的力量有哪些?归纳:榜样的作用(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做到“止于至善”。自我省察:自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中有哪些是符合“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还有哪些不符合?思考自己如何改进?归纳: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小结: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分点作答。学生自主分享,全班交流。
通过材料及活动让学生能说出如何做到行己有耻,突破重点,攻克难点。通过材料及活动让学生能说出如何做到止于至善,突破重点,攻克难点。
拓展提高
见课本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