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

资源简介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
1、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重点难点】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本课学习的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学习内容:一是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和意义。二是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和“走出去”战略。三是掌握上海浦东开发的目的、影响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四是注意结合教材原文资料和图片来理解、掌握教材内容。
【知识链接】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是怎样进行逐步开放的?形成了怎样的格局?这课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探究。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访日美后讲话
材料三: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探究一(B级):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背景:国内方面:
1、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2、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
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知识点二:(A级)经济特区的创办
1、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______、______、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______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经济特区。
3、特点: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权限。
⑴特区以吸收______和利用______为主
⑵实行以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为主导的_____________经济所有制形式。
⑶经济活动以_____________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_____________和方便。
4、意义①特区在发展_____________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②_____________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③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④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探究(B级)二1、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2、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1、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①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面对台湾。②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③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⑤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有许多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2、①?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③?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知识点三:(A级)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一)沿海城市
1、背景: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试验城市
2、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3、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
1.开辟:1985年又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_____________。
2、意义: 沿海经济开放区设立,进一步深化了_____________。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_____________,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目的:引进_____________,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3、特点:合计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意义:是学习先进_____________,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_____________的重要窗口。
探究四: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又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
知识点四、(A级)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建立浦东新区的目的是以该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_____________,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_____________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是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
3、成就: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延伸拓展: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惟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
知识点五:(A级)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初步形成
体系:
特点:











【课堂小结】(本课知识结构)(B级)



【当堂检测】(A级)
【学习反思】
基础知识方面








【当堂检测】(A级)
1.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行政主权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经济基础不同 D.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2. 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是指:
A.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改革的扇面 B.技术革新的扇面和对外交流的扇面
C. 对外开放的扇面和对内辐射的扇面 D.管理革新的扇面和引进外资的扇面
3.经济特区之所以被称为特区,是因为
A.地理位置特殊 B.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
C.经济发展不同 D.发展特殊的不同于内地的外向型经济
4.我国对外开放突破口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B.吸收外资 C.减免税 C.发展外向型经济
5.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特点有
①以引进外资为主 ②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③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④人才、技术、知识密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继经济特区后,我国开放的14个城市的共同特征是
A.沿海港口 B.现代化港口 C.综合性工业基地 D.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7.1984年我国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江苏省有
A.1年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江三角洲 ②珠江三角洲 ③闽东南地区 ④环渤海湾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9.从20世纪末起, 我国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的目的不包括
A.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 B.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形势
C.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D.鼓励具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
10.我国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有
①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④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A.深圳 B.香港 C.上海浦东 D.沿海开放城市
12.经过十年开发开放,对现代的浦东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B.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C.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D.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1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①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江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②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读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回答: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什么?它们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学习反思】
基础知识方面

学习方法方面

情感认识方面

















设问:“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课堂探究:
江泽民曾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再加上巨大的潜在市场,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愿望最终变成现实。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到国际市场的大海中去游泳,并且奋力地去游,力争上游,不断提高我们搏击风浪的本事。”
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应当加强哪方面的素质来应对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课堂小结: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我国通过不断开放,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今天,我们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将使中国和中国人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是确保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指引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延伸拓展:
阅读材料???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写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思考:
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
2、新时期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3、试比较近现代史上我国的两次对外开放。
板书设计: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国际方面:
国内方面:
二、对外开放的步骤
1、经济特区的创办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教学反思:
应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如比较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和现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地区都在东南沿海及长三角地区,同时总结具有共性的原因各是什么。课文中关于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巨大差异等,非常有限,也相对抽象,可利用课余时间,到本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新区或邻近城市的对外开放区域去实地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切身体会。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一、?? 经济特区的创办
1.???? 背景:
①国际: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②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对外开放的方针
2.设立:5个
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
3.原因: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靠近沿海,交通便利。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4.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
5.影响
① 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深圳是经济特区,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香港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背景: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试验
2.目的: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
3.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4.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勃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5.结果:1992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20世纪末起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
从1988-2002年,我国共建立了49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时间:1990年
目的: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有利条件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成就: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增长点 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点、线、面结合的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