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考政治选择题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考政治选择题模拟试卷(3月份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考政治模拟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目前,移动支付已成为中国网民支付的主要方式。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移动支付商品总额为 216015 亿元。移动支付使用户支付更加便捷,也为商家优化了收银效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广泛运用将(  )
①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②体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③增加货币实际供应量
④减少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我国小麦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所示,小麦的支持价格和需求数量应为(  )

A.P2,Q3 B.P1,Q2 C.P1,Q4 D.P2,Q1
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1649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513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60332 亿元,增长 9.0%.由此,可以推断(  )
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村消费水平高于城市
②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③消费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④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为应对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 年 3 月 15 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零至 0.25%的超低水平。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
B.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人民币贬值→增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优势
C.美联储降息→增加流通中货币量→美国物价回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D.美联储降息→美国资本外流→美元流通性减弱→美国可能发生通货紧缩
5.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中央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增加企业要素收益
②有利于信息数据的确权
③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④有利于促进新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财政部于 2020 年 2 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切实保障研制快速简易确诊试剂、疫苗、有效药物等科研攻关的资金需求。这表明(  )
①财政是促公平、惠民生的物质保障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发挥政策效应,稳定经济运行
④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2019 年 9 月,我国已着手对《矿产资源法》进行修订起草工作,未来将全面推进矿业权公开竞争出让,严格限制协议出让,更加充分地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更加平等地对待国内外各类市场主体。上述举措意味着我国(  )
①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②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③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功能,促进公平竞争
④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区块链技术的兴起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一场新技术革命。区块链能融合实物流、数据流、信息流、资金流,简化验证、对账、审批、清算等交易流程,可以对农产品、工业品等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零售等环节进行追踪记录。可见,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相融合有利于(  )
①改变居民消费方式,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
②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速产业资源的整合
③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有效降低商品价值量
④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 年 11 月 7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深化对外开放、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等措施。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业务范围限制,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材料表明我国(  )
①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②为各国投资者提供更大发展空间,丰富国内市场供给
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内资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0.城乡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和前线“战场”。上海市嘉定区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动员能力,实行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筑牢阻击疫情的安全防线。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委会(  )
①发挥群众性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
②实行基层自治以夯实社会主义基层政权
③充分发挥社区的动员能力推动群防群治
④通过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加强社区疫情防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1.2019 年 12 月,国务院部署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强调基层政府要2020 年底前编制完成本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实行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有利于(  )
①提升基层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②规范政府工作人员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加强基层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与决策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国家勋章获得者申纪兰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最早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并写入共和国宪法。“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秉持这样的信念,她一直初心不改,积极建言献策。这表明人大代表(  )
①可以直接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具有制定宪法法律的权力
③通过参政议政行使议案权
④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在 2020 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各地迅速组织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短时间内建成;各地资源紧急驰援湖北及重点疫区武汉;这场疫情阻击战让世界叹为观止。我国能形成如此强大的组织能力原因是(  )
①我国已形成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②党中央发挥了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
③政府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某市政协就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同城化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为政府贡献“金点子”。该市政协的做法表明(  )
A.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职能
B.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
C.推进政协履职有助于政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D.参与民主协商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15.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已经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派出了抗疫专家组,并向一些国家出口急需的医疗物资和设备,使中国战“疫”的坚定信念和硬核力量传递给全世界。中国与世界共抗疫情(  )
①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
③表明我国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
④意在展示日益増强的综合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东巴文是纳西族人用形同宇宙间自然符号创造的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它是纳西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主要流传于西部方言区。东巴文(  )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身传承性
②由纳西族生存的自然地理因素所决定
③是纳西族经济发展的集中反映
④表明人们在实践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的古老民族。《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日新”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近代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这体现出:(  )
①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③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独特的包容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充满着绵延不绝梦想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近代以来的奋斗史中,更体现在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弘扬梦想精神:(  )
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品质
②能够为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③是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④为中国人民光复旧物的行动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融媒体平台是集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媒体平台,由 PC 端(网站)、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组成,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戏曲、经济等资料,内容极为丰富,融媒体平台的发展(  )
①促进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②说明现代网络传媒是中国社会文化多元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③有利于在新时期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④有利于顺应新的时代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眼动理论”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上述现象表明(  )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被动认知反映
B.人的意识可以改变事物的部分属性
C.主客观因素因素是错觉产生的原因
D.人的思维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特征
21.蝙蝠具有耐高温和特殊的免疫系统,携带几百种病毒能够安然无恙。科学家对病毒序列进行研究发现,个别蝙蝠体内分离的病毒株与冠状病毒达到了 96%的相似度,但冠状病毒出现也极有可能是中间宿主引起的传播,因此对于蝙蝠是不是真凶还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确认。材料表明(  )
①揭示世界奥秘是科学研究的时代课题
②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不会被推翻
③蝙蝠与冠状病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④人类认识的客观对象存在着多重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学习历史,掌握朝代更替,有利于更好的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记忆朝代歌是学习历史的起点,如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秦汉又三国。两晋南北隋唐起,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后皇朝止。以朝代歌为辅助工具进行学习有助于我们(  )
①理解朝代之间的联系了解历史发展轨迹
②对过去历史的碎片化记忆更加系统有序
③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道路和总体趋势
④建构各朝代之间客观、必然稳定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兴起。与传统施工将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至施工现场浇筑相比,新式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内进行生产,施工现场直接安装,方便快捷,节能降耗,但因技术和成本问题,这一建筑方式目前推广并不顺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装配式建筑已经超越技术上成熟完善的传统建筑方式
②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建筑技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支持
③新兴装配式建筑具有传统建筑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人们对新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接受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当前,短视频行业因互动性强、趣味浓、传播及时,迅速成为信息行业的“爆点”,微博、秒拍、快手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但高度重复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令人吐槽。专家建议,有效监管,重视主流信息传播手段建设,让正能量传递到青年心中。这意味着:(  )
①短视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短视频生产者应抓重点,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
③监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面引导为主并加强监管
④青少年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作品的质量并突出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2020 年,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的问题由浅层次逐渐转入深层次,掌握和运用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等,才能更加有效推进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强化科学思维说明(  )
①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社会进步
②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发展
③深化改革是衡量思维方法成功与否的根本尺度
④科学的思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治国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2020 年 2 月 24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哲学角度,这一决定:(  )
①发挥上层建筑的促进性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积极回应社会民众的关切
③及时地反映社会存在,引导人们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
④依据当前防疫工作的需要,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考政治模拟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分析】本题考查:结算与信用工具
(1)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结算中常用的两种信用工具:信用卡与支票。
(2)移动支付:
①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②移动支付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交易透明度,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解答】①④正确,移动支付的广泛运用,将会减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②错误,移动支付体现的是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错误,移动支付并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故选:B。
【点评】本题属基础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难度一般。可根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也可用排除法,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2.【分析】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一般来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需求下降,当价格下降时,供给下降,需求增加。
【解答】ACD错误B正确,小麦作为农产品,国家实行保护价格(支持价格),应高于均衡价格(P0),应位于 P1 点;此时,对应的需求数量应为 Q2。
故选:B。
【点评】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3.【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②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③收入差距的影响:人们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农村消费水平高于城市;
②错误,“高速增长”说法错误,我国经济注重高质量增长;
③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乡村消费品零售额都在增长,由此,可以推断消费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就业稳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4.【分析】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汇率与币值的关系: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的汇率跌落,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一般情况下,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解答】A正确,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
B错误,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増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优势;
C错误,美联储降息,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带来物价上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D错误,美元的流通性减弱,推导不出美国可能发生通货紧缩。
故选:A。
【点评】本题为传导类客观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解答本题,学生要首先要注意起点是否正确,即题干设问的材料指向的第一步结果。其次,学生要注意推理过程的严谨性。此类题中的推理过程的论证是关键,切记跳跃性思维。
5.【分析】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解答】①③不合题意,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使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但可能会拉大收入差距,也不一定会增加企业收益。
②④符合题意,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和数据确权,进而带来与此相关的新产业的蓬勃发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6.【分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中《通知》的内容和要求与促进公平无关;
②③正确,依据题意,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切实保障研制快速简易确诊试剂、疫苗、有效药物等科研攻关的资金需求。是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的表现;是国家发挥政策效应,稳定经济运行的体现;
④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解答时要仔细审读材料,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
7.【分析】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2)一般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3)实现: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
【解答】①不合题意,该措施与行政执法无关;
②不合题意,并不意味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③④正确,材料中的举措旨在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功能,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体现了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8.【分析】本题考查:企业经营与发展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这是企业经营的航标。但是,正确的经营战略,要出自高素质的决策群,他们必须把握市场动向,捕捉市场信息,引领市场先机,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主要途径。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企业才能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解答】①不合题意,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与消费结构升级无必然联系,故不选;
②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速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同时,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也会带来变革,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③错误,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故选:C。
【点评】该题属于意义类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材料分析型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即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时政热点为背景而设置的材料,平时应引导学生多关心,引导学生分析。
9.【分析】本题考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趋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战,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②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③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④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关于利用外资的举措不属于体制的完善;
②④正确,国外投资业务与领域的放宽会倒逼国内机构提升活力,也会丰富市场供给,对国内消费者而言有更多消费的选择;
③不合题意,走出去材料无涉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0.【分析】本题考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①发展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②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村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选举。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基础。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等形式,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③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解答】①③正确,上海市嘉定区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动员能力,实行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筑牢阻击疫情的安全防线。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居委会发挥群众性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的动员能力推动群防群治;
②错误,社区居委会不属于基层政权组织;
④错误,社会建设职能的履职主体是行政机关,不是居委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居民自治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11.【分析】本题考查: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实行政务公开:
①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②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解答】①不合题意,基层政府的性质不是基层自治组织,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与“提升基层自治组织的治理能力”无关;
②③符合题意,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工作人员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加强基层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④错误,公民无决策权。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12.【分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大代表的产生及其地位:
①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产生方式: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③任职期限: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2)人大代表的职责:
①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②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解答】①④正确,“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秉持这样的信念,她一直初心不改,积极建言献策。这表明人大代表可以直接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②错误,制定修改宪法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
③错误,人大代表行使的是提案权,不是议案权,另外参政议政属于政协委员职权。
故选:C。
【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
13.【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①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②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注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依法执政,是指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当前,实行依法执政,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并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解答】①错误,我国还未形成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
②④正确,我国能形成如此强大的组织能力原因是党中央发挥了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③错误,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4.【分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组成。
(3)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政协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不是监督职能;
B错误,总揽全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不属于政协;
C符合题意,某市政协就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同城化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为政府贡献“金点子”。该市政协的做法表明推进政协履职有助于政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D不合题意,参与民主协商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表述与材料无关。
故选:C。
【点评】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具有灵活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教材的知识点。
15.【分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中国与世界共抗疫情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说明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②说法错误,材料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无关;
④说法错误,中国与世界共抗疫情并不是为了展示日益増强的综合国力。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16.【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2)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解答】①④符合题意,东巴文由纳西族人创造并流传于西部方言区表明文字由人类创造并享用,同时提醒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自身传承性;
③说法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②说法错误,文字是由人们的实践产生,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文字的形式和表达方式,而不是“决定”。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17.【分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传统文化的表现:
(1)传统习俗: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影响:
(1)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解答】①②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秉持“日新”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近代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这体现出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③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传统文化不断发展;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8.【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①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解答】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亘古不变”说法错误;
②不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民族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弘扬梦想精神可以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
③④符合题意,弘扬梦想精神是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为中国人民光复旧物的行动提供精神动力。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19.【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解答】①说法错误,因融媒体平台传播多元文化有健康优秀也可能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因此认为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说法错误;
②④符合题意,融媒体平台借助现代技术,聚合多种阅读资料提供了多种文化资源,为传播多元文化提供重要渠道,能够满足新时期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顺应新的时代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说法错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20.【分析】本题考查:影响认识的因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反映,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①受客观因素制约。受到客观事物本身,实践水平能力的制约。最根本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解答】A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动反映;
B错误,事物的属性是客观的,人的意识不能改变;
C符合题意,由于几何图形周围轮廓影响和人的视觉偏差造成了误差,表明主客观因素导致错觉的产生;
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的思维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特征。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21.【分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联系的普遍性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
2、联系的普遍性
(1)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解答】①符合题意,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导致病毒发生的原因说明揭示世界奥秘是科学研究的时代课题。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真理不会被推翻。
③符合题意,科学家对病毒序列进行研究发现,个别蝙蝠体内分离的病毒株与冠状病毒达到了 96%的相似度表明蝙蝠携带病毒可能导致冠状病毒发生,两者有着一定的联系。
④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人类认识的客观对象存在着多重属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联系的普遍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22.【分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解答】①②符合题意,以朝代歌为辅助工具进行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朝代之间的联系了解历史发展轨迹,对过去历史的碎片化记忆更加系统有序;
③说法错误,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道路和总体趋势;
④说法错误,各朝代之间客观、必然稳定的联系即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能主观建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3.【分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原理:
前进性: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旧事物违背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曲折性:
(1)新事物的成长总是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去,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新事物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促使新事物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勇敢地接受考验与挫折。
【解答】①说法错误,装配式建筑并没有超越技术上成熟完善的传统建筑方式。
②说法错误,具有多种风格和审美艺术的建筑往往也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③符合题意,本题通过比较新兴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指出了新兴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可见新兴装配式建筑具有传统建筑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符合题意,因技术和成本问题,这一建筑方式目前推广并不顺利表明人们对新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和接受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
24.【分析】本题考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2)含义:①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解答】①③符合题意,从材料信息可知,短视频发展的很快,但是高度重复的作品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存在,这意味着短视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监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正面引导为主并加强监管;
②说法错误,短视频生产者的目的是利润,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
④说法错误,选项中提高作品质量并突出特色的主体不是青少年;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5.【分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答】①④正确,强化科学思维说明科学的思维方法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社会进步,科学的思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治国进程;
②错误,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发展;
③错误,实践是衡量思维方法成功与否的根本尺度。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26.【分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含义: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叫做价值判断。
(2)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叫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A.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B.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解答】①错误,符合经济基础变化的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②③正确,本题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保护野生动物相关规定属于调整上层建筑,及时适应防止疫情工作现状,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引导人民保护野生动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不合题意,依据当前防疫工作的需要,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选项说法属于经济生活表达,题目侧重问哲学角度。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和不合题意的选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