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共有的家园 共同的岁月 知识梳理与中考真题 课件(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共有的家园 共同的岁月 知识梳理与中考真题 课件(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1-1 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
课程标准1-1-1 :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
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课程标准1-1-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
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课程标准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
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事例。
课程标准1-1-1 :描述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分布概况,
说明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一、海陆分布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二、大洲
1.排列: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A
B
C
E
D
F
G
看轮廓
识大洲
A
B
C
D
E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
非洲、亚洲、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
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2.大洲分界线






对照“分界线表格”与《大洲与大洋》地图,明确各大洲的分界线。
洲与洲的界线大多以山脉、河流、湖泊、海峡、运河为界。
3.大洲内的分区
三、大洋
1.四大洋的位置特点: 分别被哪些大洲包围?
A
B
C
D
E
F
H
G
I
2.排列: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运河 分界线 沟通的海洋
①苏伊士运河 亚洲—非洲 地中海—红海
②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
海峡 地理位置 沟通的海洋
①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 印度洋—太平洋
②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和非洲之间 地中海—大西洋
③白令海峡 亚洲和北美洲之间 北冰洋—太平洋
④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半岛 波斯湾—印度洋
⑤麦哲伦海峡 南美洲南端 大西洋—太平洋
⑥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大西洋—太平洋
4.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是海上交通要道)
3.运河(海上交通要道)
课程标准1-1-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
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1.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两个最基本的着眼点:
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
2.自然环境的构成
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川、气候、河流、动植物等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三个基本要素:地形、河湖、气候
3.自然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
一、总述
二、世界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分布
1.五种基本地形
山区: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地呈长条状延伸,形成山脉。
类型 一般海拔 地貌特征 地表形态共同点
平原 200米以下 宽广平坦,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地表起伏小
高原 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边缘处比较陡峭,是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
盆地 有高有低 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
丘陵 200-500米 起伏和缓(相对高差不超200米),由连绵的低矮山丘组成 地表崎岖
山地 500米以上 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2.世界上的重要地形单元
大洲 山脉 高原 平原 盆地
亚洲 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 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非洲 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 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刚果盆地
欧洲 阿尔卑斯山脉 东欧平原
北美洲 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平原
南美洲 安第斯山脉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大洋洲 大分水岭
一般可以从海拔、地表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
(1)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
(2)亚洲的地形特点
3.亚洲的地形
①亚洲的海拔和地表起伏
②地形种类特点和分布
4.地形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
(1)地形影响人口分布: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
(2)地形影响村落(农村聚落)形态
①平原上的村落:一般呈团状分布
②山谷中的村落:一般呈带状分布
三、众多的河湖
1.河流
河流—大地的动脉;湖泊—大地的明珠
2.世界主要的河流与湖泊
3.河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河湖与气候




(2)河湖与地形
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
湿润地区的河湖,大多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干旱地区的河流水源不足,沿途多沙漠戈壁,河水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
以亚洲为例
亚洲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导致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河流流向与山脉走向的表示方法
四、气象万千
1.气候的概念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气候的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来描述各地不同的气候。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温度的变化
降水的时间分布
水热的吻合状况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要求:
气候类型的特点要基本会背
规律
热带气候有何共同点?
最冷月均温>15℃
亚热带气候有何共同点?
最冷月均温<0℃
0℃<最冷月均温<15℃
温带气候有何共同点?
以温定带
“以温定带”的例外
三种季风气候有何共同点?
夏雨型
以水定型
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分析里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举办时的气候差异。(4分)
里约
里约:
气温较低(或最低),
降水较少(或干季)(2分)。
北京:
气温较高(或最高),
降水较多(或多雨)(2分)。

(评分说明: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作答,共4分)
练习题
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尼罗河水量远不及亚马孙河的原因。(4分)
亚马孙河流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充沛,所以水量大;(2分)

尼罗河流域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不多,所以水量小(2分)。
课程标准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
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事例。
一、总述
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2.人口分布的情况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3.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分布不均,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人文环境由地球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如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和生产活动等方面。它们的时空变化特点都有自然环境影响的痕迹。
二、人口
4.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
(1)地形: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山脉、高原人口较稀疏
(2)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寒冷、炎热、干旱、过于潮湿的地区人口稀疏。

例如:
亚洲东部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人口较为稠密。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干旱,人口密度较小
三、人种
1.人种划分依据:根据人们的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外貌方面的明显区别进行粗略划分。
2.主要人种有: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3.特点及分布

人种 皮肤颜色 头发颜色和形状 面部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人种 黄色 乌黑通直 脸庞扁平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南北美洲部分地区
黑色人种 黑色 乌黑卷曲 脸庞平,嘴唇厚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部分地区
白色人种 白色 金黄弯曲 鼻梁高,嘴唇薄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和南北美洲部分地区
树立人种平等的观念
1.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种。
2.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这几种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3.语言的分布

四、语言
(2017·金华)2017年金砖五国会议即将在中国厦门召开。
读下图,下列对成员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巴西东临太平洋,赤道从北部穿过。???
B.?印度地处东南亚,人口众多,仅次于中国。
C.?南非所在的大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D.?俄罗斯地跨两洲,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
巴西东临大西洋
印度地处南亚
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俄语
C

2019·
杭州模拟







(1)国家A所在的半球位置主要为(? ??)
A.?北半球;西半球?????????????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关于国家B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B.?气候类型只有温带大陆性气候
C.?中部的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D.?一个四面临海的北美国家


B
B国家是美国
美国是著名的移民国家: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主要信仰基督教.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又有多样性的特点。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北邻加拿大。
(1)图中甲表示的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马六甲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


(2)下列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
②均位于波斯湾沿岸,是石油输出国
③主要是黑色人种,是“黑人的故乡”
④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稀少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④
B
D
图示区域埃及位于红海沿岸;
黑人的故乡是非洲,
阿拉伯半岛是白人、属于亚洲,
②③不符合题意。
1.(2019·金华丽水)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东半球的世界最大海洋上
B. 乙地的生产生活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C. 丙所在洲和亚洲都以黄色人种为主
D. 甲、乙、丙三地都有相似的温带景观
据图分析,甲地是印度洋,在东半球,但不是世界最大的大洋,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乙地在 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上,生活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丙地所在的洲是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丙地没有温带景观。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2019·舟山)下图为某国太平洋铁路示意图。
(1)太平洋铁路甲段建设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问题是( ) A. 终年炎热,大片沙漠
B. 高寒、缺氧、低气压
C. 山岭众多,地势险峻
D.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1)图中铁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因素为穿越了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 山岭众多,地势险峻;没有穿过沙漠地区,不会 终年炎热,大片沙漠;高寒 、缺氧、低气压主要反应的是青藏高原;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是在黄土高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2)乙地区农产品可经太平洋铁路运往西海岸。现今乙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是( ) A. 大面积使用滴灌技术
B. 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
C. 牧业生产高度现代化
D. 山地垂直农业一体化
美国农业生产主要在中央大平原上,其农业生产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一般都是家庭经营的大规模农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2019·温州)温州某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去M国的甲、乙两个农业带研学。
(1)M国( ) A. 东临印度洋
B. 属于大洋洲
C. 地处高纬度
D. 位于西半球
M国为澳大利亚,西临印度洋,属于大洋洲,地处中低纬度,位于东半球,B合题意。
(2)出发前,学生上网查到乙农业带附近某城的气候特征是“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符合此气候特征的是( )
乙地区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为地中海气候,B为热带季风气候,C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3)比较图中甲、乙两农业带的畜牧业,发现甲农业带( ) ①生产的经济效益高 ②潜在的生态威胁大 ③天然草场的面积广 ④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甲地是粗放牧羊带,乙地是绵阳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所以乙地效益高,
甲地降水量在300-500间,降水量小。所以①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
(2018?绍兴义乌)右图为我国大连到荷兰鹿特丹的北极航线示 意图。该航线 A.起止两端的城市同处于热带 B.可全年通航,较传统航线更短 C.连接了亚洲、非洲和欧洲 D.依次经过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考查大洲大洋的位置关系,对照世界地图可知从我国大连到荷兰鹿特丹的北极航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答案为D
(2018?湖州)读秘鲁位置示意图(图1),回答以下两题。 (1)以下对秘鲁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西临大西洋 B.位于北美洲 C.处于南温带 D.位于西半球
该题考查大洲大洋的位置关系,根据地图可知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濒临太平洋,位于南回归线以北,属于热带;西经70°至80°之间位于西半球。因此,答案为D。
(2)生活在秘鲁山区高海拔处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是 A.羊驼 B.牦牛 C.骆马 D.骆驼
C
(2018?义乌)熙熙攘攘开放地。在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的各个国家商品馆里,陈列着各国最具特色的商品。如果要给泰国馆选择陈列商品,下列商品中最适合的是 A. 椰枣 B. 羊驼毛围巾 C. 香米 D. 牦牛肉
该题考查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稻米。因此,答案为C。
(2018?嘉兴舟山)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图3),完成以下两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B.两地全年均为高温多雨 C.甲地终年炎热干燥,乙地冬季温和多雨 D.甲地终年温暖湿润,乙地夏季高温少雨
考查世界自然环境,甲地位于阿拉拍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乙地位于非洲北部,在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所以答案选择C。
(2)图中所示区域
①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②居民大多为黄色人种 ③直接濒临红海、大西洋
④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图3
本题考查世界地形和人种、宗教的分布情况,对照相关地图,可以得出结论。所以答案为C。
(2018?金华丽水)下列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西

非 洲







太 平 洋



















南 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①为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是非洲和欧洲分界线;②为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是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③为德雷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南极洲和南美洲分界线;④是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不是大洲分界线。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②③,因此,答案为C。
图1
乙所示区域以“用机械种庄稼”为生产特色,其主要原因
①密西西比河贯穿,灌溉便利
②地势低平,土地辽阔
③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衢州)
美国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辽阔,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因此②④正确,答案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