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下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七章 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组织了三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内容来表达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大主题: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本课时学习第一目“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其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十月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成果,在对内容的具体把握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1)十月革命的背景;(2)十月革命的过程;(3)十月革命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本目教材中有六张图片和两张阅读卡,这些资料的充分运用对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本课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革命过程的概况;列宁的生平和他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在俄国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布尔什维克、苏维埃和苏联的由来以及苏维埃政权模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利用本目教材提供的文字与图片材料了解十月革命在俄国爆发的背景;利用已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世纪上半期“全球性的震荡”等知识来理解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必然性;利用课外搜集到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材料,认识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十月革命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变为现实的革命豪情,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仰和执著追求;能客观、理性地看待杰出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
教学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列宁的一生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相始终,建议不妨以列宁这个人物为授课线索,串起各个知识点。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建议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引导学生运用资料,学会分析。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列宁与十月革命的图文资料如老照片、宣传画等;搜集一些前苏联时期的图片、革命歌曲、老新闻等图文影音材料。
教师准备:搜集一些介绍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资料,准备十月革命的录像资料。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教材第95页图7—18《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
【叙述】在今天的课上,我们首先来接触一位历史伟人,他的名字叫列宁。
教师可以请学生补充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列宁的图文材料,并口头表述列宁的主要生平,如有必要,再作适当补充:
列宁1870年生于伏尔加河畔一个教师家庭,幼时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优获取金质奖章,17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一学期就因参加学期被捕并被学校开除。18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从此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
【叙述】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走上了推翻旧政权的革命之路呢?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俄国人民选择了列宁所走的道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中期以来的俄国社会。
(新课教学)
【板书】第二课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一、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1)俄国── 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对十月革命历史背景的介绍,需要讲清两个层次:①俄国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落后国家;②一战时期的俄国社会情况。
【提问】○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欧美国家惊心动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积极进取、富有创新精神的工业革命的情况,请同学们一起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看看在革命的洪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些国家?它们中有没有“俄国”的字眼,为什么?
本设问的导向在于让学生了解“俄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落后国家”。
【叙述】在19世纪席卷全球的工业革命浪潮中,落后的俄国也进行了一番努力。19世纪中期,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把劳动力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但与欧美资本主义强国相比,俄国经济仍然十分落后。
展示教材第93页图7—13《贫困的俄国农民》,教师引导学生对此图进行观察。
19世纪中叶以来,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俄国有着辽阔的疆域、欠发达的经济,套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外衣、包裹的却是沙皇封建专制的内心。这就是少年列宁成长的国家。
【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阅读卡“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强调列宁的人生理想: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了解布尔什维克的含义、政党名称的由来。
【承转】1914年,作为布尔什维克党领袖的列宁在流亡地得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消息。俄国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陷入了困境。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7-14《一战中开赴前线的俄国士兵》。
【板书】(2)一战期间的俄国社会情况
【展示】投影材料:
材料一:一战中的俄国军需供应情况
1914年8月,俄国缺少30万支步枪;10月,缺少87万支。
1916年,因燃料匮乏,炼铁炉被迫停火,结果使冶炼厂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前线每年需30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为 5亿发;每月所需炮弹为150万发,而生产能力仅为5万发。另外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
材料二: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时间 罢工资料 参加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人
1915年 1000次 54万人
1916年 1500次 100万人
材料三:战争期间士兵厌战情绪的纪录(部分)
1915年11月,波罗的海舰队部分水兵起义;
1916年3月,德文斯克士兵拒绝执行进攻命令;西伯利亚部分军队也拒绝作战。
1916年:逃兵人数达150万;起义事件屡屡发生。
上述三个材料的导向在于让学生了解俄国在一战期间逐渐陷入困境,俄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灾难。对此,教师在学生阅读与理解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承转】在这样一个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国家,革命已无法避免。大战尚未结束,革命的序幕
已经拉开,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上个世纪发生在俄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十月革命。
【板书】2.十月革命的过程
(1)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
对十月革命过程的介绍需要讲清三个层次;一是列宁回国提出革命任务,二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三是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的主要施政措施。
在施教方式上,主要通过教材提供的《列宁回国》《起义者冲击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等图片与文字材料的展示、问题的设置和学习小组的讨论来达成认知目标,并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或观摩纪录片以了解十月革命的过程,在学习小组讨论时可从下列问题中自由选择其中之一集中探讨:
(1)列宁回国后向俄国人民提出了什么样的革命任务?
(2)俄国人民为什么会拥护列宁并选择了列宁所指出的道路?
(3)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施政措施?
(4)说说苏维埃政权的特点?它和以往的资产阶级政权有什么不同?
本问题链的设计并不要求学生做很精确的回答,但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人民在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指引下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理解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服务于占国家人口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板书】(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十月革命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突出十月革命开辟解放新道路的意义,可从两个层次展开:(1)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2)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手段上要避免教师的过多议论与讲述,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歌曲等材料的运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影像资料),力求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俄国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
【叙述】十月革命改写了俄国历史,在列宁的领导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开始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造俄国。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在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苏联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短短几十年间,苏联成为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国之梦终于成为现实。直到现在,在不少俄国人心中,这仍然是一段令他们为之骄傲的历史。这段历史已融入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苏联时代的宣传画、老照片(反法西斯的战斗英雄、象征国家工业实力的武器装备、航天科技的成果、芭蕾、电影等等),并播放苏联时期的歌曲。
【叙述】红色的图片、熟悉的旋律,苏联曾经是摆脱落后、走向强盛的象征,曾经是摆脱剥削与压迫、实现平等与民主的象征。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道路,曾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选择。
【展示】材料:继苏联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5年11月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9年5月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6年1月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9年5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6年9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5年9月 越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7年1月 波兰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5年9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7年12月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5年10月 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告独立
1948年2月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结束语】(代课堂小结)透过这串长长的名单,我们不难感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曾经所起的影响力。穿越时光似乎依然能够触摸到十月革命强劲的脉动,感受社会主义的革命者变共产主义理想为现实的激情和勇于开辟人类新的解放道路的无限豪情。虽然,苏联今天已不复存在,但这段历史的烙印将永不磨灭!
(课后作业)
建议利用课外时间观看一部苏联影片(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或是一本苏联时期较有影响的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与舒拉》),也可以搜集一些苏联歌曲做一次专题赏析,增强对前苏联的感性认识。
问题研讨
十月革命是列宁的选择,更是俄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它既改变了俄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问题在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重大挫折。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一个不易操作的问题。怎样讲述或是采用哪些辅助手段,教师只有经过认真思考与设计,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青年学生相信事实,追求真理这一特征,本案的设计尽量弱化教师的讲述,而是通过问题的设计、通过历史资料的使用,让学生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去认知这一重大主题。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备课资料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方显岩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3课时
第一课时 【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教材分析
1.结构分析:本课时介绍了二十世纪初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对俄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有最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曲折性。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遭受的重大挫折,使得人们对于十月革命的意义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因此,十月革命的意义又是本课时的难点。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十月革命这一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影响的分析,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通过对列宁与十月革命胜利之间关系的剖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在革命过程中杰出个人及人民所起的作用;正确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意义。
教学难点: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历史的影响。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导入。
【提问】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20世纪的上半期,世界发生了剧烈的震荡。那么,这些剧烈的震荡表现在什么地方?(世界大战的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提问】面对剧烈的震荡,人们在思索着问题的症结,那么,你认为这些震荡出现的症结在哪里?(战争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提问】生产的产品相对于什么而言是过剩了?(劳动人民的购买力。)
【总结】在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下,劳动人民做牛做马,却只能获取极低的报酬。综合大家刚才的分析,震荡出现的症结所在正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提问】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方案一:用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方案二: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
俄国人民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出示课题:理想变为现实的十月革命
新课教学
一、十月革命的原因(背景)
活动一:读一读,议一议
【提问】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革命。)
【提问】那么,为什么俄国会发生十月革命?
让学生阅读书本及相关资料,了解十月革命前的俄国(2分钟)。具体了解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一战前的俄国经济状况如何?
2.一战给俄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3.1917年3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结果如何?
【提问】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国情对十月革命的爆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1.展示图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革命的胜利需要领袖的正确指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讨论】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 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让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内容回答。
【小结】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列宁的到来对于俄国革命来说,就像行驶在重重迷雾中的航船看到指航的灯塔一样,有了明确的方向。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列宁在革命的生死关头为俄国指明了方向,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坚定了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信心。
2.播放录像:《列宁在十月》节选部分
【讲解】11月6日晚到7日早晨,20万赤卫队员、革命士兵和水兵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点。7日晚上9点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向敌人最后攻击的炮声。随着炮声,革命群众和士兵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一个堡垒发起了总攻。雷鸣般的“乌拉”声压倒了枪击声。到8日凌晨二时许,起义者占领了东宫,临时政府的十六位部长被擒获,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取得胜利!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日子永远地载入了人类解放斗争的史册。
【概括】十月革命的基本情况──时间,主要领导人,主要参加者,最主要的特征……
在学生概括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和漫画。
三、十月革命的结果
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俄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政府把土地分配给农民,把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由工人监督企业生产。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活动二:思维激扬
【提问】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
四、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讨论: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
【总结】对俄国来说,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模式,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它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练习】
1.右图是少年时代的列宁。查资料,找一个与少年列宁有关的小故事,并说说列宁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你认为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在十月革命的胜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什么?
3.填写下表,比较俄国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的不同点。
名称 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结果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继续参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